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李宗璐[/U]发表的内容:[/B]

    很期待哦!相信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QUOTE]
    谢谢支持和鼓励!希望如此。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梦难圆[/U]发表的内容:[/B]

       
         我也写过这样的文章,摘录其中的一篇开头,借此宝地一现。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渠道变得宽阔、时尚、多样,QQ视频聊天、手机短信、博客、微博、电子邮件等方式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了人们...[/QUOTE]
      原来你的探索早已走在前面,向你学习!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感悟[/U]发表的内容:[/B]

        用故事教育学生,很给力!谢谢分享![/QUOTE]
        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门前山[/U]发表的内容:[/B]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陋室鸿鹄 的故事真多啊!学习了。[/QUOTE]
          欢迎您的光临和指导!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QUOTE][B]下面引用由[U]陋室鸿鹄[/U]发表的内容:[/B]

            归来吧,书信书信是人类表达情感最细腻的通信方式,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书信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几千年文化底蕴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传情达意、沟通情感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随着生活节奏更快、科...[/QUOTE]
            这个创意好,建议论坛里其他老师也来效仿一下,班级结对,让学生通过书信建立友谊。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乐山[/U]发表的内容:[/B]

               
              这个创意好,建议论坛里其他老师也来效仿一下,班级结对,让学生通过书信建立友谊。[/QUOTE]
              是啊,希望更多的老师加入实验研究队伍中来,共同进步!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FACE=宋体][SIZE=14px] [P][P][ALIGN=center][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成功其实很简单[/FACE][/SIZE][/ALIGN][/P][P][/P][P][P][ALIGN=center][SIZE=3][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ALIGN][/P][P][/P][P][P][ALIGN=center][FACE=Times New Roman][SIZE=3]苏红平[/FACE][/SIZE][/ALIGN][/P][P][/P][P][P][ALIGN=center][B][SIZE=3][FACE=Times New Roman]引[/SIZE][/FACE][/B][/ALIGN][/P][P][/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2011[/SIZE][FACE=Times New Roman]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7[/FACE][FACE=Times New Roman]月[/FACE][FACE=Times New Roman]22[/FACE][FACE=Times New Roman]日[/FACE][FACE=Times New Roman]至[/FACE][FACE=Times New Roman]24[/FACE][FACE=Times New Roman]日,我有幸前往郑州参加了我们心语团队协办的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与班主任管理艺术培训会。在会议期间,认真聆听大师高屋建瓴的报告,让我荡气回肠;真诚地与到会的心语朋友交流,让我心旷神怡;真情地展示自我风采前后朋友和专家的鼓励,让我心情澎湃。回来之后,信心倍增,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总想为心语多做点事。本来我承担着心语茶馆每日故事组的工作,但当我看到心语月刊为了发展需要人时,我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该组并承担一个栏目的编辑工作。也许有人会问,难道你不累吗?说不累是不可能的,但我想心语是大家的,需要我们来呵护她,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心语的各项活动,对心语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8[/SIZE][FACE=Times New Roman]月[/FACE][FACE=Times New Roman]10[/FACE][FACE=Times New Roman]日[/FACE][FACE=Times New Roman],我突然接到心语老朋友张老师的求助,问我是否能替她承担我们心语沙龙[/FACE][FACE=Times New Roman]8[/FACE][FACE=Times New Roman]月齐读共谈的主讲人。一开始我以为她想“临阵脱逃”,还执迷不悟地劝她。可是,张老师确实有事,估计自己不能保证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经过深思熟虑才不得不放弃的。于是,作为心语人,我决定帮助她,大胆地接下这个光荣的任务,尽管只有[/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FACE][FACE=Times New Roman]天的准备时间,再加上我从来没有读过此书。[/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接下来,我看了一下从群共享里下载的电子书《做最好的自己》,发觉不对劲,那根本不是李开复的书。于是,我立即去湖北图书城买了这本书,然后抓紧时间开始认真读起来。[/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真的非常感谢张老师对我的信任!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让我沉下心来认真读一本好书。我静静地聆听李开复老师的谆谆教导;默默地尝试与教育超链接;悄悄地把书中经典语录复制在我的大脑并保存在我的电脑;不知不觉中成长了不少。[/FACE][/SIZE][/P][P][B][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概[/SIZE][/FACE][/B][/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该书是一个热心于培养中国第一流人才和出于对中国青年学子们的信心的美籍华人李开复先生义务撰写的一部励志书籍。在书中,李先生以强烈的热爱中国之心,结合自己的成功人生经历,告诉中国青年“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选择我的成功[/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并详细地指导青年人如何成为:[/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一个运用[/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成功同心圆[/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法则均衡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行为的人;[/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一个[/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德才兼备,以德为先[/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人;[/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一个既有勇气又有胸怀,既有理智又有激情,既自信又谦虚,既聪慧又善于表达的人;[/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一个追寻理想和兴趣、终身学习和执行、深谙与人相处之道的人;[/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一个能够从思考中认识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的人;[/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一个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的人;[/FACE][/SIZ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一个[/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拥有选择的智慧[/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并用智慧选择成功的人;[/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一个融会中西的国际化人才;[/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一个最好的自己。[/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虽然这本书是李先生专门献给渴求进步的青年一代的,并不是针对我们老师而写的,但是这本书对于我们老师如何创造自己成功的教育人生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为一个老师,做最好的自己,正如郑立平所言,就是对学校最大的贡献。我想,做最好的自己,也是对教育的最大贡献。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成功的教育人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FACE][/SIZE][/P][P][B][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联[/SIZE][/FACE][/B][/P][P][SIZE=3][B][FACE=Times New Roman]                                              1[/SIZE][/B][B][FACE=Times New Roman]、走进困惑[/FACE][/B][/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到底什么是成功的教育人生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经常令老师们陷入迷惘和痛苦之中……[/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有的老师看到社会上一夜暴富或一步登天的例子,就希望自己也能用“速成”的方式去获得地位和金钱。为了达到速成的目的,他们常常向学生乱收费或搞有偿家教或专营溜须拍马,甚至贪污腐败危害教育。[/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有的老师从一开始工作起就处于被动状态,备教改导等完全听命于领导的安排。这些人不知道何为积极主动,除了盲目的工作外,他们惟一可做的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鈡。”[/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有的老师对专业学习兴趣索然,对教育生活也提不起兴趣,他们明知自己嫁给了教育,却朝秦暮楚或没有勇气面对现实,也没有胸怀接受现实。[/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有的老师把自己封闭在校园的围墙之内,他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对外出学习和网上研修竭力排斥或嗤之以鼻。[/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还有的老师认为只要“媳妇熬成婆”,即混个干部,就洋洋得意而忘形。[/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FACE][/SIZ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我们绝对多数老师是不幸福的。因为他们深陷追求名利的一元化标准评价漩涡之中,这种情况下[/SIZE][FACE=Times New Roman]99%[/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老师都无法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所以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而得不到快乐和幸福。[/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李开复[/SIZE][FACE=Times New Roman]先生在该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社会历来也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时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确实如此,我们生活在一个片面追求成绩或名利的一元化成功很盛行的社会。在一元化成功的社会里,老师们会因为急功近利或目光短浅而忘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教育人生。即使最终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名利和权力,也不一定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教育人生的幸福。[/FACE][/SIZ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这正如李开复所言:一个崇尚一元化成功的社会一定是不完整、不均衡的,社会中绝大多[/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数成员都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FACE][/SIZE][/P][/SIZE][/FACE]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3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FACE=宋体][SIZE=14px] [P][SIZE=3][B][FACE=Times New Roman]2[/SIZE][/B][B][FACE=Times New Roman]、走出困惑[/FACE][/B][/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好在中国社会对教育的评价正在走向多元化。在多元化成功的视角里,衡量成功的教育人生的标准有很多种[/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可以是一个老师的地位,也可以是一个老师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可以是一个老师对他人的帮助,也可以是一个老师在自身的基础上的提高和超越……但无论对于哪一种成功的教育人生来说,最根本的衡量标准都应该是:[/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个老师来说只有一次。我想老师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SIZE][/FACE][COLOR=blu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FAC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FACE][/COLOR][COLOR=blu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FAC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他既不会因误人子弟而悔恨[/FACE][/COLOR][COLOR=blu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FAC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也不会因死教书教死书而羞耻。临终之际[/FACE][/COLOR][COLOR=blu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FAC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他能够这样说[/FACE][/COLOR][COLOR=blu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FAC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我把我的青春和绝大部分精力都献给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FACE][/COLOR][FACE=Times New Roman] [/FACE][/COLOR][/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几位不同类型的成功教师是如何理解并追寻最适合自己的成功的。[/SIZ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魏书生[/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下乡的时候他在农村当过老师,当时大人忙着搞阶级斗争,很无聊。但他感觉和孩子在一起很单纯。这个经历也使他觉得自己当老师挺合适、挺快乐。[/FACE][FACE=Times New Roman]1978[/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2[/FACE][FACE=Times New Roman]月,他放弃当时被认为很好的工作毅然地经过多次申请来到盘山县三中教语文,一开始就当班主任。他没受过师范教育,[/FACE][FACE=Times New Roman]19[/FACE][FACE=Times New Roman]岁教书前是个种地的,怎么办?他非常聪明地选择民主之路[/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跟学生商量着教。在这种商量中,他无形中发现了教育的真谛并将之不断地超越直至实现他自己的成功教育人生。[/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李镇西[/SIZ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从[/FACE][FACE=Times New Roman]1982[/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大学毕业,在近[/FACE][FACE=Times New Roman]30[/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的时间里,李镇西一直是以非常投入的姿态行走在教育界的关注里,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特级教师,从一个“教育浪漫主义者”到“教育现实主义者”再到“教育理想主义者”,从“生活语文”到“民主课堂”,伴随着一次次的突破和超越,“代表人物”李镇西无疑是成功的。李镇西就是这样不断地实现自我突破,来实现他自己的成功教育人生的。[/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张万祥:现在[/SIZE][FACE=ˎ̥][COLOR=black]他是一位退休教师,在退休之前,早已功成名就了,如今却主动承担起了培养年轻班主任的重任。网络上、现实中,接受过他帮助的老师不计其数。看着他在论坛上勤奋的身影,热情的语言,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这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但这确实就是他[/FACE][/FACE][FACE=ˎ̥][COLOR=black][FACE=Times New Roman]——[/FACE][/COLOR][/COLOR][FACE=ˎ̥][COLOR=black]张万祥[/FACE][/COLOR][FACE=ˎ̥][COLOR=black]老师,一个让我们辈高山仰止的青春老人。[/FACE][/COLOR][/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郑立平:一位教龄和班龄一样长的老师,一位在班主任岗位上[/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玩[/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得自得其乐的教师;[/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一位惯于从全新角度观察传统问题的人;一个不断为自己生命增值的人;一个不断超越自己刷新自己成功教育人生的人。[/FACE][/SIZ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郑学志:他有过[/SIZE][FACE=Times New Roman]7[/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职业中学的教学生涯,在那[/FACE][FACE=Times New Roman]7[/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中,他创立了作文自我激励教学程序,坚信每个人都有写好一句话的能力,鼓励孩子们“成功的作文从写好一句话开始”,结果,他所教的学生居然有近半数孩子在省级刊物发表作品![/FACE][FACE=Times New Roman] 2002[/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获湖南省第六届基础教育教研成果一等奖。突出的教育成绩,使他从一名普通教师直升副局级行政领导。但郑学志认为教师就应该好好地教书,而不是做领导。于是他迅速淡出官场走向讲台,被同行称为“教育痴人”。他喜欢创新,有着逼人的新思维,他的工作常常充满着教育的机智。他的成功教育人生就是在不断做最好的自己。[/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万[/SIZ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玮:初执教鞭,因为他没有架子,也从来不批评人,学生都把他当朋友,不会觉得有代沟。然而那个班级频频“出事”,学生成绩差,纪律也差,万玮被学校撤去了班主任的职务。因此停了一年没有做班主任,在那年,万玮几乎被深重的挫败感击垮,心情极度痛苦。那一年对万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时光,刻骨铭心的失败都变成了宝贵的财富和经验。再次做班主任,很多经验教训都在万玮心里沉淀下来,面对仍然调皮的学生,当做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万玮到平时喜欢看的《三国演义》以及古代兵法,开始了运用兵法寓学生教育之中,没有想到成就了他[/FACE][FACE=Times New Roman]3[/FACE][FACE=Times New Roman]部兵法打天下的奇迹。[/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支玉恒:支[/SIZE]老师不是科班出身的语文教师。体育学校毕业后,大部分时间任体育教师。年近四十,才开始教语文,正式上课,仅有七年时间。但是,凡是听过他上课的老师,都众口一词,说他的课上得好。他面对教材,能找到与众不同的切入点,设计出独特的教学过程,选择新颖的教学方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十几年来,他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讲课,常盛不衰,有口皆碑;他出版了教学专著和音像专辑十几部,深受广大老师喜爱。[/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张玉芝:[/SIZE][FACE=Times New Roman]她就是我们心语的“大姐大”——幸福老班张玉芝大姐。这位网名为“幸福人生”的教育老兵,是山东寿光圣城小学的一位优秀语文老师,一位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26[/FACE][FACE=Times New Roman]载的执著的追梦人。多年来,张大姐凭借着自己的满腔激情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挚爱,在自己所热恋的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演绎了一段又一段成功的教育人生。[/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尽管可以从名利的角度出发,为以上几位老师排出先后次序,但站在多元化的视角上,不能说他们中哪一个人更为成功或更为失败[/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这就是好比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老师的教学成绩评出各级优秀教师,但即便是领导们也无法否认,在这些优秀教师之外,仍有许多无数默默无闻的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也取得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功。他们都是被一元化标准埋没的教育英雄,均因指标有限,而被无限地压制着。但多元化的成功让每一个老师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发掘出自己的全部潜力,同时让教育保持健康和谐的状态,让教师们体验到最大的幸福。[/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正是因为多元化的标准,才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个性化的教师。如把教育当舞台边歌边舞的王文英老师;把诗歌引入课堂,让教育充满诗意的苏静老师;把成功学融入班级教育的黎志新老师;把孙子兵法纳入班级管理的万玮老师等等。真是百花齐放的教育之园![/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因此,李开复先生提醒我们,向东施一样试图模仿或复制他人独特的成功模式是行不通的这样的做法不会带来真正的成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质,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成功其实很简单,成功就是不断地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FACE][/SIZE][/P][/SIZE][/FACE]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3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FACE=宋体][SIZE=14px] [P][SIZE=3][B][FACE=Times New Roman]3[/SIZE][/B][B][FACE=Times New Roman]、走近成功[/FACE][/B][/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既然多元化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那么如何追寻多元化的成功呢?[/FACE][/SIZ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李开复[/SIZE][FACE=Times New Roman]先生在该书中要求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去刻意重复别人的成功之路,或者用别人的标准来评价和衡量自己,但它要求我们重视诚信的价值观,拥有完整、均衡的人生态度,善于用智慧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并能不断地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妥善地处理好身边人际和沟通问题……如果从这些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能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我们就会觉得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今天的我与昨天不同。那么无论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结果,我们都应该感到这种努力本身就是最值得嘉奖的成功。所以李先生说:“做最好的自己”是通向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径;只有一元化的成功才会强迫人们复制他人的成功模式。[/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做最好的自己。换句话说,成功的教育人生就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不断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地充实自己;就是始终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做一个快乐和永远追逐教育理想并能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老师。[/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深入地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名利等外在指标往往是社会整体意识强加给个人的镜子、标尺和参照物,大多数追求外在名利的老师其实都是在竭尽全力模仿他人的成功,忽视了自己的特点、潜能和兴趣。[/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老师迫于社会或学校的压力将考试成绩、名利当做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那么他所从事的多半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他把教育只是当一个纯“饭碗”而已,其结果可想而知。[/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相反,那些追逐自己教育理想,善于发现并发掘自身潜能和不断超越自己的老师更容易得到名利的眷顾。如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自始自终怀着热爱教育的心追逐自己的教育理想,并不断地超越自己,成为一代务实的草根教育家。那些名利不请自来,自然而然地包围着他们。我想,他们的版权费和出场费就够让他们的生活奔小康了。据说,李镇西老师早就有自己的私车了,这是很自然的。然而魏书生老师却依然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有专车而不用,跑步或骑车上班;而且还不用手机,住着老房子,过着十分简朴而健康的生活。[/FACE][/SIZE][/P][P][SIZE=3][B][FACE=Times New Roman]4[/SIZE][/B][B][FACE=Times New Roman]、走进成功[/FACE][/B][/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李开复[/SIZE][FACE=Times New Roman]先生指出,在多元化的模型中,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我国知名班主任和教育疵人郑学志老师在郑州会议指出,只有你有激情、有创造力和活力,每个老师都可以成为未来的教育大师。的确如此,只有积极主动和坚持不懈,每个老师都有成功的机会。[/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有的老师也许会说,我在农村中小学工作,那里的条件太差了,学校破破烂烂,老师只管混饭,学生什么都困难。校长说:只要不出大乱就是模范。我认为,无论在哪,你都可以让你的教育变得更加精彩。[/FACE][/SIZ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去年秋天,我奉命去离家十多公里的村小支教,每天单骑早出晚归。村小班级里除了破桌椅之外,什么都没有。虽然学校简陋,但我不能让我的教育简陋。于是,我把自己的电脑和[/SIZE][FACE=Times New Roman]VCD[/FACE][FACE=Times New Roman]带到班级,让孩子们听歌、学歌、看电影、听书、和看讲座等,享受现代媒体教育带来全新的视听效果,部分解决了班级的硬件设施。另外,我从班级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入手把一个只有[/FACE][FACE=Times New Roman]17[/FACE][FACE=Times New Roman]学生的班级建设一个拥有班名、班徽、班歌、班训、班章和班规的规范的班集体。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设计了每天读书和写日记、每周一歌、每月拍卖会、每月体育比赛、每月电影和每学期一次野外活动等活动来让学生快乐成长。过去一年来,我与学生共同成长。因为在过去的支教生活里,我每天骑车去上班,一年了差不多骑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4000[/FACE][FACE=Times New Roman]公里,锻炼了我的身体;在路上,我听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50[/FACE][FACE=Times New Roman]多部小说、文学、诗歌、相声等作品;写大几万字的随笔等。我的学生每人写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240[/FACE][FACE=Times New Roman]多篇日记和[/FACE][FACE=Times New Roman]30[/FACE][FACE=Times New Roman]多篇读书笔记;学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32[/FACE][FACE=Times New Roman]首歌;看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32[/FACE][FACE=Times New Roman]多本书和[/FACE][FACE=Times New Roman]7[/FACE][FACE=Times New Roman]部电影。我们师生共同编写了一本班级成长的书籍《一路欢歌[/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一路花开》。[/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在过去一年的支教生活中,我没有混日子而是不断地超越了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我想这就是属于我自己的一段成功的教育人生。如果不是,[/SIZE][FACE=Times New Roman]7[/FACE][FACE=Times New Roman]月[/FACE][FACE=Times New Roman]24[/FACE][FACE=Times New Roman]日,我在郑州会议上展出我的教育土特产[/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乡村支教教育之旅,全国权威专家郑立平和郑学志两位老师的高度肯定[/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难道没有说服力?[/FACE][/SIZ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有的老师说我在普通中小学或中职学校工作,这里的条件不好也不是太差。其他老师都很世俗和保守,一下班就打麻将或斗地主,搞得腰酸背驼,真是“搓驼”了岁月啊。哪有搞科研的气氛?君不见古今中外真正的教育名家都是来自教育一线[/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普通中小学,如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李镇西等老师。[/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有的老师说我在学校里教的是差班或普通班,学生问题又多,忙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读书、写随笔和研究。纵观许多优秀的班主任,都是靠差班起家的。如王文英、梅洪建和万玮等老师。我当初的获得传统的一元化标准成功的时候,就是靠差班来成就的。但那时是搞应试教育,现在不足为道了。[/FACE][/SIZ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因此,我要说,成功没有借口,成功其实很简单。一个用心的老师,身在名校,他能取得成功的概率也许是[/SIZE][/FACE][COLOR=blue][FACE=Times New Roman]90%[/COLOR][/FAC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进了其他的重点的学校,概率也许会降到[/FACE][/COLOR][COLOR=blue][FACE=Times New Roman]85%[/COLOR][/FAC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进了普通学校,这个概率也不会低于[/FACE][/COLOR][COLOR=blue][FACE=Times New Roman]80%[/COLOR][/FAC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FACE][/COLOR][COLOR=blue][/COLOR][/COLOR][/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但是,一个不用心的老师,即使进了名校,他的成功率一定是零。[/SIZE][/FACE][COLOR=blue][/COLOR][/COLOR][/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同样,一个用心的老师,身在重点班,他能取得成功的概率也许是[/SIZE][/FACE][COLOR=blue][FACE=Times New Roman]90%[/COLOR][/FAC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教普通班,概率也许会降到[/FACE][/COLOR][COLOR=blue][FACE=Times New Roman]85%[/COLOR][/FAC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带差班,这个概率也不会低于[/FACE][/COLOR][COLOR=blue][FACE=Times New Roman]80%[/COLOR][/FAC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FACE][/COLOR][COLOR=blue][/COLOR][/COLOR][/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正因为成功的教育人生是“做最好的自己”,所以每个老师都有条件在超越自己的基础上不断地取得成功。成功其实很简单。[/SIZE][/FACE][COLOR=blue][/COLOR][/COLOR][/P][P][SIZE=3][B][FACE=Times New Roman]5[/SIZE][/B][B][FACE=Times New Roman]、走向成功[/FACE][/B][/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前面,我们已经就“什么是成功的教育人生”这样一个人人关心的话题达成共识,也就是对“多元化的成功”、“做最好的自己”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但成功教育人生有秘诀吗?到底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成功教育人生法则呢?[/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换句话说,如果成功的教育人生是多元化的,“做最好的自己”是通往多元化成功的教育人生的必然途径,那么我们应该在哪些具体的方面努力提高自己,才能到达成功教育人生的彼岸呢?[/FACE][/SIZ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李开腹[/SIZE][FACE=Times New Roman]先生独树一帜地用一个“成功同心圆”[/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如图所示)来回答的: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首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价值观是指导所有态度和行为的根本因素。如果价值观不正确,一个人无论怎样努力,都会像南辕北辙的赶车人那样离成功越来越远。[/FACE][/FACE][/P][P][FACE=Arial][SIZE=3][/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结合李先生的成功同心圆,我认为成功教育人生的同心圆应该有所不同,下面是我理解的成功教育人生的同心圆:[/FACE][/SIZE][/P][P][SIZE=3][/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在成功教育人生同心圆中,思想是核心。因为思想是引领我们教育人生的航标,它决定一个老师是否能找到成功教育人生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功。[/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思想正确预示着一个老师可以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会偏离正常的轨道,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在前进。[/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思想纯正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继而获得真正成功的教育人生。那些思想不正的老师偶尔获得成功,但不会走得更远和攀得更高。[/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成功教育人生同心圆的第二层是态度(自省、自学、自强、自立、自信、自谦、自悟、自励),态度决定一切,态度源于思想,态度是行动的前提,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成功教育人生同心圆的第三层是行为,即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积极锻炼、有效工作、合作竞争、人际交流、发扬优势和实现理想。行为是态度的具体化;行为是一个老师与社会、学校和学生乃至自己接触和沟通的必然结果;行为也是学会衡量每个老师的外在指标。[/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在理解和使用成功教育人生同心圆过程中,我们还要贯彻两个原则:完整性原则和均衡性原则。[/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只有完整和均衡地理解了成功教育人生同心圆,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才有可能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的教育人生。[/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最后,我衷心地希望各位老师高举“成功其实很简单”的思想大旗,用“八个自”的态度,融入“八个行为”之中,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去创造属于自己一段又一段成功的幸福的教育人生。[/FACE][/SIZE][/P][/SIZE][/FACE]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3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upload=4104,0]2e8129fcaabe4f97b801a00c.jpg[/upload]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3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upload=4105,2]成功同心圆.bmp[/upload]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3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5
                          • 财富1
                          • 积分3979
                          • 经验51426
                          • 文章3964
                          • 注册2010-08-15
                          又一次感谢苏老师的帮助!努力向你看齐!
                          努力成长,用爱心和智慧教育好每一个孩子!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15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