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论坛
排行榜
最新帖子
管理团队
应用
风格
搜索
班主任之友
教育论坛
教育大家谈
班级管理
查看帖子
主题:
原创投稿:别把习惯忘了
回复:
1
帖
上篇
返回版面
下篇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复制本帖地址
弯弓射日
2005-04-10 23:46:44
阅读:3150次
回复
只看此人
楼主
积分
28
经验
82
文章
9
注册
2005-03-13
原创投稿:别把习惯忘了
别把“习惯”忘了
江苏金坛市罗村逸夫小学(213235) 张卫华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教育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假如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都没有养成,何以谈得上语文素养的真正形成?也就更加谈不上语文教育的成功。对于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知识的传授,因为只有让学生多学一些语文知识,才能自如地应对考试,才能看到教师的业绩,才能让学校放心、让家长满意。不知道这样想法是否有些狭隘?记得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不止一次的强调:“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地依赖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短期行为,要经过不断地练习与实践,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诚然,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综观目前语文学习习惯的现状,并不令人乐现。
现象一:
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常常听到老师的抱怨:“现在学生怎么了,除了个别几个学生的字令人满意外,其他的要么潦潦草草,要么东倒西歪,真是不敢恭维。”想想平时对书写也挺重视的,每天25分钟的写字课,外加每周两节书写指导课,甚至还有硬笔、软笔等兴趣班之类的课外辅导。可是为什么学生的字就是写不好呢?对此很多老师都感到束手无策。有时忍不住批评学生几句,他们的字又能写好,可是时间一长就“原形毕露”了。
反思与对策:
学生的字为何总是不尽人意,难道是教师平时的要求不够严格,指导没有到位?或是学生没有认真练习,未能掌握要领?其实并非如此。关键还是缺乏坚持,没有真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面对学生马虎的作业,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抱怨;也不能一怒之下,撕掉重写。而要以此为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不管是在什么场合,只要一提起笔来,就应该当作是练字。要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结构合适,行款整齐。开始时,学生可能不太习惯,也可能影响作业的速度。但是教师要多作鼓励,多作肯定,多作对比。可多开展一些评比之类的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只要坚持下去,学生书写就会越来越熟练,达到既快又好。当然还要关注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保持整洁的卷面、爱护书写工具等习惯的培养。
现象二:
课堂是师生间言语交流,思维碰撞的地方。有的课堂虽然气氛活跃,但是仍有一些不和谐的地方。比如在师生双方共同解疑答疑时,有些学生获得了发言的机会,但是语言组织不够规范,常常表现得结结巴巴,语意凌乱,甚至还夹杂着一些方言或是口头禅。再看没有发言的学生,有的心不在焉地忙着自己的事,有的随意插上几句话,还有的没等发言学生讲完,就急着举手。
反思与对策:
以上情形的产生主要是学生的听说习惯不够规范。《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怎样让学生会听、会说?教师在平时的指导上要多下功夫。就拿平时的听课来说,就要让学生学会抓住中心,记住要点,关键的地方要侧耳倾听,并将有用的信息储存起来,以便参加讨论和答辩。要听明白各人所讲的要点,记住看法有分歧的地方,以便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发言的同学,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边听边想。同时还要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说,要求学生坚持说普通话、完整话、响亮话,及时纠正学生的“口头禅”,做到“三思而后言”。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懂得如何倾听、表达?我还经常组织学生收看一些谈话类的节目,例如《艺术人生》、《新闻会客厅》、《央视论坛》等。节目中观众们时而侧耳聆听,时而踊跃发言,时而针锋相对……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还模拟一些节目,让学生们亲自体验一番。
现象三: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难点所在。每当我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时,总有些学生会问个不停。有的字不会读了,有的词不理解了,有的地方看不懂了。诸如此类的问题,比比皆是。其实我十分赞成学生不懂就问,但是如果问的都是一些肤浅的问题,学生往往“跳一跳”就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该不该回答值得三思。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假如来者不拒,学生阅读的质量势必会大打折扣。
反思与对策:
其实上述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阅读的习惯是分不开的,学生可能片面地理解了不懂就问,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不懂的地方,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而不是自己解决。在目前看来,学生已养成了这样的不良习惯。因此我常常鼓励学生要在“懂”字上下功夫,遇到“拦路虎”不要轻易放过,自己能解决的不轻易求教别人。读书时要边读边想,要让课文在头脑“过电影”,绝不能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读书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自己解决就尽量自己解决,自己实在解决不了,再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同时还要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要边做笔记。
当然,语文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例如写作的习惯、背诵的习惯、预习的习惯、积累的习惯……一切习惯的培养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绝不能因为习惯的养成在短期内难以见效,而不愿抓、不想抓、不去抓。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细心地观察,耐心地帮助,才能使学生有信心改正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正如一位哲人所说:“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将来是习惯造就我们”。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绿水清风3
2005-04-11 06:26:56
引用
只看此人
2
楼
版主
徽章
积分
2639
经验
23585
文章
1380
注册
2004-12-15
昨天在郑州听了魏书生的一场报告,感受很深,他在报告里也提到了“习惯”,他教的学生,大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外出做报告,从不找带课老师,班里学生都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这就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成绩照样好,班里管理井然有序。
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
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
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解析UBB代码
恢复上次发帖
当前保存
(无)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锁定帖子
回复短消息通知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
2003-2025 班主任之友 -
清空COOKIE
-
手机版
-
RSS
鄂ICP备19002084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1066号
027-52363293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th 3 querie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