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79
    • 经验2978
    • 文章103
    • 注册2010-02-27
    与家长谈谈学生的“面子”
    [SIZE=3][/SIZE][P][SIZE=3]  中国人很好面子,不但在国际上为了面子,宁肯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在国内各级“公仆”也为了面子争得个不亦乐乎。这种观念感染了中国社会每一个角落,原本一方净土的校园如今也未能幸免。[/SIZE][/P][SIZE=3][/SIZE][P][SIZE=3]  老师批评学生,要顾及学生的面子,如果学生不能接受,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轻则给学生道歉,重则可能被剥夺上讲台的资格。家长会,讲评学生,要顾及家长的面子。若言语不周,轻则家长不辞而别,任你千呼万唤都不会再赏你个薄面,重则当众发难。甚至学生玩命时,你也不能喝叱,倘若话讲得让其中任何一方接受不了,即便你阻止了悲剧的发生,挽救了生命,也是不合法的。中国法律给老师的教育权力只能是语言教育,还必须只能是“正面”教育。这个西方几十年前就已经抛弃的迂腐观念,至今还被我们的教育奉若经典。[/SIZE][/P][SIZE=3][/SIZE][P][SIZE=3]  当我们无视语言教育的无能为力,仍为“关爱”学生捍卫学生尊严“上纲上线”时,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将肢体接触教育纳入了法制体系,甚至细化到了具体步骤。中国的法律讲究社会效应,法律常常为照顾民情而让步,不管这“民情”是否合理。但涉及到官家脸面的除外,也不管这“脸面”是否合法。用来装点门面的教育,只要家长不满意,老师就半点理都没有。因为校方解决老师比解决家长更容易。[/SIZE][/P][SIZE=3][/SIZE][P][SIZE=3]  有许多读者朋友不承认学校是弱势群体,那是因为你投鼠忌器,欲有求于学校。否则你试试,家长要是对学校不满,社会各界,所有媒体几乎都会主动助阵。媒体的朋友曾经告诉笔者,报导任何行业的负面新闻都必须经过职能部门审查,唯独教育行业的负面新闻例外。国人向来有欺软怕硬的传统,你看谁去公安部门找面子。学校为了各方的面子,只能迫使老师卑躬屈膝,因为老师的面子,是这个社会的鞋垫子,是被踩在脚底的。[/SIZE][/P][SIZE=3][/SIZE][P][SIZE=3]  学校(尤其是普通校)就象落水狗与过街老鼠,没有人相信学校会是无辜的。学校自己也没有什么具体标准证明自己是无辜的(没有失误的教育就是没有教育)。即便有,如果家长不认,学校也得给让步。老师常常在家长与校方的矛盾中被当作替罪羊。许多学校在做一些违规事情时(比方如不合理收费等),常常公开要求班主任,不许说是学校让做的,出了事(有人举报)班主任个人自己负责。这看似不讲理的行为,却确确实实在时下的教育行业中盛行。[/SIZE][/P][SIZE=3][/SIZE][P][SIZE=3]  此种情形下,学生的“面子”就格外有分量了。业界同仁大概常常遇到家长为了自己孩子的面子打上校门问罪。笔者在做学生工作时,有次两个学生在放学后的夜幕里打了起来,一个拿着一把长长的西瓜刀,一个拎着一根长长的镐把,值班老师根本拉不开(周围看热闹的学生假装拉仗把值班老师与打仗的学生隔开)被学生撞得踉踉跄跄。笔者赶到现场,喝令二人放下凶器,两个学生虽然迟疑了一下,却仍然往上冲。周围的学生看到笔者到来,这回真的拉仗了,可是两个打仗的学生轮镐把的轮镐把,轮西瓜刀的轮西瓜刀,笔者怕伤着拉仗的学生,于是上前给了二人一人一个嘴巴,然后指着地喝令二人放下(手里的凶器),两个打仗的学生这才放下了凶器。可是麻烦来了,不知道是谁给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打电话,说是他们的孩子被老师给打了。于是家长带着自己人打上学校,要教训笔者。同事们怕笔者吃亏,跑来通知笔者躲躲。[/SIZE][/P][SIZE=3][/SIZE][P][SIZE=3]  这种事情躲得过去么!笔者要那个家长打上校门的孩子的班主任把那学生叫到学生处,然后把家长也请到学生处,让孩子把当时的情形告诉自己的家长。之后笔者才出面接待家长。即便如此,笔者一露面,一个跟着家长来助阵的社会混混见到笔者还是辱骂着冲上来要打笔者,幸好当时那个打仗的孩子在场,阻止了混混。笔者在怒气冲冲的家长面前只好问那个孩子:“是你的脑袋一刀砍不坏?还是他的脑袋一镐把砸不塌?就算你们谁有本事放倒对方,谁又有本事不因此负法律责任进监狱?”,听了笔者如此问孩子,家长才平静了些。可是学生的母亲还是不依不饶地质问:“你老师是干什么吃的,你不会好好说吗?”笔者转对孩子的父亲:“两个打得都轮上刀棒的半大小子,那么多学生、老师都拉不开,您觉得怎么好好说才能让孩子们不动手?现场也不只我一个老师,我只要在现场不停地象孩子的母亲要求那样‘好好说’,只用嘴阻止你们的孩子下手,孩子要是轮镐把、轮西瓜刀我躲避就是了,这样我不会有任何责任。可是你的孩子脑袋能够经得起刀砍?还是那个孩子脑袋抗得镐把砸?你们希望我这样做,用‘合理合法’的方式看着你们的孩子互相伤害,直至进医院或者进监狱,甚至……今天你们人多,要打要罚我只能接受”。[/SIZE][/P][SIZE=3][/SIZE][P][SIZE=3]  听了笔者的话,孩子的父亲阻止孩子的母亲的无理取闹。可孩子的母亲还是叫嚣:“打死了,我们自己平(事)”笔者当时叹了口气:“你怎么能保证出意外的一定是对方的那个孩子!我当时就知道这么做麻烦,可是我误以为亲爹、亲妈都能够理解,因为多么大的面子都没有孩子的生命重要。”两个家长听此话,略沉默了片刻。但最后孩子的母亲还是要求笔者给孩子道歉,不然他们的孩子太没有面子。到是那个打仗的孩子拒绝了笔者的道歉,一个劲地说:“不用了,不用了,老师!”[/SIZE][/P][SIZE=3][/SIZE][P][SIZE=3]  孩子的母亲,最后大度地说:“看在孩子的面子上,不道歉就不道歉吧!”。这件事给了笔者深刻的教训。自那以后,所有老师也不再敢管这个孩子。多年后,这个孩子在给他人平事时,被当场刺死。[/SIZE][/P][SIZE=3][/SIZE][P][SIZE=3]孩子的“面子”是有代价的。“面子”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凭实力挣来的,即便父母也给不了。学生在校期间,最可悲的不是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教育,而是象这个孩子打仗后所有老师都不敢再管他们。家长们是在给孩子找面子?还是在给自己找面子?将来孩子走上社会,家长们还有能力为孩子包打天下,为孩子挣面子吗?[/SIZE][/P][SIZE=3][/SIZE][P][SIZE=3]  其实家长给孩子们找面子,更多地是他们自己的感受。除了孩子被他人长期反复戏弄,许多矛盾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处理。尤其是老师的批评教育(包括非虐待性的惩戒与紧急避险的暴力),更应该理性地处理。如果家长有什么疑虑,可以与老师个别私下沟通交流。倘若老师不讲理,可以诉诸行政裁决(举报)与法律。率人打上校门,是最愚蠢的行为。这种事的影响会迅速扩散,无论你的孩子转到哪所学校,影响都会如影随形。就是换一个城市,此观念不改,仍会故伎重演。况如今信息传播呈爆炸式扩散,倘若到了要换一个城市来回避此类负面影响的地步,这种影响大多已经遍布全国了。[/SIZE][/P][SIZE=3][/SIZE][P][SIZE=3]  所有学校都明白,中途转学的,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问题学生,作学生工作的老师,在接收转学学生时,一般都要到孩子转出学校打听孩子的情况,或者上网对孩子的相关信息进行搜索,孩子的“前世今生”基本都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家长可以凭“中国特色(社会关系)”把自己的孩子塞进新的学校,可是你无法让所有老师都“敬业”得为你的孩子去冒被你伤害的风险。老师教育学生,没有什么具体判别标准,什么时候老师应该批评教育学生,什么情况下需要对孩子的毛病给予肢体语言(表情、手势等)警示,都是由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SIZE][/P][SIZE=3][/SIZE][P][SIZE=3]  家长给孩子找过一次“面子”,就阻断了孩子受老师正常教育的途径。不用说不易找到老师在教育此类孩子上的明显失职,就是能够找到,老师宁可因此受处罚,也不会捅家长的马蜂窝。教育是有合理失误的,有些教育不到位是正常现象。生产工业产品,你可以让产品质量达到百分之百合格,可是任何先进的教育方式,都无法让教育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即便家长动用权势,逼迫老师“及时”教育自己的孩子,老师也会严格按照“规矩”对孩子进行教育,而我们的教育“规矩”本来就是有巨大缺陷的。家长再有权势,都没有权力要求老师违规教育自己的孩子。说白了,许多有效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规矩的。家长鼎力支持,大多数老师都不会去冒险用这些方式去教育你的孩子,你要是再给孩子找面子,那绝大多数的老师还不象避瘟疫一样敬而远之。[/SIZE][/P][SIZE=3][/SIZE][P][SIZE=3]  父母给孩子找面子,就是剥夺了孩子锻炼处理社交矛盾能力的机会。也使孩子们丧失了,增强抵御坎坷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机会。家长等于把自己的孩子装进了套子里,让孩子在真空(或高度卫生)的环境生活。这种环境让孩子对自然社会丧失了免疫力,无法适应生活中的坎坷,非常容易被生活里的挫折击毁。精神崩溃(成为精神病人)、自杀、报复社会(犯罪)等风险都可能出现。同学之间与之交往的大多都是羡慕他有“面子”的同类,或者是希望得到他保护的弱势群体。这两类同学,都对家长给找面子的同学没有积极的影响。其他同学害怕惹麻烦大多会远离“面子同学”。[/SIZE][/P][SIZE=3][/SIZE][P][SIZE=3]  弟子【子路】问孔子: “听到鼓励的话就干起来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弟子【冉有】也来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SIZE][/P][SIZE=3][/SIZE][P][SIZE=3]  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弟子【公西华】问道: “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答案不相同,想请教先生一下。”孔子说:“冉有做事缩手缩脚,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好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父母能够为了孩子找面子,说明父母平日里在生活中也很强势,这种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大多如“子路”般好勇,与那些不愿意与他接近的同学相处,才能收敛好勇斗狠。而那些羡慕他有“面子”有同学,大多会怂恿他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面子,那些弱势希望得到他保护的同学,则会以满足他面子与需要,换取他的保护。[/SIZE][/P][SIZE=3][/SIZE][P][SIZE=3]  人有勇气本不是坏事,可是如果诱导得不好,就成了自毁的毒药。成才的本事,常常都是双刃剑,能够成人也能够毁人。孟子说,上天之所以要把重大的担子加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受饥饿,使他的身子受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干扰、被打乱,以此来使他心理受振动、性格变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一个人常有过失,才能改正,才能在改正中增加才干;心志遭困苦,思虑被阻塞,才能发愤有为。[/SIZE][/P][SIZE=3][/SIZE][P][SIZE=3]  家长给孩子做得越多,孩子的依赖性就越强。将来父母百年之后,孩子独自面对残酷的生活时,心志遭受困苦,思虑被阻塞,不但不能发愤有为,反而容易被挫折摧毁,自暴自弃。聪明的父母应该在这种时候引导孩子自己去处理问题。人真正的面子,不是人家给的,是自己挣来的。怎么才能挣来面子呢,就是征服人心,让人信服。说通俗点,就是要让别人知道自己明知道吃亏,而甘愿吃亏,把好处让给别人。因此古人说,有钱难买少来苦。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用少年时期短期的辛苦付出,换来今后大半生的成就与幸福。[/SIZE][/P][SIZE=3][/SIZE][P][SIZE=3]  家长给孩子找面子,往往会将一个可能成就大事的孩子送上自毁之路。断送了孩子可能成就大事业的未来。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常常不是循规蹈矩之辈,也常常不是祖辈杰出之流(老人们说父辈太聪明就是占用了子孙后代的智慧),而是哪些少时混勇,幸遇智者引导,能够主动经受磨练,甘心付出之人。舍得!舍得!不舍,何得?[/SIZE][/P][SIZE=3][/SIZE][P][SIZE=3]  希望那些有本事给孩子找面子的家长,别荒废了儿女那块材料。别再做阻碍孩子成长的愚昧之事。除非你本意就是把挫折、坎坷、痛苦作为遗产留给儿女。作者是一名教师,曾经受过家长找面子的伤害,倘若有儿女在学堂的读者以为这是作者在为自己开脱,为教师争口袋。那就当上回当,秽语侍候就是了。能够至今还在讲坛上挣扎的业届同仁,不会在乎多点难听之言,反正教师的面子(尊严)是鞋垫子,一个没有尊严的教师,能教出有尊严的人才么![/SIZ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1
      • 积分1326
      • 经验25241
      • 文章1209
      • 注册2011-03-07
      [P]是的 也许这是中国人的传统[/P][P]其实  家长维护的不是孩子面子 而是他们自己的面子[/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5
        • 经验1617
        • 文章258
        • 注册2011-01-10
        确实如此,不但是中国老师的悲叹,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叹!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1
          • 积分1326
          • 经验25241
          • 文章1209
          • 注册2011-03-07
          [P][QUOTE][B]下面引用由[@wnhcsyz]发表的内容:[/B]

          确实如此,不但是中国老师的悲叹,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叹![/QUOTE]
          [/P][P]因而要想真正让家校合作 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他们的面子[/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1
            • 经验2020
            • 文章11
            • 注册2014-10-06
            教育不是万能的,老师也应当学会自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24
              • 文章1
              • 注册2015-01-29
              这类家长在我们农村学校似乎司空见惯了,本人就不幸目睹过一场这样的闹剧.一老师言语批评了学生,可学生回家对家长说老师打了他,家长闹到学校二话不说先扯了老师头发摁地上打了再说,并说到“这样的老师该打”我们老师阻止并告诉他:老师没有打他的孩子.他却相信自己的孩子不会撒谎.不会撒谎的孩子有很多,但撒谎的孩子也真有。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21
                • 经验3131
                • 文章472
                • 注册2011-11-02
                [SIZE=4]    学生家长来学校找事的现象在几乎每个学校都会发生,甚至是带领很多社会上的闲杂人员到学校来闹事或者殴打老师的现象也曾经出现。虽然这是一种个别现象,但是很是伤害大部分老师的心。以至于很多老师都不愿意管理学生,以免惹祸上身,更不要说对于学生的惩戒了。从而使得教育中缺乏了惩罚、只有赞美,学生也很难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然而他们一旦走向社会就很可能会犯罪,那么社会又会宽容、原谅他们吗?是不是也要一味赞美哪!!![/SIZE]
                学习、交流、提高、发展、成长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3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