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1
    • 积分1326
    • 经验25241
    • 文章1209
    • 注册2011-03-07
    多拉一把,让班级“弱势”变得“坚强”
    [P][LINE-HEIGHT=12pt][ALIGN=center][SIZE=3]多拉一把,让班级“弱势”变得“坚强”[/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ALIGN=center][SIZE=3][FACE=楷体_GB2312]江苏建湖县沿河中心小学胥加洲 224713 qq827376158 [/FACE][/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小组合作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基石。由于种种原因,在分组时,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娘不亲爹不要”的,被各小组“甩”来“甩”去,从而沦为班级的“边缘人”。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学生也是“可怜”人,真正属于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学习、习惯或者性格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然而对于班级自主管理来说,除了关注公平,培养学生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毕竟班级除了管理,还有育人。而引导班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民教育的良知。因此作为班主任,对于班级“弱势”,更需要引导班级对他们凡事多拉一把。[/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首先,在规则上多拉一把。[/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规则是小组合作的前提。新版《中小学生守则(草案)》中也提到:“要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养成规则意识。”针对班级“弱势”,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正视他们的存在,并意识到他们才是真正需要帮扶的对象。因此可以发动学生积极讨论,针对班级“弱势”,该怎么办?一来可以让“弱势”安心,班级并没有“抛弃”他们;二来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增强他们对生命的一种感悟。笔者所在班级就曾针对班级“弱势”(候补成员)出台具体规则:[/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FACE=楷体_GB2312]1.[/FACE][FACE=楷体_GB2312]小组微调。各小组每周一排名,排名倒数的小组必须“请”出一名成员进候补小组,从候补小组中“请”回一名成员,其他小组自愿。[/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FACE=楷体_GB2312]2.[/FACE][FACE=楷体_GB2312]“保护期”。候补小组成员有一周保护期。即被“请”出成员必须在候补小组“呆”满一周才有资格被“候选”;同样被“请”到各小组候补成员在其小组中超过一周(不包含一周)才可以被“请出”。[/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FACE=楷体_GB2312]3.[/FACE][FACE=楷体_GB2312]政策倾斜。被“请”进各小组候补成员在“保护期”内,扣分减半计入小组积分,加分则不减半。[/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FACE=楷体_GB2312]4.[/FACE][FACE=楷体_GB2312]平衡细则。以成绩、纪律为基础,大幅度增加劳动、体育、特长等加分项目。[/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FACE=楷体_GB2312]……[/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分析规则可知,小组微调和设立候补“保护期”,最根本目的就是加强候补与小组之间频繁“交流”,当大多数学生都有过“候补”经历,那么全班学生就对候补“习以为常”,而所谓“弱势”自然也不存在。这是其一。其二,在具体考核中加重其它分值,一来可以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二来也能班级“弱势”学生感觉自己对班级、对小组有用,而不是所谓的“多余人”,毕竟无论多么“弱势”的学生身上,总有一两个“闪光点”。这就需要班主任做个有心人,积极引导学生去制定最“恰当”的规则,从而在根本上消除所谓的班级“多余人”。[/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其次,在情感上多拉一把。[/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学生的情感大多是单纯的,然而他们往往又容易走极端。因而在分组时,作为教师就需要考虑学生特别是个别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发生。毕竟对于那些学生来说,被小组“抛弃”,被同学“鄙视”,是一种心理折磨;但当他们真正经历过了,也是一次很好的磨练,甚至还可以说是一次很好的挫折教育,关键是学生能够从经历中去反思,跌倒了自己爬起来。遗憾的是有些学生遇到问题只会低头哭泣,甚至抬头“骂人”,却不会从自身去找原因,这就需要教师在关键时候多拉一把。[/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FACE=楷体_GB2312]曾记得笔者第一次分组,就有三个学生成了“多余人”。两个小男生还好一点,只是在那低着头,不出声;而那个女生却不然,一直趴在桌上,不停地哭泣,谁也劝不住。笔者当时有点紧张,就暗中调查了一番,原来这个女生家里有点穷,自己有点自卑,平时不太与人交流,所以在班里也没有人缘。[/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FACE=楷体_GB2312]说实话,当笔者了解情况后,心里就更害怕了。毕竟“自闭”的人更容易走极端,于是就暗中一方面吩咐两个女生“看”住她,防止出意外;另一方面也与家长沟通,希望他这两天多“注意”一下。两天后,等那个女生情绪也稳定后,笔者就与她沟通,与她一起分析究竟“问题”出在那里,接着又与她对照小组百分考核条例,找找自己的“闪光点”……[/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特别的爱总是献给特别的他们。对那些“无组可归”的孩子,作为教师更需要在情感上多关注一点,多拉一把。对于学生来说,分组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照顾到 “特殊”学生的情绪。先要确保在他们安全的情况,让他们好好“发泄”一番,反省一下;接着就是引导他们查找原因,改正缺点,尽量扬长避短,要让他们从内心里去真实感受到,教师没有“不问”他们,班级也没有“抛弃”他们,而是在不停地帮助他们。这很重要。也许最终效果不大,但是对于那些“弱势”学生来说,教师、同学的态度才是关键。[/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最后,在过程中多拉一把。[/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规则上的倾斜,只是一种保护;情感上的帮扶,同样也只是一种安慰。而要真正帮助班级“弱势”,让他们摆脱经常被“踢”的命运,最根本的就是让他们进步,给他们成长。对他们来说,过程远比结果重要。这就需要班主任、学生在过程中多帮助一点,遇到问题时多指点一下,凡事多考虑一下他们的感受,也许最终的结果就会两样。而这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教育,就是育人。毕竟小组合作不是简单的分数考核,而是一种过程跟踪。对于班级“弱势”来说,更是一个不断脱变,成长的过程。教师需要在关键时刻多拉一把。具体过程中,笔者就曾这样帮扶班级“弱势”(候补):[/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FACE=楷体_GB2312]1.[/FACE][FACE=楷体_GB2312]挂靠。按照规则,候补成员与小组排名前几名一一挂靠,参加他们的学习、活动等。挂靠时间一周。挂靠期间,候补成员扣分不计,但加分则减半计入小组积分。[/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FACE=楷体_GB2312]2.[/FACE][FACE=楷体_GB2312]指导。挂靠小组对候补成员挂靠期间,有指导、督促职责,包括学习、劳动以及其他文娱活动等。[/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FACE=楷体_GB2312]3.[/FACE][FACE=楷体_GB2312]沟通。班主任每隔两天需要及时与挂靠小组、候补成员交流,沟通,了解情况,并及时对挂靠小组提要求、定目标,而与候补成员则不停地打气、鼓劲。[/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FACE=楷体_GB2312]4.[/FACE][FACE=楷体_GB2312]关照。针对候补,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对需要更多的关照。比如针对作业,可以降低要求;比如课堂提问,可以多选择一些简单题目,让他们回答……[/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FACE=楷体_GB2312]……[/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让班级“弱势”挂靠优秀小组,其实这也是一种结对帮扶。一来可以鞭策 “弱势”,“逼”他们进步;二来优秀小组也能具体过程中积极给予指导,督促。而教师则在过程中多拉一把,对他们多“关照”一点,有利于形成对“弱势”学生的全方面“监控”。这样就能让那些“弱势”学生能够在细微处改变,持之以恒,从而最终在学习、习惯乃至性格上作出改变。[/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pt][SIZE=3] 总之,对于那些“弱势”学生来说,教师凡事多拉一把,多“关照”他们一下。要告诉他们,小组不要,教师要;同学“鄙视”,教师重视。这样,也许他们没有说什么,做什么,但至少心理上得到一些平衡,感到一些“温暖”;也许他们最终没有“进步”多少,但至少也经历了一些挫折,让“弱势”也能变得“坚强”一些。[/SIZE][/LINE-HEIGHT][/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1548
    • 经验56461
    • 文章1403
    • 注册2009-06-10
    学习啦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91
      • 经验230026
      • 文章12402
      • 注册2012-12-04
      [SIZE=4]非常具有人情味的措施,值得好好学习。[/SIZE]
      欢迎关注拙著《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及《做一个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在欢笑中成长》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
        • 经验246
        • 文章14
        • 注册2015-02-18
        仔细看了看,规则有点没看得太懂。。。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