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8
    • 经验82
    • 文章9
    • 注册2005-03-13
    原创:两位母亲的不同选择
                   两位母亲的不同选择
               江苏金坛市罗村逸夫小学(213235)张卫华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一个人进入知识黄金通道的“门票”,同样也是孩子灵性的体现。面对成年人早已司空见惯的世界,孩子们常常会提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有时甚至连父母都难以回答。此时此刻,如果做父母处理不当,将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曾有两位母亲的做法,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个男孩,经常缠着母亲给他讲故事。一天,妈妈给他讲起了聪明的小白兔战胜可恶的大灰狼的故事,他听后疑惑地问到:“妈妈,妈妈,为什么小白兔就是好的,大灰狼就是坏的呢?”
        妈妈听了先是一愣,接着狠狠地给了儿子一个耳光,并且声色俱厉地说:“笨蛋,这难道还用问吗?”
        男孩哇的一声哭了,妈妈不耐烦了。又给了孩子两下子:“哭,只知道哭,这么笨还好意思哭!”
        男孩莫名其妙地挨了打,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心里忿忿不平地想:难道我不该提问题吗?你力气大就可以随便打我吗?
        从此他不再缠着妈妈讲故事,也失去了听故事的兴趣,更加不愿意开口提问。在他的心中却留下了仇恨。13岁那年,他因为打架伤人进了工读学校。他的妈妈怎么也不会相信,自己的一记耳光,不仅剥夺了儿子的提问权,也打飞了儿子的好奇心,打跑了儿子的自尊心。一次轻易的选择,竟然造成如此后果。
        而另一位母亲,她却懂得让孩子“写出自己的问号”。当她的孩子读小学时,有一回上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她的孩子马上站起来问到:“老师,2加2为什么会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老师给问住了。在以后的学习中,他经常会有诸如此类的问题。以至于老师认为他是在故意捣乱,专门找茬。于是,在三个月之后,他就被学校“请”回了家。
        如果换上某些家长,肯定会把孩子暴打一顿,然后再向老师赔礼道歉,以“争取”到继续上学的机会。但是孩子的母亲并没有这样做,她始终相信自己的儿子在课堂上提问没有错,因此决定自己亲自来教授孩子。在日常教育中,她特别重视开发孩子的智慧。她认为多思考比简单地死记硬背更重要,只要孩子看得懂的书,不管多难,都给他看。春天,树木抽出了嫩芽时,她就和儿子坐在屋门前,边晒太阳边上课;夏天,面对满天密密麻麻的星星,她和儿子一边纳凉,一边谈心;到了秋天,孩子又念上了《鲁滨逊漂流记》、《悲惨世界》这一类的古典文学作品;冬天,在寒夜里,她又与儿子一边围在火炉旁争论。当孩子提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时,她总是耐心解答,从来没有厌倦的时候。由于母亲的精心教育,孩子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养成爱思考和勤动手的习惯,最后一步一步走上了发明创造之路,并且在一生之中取得了1328种发明专利。这位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杰出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
        同样是母亲,面对孩子令人不可思义的提问却采取了不同的选择,结果前者是将孩子送进了工读学校,而后者是将孩子引上了发明创造之路,这不得不令人深思。我们暂且不去考证故事的真假,至少有一点能说明:从小学会思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审视我们的教育,也许我们并没有把这一点放在心上。在学校,孩子们更多的是在埋头“题海”,即使有一两个“别出心裁”的想法,老师虽然赞成,但是却更希望以稳妥起见,尽量向“标准答案”看齐。在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听话”,为了减少自己的麻烦,不太鼓励孩子问这问那。这样的评价标准,造成了孩子从小就严重缺乏思考的机会和能力,甚至有时不经意间还会打击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
        因此面对孩子的疑问,家长的一时选择,决定的却可能是孩子的一生。
    [ 这个贴子最后由沉睡的月亮在2005-4-17 9:06:10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积分546
    • 经验2688
    • 文章236
    • 注册2004-09-13
    妈妈听了先是一愣,接着狠狠地给了儿子一个耳光,并且声色俱厉地说:“笨蛋,这难道还用问吗?”
    ——这是真的吗?有这么容易发火的妈?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积分2712
    • 经验10654
    • 文章1206
    • 注册2004-11-20
    [COLOR=blue]    张老师,今天看到了你的两篇帖子,真得很高兴。
        面对孩子的提问出现了不一样的结局,真得让人深思。作为一名老师,我想起了我自己的感受,我喜欢在课堂上向孩子们提问,可是举手的人很少,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于是我做了调查,大部分孩子是害怕丢人。(可能他们从小就不敢说心里话,因为大人会嘲笑)
        又想起了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情,教研组一位老师把他三岁的孩子带来,那个孩子喜欢我,就问这个问那个,问题都很幼稚,但是我很开心地去回答。可是其他老师却对这个孩子问的问题很烦躁,甚至他爸爸自己都说:“去,出去玩去”。其实孩子很渴望得到成人的重视。
        谢谢你的帖子。:)[/COLOR]
    [IMG]http://www.163er.com/user1/7452/upload/2006365360.gif[/IMG]
     
    [COLOR=heliotrope]怀念老师生活[/COLOr][COLOR=bule]QQ:366790718[/COLOR]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积分2639
    • 经验23585
    • 文章1380
    • 注册2004-12-15
    这个帖子真的很不错的。我有同感,我儿子从3岁时就开始问这问那儿,我一般都是很耐心的和他解释。但有时心情不好时,也就懒得去说了,但是看到儿子那种想把问题弄明白的劲,也就很难不理他的。现在他总是缠着问我这问我那儿,我都会耐心去解答。不过有时还真不知怎么回答好呢!小孩子的问题有时很奇怪的。
    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
    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
    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积分2712
    • 经验10654
    • 文章1206
    • 注册2004-11-20
    绿水老师的儿子特别可爱。呵呵。
    [IMG]http://www.163er.com/user1/7452/upload/2006365360.gif[/IMG]
     
    [COLOR=heliotrope]怀念老师生活[/COLOr][COLOR=bule]QQ:366790718[/COLOR]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6
      • 经验328
      • 文章48
      • 注册2005-04-18
      引大卫的话:
      妈妈听了先是一愣,接着狠狠地给了儿子一个耳光,并且声色俱厉地说:“笨蛋,这难道还用问吗?”
      ——这是真的吗?有这么容易发火的吗?

      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太多,面对学生的提问,有的教师说:讲了多少遍了,这样简单的题还不会?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财富10000
      • 积分10860
      • 经验6374
      • 文章403
      • 注册2004-09-07
      这样的妈妈太多了。不止这一个。
      不过。我觉得故事有点牵强。非要导出个什么果来。
      我小时侯,妈妈就对我特不耐烦。
      而且,我觉得很多的大人都是这样的。可能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但不是原因。
      再说。男孩才那么小,会记恨自己的妈妈也就是当天的事情。隔了夜,还不什么都忘了。
      有点勉强的故事。
      严禁只看帖不跟帖!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1
        • 经验179
        • 文章28
        • 注册2005-04-13
        同意楼上,现在看多了这种故事,
        刚看完故事,就知道作者想要在其中来什么大道理了。

        所谓“微言大义”,看多了也吐。
        欢迎参观我的博客:[url]http://luscky.5dblog.com[/url]
        有事请留言或Q我...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8
          • 经验82
          • 文章9
          • 注册2005-03-13
          首先非常感谢楼上的几位朋友对本帖的点评,我想故事的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故事的背后有什么值得我们寻思的地方,可能在某些有识之士看来这样的小事太过平常,但是对于一些观念相对保守的家长来说,也许更能体现出故事的教育意义,抛弃枯燥的说教,采取了直观的事例,让家长牢记心头,想吐也舍不得。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