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IZE=4]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让我感到最为棘手的正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尤其是作为刚进入小学没多久的学生,在这一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刚升上三年级的学生,狠抓养成教育是当务之急,是班级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石。在具体班务工作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学生的养成教育:[/SIZE][/P][P][SIZE=4](一) 对学生要有充分的尊重和信任[/SIZE][/P][P][SIZE=4]著名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人道。当代教育改革中,就是要求我们把学生当作社会的主体而非社会工具来进行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尊重学生是现代教育人道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就是通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SIZE][/P][P][SIZE=4]我班的学生李莘是有名的捣蛋鬼,记得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当提问到李莘时,他一时回答不上,于是我耐心引导,鼓励他大胆发言。当他终于回答出问题后,非常的高兴,放学后兴奋地告诉爸爸妈妈老师今天点他回答问题了,并且回答的很好。虽然是很不起眼的一件事,但可以看出这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告白——他们需要老师的尊重和引导!此后的班级管理中,我经常以此例告诫自己,注意与学生交谈时的用词,随时分析学生的行为动态及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收获不少,多数学生与入学时比较都有不小的变化,而李莘在课堂上的表现更有了很大的变化。[/SIZE][/P][P][SIZE=4](二) 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SIZE][/P][P][SIZE=4]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师徳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谦虚和无私奉献,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会促使教师把各种美好的道德在教学过程中以隐性的或显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是促使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师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从而沟通知识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畅。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SIZE][/P][P][SIZE=4]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所谓高尚的师德就是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于工作中体现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关怀和严格要求。[/SIZE][/P][P][SIZE=4](三) 安全教育常抓不懈。[/SIZE][/P][P][SIZE=4] 安全是保证教学工作稳步进行的前提。为保证学生的安全,我时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除利用班会课、队日课进行讲解、学习外,还采取了许多安全措施:我每天到校后都要对教室进行检查,提前排除安全隐患,把安全知识编成顺口溜,让学生熟记心中。对学生的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针对上下楼梯易出现事故这一情况,我每天派学生值勤,监督、提醒违纪学生,禁止追逐打闹,教育学生上、放学路上注意交通安全,放学排队,每队都设有队长管理学生,并帮学生写出安全保证书,由家长签字,监督执行,时刻注意学生的言行,把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保证了学生的健康成长。[/SIZE][/P][P][SIZE=4](四) 加强管理,促进学习。[/SIZE][/P][P][SIZE=4]学生以学为主,学生只有学好知识,长大才能报效祖国,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有了良好的纪律,才能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因此从开学之初,我就狠抓班风班纪,对违纪学生给予严肃的批评。每周利用一定的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奖惩制度,采取夺红旗的方法激励学生,对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红旗奖励,对不守纪律,表现较差的,则给予蓝旗警告,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班级纪律明显好转,同学们你追我赶,学习兴趣特别浓厚。[/SIZE][/P][P][SIZE=4](五) 要留给学生一个“反复”的空间[/SIZE][/P][P][SIZE=4]有这样一个科学实验,当把一只青蛙放到热水中时,它会立即蹦出来。但是,如果把青蛙放入冷水中,然后慢慢把水加热,那么,它会怡然自得地呆在水中而浑然不觉水温的变化。等水温逐渐升高后想逃出却为时已晚。[/SIZE][/P][P][SIZE=4]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未曾逃离“冷水中的青蛙”的命运!如果变化是逐渐的,我们也常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免不了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它们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养成,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正如心理学所指出的,人的意识有潜意识和显意识之分。显意识是人清醒状态下的知觉活动,而潜意识则是在显意识之下,静静等待。人类的许多奥妙,就存在于潜意识之中。[/SIZE][/P][P][SIZE=4]因此,要改变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曲折的过程,特别是像我校的部分学生,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性要在短期内改变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反复抓、抓反复”,留给学生一个“反复”的空间。 [/SIZE][/P][P][SIZE=4](六) 搞好卫生,关心学生健康。[/SIZE][/P][P][SIZE=4]优美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搞好班级卫生,可以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小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还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少生疾病。对于班级卫生,不仅要求学生做,我也亲自参与,特别是擦玻璃,擦灯泡等高处的卫生,为保证学生的安全,我从不让他们动手,并做到卫生工作经常化,不留死角。为预防学生生病,我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刻提醒他们吃好、睡好、穿好,对生病的学生给予特殊照顾。[/SIZE][/P][P][SIZE=4]此外,我还注重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努力转化后进生,多次与家长沟通,做到真正了解学生,上班从不迟到、早退,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总之,这学期,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在各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也形成了一个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班风。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以对国家人民、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勇于探索,具有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拓宽思路,想出新办法,提出新见解,解決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这样,教师的生命力才会更加旺盛。[/SIZE][/P][P][SIZE=4] [/SIZ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