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6/8/10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P][P]我经常去检查学生夜间的就寝纪律,有时我难免也会雷霆万丈大声呵斥,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毕竟暂时性地满足了威严,维持了制度,惩戒了学生,其实想想有些地方值得商榷。[/P][P]管理者动怒,是一种不理智的信号,是缺乏教育智慧的表现。[/P][P]有点类似“恼羞成怒”的味道,如果管理者有大量的管理方法,有娴熟的管理技巧,有足够的应对策略,那么一切学生问题到他面前都会烟消云散,无论问题多么复杂,性质多么恶劣,他都会闲庭信步,悠悠然理智正确处理,那些违纪行为都能在他这里化为无形,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是一种胸有成竹的豪迈,更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宽容。[/P][P]当然,一个教师的喜怒哀乐是教育的手段,是教育的工具,都是服务于教育目的的。[/P][P]我们要保持好奇式的探究心态,那是制怒的最好办法之一。[/P][P]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寻求科学和文明,要在喜爱学生的情感上追求平等和民主,要创造并且经常得到充实的教育人的环境,才能使教育手段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处事要理直气和,我觉得遇事多思考问题的根本所在,不可急于处理,雷霆万钧势必寸草不生,何况教育本身就是慢和等待的艺术,急不得![/P][P]管理的智慧更多的是体现在敏锐地观察,娴熟地应用最佳教育方法,适时地把握教育时机等问题上。[/P][P]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P][P]那么,今天你在管理时动怒了吗?[/P][P]有时想想,也就应了那句诗:“欢后笑,怒时瞋瞋,醒来不记有何因。”[/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