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b][SIZE=16pt]我的即时“诱善”三步曲[/SIZE][/b][b][SIZE=16][/SIZE][/b][/P][P] 李坚龙[/P][P] 师:“桑娜宁愿自己挨揍,也要将西蒙的两个孤儿抱回来。”这说明了什么?[/P][P] 生1:这是桑娜的选择。她有选择的权力。(答案有点不着边际)[/P][P] 生2:桑娜可以选择被丈夫揍也要抱回西蒙的两个孤儿,也可以选择不挨揍,对西蒙的不幸遭遇视而不见。但是,桑娜宁愿自己挨揍,也要将西蒙的两个孤儿抱回来。这说明桑娜有一颗善良的心。(开始切中要点了) [/P][P] 生3:桑娜面临两难选择时,她选择了抱回孤儿,这说明她善良。而冒着被丈夫揍的风险,也不改变自己的选择,则说明她有着善良的本性,并不是为了作秀。(完全切中要点,而且有了深度)[/P][P] 师:同学们勇于发言,值得鼓励。但第三个同学的分析与理解,更加准确而精彩。这一段心理描写,表明桑娜在作出决定前,她的内心也曾有过犹豫和矛盾。但是,也正是因为她的选择,才刚好突出了她善良的本性!这是她善良本性的体现,而不是作秀式的表演。[/P][P] ……[/P][P] 刚听完一堂六年级的语文公开课,当我还陶醉在老师与学生的精彩对话中时,一个学生突然跑到我面前,“老师老师,不好啦!那边打起来了!”[/P][P] 我急忙挟着听课记录跟着学生往走廊尽头赶。[/P][P] 等我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一个被打得流了鼻血,正仰着头,一手拿着眼镜,另一只手正捏着鼻子止血。还有一个,则可能被当时的情形给吓懵了,脸色惨白,手脚发抖。[/P][P] 论成绩,他俩是我们班的“绝代双雄”,几乎每个老师都对他们赞不绝口!成绩这么优秀的学生,竟然也打架!平时,喜欢打架闹事的,往往是那些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啊。[/P][P] 我掏出几张纸巾,冲着“鼻血”问:“怎么回事?”[/P][P] “他打我。”[/P][P] 按常理,别人是不会无缘无故挥拳相向的。定然事出有因。我转向动手的胖子,“为什么要打他?”[/P][P] “他骂我,他骂我肥……肥……肥猪!”胖子竟然一边解释,一边呜呜地哭了起来。不知是因为过于紧张、害怕,还是由于特别委屈,总之,哭得像个女孩。[/P][P] 我把他俩拉到一块,看看能不能和平解决。[/P][P] “你生气吗?”我问“鼻血”。[/P][P] “生气。”[/P][P] “你可以生气,也应该生气。可是,你为什么会生气?”[/P][P] “他打我啊!”他显得很有理由,底气十足。[/P][P] “他为什么要打你啊?”[/P][P] “我骂了他。”他的语气迅速降低八度,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P][P] 然后,我又问胖子:“你生气吗?”[/P][P] “当然生气!”[/P][P] “你可以生气,也应该生气。可是,除了动手,你还有没有别的选择?”[/P][P] 他低下头,沉默了。[/P][P] “我们昨天刚学习了一篇课外文学作品《选择》,你们认为,那篇文章写得好不好?”我用眼光反复轮流扫视着他们。[/P][P] “好不好?”[/P][P] “好。”他答道。[/P][P] “好不好?”[/P][P] “好。”他也答道。[/P][P] “那么,现在,如果,让你们两个重新选择,你会选择什么?”[/P][P] “不骂他了。”[/P][P] “你呢?”[/P][P] “不打他。”[/P][P] “可是,不该骂的骂了,不该打的打了。现在,你们还可以选择什么?”[/P][P] “老师,我是不是应该向他道歉?”“鼻血”问我。[/P][P] “《选择》那篇文章里是怎么说的?”我转向胖子,希望他先向对方道歉。[/P][P] “宇平,对不起,我不该骂你。”[/P][P] “算了,我也错了,我不该打你。对不起。”[/P][P] 第一步,成功!我心中窃喜。[/P][P] “要不要握个手?言个和?”我再次同时扫视着他俩。[/P][P] “鼻血”向对方伸出右手。可是,他忘了自己的手上还有许多血迹。这时,最精彩的一幕出现了。胖子拉起对方的手就往自己的衣服上一连擦了好几下,想用自己的衣服将对方手上的血迹擦干净。[/P][P] 本来很生气的我,看到这一幕,竟莫名地感动了。[/P][P]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问问我,如果我摊上了你们今天这样的事,我会选择什么?”[/P][P] “想。”[/P][P] “想。”[/P][P] “真的想吗?”[/P][P] “好!你们都伸出手来。”我要他们都转过身去,然后,用笔在他们手心里各写了一个词语。[/P][P] “现在,你们谁都没有看到老师在你们对方的手里写了什么。三天以后的中午,你们两个人必须同时到我办公室来告诉我,老师在对方的手里写了什么。而且,如果你们哪一个说错了,就罚他将《选择》一文背诵一遍!”[/P][P] 凭他俩的智力,这根本就不是“非暴力不合作”的问题。[/P][P] 我想,如果理解了那篇文章的内涵,他俩很容易就会猜到我在他们对方的手上写了什么。如果他们没有理解那篇文章的内涵,那么,凭他们平时的精灵劲,一定会去询问对方,根本就不会等着挨罚。只要他们去询问,则说明他们已经真正地和好了。如此,则从另一条途径,也同样可以达到我的目的。[/P][P] 第二步,成功!我为自己的处理方式树起了大拇指。[/P][P] 三天后,当我看到他俩果然相约来到我办公室时,我在心里暗自高兴地叫道:[/P][P] 第三步,成功![/P][P] 的确,我在他俩手心里写的都是同样的一个词语:善良![/P][P] 是啊,善良比成绩更重要![/P][P] 我还清楚地记得,清华大学校长曾经赠送给学生的寄语,“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而我认为,善良,比什么都重要![/P][P] 因为,方向、能力、健康、生活与情商,较之于善良,都要容易经营一些。而要培养出善良的品质,实在不容易。[/P][P] 我始终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出色的智力,或者说,成绩,而应该是培养孩子们健康、向善的好品质!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P][P] 我们常常能够从新闻媒体上看到一些高智力犯罪现象,让人费夷所思,惊叹不已。比如说,化学博士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合成新的化学物质,杀人于无形之中。比如,电脑高手盗取银行客户的账号与密码,非法占有别人的巨额财富,等等。高智力犯罪,对社会,对人们,危害性实在太大!作为一个教育者,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是我们不可忽视,也不可更改的,终极目标!千教万教,教人为善![/P][P] [COLOR=blue][SIZE=12pt]注:本文以《三步解决学生的打架问题》为题,刊登于《班主任》杂志[/COLOR][/SIZE][COLOR=blue][SIZE=12]2016[/COLOR][/SIZE][COLOR=blue][SIZE=12pt]年第[/COLOR][/SIZE][COLOR=blue][SIZE=12]10[/COLOR][/SIZE][COLOR=blue][SIZE=12pt]期。但是,曾投给《班主任之友》时却被毙了。[/COLOR][/SIZ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