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ACE=Calibri][SIZE=16]蹲下来看孩子[/SIZE][/FACE][SIZE=16][/SIZE][/P][P][LINE-HEIGHT=20.0p][FACE=Calibri][SIZE=12]枝江市丹阳小学:周俊梅[/SIZE][/FACE][SIZE=12][/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0p][FACE=Calibri][SIZE=12]我们做老师的。如果能够“蹲下来”面对孩子,或许就更容易解开孩子的“心锁”,懂得孩子的心理,知道孩子的心事,明了孩子的烦劳:如果能够“蹲下来面对孩子”,或许就能在孩子迷茫的时候及时帮助孩子指明方向,为孩子排忧解难:如果能够“蹲下来面对孩子”[/SIZE][/FACE][SIZE=12][/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0p][FACE=Calibri][SIZE=12],就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可信赖的良师。[/SIZE][/FACE][SIZE=12][/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0p][SIZE=12] [/SIZE][FACE=Calibri][SIZE=12]我班上有一名智障的女学生叫王双双,她从一年级开始,到现在六年级,数学成绩几乎为零,语文除了名字可以拼凑,其他的写的认不出来。孩子的爸爸妈妈已经放弃了她的学习。在学校原来的老师对她几乎不闻不问,同学们很少和她说话。五年级我接班以来,我细细观察她:除了上课有时拿笔乱涂乱画外,就是睡觉,从早到晚爱吃零食,但是上学从不迟到,她非常爱劳动,特别是每周打扫清洁卫生,她总是第一个拿出抹布帮我抹讲台。有时故意问我抹干净了没有。我每次劳动总结时就会表扬她,这时她总是偷偷的笑,笑的很开心!后来我每天让她当我们班的劳动值日生,专门负责发放牛奶,然后收集牛奶空盒去倒掉。一个星期下来,她天天都干的很开心。周末孩子的家长打电话感谢我,说孩子天天在家和爸爸妈妈念叨:好喜欢周老师,她让我当值日生了。以后我经常在班上表扬她,在同学中给她树立威信,那些调皮的男生不再瞧不起她,女生有时也愿意和她在一起玩了。其实作为一名老师心里明白,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是无法和别的孩子去比,也没必要去比的,只要孩子的心理是健康的,阳光的。这比去逼着她去学习要好的多。[/SIZE][/FACE][SIZE=12][/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0p][FACE=Calibri][SIZE=12]我针对王双双这种特殊情况,进行了一次家访,和家长达成共识,与培养她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现在孩子越来越活泼了,以前几乎不和老师主动打招呼,现在还经常主动和老师套近乎。我想为什么要“蹲下来看孩子“?就是因为只有蹲下来才能和孩子处在一种平等的地位,才会给孩子一种信任感,而非居高临下的感觉。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站着和孩子交流,小孩子就要昂起头和你说话,这是非常累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你蹲下来,孩子就能看到你的眼神,从中能体会你是否跟他处在平等的地位,你的举动,你的言语都会从你的眼神流露出来,他能体会你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亲昵的还是敷衍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的内心世界,我们的孩子都能体会到,如果老师没有从内心把孩子摆上平等的地位,那么学生就会远离老师。[/SIZE][/FACE][SIZE=12][/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0p][FACE=Calibri][SIZE=12]摒弃居高临下的心理。蹲下来,你和孩子一般高,就容易走进孩子,与孩子融为一体。孩子才愿意和你诉说真心话,你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知道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找出适合的办法帮孩子及时解决问题。[/SIZE][/FACE][SIZE=12][/SIZE][/LINE-HEIGHT][/P][P][FACE=Calibri][SIZE=12]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如能持之以恒地善待学生,蹲下来看孩子,我们的教育一定能多一份欣喜,多一份希望。[/SIZE][/FACE][FACE=Calibri][SIZE=16]蹲下来看孩子[/SIZE][/FACE][SIZE=16][/SIZE][/P][P][LINE-HEIGHT=20.0p][FACE=Calibri][SIZE=12]枝江市丹阳小学:周俊梅[/SIZE][/FACE][SIZE=12][/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0p][SIZE=12] [/SIZE][/LINE-HEIGHT][/P][FACE=Calibri][SIZE=12][/SIZE][/FACE][SIZE=12][/S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