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GN=center][b][SIZE=16pt]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SIZE][/b][b][SIZE=16][/SIZE][/b][/ALIGN][/P][P][ALIGN=center]枝江市丹阳小学 付清蓉[/ALIGN][/P][P][LINE-HEIGHT=18.0p]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行为习惯的好坏左右着家庭的氛围;对一个班级来说,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决定着班级的风气;对一个国家来说,公民行为习惯的好坏影响着国家的形象。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关涉到个人的修养、性格乃至命运,更关系到家庭、学校、社会的稳定和谐。小学阶段正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LINE-HEIGHT][/P][P][LINE-HEIGHT=18.0p]1、严格按班规做。[/LINE-HEIGHT][/P][P][LINE-HEIGHT=18.0p]开学初,每个班都制定了班规,一切要按班规去做,帮助养成一种守纪的习惯。不能因人、因心情随意更改,要一视同仁。如违纪要扣分,不能因为是班干部便迁就、老师心情好而送人情;不能因为情绪不佳而可以加重学生负担。每周开班会,班委会议等。[/LINE-HEIGHT][/P][P][LINE-HEIGHT=18.0p]2、确立训练重点[/LINE-HEIGHT][/P][P][LINE-HEIGHT=18.0p]班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我有一个切身的感受便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贪多嚼不烂,使行为养成留在表面。一齐下手,老师没有精力,学生记不住,效果不好。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在不同的时期确立重点,强化训练,巩固成果。[/LINE-HEIGHT][/P][P][LINE-HEIGHT=18.0p]3、不断进行强化[/LINE-HEIGHT][/P][P][LINE-HEIGHT=18.0p]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在初始阶段,都会出现反复,因而需要不断强化训练,班主任、学生干部靠上抓,反复抓,抓反复,及时掌握情况,迅速作出反馈。每周班干部例会,关键时候重点问题日日反馈。甚至半天一反馈。习惯成自然![/LINE-HEIGHT][/P][P][LINE-HEIGHT=18.0p]让学生人人都当班干。人的能力是逼出来的!人天生都有做好某项事情的潜能,只不过多数时候是由于与自身的惰性相消抵罢了。学生认为自己上课读书写字、打扫卫生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要自己带领监督其他同学做,就有点怯懦,可想而知,如果不是老师“逼”的话,自己可能一辈子与班干无缘。想象,如果在生活中多一些这样的善意“逼迫”,可能对学生的发展会更好。[/LINE-HEIGHT][/P][P][LINE-HEIGHT=18.0p]4、鼓励上进, 巩固习惯 [/LINE-HEIGHT][/P][P][LINE-HEIGHT=18.0p]为了使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可以建立一整套评比制度,开展文明小组、爱学小组、卫生小组的评比活动,组织班干部互相督促检查,每月做好总评一次。那个小组做得最好,给予鼓励或奖励,一步一个脚印,扣紧每一阶段,利用每一件事,用规范行为教育,每一位学生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也十分注意。对一些差生,教师只能关怀鼓励教育他们,不能疏远打击、冷淡他们,特别是后进生要注意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习惯,一旦发现就竭尽全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给学生重复不良行为习惯的机会。[/LINE-HEIGHT][/P][P][LINE-HEIGHT=18.0p]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年少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具有良好师德的具体表现之一。[/LINE-HEIGH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