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ACE=宋体][SIZE=9pt][ALIGN=center][b][FACE=宋体undefined][COLOR=#494949][SIZE=22]浅谈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FACE][/COLOR][/SIZE][/b][b][FACE=黑体undefined][COLOR=#494949][SIZE=22][/FACE][/COLOR][/SIZE][/b][/ALIGN][/SIZE][/FACE][/P][P][COLOR=rgb(73, 73, 73)][FACE=宋体][SIZE=9pt] [/SIZE] [/COLOR][/FACE][/font][FACE=宋体][COLOR=rgb(73, 73, 73)]枝江市丹阳小学 [/FACE]李从容[b][/COLOR][/b][/font][/P][P][LINE-HEIGHT=28.0p][FACE=宋体][b]一、从自身做起,父母做孩子的好榜样。[/FACE][/b][b][/font][/b][/font][/LINE-HEIGHT][/P][P][LINE-HEIGHT=28.0p][FACE=宋体][COLOR=#494949]作为家长、作为父母,我们在日常行为中要处处小心谨慎,处处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孩子,感染孩子。尊敬长辈是传统美德,教育孩子尊敬长辈,父母首先要尊重老人,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感化。使孩子学会从小就尊重别人。教育孩子在学校,见到老师或同学,要主动说一声“老师好”或“您好”,同时报以微笑;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在别人不小心冒犯了你时,要用微笑表示你的谅解;尊敬、爱护和关心老人,尊重他人、有困难的人或残疾人,对他们有礼貌,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方便等等。[/FACE][/COLOR][/font][/LINE-HEIGHT][/P][P][LINE-HEIGHT=28.0p][FACE=宋体]如果父母自身没有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自然无法习得好行为、养成好习惯。比如你要求孩子做事情守时守约,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守时守约的人,和孩子约定的事情不食言,遵守约定,如果有特殊情况无法兑现,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取得孩子的谅解;如果你希望孩子爱看书、爱学习,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自己必须做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孩子才会觉得看书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假使你要求孩子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懂得关心他人的人,自己就要注意自身言行,例如遇到邻居、朋友主动打招呼,接电话时用文明用语,在家尊敬关爱老人,帮老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在家里,我们让孩子远离电视、手机,让孩子完成功课后陪孩子一起参与体育、智力活动或者看书,让孩子做到劳逸结合,快乐随行,让孩子觉得其实还有比看电视、玩游戏更开心的事情可以去做。[/FACE]
[/font][b] 二、精神鼓励为主,多肯定孩子的好行为。[/font][/b]
[/font] 有的父母喜欢对孩子的错误时时提出批评,“[/font]严格要求”,其实一方面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另一方面,他会模仿家长这种沟通方式运用到他的“朋友圈”里面去,以家长对他的要求和架势与他人交往。绝大多数孩子从一开始就需要进行行为习惯的引导。[COLOR=#494949]哪些是不好的行为习惯呢?可能每个家长的定义都不一样,我认为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下种种:到处制造垃圾,脱下的袜子乱扔,吃剩的果皮乱放,不洗脸,不刷牙,不爱洗澡,不讲卫生。经常发呆,无所事事,爱睡懒觉,四体不勤,懒惰,从不干家务,贪吃、挑食、吃独食,吃饭慢,不专心,行为鲁蛮,爱冲动,爱发脾气,言而无信,弄虚作假,爱说谎,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不知节俭,浪费严重,不懂礼貌,常与父母长辈冲撞顶嘴等等[/COLOR][/font]。我觉得这些不好的习惯,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消除。在生活上对孩子的教育以鼓励为主,多对孩子做出的良好行为表扬肯定,让他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父母喜欢的、鼓励的,关于这一点,我有一个小小的心得。我们在一年级制作了一个积分栏,专门纪录孩子做得好的行为或是取得的进步,只要孩子做得好做得对,我就逐一记下,比如收拾自己的房间,打扫卫生等等,并给他打上一个红红的五角星,以示鼓励。每次我这么做时,孩子总是很高兴,常常自己数已经得到多少个星星了。但对于他做得不好的行为,我总是等到他静下来的时候,心平气和、认真的跟他讲,那样做是为什么不好?应该怎么做。[/font]
[/font] [b] 三、持之以恒,对孩子的要求始终如一。[/b][/font]
[/font]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长期的努力,而且养成好习惯不是一件一帆风顺的事情,难免会出现反复现象,对此父母要抱以宽容的心态,多一份耐心,少一份烦躁,不中断不放弃,对孩子的要求始终如一,持之以恒。现在孩子们的成长需要养成三个良好的习惯:[/font][COLOR=#494949]一是生活习惯。我们注意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按时进餐,不吃零食,不偏食。还要教育孩子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保持衣服干净,不乱涂写,勤洗手,洗脚,洗澡等。小学一二年级是养成阶段,要让孩子逐渐养成按时休息、按时起床、按时学习等生活习惯,以适应今后紧张的学习需要。二是学习习惯。在家里,我们也应该远离电视、远离手机,适当的时间静下来学习,善于学习,读书。同时,要让孩子养成高效的学习习惯,做好学习时专心、专注、认真的态度,从自身的行为习惯做起,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让他们能通过点滴培养、训练,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这对孩子一生都会有影响。三是劳动习惯,让孩子从小事做起。大多数家长会把本来孩子可以做或者应该做的事情“包干”代劳。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可能会失去自己动手的机会,进而失去办事靠自己的意识。我们以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自己穿衣、穿鞋、自己整理房间,自己洗自己的衣服,帮忙打扫卫生或洗碗。生活自立是我们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从小就培养他自己刷牙,自己洗手、擦脸,自己洗澡,养成自己自立的生活习惯。我们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做破坏别人劳动成果的事。[/COLOR][/font][/font][/LINE-HEIGHT][/P][P][FACE=宋体]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学习、生活以及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充满信心、保持耐心、运用智慧、坚持到底。同时,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有他擅长做的事情,当然也有相对弱势的方面,不要苛求完美,强求他面面俱到,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对于他的弱项给予宽容和帮助。并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给他留有一定的空间,给予他犯错并自我改正的机会,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FACE]
[/font] 儿童教育无小事,对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母需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多留意多用心,让生活中的小事成为构筑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大厦的一砖一瓦,因为建好这座大厦,就是为孩子的一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font][COLOR=rgb(73, 73, 73)],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有自信、有责任感、乐于学习、善于与人相处的人。[/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SIZE=9pt][LINE-HEIGHT=28.0p] [/LINE-HEIGHT][/SIZE][/FAC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