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
    • 经验26
    • 文章5
    • 注册2005-04-13
    [原创]不宜一味地“让梨”
    不宜一味地“让梨”
    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丁西小学     丁徐华(226521)
    邮箱:rgdingxuhua@163.com

    孔融让梨的故事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范例,当然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提倡的是一种面对物质利益要有谦让的精神,要能尊老爱幼。这种精神无疑是高尚的,是时时都应该学习并传扬的。但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孩子来说,我认为不宜要求孩子一味地“让梨”。

    首先,一味地“让梨”,滋长了孩子的虚荣心。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的事情:面对大小不一的苹果,有人挑小的拿;面对新学期的破书,有人争着拿;面对繁重的任务,有人抢着干……如果让我们私下去了解,有多少孩子是出于内心的谦让?当然我无意诋毁一些纯真孩子的高尚,但为数不少的孩子仅仅是想得到家长或老师的表扬和赞许,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已。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灵将遭到扭曲。有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会不择手段地欺骗师长,进而走上邪路(其实这样的事例早有耳闻)。

    其次,一味地“让梨”,不利于孩子形成竞争意识。现今的社会充满了竞争和挑战,没有竞争意识将意味着孩子的一生将是碌碌无为。孔融让梨是一种美德,但我们一味地强调这种美德,我们的孩子在社会上何以立足?举个例子,如果两个孩子在某次竞赛中取得相同成绩,而竞赛名额只有一个,这时候也发扬谦让的美德,那对于谦让者公平吗?也许一次竞赛无所谓,如若是在高考中、在就业机会面前,怎么办?谦让者所付出的代价也许要背负一生。我以为,在强调孩子谦让精神的同时,必须融入“竞争意识”的培养。

    第三,一味地“让梨”,忽视了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形成。这从自己最身边的说起,小女一直由奶奶带大,受老人的影响,似乎有些明白谦让的道理。上幼儿园后,每次放学排队都有比她小的孩子推她、搡她,而她只是默默地让开。我问他为什么不还手?她说:“这样不好,别人也会疼的。”记得当时我对她说:别人推你,你也推别人。说句心理话,我不是主张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打架,但我要她明白:学会谦让,要有爱心,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当然,我们不否认“孔融让梨”,我们需要谦让精神,但教育孩子,不宜一味地强调“让梨”。
    倾听学生的心声!善待学生的过错!分享学生的激动!

    我的邮箱:rgdingxuhua@163.com
    办公电话:0513-8565627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积分2712
    • 经验10654
    • 文章1206
    • 注册2004-11-20
         记得在读者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中国家长带着孩子去了荷兰,四岁的孩子在外国的幼儿园总是受欺负,家长找老师,老师说你让他自己还击好了。
    [IMG]http://www.163er.com/user1/7452/upload/2006365360.gif[/IMG]
     
    [COLOR=heliotrope]怀念老师生活[/COLOr][COLOR=bule]QQ:366790718[/COLOR]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4
      • 经验199
      • 文章41
      • 注册2005-05-30
      让孩子自己去做如何?
      教孩子正确对待每一件事,是非要搞清楚,怎么做对,怎样做是错。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83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