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81
    • 经验1799
    • 文章94
    • 注册2005-01-11
    [原创]真的要“处罚”学生, 你必须考虑这两点
    [align=center][color=red][size=3]真的要“处罚”学生, 你必须考虑这两点[/color][/size][/align]



    案例:

    《中国教师报》对话论坛清新网友:
    说一件小事:
    讲完课,我到下面转,看到一个学生,很专注的样子,但是很显然没有做题和整理笔记。
    我小声问:你在做什么?他大惊失色:原来他在听MP3。
    我说:给我吧。他不给。我想如果在教室继续说,就会影响了其他同学。
    我又小声说:我们到教室外面去吧。可是他在外面依然是不给我。我想如果采取粗暴的方法就会使自己很被动。所以我说:我给你保存着,不告诉班主任,等高考结束,我作为礼物还给你,好吗?他看着我微笑的对着他,就自觉的把MP3给了我,悄悄的回到教室,认真的学习了。
    我想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想想是不是会是自己很被动,一定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学生的情绪左右,这样就会处理好每个突发事件的。
    我认为在说教没有效果的情况下,老师要注意保护自己,处理问题时,以自己不受伤害为原则。


    温州好老师的分析:


    清新老师亲身经历的事例说明了两点:



    [align=center]一、在处罚学生时要考虑学生的“自尊”[/align]


    清新老师对这个学生的MP3不是强行没收,而是用了一句委婉的话“给我吧!"”不象有些老师那样一开始就展示自己做教师的“权利”——进行所谓的“批评”,说是批评,其实在学生听来却是“一定要服从教师”的“骂”:“你竟然在上课时间听这个?太不象话了,你不想要了是吧,快拿出来……什么?不拿出来,好,你竟然不听我的话……”说着教师便会怒火中烧地动手去抢,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又会出现了两种情况:

    一种是学生的东西很顺利地被教师抢到手(原因有三:A、教师有力,一般是男教师。B、学生小,大都是小学中低年级。C、学生迫于教师之气势害怕了,主动放手“投降”),被强行收了东西的学生大都是伤心痛哭,而教师呢,在胜利的大好形势下还可能积极推进自己“师道尊严”的成果,接着批评学生处罚学生,想把他捏成方的就捏成方的,捏成圆的就捏成圆的……此时也就会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学生可能压抑忧伤过度,采取自伤自残的极端行为,最严重的就是——自杀!现实中常有报道!
     
    另一种是教师抢了半天也抢不到手(原因也有三:A、教师没什么力,一般是女教师。B、学生太大了,大都是小学高年级以上。C、学生不怕教师“武力”的威胁,在教师想强行突破的过程中,奋起反击),这时候又会出现两种情景:

    1、教师感觉自己在广大学生面前失了“尊严”,又气又难堪,情绪起了波动,淹没了为人师表的理智,可能就会就近操家伙来加大自己“武力”的威力和震慑作用(常见的是教鞭,一般教鞭就握在手上),而学生呢,现学现用,当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也“以暴制暴”。想想看,作为成人的教师也这样,而处在成长期的学生又能怎么样呢?不过,也可能先操家伙的是学生,理由和教师差不多,失面子引起“过激”的情绪化……这样也就很快胜负分晓,出现结果:不是教师被学生打伤,就是学生砸倒教师,或者是“二虎相争,两败俱伤”。

    2、教师知难而退,马上搬救兵,紧急呼唤班主任和政教主任,这招其实是下策,不到万不得已一般教师是不用的,到了这个地步也就证明自己在学生面前无能为力了。如果班主任和政教处还是顺着这位教师的这种“教育”原则和路线去走,即便用上了最完备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可谁能保证这类学生能因此而痛改前非呢?其实有些学校也有没形成文字的“规则“,比如罚站、打手心,我时常在一些学校看见一些老师对这些学生进行类似的处罚,然而,对这类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也是很难起质的改变的!时常处罚,学生还是这样,为什么呢?因为学生的“心”没被教师开启。要是在高中可以把他开除了“万事大吉”,要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呢,他还不是又坐在原来的教室,而这位教师同样又要面对,这以后的日子可就长了……今天不打,总有一天还是会打!有些老师可能会说,对这样的特殊学生,即便是初中生也应该开除!照这些教师的说法,其实小学生也应该开除,因为小学里也有这样的学生——这是办法吗?开除这些还是“孩子”的学生,就等于提早放弃他们,要知道,他们进入社会还是出问题的,而且年级小可能出的问题更大,不要以为问题再大跟这个学校和这个教师无关,要是他破碗破摔找这个教师报复呢?在学校尚具攻击性,用板凳打老师,一旦到了充满竞争冷漠的社会,象他们这样只有小学、初中水平的人不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吗?很难说他不会走上“反社会”和“破坏社会”的不归路……到时,你可能发现身边的偷盗、打架、帮派斗殴乃至杀人抢劫等事件多起来,那有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或其他地方的这类学生做的!虽然不能肯定,但能一概否定吗?

    其实很多老师不看我上面的分析,心里也明白这些情况与结果 —— 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不喜欢我谈论这些——有些老师可能又会说,要是在教师三番五次地委婉“提示”下,学生还是无动于衷,而又不能用“武力”硬抢,那怎么办,难道你是说“学生是上帝”要顺着他?

    当然不是,要是这样,那就是无原则的放纵,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有偏激的老师才会这样做!那怎么办呢?  请大家还是回头看看清新老师吧,你看她在提示无效的情况下,是对这位学生这样做的:“我又小声说:我们到教室外面去吧”这里的“小声”和“到教室外”,以及语气词“吧”看似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实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把问题“公开化”,假如我是那位学生,我会想,嘿,老师没有生气地“批评”我,还挺照顾我的“面子”……清新老师的这些语言和做法,说简单是简单,说很难也很难,关键是做教师的“教育观”是否正确,是否尊重学生!要是正确了,那么这样的说和做也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要是不正确了,教师就会这样想:“什么?你叫我向学生‘低声下气’?你这让我做老师的脸面往哪儿搁?象你这样做老师的真是低贱!……”对这样的教师无论怎么讲,也是毫无作用和效果的,而且还会被攻击是学生的“哈巴狗”(做教师的讲出这样的“话”,我还是蛮欣赏的,因为他有鲁迅的魄力)。



    [align=center]二、在处罚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策略和方法[/align]


    其实更让我佩服的是清新老师后来的做法:“可是他在外面依然是不给我。我想如果采取粗暴的方法就会使自己很被动,所以我说:我给你保存着,不告诉班主任,等高考结束,我作为礼物还给你,好吗?他看着我微笑的对着他,就自觉的把MP3给了我,悄悄的回到教室,认真的学习了。”

    从“我给你保存着,不告诉班主任,等高考结束,我作为礼物还给你,好吗?”这些话中可以看出,清新老师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表面上看是教师后退了一步,实际上既是把“处罚”包裹在和学生“商量”的话语中,又是给了学生一个“面子”!再看清新老师的表情,是“微笑的对着他”,不要小看这个“微笑”,要是没有这个微笑,那个学生还可能还在犹豫呢!清新老师之所以用“亲近”的神态配以“商量”的口气,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向这个学生传达“老师对你的错误行为要处罚,但老师也尊重你的私有财产和自尊——替你保管!” 这样的做法,既让这位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清新老师对他的“处罚”真的是出于他的学习和高考的关心,又在向他暗示着清新老师是把他当作朋友来看待的——而不是象前面所举的有些老师那样,说是维持课堂纪律等等,做起事来却变成了唯“师”独尊的权力展示和唯“师”是从的强行威胁……

    最后,从这位学生“自觉的把MP3给了我,悄悄的回到教室,认真的学习了。”便可看出清新老师的成功,说到底,应该是在清新老师的主导下,师生的成功!其实,从事情的开始“他不给”可以看出,这位学生打算是和清新老师对抗的,但清新老师很聪明(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她的教育观正确,指引着她的行为)及时地把教育方法进行了调整,以退为进,这位学生是跟着清新老师学的,也可以说是清新老师用自己“退一步”的实际行动这一无声语言告诉了学生!给人鲜花,自己手也香,看,学生马上主动的一步步地回应着清新老师——说实话,后来的师生对话,其实已经变成的没有约定的“心灵”沟通!这样的教育,这样的“处罚”真是艺术和情感的交融,更是一种美丽,当我看了这个案例,就是这样的感觉——我想,解决了事情的清新老师和这位学生,双方心情肯定是舒畅的欣慰的……要是换成另外一个老师(只会按照所谓完备的“规章制度”来“一条条对照着处罚”,再加上思想深处总缠绕着“只有学生尊重老师了,教育才有希望”教育宗旨),他一见这个学生不把MP3拿出来, 肯定又会条件发射地说:“好啊,连老师的话都没放在眼里,竟然不尊重我”接下来事情会怎么发展呢?麻烦大家把目光回到上面……

    总之,我欣赏清新老师,我也会象她这样做……要是有老师说:“如果当时那个学生连清新老师这样做这样说了也不听呢?”——我就奇怪了,这已经就是事实,为什么还要假设呢?假设终究是假设,事实就是事实!当然,这只是一个事例,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事情都这么简单,只要照着搬就行——用这个真实的事例无非是说明我概括出来的两点:

    1、真的要教育好学生,一定要以“尊重”为前提!尤其是“处罚”!

    2、真的要“处罚”学生时,一定要重视“处罚”的策略和方法。其实讲究“策略”和“方法”也就是让“处罚”尽量地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让学生“自己”(而不仅仅是教师自己说的)能从中感受到教师是为他们好的!

    最后声明两点:

    A、我没有反对对学生适当地“处罚”,如果还在争论要不要“处罚”,说温州好老师是反对“处罚”的,这已经没什么意义!更有现实意义的讨论应该是:怎样处罚学生?处罚学生要注意哪些问题?应该尊重学生什么(这个话题,《中国教师报》的对话论坛正在进行)等等。象白梅老师和千古一爱老师,好象还停留在和“反对‘处罚’的”进行争吵阶段,应该加油了,不然会落后的!

    B、在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同时,我更重视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更新教育观念以及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这点最重要,因为前者是“一条条死死板板的白纸黑字”,后者可是鲜活灵动充满智慧的“科学、艺术和情感”的融汇体!要知道,即便有很好的规章制度,给低水平的管理者用可能用得无效,甚至用出悲剧来,而对有爱心的,真正有爱生之心的管理者来说,其实那个规章制度也用不上……


    补充:

    《中国教师报》对话论坛一位老师看了上文的事例说:“这种事太平常了,好象没有讨论的价值。”

    ——我只能对这位老师说这样的话:

    事不在于大与小,关键在于做事人的观念和方法!观念指引做法……观念催生方法——观念不对了,即便是小事也可能变成大坏事…… 这位老师怎么就没看出我分析中透露出来的“观念”呢?照她这种就事情讨论事情的想法,岂不浮在事情的表面?这样就算千万人参加讨论得口干舌燥,三年五载,看似热闹,又有什么意思呢?真是浪费时间和人力……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积分2712
    • 经验10654
    • 文章1206
    • 注册2004-11-20
        谢谢你到这里投稿,写得很不错。我同意你的观点----事不在于大与小,关键在于做事人的观念和方法!观念指引做法……观念催生方法——观念不对了,即便是小事也可能变成大坏事…… 这位老师怎么就没看出我分析中透露出来的“观念”呢?照她这种就事情讨论事情的想法,岂不浮在事情的表面?这样就算千万人参加讨论得口干舌燥,三年五载,看似热闹,又有什么意思呢?真是浪费时间和人力……
    [IMG]http://www.163er.com/user1/7452/upload/2006365360.gif[/IMG]
     
    [COLOR=heliotrope]怀念老师生活[/COLOr][COLOR=bule]QQ:366790718[/COLOR]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81
      • 经验1799
      • 文章94
      • 注册2005-01-11
      [size=5][align=center][color=red][size=3]理性看待一个普通教师的“处罚”案例[/color][/size][/align][/size]


      对下面这个案例,上个星期我曾写过一篇《真正要“处罚”学生,教师必须考虑这两点》的评析文章,文中表达了我对清新老师做法的肯定。文章在网上贴出后,有认可的也有批评的。现在,我就对网友的质疑进行重新思考,或许依然是老生常谈,正好让大家再次“批评指正”!
                                                                ——题记

      案例:

      《中国教师报》对话论坛清新网友:
      说一件小事:
      讲完课,我到下面转,看到一个学生,很专注的样子,但是很显然没有做题和整理笔记。
      我小声问:你在做什么?他大惊失色:原来他在听MP3。
      我说:给我吧。他不给。我想如果在教室继续说,就会影响了其他同学。
      我又小声说:我们到教室外面去吧。可是他在外面依然是不给我。我想如果采取粗暴的方法就会使自己很被动。所以我说:我给你保存着,不告诉班主任,等高考结束,我作为礼物还给你,好吗?他看着我微笑的对着他,就自觉的把MP3给了我,悄悄的回到教室,认真的学习了。
      我想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想想是不是会是自己很被动,一定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学生的情绪左右,这样就会处理好每个突发事件的。
      我认为在说教没有效果的情况下,老师要注意保护自己,处理问题时,以自己不受伤害为原则。



      《成长》论坛头晕网友看了这个案例之后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学生在听MP3,老师为什么一定要给没收呢?老师很可能是觉得快到高考了,学生全力备考,不应该分心,或者有课堂纪律,学生必须遵守。其实,假如学生学累了,让学生放松一下又何妨呢?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人家的的MP3要过来,即使是采取了很温柔的方法,但实际的效果,还是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和影响的。我觉得假如,老师和学生一起听,或者干脆让学生给大家唱一唱,不是更好吗?学生会明白,这是老师对他的爱,而不是放纵的。




      温州好老师的回答:


      谢谢头晕网友的看法!你的观点很值得我借鉴!我也说说自己的看法:

      清新老师作为一线的普通教师(区别于有关教育专家和名师如魏书生李镇西等,假如用这些人的教育标准来衡量普通教师就有些苛刻了),在学生出现“问题”的初始阶段,同很多教师一样,本能地出现想“拿走”学生MP3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她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她开始的表达就不同于有些教师那样的强硬,乃至没有回旋的余地:她是“小声”问那位学生在做什么,然后说“给我吧!”——我当时也知道,肯定会有教师对她的这句“给我吧!”产生质疑:

      1、其实提醒一下学生,让他自己收起来不就行了吗?何必这样小题大做呢?

      2、假如学生学累了,让学生放松一下又何妨呢?更好的办法应该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听,或者干脆让学生给大家唱一唱,不是更好吗?学生也会明白,这是老师对他的爱,而不是放纵的。

      3、老师有什么权利“没收”学生的私有财产呢?

      鉴于即将高考和因整个社会和学校的压力,高三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和成绩,以及担心学生自控力不强等因素,清新老师没有象第一点和第二点那样做,这也是很正常,何况多数高三教师可能都会象清新老师这样做。再说,我分析的是在“处罚”条件下,清新老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的。如果她象一二两点那样做,那已经没有明显的“处罚”了,也就不是我讨论的范围了。

      对于第三点,我想,就凭清新老师的一句“给我吧”,我们便断定她想“没收”学生的东西,这是有失偏颇的。她的本意应该是先拿过来,在适当的时候还给学生,这从事情的结尾可以看出来。只是在她的潜意识里或许还留有些许的“教师有权‘强迫’学生服从”的意念,在这个意念的驱使下,所以才会说了这句很简单而让学生听起来感觉是“被收了就回不来了”的话“给我吧”,即便她是用了委婉的语气,即便那个学生不是很“坏”的,但还是遭到学生的对抗,这同样也说明了要是碰上很“坏”的学生,假如你用了“命令”的口气,那岂不是更糟糕?

      退一步讲,就当清新老师当时就是想没收了不还给学生,但她也不是象有些老师那样,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粗暴地“呵斥”,并采取过激的行动强行去“抢”,而是把“没收”的意图包裹在“商量”的语气与“平和”的行动中,这种做法让她在遭遇学生的第一回合对抗时,还有机会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调整,而不至于把师生双方的关系搞得很僵甚至早已动了手脚两败俱伤!

      当然也有一些教师要是碰到这样的事,刚开始也会象清新老师那样做,但是当他看到学生并没有听他这样客气的话,经历了一两个回合后可能就会这样想:“你这个学生真是固执,我都这么客气对你说话了,你还不听,给你脸不要脸,真是骑到老师的头上来了!”于是,他又会回到对学生实施“暴力”的方向上去了——这类老师常常会用这种亲身的经验告诉大家说,不是我不尊重这些学生,而是这些学生真的不可理喻,对他们太好真的是害了他们苦了教师……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清新老师在第一回合的做法无效的情况下,她并没有象这些老师那样提早结束并得出结论,而是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做法,放弃原先想在教室里马上解决的想法,让学生先到外面去谈。这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不希望把事情“公开扩大化”,是想解决问题,而不是“闹大”问题的。教师的“退一步”使学生也本能地退一步,这次学生没对抗,这说明清新老师做事方法的调整既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可是,在教室外这位学生依然不把MP3给清新老师,照有些老师的观念:“教师岂能一让再让啊?那不是尊严扫地?清新老师应该发作了……不发作这是丢教师的脸面……”但清新老师还是没有,而是又从调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入手,这并非是清新老师委曲求全,而是她考虑到了学生是在担心她拿了MP3不还给他,毕竟拿的是学生的私有财产何况又不是小东西,无论教师多么有理也是“没道理”的。假使清新老师是这时候才感觉到自己“没收”学生的这个东西是不对的,可能会引起学生过激行为,这也同样证明了她最终还是理智的,而不是凭着“师道尊严”将错就错一条筋走到底!于是,她立刻明智地向学生作了暗示:“我给你保存着,不告诉班主任,等高考结束,我作为礼物还给你,好吗?” 这句话是把“处罚”的意思融入到了“商量”的话语中,柔中带刚,“柔”的是话不伤人,给了学生“面子”和“台阶”下;“刚”的是原则上还是要“处罚”他。只是此时的“处罚”——替他存放MP3,给学生感觉到清新老师是真正替他的学习和高考着想的。这样的“处罚”是以心灵沟通为前提的,才是成功的!从事情的开始到结束,清新老师的情绪都没有被学生的态度所控制,而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看似步步“后退”,实质上是在“一波三折”中和学生达成了默契!

      说到这里,有些老师可能又会说了:“要是学生连教室外面都不出去呢?”——这就让我奇怪了,这已经是事实了,为何还要假设呢?做这样假设的老师可能没有把这些学生当作一个正常的“人”来看吧?以为他们是先天性的“蛮不讲理”,正因为有些教师在潜意识里总觉得这类学生是和正常学生不一样的,是不可“教育”的——反正是不可“教育”的,想办法也是白想的。所以在面对他们的“问题”时难免就会缺乏理智和耐心!

      或许还有老师会说,这个事例里的学生还不算是“很坏”的,真正很坏的,象清新老师这样做法,他也是根本不会接受的——我想,难道那些“很坏”的学生天生就这样的吗?难道从一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这样的吗?难道他们第一次“出问题”面对教师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吗?只要追溯一下这类学生是怎样从第一次一步步地走下来的,就能发现,他们大都是在没有或很少被教师沟通的情况下,遭受了不合情理的“体罚”,以至心情长期压抑、委屈,加上常受批评和各种“处罚”,得不到正面的关注等等,这样也就逐渐地使他们变得固执、偏激、暴力和充满攻击……然后凑巧一个刚教他们功课的教师或别的什么教师由于对他不甚了解,不小心和他们发生了冲突,当然就会觉得这个学生真是“坏”——其实,学生爆发的这个“坏”已经是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只不过是被某个教师的某种不恰当的言行给“点燃”了而已!但往往有些教师看不到这点,总是说:“这样的学生很不尊敬老师,老师怎么尊敬他啊!”说实话,这时候做教师的就不能把这类学生当作“一般的学生”看了,一般学生能经受的他们往往不能经受的,所以,面对他们,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最需要做的应该是用心去感化他们的“心灵”,而不是单单采用“处罚”,毕竟他们大都是一路地被“处罚”过来的,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

      回头看看清新老师的做法,我只想说,作为一线的普通女教师,“处罚”学生能达到这样的结果,已经是不错了。我三番五次地点评她,并不是说只有她这种办法可行,而是出于 两个目的:

      1、我也是一线普通教师,为同行的一次平凡的“成功”感到高兴,虽然她没有象名师做得那样出色,但同样值得肯定!

      2、从清新老师的这件事中总结出“处罚”的两个要点:

      A、“处罚”也是双刃剑,假如因为“处罚”,反倒伤了学生的“心灵”,那就失去意义了。成伦老师说得好:“处罚不是目的,是手段!”要是有些教师用了这个手段却达不到那个目的,甚至与目的背道而驰,成了“虐待”,那么师生都是受害者了!

      B、“处罚”要注重策略和方法,象清新老师那样,虽然进行得不是很顺利,但她随时在“调整”,变被动为主动。如果不注意这点,教师就可能被学生的“情绪”所控制,使事情变得更遭。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
        • 经验22
        • 文章1
        • 注册2005-06-08
        我赞同温州好老师的绝大多数观点,你从一件小事上给我们提供了作为一个老师可以采用的很多方法。
        可是就是有些学生是蛮不讲理的,就算是他随你去了教室外边,你同他说了一堆好话,他还不把东西交给你,那你该怎么办呢?
        还有就是为什么要把学生叫到教室外边呢?何不在教室里面处理这件事呢?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8
          • 经验76
          • 文章21
          • 注册2005-06-10
          事例不错,很有价值!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430
            • 经验10332
            • 文章235
            • 注册2005-06-01
            [QUOTE][b]下面引用由[u]hcai[/u]发表的内容:[/b]

            我赞同温州好老师的绝大多数观点,你从一件小事上给我们提供了作为一个老师可以采用的很多方法。
            可是就是有些学生是蛮不讲理的,就算是他随你去了教室外边,你同他说了一堆好话,他还不把东西交给你,那你该怎么...[/QUOTE]

            首要一点就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在教室里他拿出MP3会觉得很没有面子,但我们要的只是教育效果,学生能懂得老师是为他好,并能使他下次改正错误。
            至于有些学生蛮不讲理,怎么办
            举个例:就这样差的木料,却要你做出精美的家俱。这就要靠木匠的本事
            况且我们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且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也不同,没有一种处理方法是适合每个学生的,没理可依据的。所以要求我们班主任多看,多学,多总结,多反思。
            亲其师、信其道
            [url]http://hi.baidu.com/jiang2113[/url]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积分2639
            • 经验23585
            • 文章1380
            • 注册2004-12-15
            温州好老师的评论写得很好!其实在教育过程中没有事是小事的。任何小事都可折射出教育的大道理的。我们班主任也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
            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
            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81
              • 经验1799
              • 文章94
              • 注册2005-01-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wangry[/u]发表的内容:[/b]

              事例不错,很有价值![/QUOTE]

              谢谢!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81
                • 经验1799
                • 文章94
                • 注册2005-01-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江湖救急[/u]发表的内容:[/b]


                首要一点就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在教室里他拿出MP3会觉得很没有面子,但我们要的只是教育效果,学生能懂得老师是为他好,并能使他下次改正错误。
                至于有些学生蛮不讲理,怎么办
                举个例:就这样差的木料,...[/QUOTE]


                 

                江湖救急 说得对!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81
                  • 经验1799
                  • 文章94
                  • 注册2005-01-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绿水清风3[/u]发表的内容:[/b]

                  温州好老师的评论写得很好!其实在教育过程中没有事是小事的。任何小事都可折射出教育的大道理的。我们班主任也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QUOTE]


                  感谢版主绿水清风3 的肯定……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