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3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30
    • 经验4129
    • 文章223
    • 注册2008-10-05
    还有,风中老师,您编辑文字的颜色,最好还是用黑色或深蓝色,不然,不显哦!:)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在线情况
    3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19
      • 经验21402
      • 文章763
      • 注册2008-04-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琳之[/U]发表的内容:[/B]

      " 有时我也不想给学生发更多的试卷,但是如果我不发,学生必然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其它学科上,这样这一科成绩自然受影响,最后部分更受影响。所以我们有时表面上是地给学生发试卷,实际上是在抢时间!学生说自己“...[/QUOTE]
      我也一直在努力!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3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19
        • 经验21402
        • 文章763
        • 注册2008-04-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琳之[/U]发表的内容:[/B]

        还有,风中老师,您编辑文字的颜色,最好还是用黑色或深蓝色,不然,不显哦!:)[/QUOTE]
        好的!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4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19
          • 经验21402
          • 文章763
          • 注册2008-04-29
          [SIZE=3][COLOR=#1a1ae6][FACE=Times New Roman ]2008[/SIZE][FACE=宋体 ]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 ]11[/FACE][FACE=宋体 ]月[/FACE][FACE=Times New Roman ]22[/FACE][FACE=宋体 ]日星期六[/FACE]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
          [FACE=宋体 ]    明天全县中学学科竞赛将在学校举行,教室要布置成考场。[/FACE]
          [FACE=宋体 ]    放学后,同学们根据班干部的要求在忙忙碌碌地打扫卫生、摆放桌子。时间尚早,我没有急着回家,而是走进了教室。我知道,如果是去检查,那没有必要,以前每一次考场布置都是按秩序做的,已无需我在场。我是带着和同学们交流的想法留了下来。每当这样的活动中,都会给一个和同学们难得的交流机会。可以看看常态下一些同学们的表现,顺便也可以和个别同学谈谈,也能够察觉一些平时不太注意到的问题。[/FACE]
          [FACE=宋体 ]     在布置教室的过程中,听到有几个同学问杨俊鹏,今天是否再讲课。我突然想起了一个事,要对杨俊鹏他们几个说。杨俊鹏他们几个在班上成立了一个数学学习小组,从高二第二学期开始,经常性开展一些探讨学习的活动。进入高三以来,又有好多同学加入。现在他们比较固定的每周进行一至两次数学学科学习交流活动。在第一次模拟考试中,数学考试成绩全班都比较好,有[/FACE][FACE=Times New Roman ]45[/FACE][FACE=宋体 ]人达到[/FACE][FACE=Times New Roman ]90[/FACE][FACE=宋体 ]分以上。可是英语学科则只有[/FACE][FACE=Times New Roman ]16[/FACE][FACE=宋体 ]人达到[/FACE][FACE=Times New Roman ]90[/FACE][FACE=宋体 ]分以上。记得在几周前,他们曾利用我的晚自习时间进行过一次全班性的辅导活动。之后,便是第一次模拟考试了。我担心的是,他们在数学上花去大量的时间,可能会对英语学科及其它学科在时间上难以保证,从而在实际上有所放松。同时我也希望在班上整体推进全班成绩,而非是单科成绩。[/FACE]
          [FACE=宋体 ]    听说他们今天有活动,我便趁机问杨俊鹏等人,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并对他们的工作表示了赞赏和鼓励。然后也说明了我的担忧。没想到,杨俊鹏说:“我们其实并不仅仅限于数学,今天就是讨论英语试题。而且我们平时有时也会讨论历史等学科的。”我一听,感到非常满意也有几分惭愧,满意的是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各科学习的协调工作,惭愧的是我对他们的活动只知甚少。[/FACE]
          [FACE=宋体 ]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高三生活中,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住这份合作精神实在难得,进入高三以来,我一直对学习小组的工作置之不理,任其发展,觉得现在同学们时间很紧,如果放弃这种形式也是情有可原的。没想到杨俊鹏他们坚持而且搞得如此有声有色。[/FACE]
          [FACE=宋体 ]     感动着这些同学,也有个别同学却让我感到不安。当我们一起在教室忙碌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位同学仍然坐在座位上埋头做题,对旁边同学的忙碌置之不理。看了看班干部的安排,她不在其中。但是我想当同学们这样忙碌的时候,你怎么能够独做?就算这不是你的职责,但你真的能够对此熟视无睹?能够在喧闹中教室中学习?这样苦学未必有效果,考试成绩也许就已说明了这一问题,她的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也只有[/FACE][FACE=Times New Roman ]400[/FACE][FACE=宋体 ]多分,班级名次也在后面。你那冷漠的眼神、忧郁紧锁的眉头是对教室的喧闹表示不满还是对自己的折磨?[/FACE]
          [FACE=宋体 ]    看着她,我没有说什么,也不想说些什么,只是有些担心,如此不顾一切的学习后果会是什么?我也曾听她的家人说,她连吃饭也要算时间,害怕影响学习,我觉得很不安。我不知道我该对她说些什么,考试后我曾找过她谈过一次话,她曾告诉过我,她经常在梦中惊醒,梦中的自己已是一个高考失败者。我从考试焦虑的角度来和她讨论过这个问题,而且对成绩的分析主要侧重在学习方法方面。但是从今天的状态来看,她的问题可能主要在心理方面而不是学习方法上。[/FACE]
          [FACE=宋体 ]    “只准成功不许失败”的心理(在班上,这样的心理不只她一个!),铸就她拼搏的性格,成绩的屡屡失误又使她多了一份艾怨和自我争斗。面对这种情况,我是多么的矛盾啊。一方面我是希望同学们都有“只准成功不许失败”的勇气,尤其在“备战”(充满着血衅味!)高考的关键时刻,[/FACE][FACE=Times New Roman ] [/FACE][FACE=宋体 ]这份土气是非常难得的。另一方面我常常在担心,一旦失败,一旦梦想破灭,她们该如何面对现实,我又该如何去面对她们?究竟会发生什么事谁也无法预期,因为从她们的言论中我时常看到“破釜沉舟”的绝心!难道我们就只有高考一条路吗?![/FACE]
          [FACE=宋体 ]    不行,我得和她好好谈谈。[/FACE][/COLOR][/FACE]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4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6
            • 积分7160
            • 经验78033
            • 文章7084
            • 注册2008-03-25
            您的学生坚持已久的学习小组,您那埋头做题的女学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您的关心、担心让我敬佩!



            幸福来自淡泊的心境
            在线情况
            4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19
              • 经验21402
              • 文章763
              • 注册2008-04-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八月桂花香[/U]发表的内容:[/B]

              您的学生坚持已久的学习小组,您那埋头做题的女学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您的关心、担心让我敬佩![/QUOTE]
              谢谢!
              有时我为学生而感动,有时也为自己而感动!在感动中体验着教育的幸福!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4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19
                • 经验21402
                • 文章763
                • 注册2008-04-29
                [COLOR=#0909f7][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008[/COLOR][FACE=宋体 ]年[/FACE][/SIZE][/FACE][COLOR=#0909f7][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11[/COLOR][FACE=宋体 ]月[/FACE][FACE=Times New Roman ]24[/FACE][FACE=宋体 ]日星期一[/FACE]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
                [FACE=宋体 ]   高三是不应该有“星期一现象”的。[/FACE]
                [FACE=宋体 ]   因为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是没有星期天的。但事实是星期一同学们的状态就是不太好,所以还要在班会课上重新强调。[/FACE]
                [FACE=宋体 ]   但是同样的话,不能再重复了,不然,同学们不觉得烦,我自己还觉得烦。所以当语文老师对我说起这事儿时,我说今天得来个“欲擒故纵”计,让同学们对班会课的别样说教面孔充满期待![/FACE]
                [FACE=宋体 ]   实际上从阅读上周的周记开始,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除了考试之外,还能给同学们留下些什么,当同学们高中毕业后回忆高三生活,除了考试、试卷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值得提及的?[/FACE]
                [FACE=宋体 ]   想来我的班会课也不多了,如果除去学校可能占用的节数外,到明年学生毕业,也就大该[/FACE][FACE=Times New Roman ]15[/FACE][FACE=宋体 ]次左右吧。也就是说,我打算对同学们讲大道理,也只有[/FACE][FACE=Times New Roman ]15[/FACE][FACE=宋体 ]次机会!借用一同学说考试的说法,“考一次,就少一次,我得享受这逐渐减少的考试”,我说:“说一回,就少一回,我得享受我的课堂,我的课堂我作主!”[/FACE]
                [FACE=宋体 ]   那么到底谈什么呢?肯定得与促进考试有关,但是绝不能一味的提考试的重要性或者其他。说考试、说学习,但要把它们化在一些同学们平常并不曾听到或者想知道的东西之中,这样既达到教育的目的,也可以做到心理的调适。我称之为“心理氧吧”系列讲座。[/FACE]
                [FACE=宋体 ]   今天就算“心理氧吧”的第一讲吧。[/FACE]
                [FACE=宋体 ]   首先要完成“规定动作”——对上周工作的点评。然后我话题一转,从早上几个同学请假入手谈冬天的保暖问题,继而说身体健康问题,由此拉开序幕,“我想到了十几年前听何光岳先生的情形……”就这样从何光岳到《细节决定成败[/FACE][FACE=Times New Roman ]2[/FACE][FACE=宋体 ]》中的一些企业领导人的英年早逝,再到魏书生,直到我自己过去、现在情况,同学们听得有滋有味,乐呵呵的,心情真正的放松了一回。当然也对身体和学习之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FACE]
                [FACE=宋体 ]   最后,我点明了主题、说明了想法:剩下的班会课,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会推出像今天这样的一系列与考试、与高三生活无关的话题(我总得这里有些谎言的成份!)。并且申明,如果谁觉得没必要听,是可以不必理会的。我只是想和大家这样无拘无束地沟通一下、交流一下。[/FACE]
                [FACE=宋体 ]   至于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调节同学们情绪、缓解同学们压力和释放压抑情感,以及默默进行考试教育等隐形教育目的是不能说的,这也就是我所谓的“欲擒故纵”[/FACE][FACE=Times New Roman ] [/FACE][FACE=宋体 ]计,总不能不给同学们一个美好的思考空间吧![/FACE][/SIZE][/FACE]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4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19
                  • 经验21402
                  • 文章763
                  • 注册2008-04-29
                  [B][SIZE=5][COLOR=#3d11ee]             由作业想到的[/SIZE][/COLOR][/B]
                  [COLOR=#3d11ee][FACE=宋体 ]    儿子经常发生感叹,一年级有做不完的作业!但是牢骚归牢骚,儿子每天回家首先要完成作业,然后才吃饭或者画画、下棋、玩耍等。有时候,一个中午全部都花在做作业上面,每天做作业的时间远远超过四个小时![/COLOR][/FACE]
                  [FACE=宋体 ]    为了给孩子“减负”,我有时就对作业进简化:要求一个生字抄两行的,我让孩子写一行(因为这些字孩子早认识),要求把以前学过的字全部写两遍的,本来打算让孩子选择性的写一些,但害怕孩子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便也让孩子写一遍,就这样花费的时间还是很多。有时我实在觉得很不忍心孩子这样做,告诉孩子,老师希望你们都让住这些生字,只要你记住了就可以少写或者不写。但是孩子不听,说老师要检查的,没有写会打手心。老师没有说可以不写,一定要写。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尽管觉得作业很多,但对写作业还是很有信心,总是以些而骄傲,我们也一直把它说成孩子的优点,就这样孩子每天都在为作业而忙碌着。[/FACE]
                  [FACE=宋体 ]    国庆放假,老师更是布置了大量的作业: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配套练习、复习资料每一样都要好几页。带孩子回老家,孩子不愿意去,害怕作业完不成,当时我便承诺,“我帮你做”。我感到好多作业实在是机械地重复,消磨的是孩子的时光,没有多少价值,做不做无所谓。后来,我便帮助和代替孩子做了大量的作业。[/FACE]
                  [FACE=宋体 ]    唉,什么事都有两面性。没想到,这两天,孩子写作业时,就一直在等我的帮助,自己不再动脑筋。这不,昨天晚上,因为有事我很晚才回家,孩子放学后没看见我,便哭了起来,因为没有帮助他做作业。今天中午因为这事儿,孩子又哭了。我给孩子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资料,因为我的帮忙,孩子不愿意自己去动手,没办法,我只是用威胁的手段:“你如果不用《字典》我就拿走,《成语词典》就归还学校。”孩子很爱书,当然不愿意我拿走,便哭着向我开始妥协,但是对我很生气。[/FACE]
                  [FACE=宋体 ]    苏联教育家[/FACE][FACE=宋体 ][B]赞可夫[/B][/FACE][FACE=宋体 ][B]在《和教师的谈话》有一段对话,看起来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B][/FACE][FACE=幼圆 ][B][/B][/FACE]
                  [FACE=宋体 ][B]    “[/B][/FACE][FACE=楷体_GB2312 ]大家常常看到,孩子们盼呀盼呀,终于盼到入学了。起初他们很爱学习,可是很快就会冷淡下来,完成学校的作业时“没胃口”了。这时候,他们去学习的已经不是内心的意愿,而是学校和家长的要求了。[/FACE]
                  [FACE=楷体_GB2312 ]    您的观察很准确。孩子丧失对学习的爱好,是因为教学的安排不正确。教育学的这种过失还会造成另一种后果:儿童的智力既得不到充分的食物,学校布置的题目又单调乏味地使人发呆,所以儿童的大脑索性就停止工作。”[/FACE]
                  [FACE=宋体 ]    同时他还精辟的论述了这样一个道理:[/FACE]
                  [FACE=楷体_GB2312 ]    “同样一个材料,可能教得枯燥乏味,让儿童原地踏步,毫无收获,也可以教得使儿童的思维向前发展。”[/FACE]
                  [FACE=宋体 ]    我们好像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因为孩子本身对学习就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我们最好别让孩子失去这种兴趣,能够保持住好奇心就算教育成功了。[/FACE]
                  [FACE=宋体 ]    今天,我的孩子因为我们一直强调“爱学习”是他的优点,也这样一直鼓励着自己,并在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中不断地强化着这个观点。我不知道,如果某一天,孩子考试出现失误,这种说法的虚伪性被揭开后,会是什么样子。我们需要怎样去维持孩子真正持久的学习动力?[/FACE]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4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19
                    • 经验21402
                    • 文章763
                    • 注册2008-04-29
                    [ALIGN=left][SIZE=5]                  儿子的选择
                    [/SIZE][SIZE=3][COLOR=blue]      儿子今天的作业不多,再加上《一点通》的帮忙,等我回家时,已经快做完了。
                          “爸爸,我们一起玩玩具来。”儿子一见我进门,便写作业便冲我说。
                            “好。”我也有好几天没有真正陪孩子玩了,这两天孩子的作业多得让孩子喘不过气来,尽管我让他省一些,但他还是按照老师的要求一个按笔画顺序写两遍、再写两遍。在学校写、一回家就赶紧写。而我也因为学校事情较多,好多时候回家就已经很迟了。
                               孩子的玩具很多,摆满了桌子、装满了几个抽屉,上幼儿园时,几乎每天买一件。现在孩子完全被作业束缚住了,没时间玩玩具,自然没了买玩具的兴趣。儿子一有空,也爱拿着玩具一个人玩,听到他在卧室里一个人嘴里“嘟嘟”的叫着,或者看电视、或者写文章、或者休息的我总感到一阵内疚:我没能陪孩子玩耍。但是也为自己感到悲哀:我实在无法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我不得不任凭孩子自己独自玩耍或者去看电视。
                                 今天,少有杂事缠身,快放学时,在网上看艾岚的《我为什么要将自己放逐到海南?》(《班主任之友》论坛帖子),被她的自我挑战精神所感动,更为她们母子的亲情所感染。我虽然没有艾岚老师那么有才华、有勇气,没有她走得那么远,但那份情感经历动也有相似之处。两年前我来到新的环境,也是想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新的教育空间。带着感动、带着激情我一身轻松回家。也许的我的情绪感染了儿子,儿子快乐地、激动地向我发出邀请,我欣然同意。
                                  好久没有玩过玩具了。儿子激动得从卧室抱出一大堆玩具,如果不是我的制止,想必儿子会把玩具的一半会搬出来。茶几上奥特曼和怪兽相互簇拥着,儿子让我挑选,是当奥特曼还是怪兽,我说随便。儿子又开始给我安排角色,并解释玩法,我感慨地看着儿子,有些心不在焉。儿子一阵子让我扮演奥特曼一阵又让我当怪兽,他自己一边自己选择玩具一边给我分玩具,不时的吩咐我把这个摆在这儿,把那个摆在那儿。
                                 儿子分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到底给我哪些,便对我说:“还是你自己选吧。”儿子在玩耍时,显得很懂事,也有很“大气”,也许是好不容易找一个机会陪自己玩耍吧,我不管如何“挑剔”,他都能接受。我一时选扮演奥特曼,又一阵子想当怪兽,他也没有什么异议,很快的变换着自己的角色,表现出十分“老道”、“练达”、“圆滑”。我有时也很自责,觉得自己欠儿子的实在是太多了!
                              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到了动画片播出的时间了。我问儿子:“玩耍还是看电视?”
                             儿子稍微思索了一下,爽快地说:“玩耍!”
                             我稍稍有些累,便有意动员儿子:“真的不看动画片了?”
                            儿子非常干脆:“不看。”
                             我硬着头皮继续陪儿子玩耍,我知道,儿子难得见到我如此陪他玩耍的机会和兴趣,要是现在我让他别玩了,他也会很乖的去一个人看动画片,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玩耍,习惯了我的忙碌和我的离开(写到这里,我的眼里已噙满泪水,灯光在泪花中晶莹飞舞,幻化出儿子懂事的脸庞,我真想冲进卧室去抱起他,相拥而哭……)。有时候,我批评儿子太迷恋电视,但我知道,其实是我“逼”儿子去看电视,逼儿子每天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自娱自乐。如果可能,儿子宁愿永远不看电视也希望与我共同成长……[/SIZE]
                    [/ALIGN][/COLOR]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4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19
                      • 经验21402
                      • 文章763
                      • 注册2008-04-29
                      以上两帖是1月前写的有关孩子的故事,今天信手发在此,可能与帖名不符,请大家原谅!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4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19
                        • 经验21402
                        • 文章763
                        • 注册2008-04-29
                        [COLOR=#0000ff][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008[/COLOR][FACE=宋体 ]年[/FACE][/SIZE][/FACE][SIZE=3][COLOR=#0000ff][FACE=Times New Roman ]11[/SIZE][FACE=宋体 ]月[/FACE][FACE=Times New Roman ]25[/FACE][FACE=宋体 ]日[/FACE][FACE=宋体 ]星期二[/FACE]
                        [FACE=宋体 ]   [/FACE][/COLOR]
                        [/FACE][COLOR=#0000ff][SIZE=3][FACE=宋体 ]  下午上自习课时,吴慧娟同学问到一个问题,说原来我说过,但她还是没有想清楚,希望我重新解决一下。[/COLOR]
                        [FACE=宋体 ]   什么样的问题,我说过还没有搞清楚,是不是她当时没有认真听,或许这正是一个疑点,说不定还有很多同学没有搞明白,我要不要对全班讲一遍……[/FACE]
                        [FACE=宋体 ]我一边这样思考着,一边拿过题目,开始阅读。审完题后,我便问吴慧娟,她是怎么理解的,是如何选择的?听了吴慧娟的解释,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尽管不是很全,但主要意思也都说出来了,那么答案也应该呼之欲出了。然而当我们说完答案后,吴慧娟却说我上一次讲的不是这个答案,而是另一个答案。[/FACE]
                        [FACE=宋体 ]   我听了非常吃惊,再看看另一个选项,错误非常明显,我当时是怎么理解的?我有点怀疑。这时吴慧娟说可能是自己上一次记错了。但是她的同桌却证实没错。现在只有一个结论:当时我讲错了![/FACE]
                        [FACE=宋体 ]   问题并不太难,我当时为什么出错了?一时也想不起当时的情境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自己没有认真审题、没有精细分析,对教材内容没有掌握得滚瓜烂熟,对教材缺乏深度和宏观把握,在选择答案时则不能脱口而出,随手拈来。[/FACE]
                        [FACE=宋体 ]   我有一种内疚感和负罪感!假如这道题吴慧娟没有细心再思考,没有一定质疑态度,是不是吴彗娟就要一直错下去,而且这道题恰好又在高考中出现!如果吴慧娟就因为几分之差而名落孙山,那么我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FACE]
                        [FACE=宋体 ]曾听到有老师把整个教材都背了下来,我感到很机械,而且因为教材已经用过好多遍,所以对这种态度不以为然。现在想来,我恰恰缺的就是这种态度!因为熟知,才有些漠视,因为熟知,也多了几份轻视![/FACE]
                        [FACE=宋体 ]   骄兵必败!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不能倒在自己的影子之中![/FACE]
                        [/SIZE][/FACE]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4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19
                          • 经验21402
                          • 文章763
                          • 注册2008-04-29
                          [COLOR=#006400][SIZE=4][FACE=Times New Roman]2008[/COLOR][FACE=宋体 ]年[/SIZE][/FACE][/FACE][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006400]11[/SIZE][FACE=宋体 ][COLOR=#006400]月[/FACE][/COLOR][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006400]26[/COLOR][/FACE][/COLOR][/FACE][COLOR=#006400][SIZE=4][FACE=宋体 ]日星期三[/COLOR][/SIZE]
                          [/FACE][ALIGN=center][B][FACE=宋体 ][COLOR=#006400][SIZE=4]误读的周记[/FACE][/SIZE][/COLOR][/B][B][/B][/ALIGN]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darkgreen][/FACE][/COLOR]
                          [SIZE=4][COLOR=darkgreen][FACE=宋体 ]    在赵彤的周记本里夹着一张纸条,是给我的一封短信:[/SIZE][/COLOR][/FACE]
                          [B][FACE=楷体_GB2312 ][COLOR=darkgreen][/FACE][/COLOR][/B]
                          [B][FACE=楷体_GB2312 ][COLOR=darkgreen]老师:[/FACE][/COLOR][/B]
                          [COLOR=darkgreen][B][FACE=楷体_GB2312 ]
                          [/COLOR][/FACE][/B][B][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星期一班会课上您曾说,我对于“学习是一种享受”批得很厉害。对于这一点我坚决否认,因为,我从不认为这是一种谬论,我也没有对这一观点进行过反驳。我想,您之所以记得是我提出过不同的观点,原因可能在于您对我的那篇关于“学习是一种享受”没有理解清楚,思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因此,我特别将那篇高二时写的周记附于周记本中,望您看后能消除对我的价值观的误解,因为我确实认为这一切将会影响师生的交流与理解,不知您意下如何?[/FACE][/SIZE][/B]
                          [SIZE=4][B][FACE=楷体_GB2312 ][COLOR=darkgreen]                                 学生:赵彤[/SIZE][/FACE][/B]
                          [B][FACE=楷体_GB2312 ][COLOR=darkgreen]                                 08.11.25[/FACE][/COLOR][/B]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darkgreen][/FACE][/COLOR]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darkgreen][/FACE][/COLOR]
                          [COLOR=darkgreen][FACE=宋体 ]    连同这封短信,我也看到了[/COLOR][/FACE][FACE=Times New Roman ]2008[/FACE][FACE=宋体 ]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 ]3[/FACE][FACE=宋体 ]月[/FACE][FACE=Times New Roman ]6[/FACE][FACE=宋体 ]日赵彤写的周记《痛并快乐着》。[/FACE]
                          [COLOR=darkgreen][FACE=宋体 ]    想起星期一班会课上,在说到转变观念时,用高二时的周记话题“学习是一种享受”做例子,说了大家观念和思想的变化,其中说到赵彤时,确实说她刚开始对这个观点批得厉害等等。[/COLOR][/FACE]
                          [COLOR=darkgreen][FACE=宋体 ]现在想来,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当时的“错误”。[/COLOR][/FACE]
                          [COLOR=darkgreen][FACE=宋体 ]    一方面确实有同学的在这个问题上观念转变很大,但她不是赵彤,是我记忆失误。另一方面我之所以认为是赵彤,还与我对赵彤的理解有关。在我的观察中,赵彤有主见、不盲从、善于置疑等。如此便出现张冠李戴现象。[/COLOR][/FACE]
                          [COLOR=darkgreen][FACE=宋体 ]    她如此郑重其事地摆事实、讲道理,说明对她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COLOR][/FACE]
                          [COLOR=darkgreen][FACE=宋体 ]    我感到,作为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要慎之又慎,看似很随意的一句话说不定为师生正常的情感交流埋下隐患,对学生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像我在班会课上的讲话,举例随意对赵彤造成的伤害一样。而且这样的伤害往往是无形的,无意间的。有时自己也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已经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好在赵彤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女孩儿,把这一问题提了出来,这样就给了我一个道歉的机会。[/COLOR][/FACE]
                          [COLOR=darkgreen][FACE=宋体 ]    同时我们的一些细小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着学生(或者伤害着学生)。张娟娟同学在她的周记中记录下了发生在语文老师身上的一件小事,谈了这件小事对自己的影响和自己思想上的转变。还有后林霞同学,对我在考试后和同学谈话这件事谈了自己的看法,并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而这一切都是我始料未及的。[/COLOR][/FACE]
                          [COLOR=darkgreen][FACE=宋体 ]    以前曾说“教育无处不在,教育无时不有”,而这些故事都正在一一在印证着……[/COLOR][/FACE]
                          [/COLOR]
                          做最好的自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03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