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回娘家——武汉行随感
    [COLOR=#1111ee][SIZE=4]娘家——一个好温馨的词;一个让人在饱受“风刀霜剑严相逼”后,格外向往的词;一个在感叹“耿耿秋灯秋夜长”时,念叨着就热泪盈眶的词。[/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回娘家。[/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我回到娘家了!我在见到《班主任之友》的编辑老师和论坛网友后,身心完全放松,忽然感觉,这里——杂志、论坛和举办班主任培训的会场——其实就是初荷的“娘家”。在我新出版的著作《做学生欢迎的班主任》封面上写着:“她演绎出新时代成功班主任的传奇”。李迪的“成功”自然谈不上,传奇却是有一些的。而且,这传奇的大部分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娘家。[/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从当上班主任的第一天,我就开始看《班主任之友》,所以,她是陪伴我成长的挚友;2005年8月份,我于偶然间读到李镇西老师发表在《班主任之友》上的一篇文章,开始为自己的班级写日记,这是我班主任事业的第一个转折点;2005年12月5日,我在“班主任之友”教育论坛发表日记,这是我班主任事业的第二个转折点;2007年元月,“教师博览、行者文丛”决定出版我所有的日记和教育随笔,并题名《李迪文集》;只到今天,我开始到各地讲课……[/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这一环接一环的事情,颇容易让人产生“不可思议”的惊诧。但是,我知道自己的起点在那里,我知道自己的摇篮在何方;我知道自己最不该忘记的是什么;我更知道,自己来到武汉,见到编辑老师和网友,何以如此激动、幸福。[/COLOR][/SIZE]
    [ 此贴最后由初荷在2009-5-27 15:20:40编辑过 ]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COLOR=#0909f7][SIZE=4]一、初见“娘家人”

      也许,因为和编辑老师们有过多次网上交流;也许,因为曾被网友们无数次鼓励、呵护、温暖,所以,我坚信这次武汉行会顺利平安——虽然我是个路盲,虽然我一出门就迷糊,虽然武汉很大,是郑州的几倍,但我很放松。在火车上,我就接到了负责接站的张静老师的手机短信:“你是在汉口下车吗?确定吗?”

      我当然是确定的。下了火车,我神态安闲地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行走,并直奔手拿“李迪老师”的一个文静美丽的年轻女教师。听我介绍说自己就是李迪,她的明眸里流露出一丝惊诧,马上热情地将行李箱从我手中接过,笑说:“我们刚刚接到了德高望重的张万祥老师,心想李迪也应该有一把年纪,所以眼睛一直在往中年男人身上瞄,没想到您是个女的,还这么青春……”

      其实不是我青春,而是为了坐车方便,我穿了一身运动服。但是,由张老师的不认识我,我猜测到《班主任之友》杂志为了举办这次盛会,请了系里的好多任课老师来帮忙。张静老师就是应邀来帮忙,专门负责接送讲课老师的——若是杂志的编辑老师,肯定早就知道我是个纯粹的小女人了!

      等见到一脸阳光的小宋老师、亲切热情的康老师和美丽温婉的李菁老师,宾至如归的感觉就更加强烈了。再想一想那一百多元的听课费,心里禁不住又一次嘀咕:《班主任之友》举办这样的会议,请了这么多专家,肯定是要赔本的啊……

      后来,我和网友们交流起来,才知道有这样担忧的老师,不止我一个。君子兰就曾经在私下里对我说:“我报名的时候,看见报到的老师还不是很多,好生焦急,就像自己家里办事一样,我只担心赔本。学员们交的听课费确实太低了……”

      可见,将《班主任之友》编辑部和教育论坛当作自己“娘家”的老师,不止我一个。

      但是,晚上熊主编请版主们吃饭,却一直强调:“不赔本,不赔本。我们举办活动又不是为了挣钱,我们就是想听听一线班主任的心声……你们才是论坛和杂志的主人,我们都是服务的。我们知道了你们的需要,才能办好杂志……”

      老师们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我却感叹:编辑部的老师们是用什么力量,让这些未曾谋面的一线教师,和自己的心连到了一起?

      是诚心、细心、善心、责任心。

      熊主编却说:“那么多‘心’谈不上,但真诚是肯定的……”

      在这个喧嚣的尘世间,能如此不考虑利润举办的活动,是越来越少了。网友们一时无话,只感觉自己的灵魂经历了又一次净化。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若能用这样毫无功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学生,一定能体会到工作的幸福,一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近来家里事情多,初荷离开班主任之友教育论坛将近一年,昔日和我交往甚密的网友——艾岚、吴树叶、边城、丁星凡等,竟没有过来,我深感遗憾。但见到了高堂明镜、月影、君子兰、云中逸客、小蚂蚁,结识了云姐姐、爱影摇曳、王立文等朋友,真正明白了何为“一见如故”。

      [/COLOR][/SIZE]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2582
        • 经验52148
        • 文章2522
        • 注册2008-12-16
        呵呵,开始还纳闷:难道李老师是武汉人?原来是指我们《班主任之友》!真是温馨!
         
         感谢有您的一路同行。

         [URL=http://blog.sina.com.cn/u/1764588987]博客:一凡教育行走http://blog.sina.com.cn/u/1764588987[/URL] 欢迎您的光临!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阿凡[/U]发表的内容:[/B]

          呵呵,开始还纳闷:难道李老师是武汉人?原来是指我们《班主任之友》!真是温馨![/QUOTE]
          谢谢阿凡,您的动作可真快,我继续发表啊!:)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COLOR=#0909f7][SIZE=4]三、恩师[/COLOR][/SIZE]
             
            [COLOR=#0909f7][SIZE=4]这次武汉行,我又一次见到了自己的恩师张万祥老师和师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张老师对我都有着毫不掩饰的赞赏和鼓励。这次也不例外。在赞赏之余,张老师拿出来一叠子打印好的书稿给我看,我一眼望去,禁不住脸色绯红。这是张老师主编的书,打印好的部分是由我编辑点评的书稿,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张老师的笔迹,有的是标点符号错误,有的是用了错别字,有的是语句不通顺,有的是句子不简洁……书稿的标题空白处,还为这些错误一一分类。[/COLOR][/SIZE]
             
            [COLOR=#0909f7][SIZE=4]我含糊着说:“师傅,我太粗心了,我没想到自己编辑的书稿会有这么多错误。对不起,都怪我小学时候语文基础没打好,直到现在我还是‘错别字大王’……”[/COLOR][/SIZE]
             
            [COLOR=#0909f7][SIZE=4]师傅接过我的话说:“你要一步步成长,这样的错误以后可不能再有了。你对自己要求应该严一些才好。”[/COLOR][/SIZE]
             
            [COLOR=#0909f7][SIZE=4]温和的责备,在我心底掀起层层涟漪。我暗下决心,一定努力弥补当年上学“跳级”的不足。同时,我也从师傅对弟子的态度中,悟出了他老人家的班主任工作技巧——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什么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COLOR][/SIZE]
            [ 此贴最后由初荷在2009-5-27 15:19:09编辑过 ]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COLOR=#1111ee][SIZE=4]四、兄弟姐妹[/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尽管我只和高堂明镜、云中逸客见过一次,和其他网友也不甚熟悉,但大家见面还是一见如故。我是第一眼就认出来月影的,她那种温柔娴静,是我看她的帖子就想象到的;和君子兰简短的几句交流,就让我们深叹彼此心灵的相通。我和君子兰有一种骨子里相似,同样的淡泊,同样的积极,同样的闲散,同样的和谐……因此常常不约而同说出了同样意思的话,禁不住会心地微笑,乃至握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小蚂蚁,她是带着五个月的身孕来听课的。5月23日晚上,张老师、熊主编和网友们在我屋里闲谈,她竟然也一直待到深夜11点才离去;美丽的爱影摇曳,在开朗里透漏着无尽的智慧;被大家一致赞扬的云卷云舒……我深深叹息,其实这些老师在现实里都比我勤奋、能干,初荷走到这一步,实在离不开众导师和网友的支持。我愿意和网友们一路携手同行。[/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说完姐妹们,该谈一谈我们的好弟兄了。[/COLOR][/SIZE][COLOR=#1111ee][SIZE=4][/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这次来武汉学习,感觉男网友没有女网友多,我的印象比较深的,首先是郑学志老师。据说,他也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班主任;据说他的讲座幽默诙谐;据说他的班主任管理艺术出神入化;据说……他的据说很多很多,只可惜我没有亲耳聆听他的报告,只见到了他温柔贤惠的夫人和活泼可爱的儿子。儿子显然比老子厉害,在23日晚上,小家伙不停向我提出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把他亲爱的初荷阿姨给难住了。比如他问我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死了多少人,那些人都叫什么名字等等。这样复杂而又严重的问题,我怎么可能知道呢?当时我的情景一定很狼狈,表情一定很尴尬,以至于尊敬的郑学志师兄出面阻止:“你初荷阿姨还没吃好饭呢!你一会儿再和她玩。”我才被搭救出来,朝郑老师感激地一笑,却发现郑老师的笑容竟然和我一个湖南网友丁星凡老师是那么相似,因此有了“郑老师的笑容很有地方特色”这一说法。[/COLOR][/SIZE][COLOR=#1111ee][SIZE=4][/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COLOR][/SIZE][COLOR=#1111ee][SIZE=4]给我第二个深刻印象的男教师是云中逸客,这是我第二次见云中兄。记得第一次是在华西村,我和云中兄共坐一桌吃早餐,我吃饭慢,眼看着别的老师一一离开,有点着急。云中兄很宽厚、很大度地说:“你慢慢吃,别着急,我们等你。”那时候我对他好感激。其实,云中逸客这个名字,我刚上论坛就知道。那时,他是班主任之友里班级管理的版主(继他之后,我当了版主);后来我到教育在线,他依然是版主(继他之后,我又当了版主)。在我的想象里,云中兄应该是一个沉默寡言,有仙风道骨的老师,但现实里他不是这样。云中兄很健谈,很开朗,也很细心,在5月23日晚上还发短信问我,是不是脸上皮肤过敏了。因为那天我脸颊上起了两个红疙瘩,估计是被蚊子叮咬的。如此开朗而又细心的班主任,怎么会不受学生欢迎呢?[/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COLOR][/SIZE][COLOR=#1111ee][SIZE=4]给我第三个深刻印象的男教师是王立文老师,5月22日晚上他一直沉默着不做声,只到筵席结束,大家都忙着照相,他才开始和一个一个老师合影留念,并邀请我和他一起合影。当时,有老师说了一句“金童玉女”,我还诧异。因为,少女时代就曾经有人如此评价我,结婚后也曾有人如此感叹,但近来我的年龄毕竟越来越大,哪里还能保持什么“金童玉女”的称号呢?不过,我一直相信,只要我们追求的是纯洁美丽,任何一个年龄段的女人,都能散发出一种令人感动的美。[/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COLOR][/SIZE][COLOR=#1111ee][SIZE=4]其他印象深刻的男教师还有万玮老师和王立华老师。万老师似乎也是从网络上成长起来的。他最初所在的,是白鹿洞论坛,即《教师博览》的论坛,我曾于2004年无意中闯进去,一下子惊呆了。论坛里面人气不是太旺,但帖子质量非常高,我至今还记得有一个网名叫“山村野姑”的老师,虽然不是专门搞教育的,文章却非常有见地。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和平秘籍”,就是后来的《班主任兵法》,一时惊叹不已,感觉这样的人好厉害,似乎夜里不睡觉,每天都在写。后来,我开始写班级日记,其实首先想进的是“白鹿洞”论坛,可惜那时论坛被关闭了,我因此来到了这里。2008年3月,我在洛阳第一次见到万老师,秋天在广州第二次见面,这是第三次见面,我才有机会聆听他的报告,深深为他的智慧、幽默甚至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霸气叹服,感觉他的兵法其实是男教师对学生爱的典范。[/COLOR][/SIZE][COLOR=#1111ee][SIZE=4][/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COLOR][/SIZE][COLOR=#1111ee][SIZE=4]我和王立华老师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遗憾的是,我一直没有机会听他的讲座。其实,他也是我们班主任之友论坛的网友。记得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就是在班主任之友论坛上,当时为他的观点折服,他说自己的书马上就出版,还说出版了要送我一本。结果,由于种种原因,直到现在,他还没有把书送我。所以,这次见面,不用我说,他自己就先说“欠”了我一本书。[/COLOR][/SIZE][COLOR=#1111ee][SIZE=4][/COLOR][/SIZE]
               
              [COLOR=#1111ee][SIZE=4][/COLOR][/SIZE][COLOR=#1111ee][SIZE=4]看一看,我们论坛上的网友多厉害![/COLOR][/SIZE]
              [ 此贴最后由初荷在2009-5-27 15:14:25编辑过 ]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COLOR=#3d11ee][SIZE=4]五、游览黄鹤楼

                我万没想到,熊主编会在5月24日会议结束后,亲自带我游览黄鹤楼,同去的,还有美丽文静的张静老师。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熊主编如此在百忙中招待我这样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我何以回报呢?

                黄鹤楼已没有崔颢观看时的情景,站在楼上,我们找不到晴川历历的汉阳树,也看不见芳草萋萋的鹦鹉洲,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更加没有诗人当初落第的凄凉。如此观看黄鹤楼,自我感觉有点不伦不类。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初荷所要体味的,是聆听熊老师谈话的情趣——当然,初荷在高兴之际,语言一向是又多又快的。所以,交谈的最后,倒不知道是该听谁的话好了。我只知道,自己应该听熊老师的劝告:精读庄子,保持宁静;阅读苏霍姆林斯基,保持诗意;继续熟读《红楼梦》,保持灵性;学习“蒙氏教育”,以了解学生的心声;做一个未完成的人,以不断上进……

                [/SIZE][/COLOR]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741
                  • 经验57376
                  • 文章1743
                  • 注册2009-01-02
                   一口气把李老师的文章都看完,感觉真好。首先佩服李老师文学功底的深厚,就像一个智者,品着香茗,从容不迫地向我们娓娓道来。其次,感觉李老师感情丰富,为人真诚,是那么容易让人亲近。可惜我不是班主任,参加培训这样的事也不会落到我头上,好遗憾呀!真想当面聆听一下像李老师这样的大师们的精彩!!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欢迎光临我的博克 http://blog.sina.com.cn/ba1972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COLOR=#3809f7][SIZE=4]六、尾声

                    而今,我从武汉告别编辑老师和网友们回来,翻看自己以前的帖子,一眼看见三年前申请当版主的文章,标题是《他们说,我有网恋了……》,一时泪眼迷蒙、感慨万千。回想当初偶然走进《班主任之友》教育论坛,我几乎算得一个网盲,却马上沉迷其中,也曾一次次引得同事们开我的玩笑,说我有“网恋”了。刚开始我还辩解,后来也就随他们说去。我却在一次次发帖回帖中,和《班主任之友》教育论坛产生了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深厚感情。在这里,我一次次收获着网友们的鼓励、支持、深情和宽容,这里的许多老师,都是看着我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在我烦闷的时候,在我伤感的时候,在我幽怨的时候,在我欣喜的时候,在我洋洋得意的时候,在我胡言乱语的时候……丁星凡老师、吴树叶老师、艾岚老师、杜林老师、王新国老师等等(恕我不一一列举),总是在第一时间给我送来我需要的力量。

                    还记得《李迪文集》出版后,我要赠送网友们图书,却因自己字体不好,担心朋友们笑话,便写下《人有些缺点才可爱》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69906,巧妙地为自己辩解,朋友们马上回帖“可爱,你确实可爱”;这小计谋被心手等老师看穿后,我马上又做贼心虚地写下《口是心非》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70295,雷达老师直接跟帖说:“嘿嘿,你的水平也的确高,你怎么说我都觉得有道理。” ……

                    回想着这一幕幕情景,我问自己:我到哪里去找如此宽容、理解我的人呢?

                    这里,确实是我成长的摇篮。

                    初荷是从网络上成长起来的,掐指一算,我辗转了几个教育论坛,收获了很多友情、智慧,但任何一个地方,就不能给我家的温暖。如今,我又回来了!这里的许多朋友,却是陌生的。我不禁又回想起每次回到故乡,常有大姑娘、小媳妇问:“她是谁家的客人?”

                    哦!她是谁家的客人?不,我不是客人,这是生我养我的土地啊!

                    如今,也许有网友会问:“初荷何许人?”

                    哦!聪明的,善良的,真诚的,热情的,若是您听到了这样的问话,请提醒他(她),初荷是生长在这个论坛的女儿,她因故离开了一段时间,如今,又回娘家了……
                    [/SIZE][/COLOR]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741
                      • 经验57376
                      • 文章1743
                      • 注册2009-01-02
                      谢谢李老师的精彩奉献!欢迎您回来。我说我进论坛五个月来,怎么没见到李老师的身影呢?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欢迎光临我的博克 http://blog.sina.com.cn/ba1972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巴述丽[/U]发表的内容:[/B]

                         一口气把李老师的文章都看完,感觉真好。首先佩服李老师文学功底的深厚,就像一个智者,品着香茗,从容不迫地向我们娓娓道来。其次,感觉李老师感情丰富,为人真诚,是那么容易让人亲近。可惜我不是班主任,参加培...[/QUOTE]
                        谢谢您的关注,您感觉文章还好吗?我刚才完成,感觉有点粗糙呢!真不好意思!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巴述丽[/U]发表的内容:[/B]

                          谢谢李老师的精彩奉献!欢迎您回来。我说我进论坛五个月来,怎么没见到李老师的身影呢?[/QUOTE]
                          再次谢谢巴老师,以后我会经常来这里的。:)
                          握手!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34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