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5
    • 经验20515
    • 文章1126
    • 注册2005-09-12
    随心所语——如愿随笔园
    [ALIGN=left]                              1、教育随笔,写出你的精彩
                                          ——在学校教科研会议上的发言
                                             文/ 胡小勇 [/ALIGN][ALIGN=left]
    各位领导、老师: [/ALIGN][ALIGN=left]
      上午好!
      作为学校的一名普通年轻老师,我自知学识浅薄,能在这次的教科研会议上交流着实有些心虚。虽说近两年来我写了很多的文章,但离真正的教科研还有很大的距离。我所理解的教科研要本着科学的态度的精神去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能形成独特的见解。而我这两年主要写的是教育随笔,虽说也是教科研的一部分,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学研究。所以在教科研方面我也很缺少经验。只能就自己写的一些教育随笔谈谈自己的感想和思考,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记得在全国大型网络论坛教育在线上,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曾发了一则关于教师成*****保险公司开业的启事:
    好消息!
      朱永新成*****保险公司今天正式开业了!
      现在保险业生意兴隆,什么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医疗保险、航空保险……可谓名目繁多,花样迭出。既然那么多的保险公司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我今天也来凑个热闹,开一个成*****保险公司。
      本公司终旨:确保客户利益,激励客户成*****。
      参保对象:不限。但尤其欢迎教育界人士,因为教育的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投保金额:不限。从数元至数千元任您自选。欢迎万元以上大客户。
      保期:十年。
      投保条件:每日三醒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万字)来本公司。
      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济身成*****者之列,本公司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
    本公司只求客户成*****,不以赢利为目的。所有利润将全部捐赠希望工程。
      欢迎投保,欢迎垂询!
     
      这则启事很有趣,不过也很简单,就是坚持每天写1000字,坚持十年即可有所成就。从中不难看出,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不过,很多老师都感到每天的工作量大,哪还有时间去写文章,还坚持10年更是天方夜谭。但这则启事却很了我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写随笔要坚持用细心去思考,用恒心去坚守,才能取得成*****。回首曾经的点滴,我感慨万端。毕竟自己写下的随笔已达到将近300篇,合40万字左右。虽比不上名家名作,但于我而言却是心灵最真实的财富。因此,对于随笔我一向情有独钟,信手拈来谈不上,但我心说我语却是我性情使然。我所理解的随笔,就是随心而语,随性所至,不拘一格。那么,该如何对待教育随笔呢?
     
      1、要具有自省的精神
      关于自省的诗句有很多,比如“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闲谈莫论是非,静坐常思己过”都深刻地表达了自省对于治学、修身、处世的重要性。作为教师,也要有自省、反思的精神。比如,对于一堂课的教学反思,对于一次活动的反思,对于班级管理细节小事的反思,只要自己参与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可以拿来反思。就拿一堂课来说,上过后要积极反思,总结成*****的做法,找到缺憾地地方,怎样设计会更精彩?甚至可以从教师的体态、言语、学生的反应、表现,师生配合默契程度,课堂教学的某一特定阶段去反思。做到整体反思和局部反思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并立即记下。为什么要立即记下?因为很多东西都会稍纵即逝的,如同流星一般,你不紧紧抓住,它只会从你脑海中一闪而过。看似简单的自省、反思,但若真正每天做到,那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都将带来很大的益处。而这些在写文章时,即可以用作真实的素材,让文章更富有鲜活性、生动性、真挚性。
     
      2、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也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对于教师的成长来说,读书应成为其职业操守,成为其自觉自然的习惯。当你漫步在书香的世界中,你会捡拾到更多美妙的景致。教师的工作是很忙的,备课、批改作业、辅导、找边缘生谈话等等。但细想想,只要稍微挤一挤,是能挤出时间来的。朱永新教授身为苏州市副市长,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直至八点,全部用于读书、思考、写作,用他的话说是“八点之前是为自已打工,八点之后是为共产党打工”。中央教科所的朱小曼教授每天把别人看电视的时间用来读书,几十年一直如此从不间断;著名教育随笔专家李镇西在机场候机时的一点点间隙,还一个人躲在角落写随笔。这些“教育大家”们的具体事例无疑为我们树立了鲜活的榜样。我感触很深,那就是随着文章写得越来越多时,我越发感到自己知识面的狭窄。比如理论知识的欠缺让我的随笔没有太多的厚重性。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无教育理论的反思,就是无病呻吟,毫无提高的意义”。看来,读点教育理论的专著相当重要。当然,这也包括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尤其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值得用心品读。即使有些与教育没有直接联系,但对当今的教育启示却是很深刻的。所谓的触类旁通就是这个道理。
     
      3、要保持思考的独立
      很多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并不是比我们高明多少。他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保持人格的独立,追求精神的自由。独立就是鲜明的个性,就是思维的创新。不能人云亦云,随大流。要在学习他人做法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来上会有不同的反响,同一本书不同的人来读会有不同的感想。比如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在全国很畅销,于丹本人也因此一炮走红。当然,她的理解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毕竟是古代经典的文化,很难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真实完整地诠释好。对古代文化有研究的老师若是去解读相信也照样可以做得精彩。因此,在教育教学上,既可以拿来学习,但更要有所创新。如同咀嚼口香糖一般,刚含在嘴中时还清新甜美,但渐渐地时间一长,会淡而无味甚至作呕。写文章更是如此,那就是要让读者感到有股新鲜的味道。别人都咀嚼多次的东西既没有味道又没有营养价值。你不凡换个角度来看,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不同,风景就不一样。独立的思考就需要有新颖的视角,以小见大,以大见小,真正有感而发的东西即使朴实无华也会意味深长。
     
      4、要坚持行动的积累
      书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认为真正的文章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心做出来的。李镇西老师说:“写得精彩,就要求活得精彩”。这句话道出了写的真谛。凭空捏造,空对空的假话,大话,套话永远不能吸引别人眼球。真正的文章就需要真实的案例作陪衬。而案例来源平时行动的积累。比如,我任班主任一年的时间内写了将近20几万字的随笔,可以说没有多少纯理论的东西,确实是行动的思考与提炼。有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有过真情实意的体验,这样的思考才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再比如,优秀的教学案例就是源于一系列教学行为的积累和思考。其中蕴含的观点和思考发人深省,更有较强的辐射性和指导性。比如,洋思教学经验,杜朗口模式等都是行动积累的结晶。
     
      5、要凭借网络的优势
      网络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资源共享性,可以取之所长,为我所用。但绝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吸收其精华。这样会启迪我们的思维,开阔我们的眼界。当然,正是因为资源共享,所以,原创的东西成了物以稀为贵的精品。怎样凭借网络的优势来服务于写作呢?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博客与论坛。博客如自己家中的私人花园一般,默默耕耘,静静欣赏。而论坛如集市一般,游人如织,热闹喧哗。二者皆有自己的特色,只要你用得好都会让自己受益。你可以孤芳自赏,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毕竟是草根博客,比不上名人,哪怕一张图片都会引来无数网友观赏评论。所以,写博客要守得住心灵的一份淡泊与宁静。当然,当你写得更多的时候,你可以去推荐发表。与之截然不同的是,论坛就显得开放、活跃。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智慧的碰撞,观点的交锋,甚至唇枪舌剑,一争高低。所以,身入其中,你会对一个问题形成更多的看法,渐渐地时间长了,你的思维就开阔了。比如,上半年北京海淀职业艺术学校辱师视频事件一经在网络上发布,论坛上的众多风友纷纷指责、声讨那位学生,同时,一些网友还批评那位宽容厚道的老教师,我也有类似的看法。后来随着讨论的深入,我看到了建设性的意见,那就是为什么学生会那样对待老师?学校、家庭、社会应该从这件事中学到什么呢?还有老教师的做法并非软弱,或许他更有修养,或许他有难言之瘾,或许他家里急着需要钱呢。所以,参与论坛就是经历一场头脑风暴的洗礼,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富有广度与深度。
     
      最后,我想把网络上的青春老人,在网络上开设班主任进修班的著名德育专家张万祥老师的话与大家共勉: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寂寞,耐不住寂寞的人才寂寞。只要我们守住心灵最初的一份宁静与高贵,在寂寞中思考与行动,在思考与行动中坚持,你会发现无限精彩就在我们身边。
     [/ALIGN]
    [ 此贴最后由如愿在2008-7-31 23:30:31编辑过 ]
    欢迎光临我的教育博客:http://blog.sina.com.cn/wxhxy
    我的信箱:hxy1320@163.com
    教育信条:教育需要宗教的情怀,更需要宁静地坚守。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5
      • 经验20515
      • 文章1126
      • 注册2005-09-12
                                    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写给网络恩师张万祥
                                            文/胡小勇

         写下这个题目,我是经过仔细推敲的,用它来表达我对张万祥老师的敬意再适合不过了。古语云:“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张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德艺双馨、怀揣梦想、执著进取的青春老人,更是一个值得所有年轻老师学习的光辉典范。
       
      一、魅力印象
        他已是花甲之年,从教育岗位上退下来本应该享受***详的晚年,与家人共渡天伦之乐,而他并没有割舍下心中那份炽热的教育情缘。而是始终如一地用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在续写着心中的教育之梦。至今为止已出版了十多部教育专著,可谓硕果累累,让人钦佩。也许有人会说,他不满足于那一份稳定的工资呢?写作出书可以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那么,你真错了。张老师几十年的教育工作经历已使他享受到特别的荣誉和待遇了。用他的话说:“我头上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德育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理事的桂冠,但是,这对已经退休的老教师来讲只是一种***慰,是一种虚的不能再虚的光彩,是一种很容易让人***享晚年的光环。而且,这些已是昨日黄花。我自信自己没有衰老,没有陈腐,没有固步自封……我拥有一颗年轻的心脏,我拥有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我拥有青年人的活力与激情。”可见,张老师并非在乎事后的名利等东西,而是完全是把教育作为一种生命理想、人生价值来追求。这是一种忠诚的教育情怀,是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信仰。
       
      二、相识相知
        茫茫网络人海,与张老师相识缘于偶然但又是必然。偶然的是如果没有聆听朱永新教授的一场报告,或许到现在我还未结识教育在线。必然的是进了教育在线仿佛让我找到了一个教育的桃花源,让我心动更让我行动。思考的积累,行动的坚持让我更有激情与梦想去书写教育的点滴,探求教育的本真。而恰逢张老师在网络论坛上开设班主任进修班,仅收六名学员。我毛遂自荐,得网络同仁支持,更得张老师赏识,有幸成为其学徒。我倍感欣赏,欣喜之余更感压力重重。论才华,网络上有才俊的老师可谓比比皆是。论资历,当时我只有四年的工作经历。而我竟能选上了。这是张老师对我的肯定,按他的话说,我是班主任论坛上的一匹黑马。但同时我更感到这是对我的一种鞭策,一种促进,一种追求。
      三、相处相守
        在师徒相伴的一年的时间里,张老师定期给我们在论坛上出德育思考题。至今想来,我都有些心有余悸。每一道德育思考题可以说都是经过张老师深思熟虑后慎重选择的。比如,郭德纲现象的德育思考,禁果效应的德育启示,上课前发现黑板上有教师自己的头像,这时假设你是这位老师,该怎么办?跳跃6000多米高的鲸鱼给我们的教育启示等。这些题目都很开放,给我们的思考空间很大,但要真正写好又不是很容易的事。所以,几乎每次我都完成地比较迟。好在那时张老师还适时地在论坛短信中留言给我,督促提醒我按时完成。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郭德纲德育启示那道题,大家完成得都比较迟,甚至超过预期的规定时间。张老师又一次严格要求我们,以后绝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既然我们办了这个班,就一定要把它办好。就是在张老师这样的悉心关爱下,严格的教育下,以后的思考题及相关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出色。看着那时写的一些文章多篇发表变成铅印的文字时,我在心里呼唤,这一切都是因为张老师的提隽和厚爱。

      四、相恋相惜
        我还未达到而立之年,而张老师已是花甲之年。论精力充沛,他远远比不上我也比不上其它学员。但让人惊讶感动的是他几乎每天6点左右准时出现在论坛上。静静地看贴发贴回贴。他的教育精妙小语,破解班主任难题,新课标德育故事,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一百招等贴子都是浓缩教育智慧的精华。给广大网友、老师深刻的启示。这些后来都成为沉甸甸的书相继出版。并且他亲手题字把这些书从千里之外遥寄给我,这份礼物,这份情谊,是值得我一辈子用心珍藏的财富。平日里,同行看到我这些免费寄来的书,都投来羡慕的眼光。我也曾多次跟学生说,在网络上老师有一个尊敬的长者,现在是我的老师……每次我都兴奋自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学生专注的神情、渴望的眼神更让我为之动容。而这一切都是张老师的恩赐。古语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至今我未与张老师谋面,更没有机会去拜访他,这是我心中的遗憾更感觉到一丝惭愧。所以。去看望张老师一直是我久久以来的心愿。而张老师并不求回报,只求年轻教师的成长,只求志同道合的人共探教育真理,这更让人感觉到其人格的伟岸与高大。写到这,我又一次想起张老师在给首届进修班学员的公开信中的一段话:

       张老师没有才华,但是有恒心;

       张老师没有浮华,但是有追求;

       张老师没有年轻,但是有热情;

       张老师没有青春,但是有激情;

       张老师没有财富,但是有书朋;

       张老师没有傲气,但是知感恩;

       张老师没有浮躁,但是有淡泊。

        这些发自他内心的真诚话语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写照。他不仅这样说更是这样去做的。更不仅仅因为我是他的学徒而要去歌颂他。而是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老师。甚至一些年轻老师在他的引领下得到快速成长。比如网络让我一炮走红的清澈小舟,出版了《没有一个孩子是差生》,还有得意门生赖联群,撰写的各类教育随笔达到一百万字左右。还有才思敏捷的沁心荷也写了七八十万字的随笔,还有坚持到底的优秀校长周箭洋更是硕果累累……与他们相比,我算写得少了,不过也有40万字左右。这一个个鲜活的成长故事,都与张老师的引领有亲密的关系。而这些也成为张老师回味网络幸福生活的美好回忆。

      五、 真情告白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但以此来表达对张老师的敬意却远远不够。按理说,人到老年,“从心所逾不越矩”,警惕之心可以有所放松。而张老师却不,“追求使我永远保持青春的活力,促我不断追寻教育的理想”,这是他一直恪守的人生信念。没有这份执著的追求精神,也就不可能持之以恒地耕耘于网络,探求书写饱满的教育真理,更不可能有十几本的教育专著的诞生。与张老师相伴的一段网络岁月里,我们常会有一种“跟不上趟”的紧迫感,有一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振奋感,有一种“老人更比新人新”的敬佩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张老师身上的光辉品质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让我们以张老师为一面镜子,不断唤醒和激励我们的进取之心,虽然并不一定能取得显赫的事业,但拥有进取之心一定会让我们的教育散发芬芳,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

       
      [ 此贴最后由如愿在2008-7-31 23:34:10编辑过 ]
      欢迎光临我的教育博客:http://blog.sina.com.cn/wxhxy
      我的信箱:hxy1320@163.com
      教育信条:教育需要宗教的情怀,更需要宁静地坚守。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5
        • 经验20515
        • 文章1126
        • 注册2005-09-12
        3、恩师张万祥的回信:给如愿和众青年朋友的信

        如愿,你好!
           你这封文情并茂的信。我看了何止三次、四次,它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小心翼翼地下载收藏起来,做为我的至宝。我有一个文件夹,题目是《最令我感动的帖子》。我上网不久,就和许多年青有为的教师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对我从不吝啬赞叹表扬,从不吝啬最美的词汇,从不吝啬热情……他们给我发来成百上千的帖子,鼓励我,支持我,***慰我,激励我……使我在遭遇病魔时,增强了战胜它的勇气;在蒙受挫折时,使我重新鼓起勇气,毅然前行;在获得硕果时,他们祝贺,与我分享快乐和幸福。我是性情中人,我珍惜这种情谊。这已经化为我战胜病魔,战胜疲惫,战胜浮躁,抵制种种诱惑的精神力量。而今,如愿的这封信又做为一笔财富珍藏在《最令我感动的帖子》里,珍藏在我的心中!!

         过去,在岗时,我不在乎领导的褒贬,而重视学生的认同;退休后,我没有工作的压力,矢志不渝的是发自内心的骨髓的对教育尤其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挚爱酷爱,心甘情愿地为青年才俊做铺路石子,做跳远的踏板,我的雄心壮志就是培养若干名震天下的青年班主任。我抛却了***逸,清闲,在网上招收徒弟,组建《班主任专业成长进修班》,如愿以其热情,以其执著,打动了我。我从如愿这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勃勃生机,于是,即使他刚刚上网,也吸收为学员。我准备大干一场,把《班主任专业成长进修班》中的9位培养成享誉全国的班主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另一个病魔又缠身,06年三次住院,07年伊始,两度住院。我对自己的体质失去了信心,于是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给一个个学员发去信,说明中断进修班的无奈。壮志未酬身先退,留下了遗憾遗恨,我默默地注视,默默地祝福,默默地关注……这期间,因为如愿不再担任班主任而暂时隐身。这样看来,我对如愿其实并没有做什么事情,没有给予实质性的具体的帮助。所以,看到如愿这封信,看到如愿这样慷慨这样热情,确实感到很惭愧。我再一次感到自己是幸运的。

          我想把这份情谊再一次化为前行的动力,身体一旦允许,我还要重操旧业,重新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和精力为青年朋友们服务。这也是我读了如愿这封信后的决心。

          如愿具有火山喷涌的热情和激情,而且这段时间能够持之以恒,主动担任班主任论坛的版主,工作上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我为他而高兴,我为有这样的青年朋友而骄傲。如愿坚持下去,一定会成为全国名师。

          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如愿和青年朋友们再次推荐王立华。理由主要如下,第一,他也是特别年轻的班主任,1979年7月出生,1998年参加工作。今年仅仅28岁。第二,他酷爱买书、读书,刚开始工作的六年间,买了一万六千多元的书,写了500多万字的教育日记.2006年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第三,他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值得大家学习,他的成长,值得大家借鉴。我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朋友和他竞赛,学习他,超越他。他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班主任》等报刊发表了几十万字文章。出版了《回归生命-一位班主任的生命教育实践》等专著。2002年被评选为“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成员;2005年被《辅导员》《中国教师》、中国教师网评为“全国十佳班主任”;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2006年度教育创新人物”……应邀为天津、河北、湖北、河南、内蒙古、四川、陕西等省市自治州的教育系统培训过教师和班主任,做演讲160场。

        《教育文摘周报》一版人物,王立华-2007年7月25日,第30期

        教育简历

          王立华,山东省临沂八中教师,1979年生。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成员,山东省2006年度教育创新人物,《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6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曾获山东省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执教省级公开课。已经在内蒙古、江苏、四川、陕西等全国数省市就班级建设、师德建设、语文教育等专题做演讲近160场。

        教育理念

           一个不回归教育原点理解教育的教师有辱师名,一个不把学生当作“人”来培育的教师愧为人师。因为没有了对生命的感悟,没有了人道、人性的光照,在实践中,教师的眼里就只剩下了孤立的教材知识点,评职选优的荣誉,提升生活质量的奖金。于是,学生成了教师添装知识点的口袋,逆来顺受的绵羊,获取荣誉的工具。

        教育名言

         教育,让学生今天幸福地生活,为了明天生活得幸福。

        教育思考与实践

          王立华认为,没有教育思想的智慧支持,教育实践走不远,而教育效果也会在学生离开学校不久就烟消云散。因此,作为当代教育的实践者,教师非常有必要从教育的基本问题出发探讨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并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范式是否符合教育本真规律的要求,这样,教师推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他追求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寻找到教育现实问题的难题破解之道。为了解决班集体建设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束缚问题,他申请了山东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该课题曾吸引山东省几百所学校前来参观考察;为了解决语文学习的“耗时、费力、低效”的问题,他申请了山东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等等。另外,他把自己对班主任工作、语文教育的来龙去脉的考察与存在理由的追寻还以教育创作为载体。近几年出版的著作有《回归生命——一位班主任的生命教育实践》《自主管理:创新教育的制度建构》等,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打动生命:让学校成为吸引人的地方》《自主教育:个体发展的最佳选择》等80多万字教育教学论文,《实践对接: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范式转型》等多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精彩回放

        王立华:回归原点做教育

        文/陶继新  摄影/孙明

         近几年,在山东省基础教育界,王立华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老师。这不仅是因为他尽管刚28岁、参加工作9年,却对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有了深刻的思考;而且还因为他选取的一个个的卓有成效的新视角。现在,王立华已应邀到全国各地做专题讲演近160场,无论到了哪里,他的讲演都让听众好评如潮;他的观念、他的实践给关注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的人带来了震动。
         
          从原点切入阐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轻则失根”。王立华认为,如果没有对教育原点问题的深刻理解作为灵魂支撑和智慧支持,教师也会“失根”,他的教育也就没有精神皈依,容易导致教师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不能把握自己,无法建立内在的精神王国不说,更无法达到内心的***详、平和之境。因此,在几年的探索中,王立华对理论建构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比如,他对班主任工作的探讨,先后发表了《我国中小学班主任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发展》《实践教育学: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的立场设定》《专业自主: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转型的方法论》《班主任专业化: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范式转型》等一系列文章。在这些文字中,王立华对中小学班主任这个中国化岗位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回顾与哲学思辨。王立华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独特认识,不仅找到了推进教育实践的逻辑起点,而且科学地揭示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价值本体。因为有了这,王立华的教育理念就不会贫乏,他的班主任工作自然也就有了灵魂,给学生的才是***全的、健康的“教育”。

           破解班级授课制的基本难题之一。王立华认为,对于学生来说,班级的编制是偶然的,归属是带有强制性的。尽管学生的年龄相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却迥然不同,学生的成长轨迹自然也是不同的。这是班级授课制需要超越的一个最基本问题。因此,教师要把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计划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

           学生个性发展计划的宗旨在于培育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平台。他的具体做法就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当前实际情况,帮助每个学生确定个性发展计划;帮助学生明确富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发展领域;通过开设个性化的班级课程,支持每个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那么,作为学生个性发展计划的第一步,到底如何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发展计划呢?王立华的尝试是把每一个学生当课题来研究。比如,他的第三届学生有40名,他便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水平、思维品质等具体情况,征得学生的同意后,为每个学生确立了一个符合该学生实际的科研课题,共设立了40个课题。而且,他还把学生也纳入研究体系,让学生和他一起研究他们的成长。

           比如,王立华为马国力同学设立了“马国力学习超高效策略的开发研究”。因为马国力身体状况不佳,一个学期经常有几个星期不能上课,最长的时候多达两个月。王立华和马国力一起,到马国力毕业的时候,已经开发出了3万多字的适合马国力学习的预习、听课、复习、自学、考试等学习策略。尽管马国力每个学期总要落下不少课程,在校学习的时间比一般的学生短,但马国力的学习成绩照样在班级、全校遥遥领先,每次考试都能进入年级“学习十佳”,有时还能高居榜首。

           给每个学生办一份报纸也是他倡导的学生个性发展计划里的重要举措。比如,学生林钰聪学习很扎实,很卖力,但有些内向,影响她的学习爆发力。于是,王立华就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每隔一段时间,就出一期《祝你幸福"林钰聪A刊》向她介绍如何走出内向、如何避免内向转变为抑郁等内容。而林钰聪也在办《祝你幸福"林钰聪B刊》,从一个学生的角度自己探讨如何走出内向、如何避免内向转变为抑郁等内容。

           “学生个性发展计划”给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最合理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学生便能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新的自我发展,均能实现自己中学这个年龄段独特的生命价值。

            把回归原点做教育经常化、习惯化。王立华认为,一个教师最难改的就是工作习惯,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工作习惯,在背后支撑的往往是一个教师的教育价值观世界。一旦一个教师形成了一些良好的工作习惯并坚持下来,不止是他的教育效益提升到一种新境界的标志,更是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最佳体现。

           在几年的实践中,王立华慢慢养成了“勤于思考”、“天天写作”、“坚持阅读”、“遇事研究”四种习惯。

           比如,由于养成了“勤于思考”这一习惯,王立华连学生日常和他打招呼都能分析出“学问”来。王立华说,学生和他打招呼的方式不外乎这几种:“老师好!”“老师您好!”“王老师好!”“王老师您好!”“老王头好!”同样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向他打招呼,为什么学生在不同时期的问候语不一样?王立华认为这是因为师生关系的内涵有差别。“老师好!”是一个没有感情色彩的问候,这表明他与这位同学的关系不融洽,学生可能不认可他,他的教育意图在这些学生身上落实起来会很费劲。“老师您好!”称呼里隐含着敬畏,说明这位学生有些怕他,这些学生会防着他,他很难看清这些学生的真实个性。而冲他扮鬼脸的学生则很信任他,他的教育意图在这些学生身上落实起来比较顺利。

           坚持阅读,还要坚持阅读经典,是王立华的另外一个习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王立华认为,经典阅读一个人生命成长的需要。因此,参加工作几年来,他先后买了近37000元的专业书籍,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体系。

         “勤于思考”、“天天写作”、“坚持阅读”、“遇事研究”四种习惯看似平常,却是王立华的教育存在方式、教育表达方式、教育提升方式、教育生活方式的个性化体现。在这些良好的习惯的坚持中,王立华改变了自己的教育行走方式,赋予了每一个教育细节以专业色彩,有便得以使回归原点做教育在一个教师身上实现经常化与习惯化。

           应该说,王立华追求的“回归原点做教育”的探讨和实践,并非他的首创或独创;而身处中小学一线的学术边缘人的研究状态,也不利于他实现自己的追求。但是,王立华是一个虚心的学习者,更是一个辨证的实践者。几年来,他对“回归原点做教育”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悟,自己的实践。他的探索于今来说并非尽善尽美,还没有形成个性化的经验,但他勇敢地走出了一段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生活。

        (据《中国教育报》《班主任之友》摘录)


           最后,再叮嘱一句,一定要把我发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下载,好好学习,深刻思考。这对提速发展提升自身素质很有好处。

           好了,不再多说。

           再赠送几条最近收录的“教育精彩小语”以共勉。

        守住宁静

        人生在世,本来就是一个人的旅行,谁也不会陪谁一生。只有在喧嚣中突围,耐得住寂寞,独善其身,积极进取,守住一颗宁静的心,才会让自己的生命之花长盛不衰。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星球的匆匆过客,谁不无法测量自己生命的长度。那么,我们何不把握好自己生命的厚度呢?

        (2006年四期《师道》吴友凤《守住宁静》)

        要耐得住寂寞

        一个人的成长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学会享受寂寞,这样才能把基础打好。

        (2006年四期《教师博览》管建刚《再致青年教师的九条真诚建议(下)》)

        感恩是最幸福的事情

        感恩的心,会看到生活细微处的美妙和动人,会听到风在空气里流动的音乐,会等待着春天到来,会期盼着一个约会,会想念远方的朋友,会在突然的刹那就轻轻笑了,因为,这颗心懂得,生活原本十分美妙,而感恩是最幸福的事情。

        (2006年9月29日《今晚报·今晚周刊》雪小禅《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做有思想的教师

        有思想的教师,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社会,无论是对一所学校,还是对整个教育事业,都是珍贵的、不可缺少的。他们对教育、教学,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他们的行动,都是基于自己的感悟和体认,因此他们比一般的教师更富有激情,更富有个性。是他们的激情之思,感染着教育的对象。是他们的思想之旗,引领着教育的方向。是他们的个性之风,吹拂着教育的世界。是他们的探索之举,改变着教育的天空。

        (2007年二期《教师博览》谢云《关注有思想的教师》)

        教师成长需要“五谷杂粮”

        要使教师成为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成为有灵魂有思想有大视野的人,就要努力突破狭隘的工具论,努力从“专业”的藩篱中挣脱出来。除了读专业著作之外,还要多看非专业书籍,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否则,专业的书读得再多,也仍有井底之蛙之嫌。

        (《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4日韦清《教师成长不能没有“五谷杂粮”》)

        老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老师不是江河,也不是湖泊,充其量是一只水缸。每天,老师都在给学生浇水,一天天,一年年,那缸里还有水吗?若有,是新鲜的,还是陈旧的?若缸里干涸了,又该怎么办?有的老师只知从缸里舀出来,从不往缸里添水。有的老师让学生喝着陈水,还要求学生唱新歌,这可能吗?

        (2008年8月21日《德育报》王春记《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趁年轻时做新鲜事
        很多人都会把愿望的实现阶段往后无限延伸,到后来,理想变成梦想,梦想变成妄想,妄想终于变成终生遗憾。其实,什么梦想都是年轻时实现比较好,年轻时不曾登玉山,老时就不要立志攀爬圣母峰。

        (2006年11月17日《今晚报·今晚周刊》吴淡如《趁年轻时做新鲜事》)

        教师的成长需要仰望

        思考,能让人的灵魂迸出火花,而有所仰望,是我们思考的动力。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凝神仰望星河。贝多芬也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我满怀惊奇感,注视着天空,坠入沉思……渐渐地,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永远达不到崇高的境界,但我们依然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教育”这片土地上行走,在心底竖起精神的路标,让仰望作为我们教育生命的坚强支柱,支撑起富有意义和价值的生命世界。教师的成长需要仰望,生命因我们的仰望更精彩!

        (2006年二十二期《人民教育》吴丽娟《成长,需要仰望点什么》)

        让崇高引领自己在人世间行走

        物质的贫乏可以用物质去救济,精神的空虚只能用精神来填补。也许我们最终也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却可以仰望,我们必须在心中树起精神的星座,让崇高引领自己在人世间行走,支撑起富于意义和价值的生命世界。

        (2007年三期《班主任之友》林以广《以我为标向管理班级》)

         你的老朋友:张万祥2007年8月上旬

        欢迎光临我的教育博客:http://blog.sina.com.cn/wxhxy
        我的信箱:hxy1320@163.com
        教育信条:教育需要宗教的情怀,更需要宁静地坚守。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5
          • 经验20515
          • 文章1126
          • 注册2005-09-12
          4、遨游论坛,追逐梦想——在区教育论坛推介会上的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今天能有机会来到查桥中心小学学习交流,我倍感荣幸。早就久仰查桥小学的网站办得最有特色,今日有此机会,我也来虔诚地“取真经”了!让我作特邀代表来发言,我很欣慰。不过,说实话,我又有些心虚。对于网络论坛与教育话题,在座的专家领导、行家能手可谓比比皆是。我是个普通的年轻老师,经验不丰富,最多就是与论坛零距离拥抱的时间多些而以,让我来交流,恐难胜任。可面对局领导的厚爱,尤其是我们热情洋溢的余导发出的盛情邀请,我也只有我心说我语,给大家献丑了。我交流的题目是“遨游论坛,追逐梦想”。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哲理小故事,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3年,监狱长满足他们每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3年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已经孩子成群。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3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表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来斯!故事简洁明了,但其蕴含的生活哲理却意味深长。其实,做人要有梦想,更要学会选择梦想。适合自己的梦想更能激起我们用心去追逐。从接触锡山教育在线论坛到今天,我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它是我心灵的启航和归缩,更是我网络梦想的栖息地。也许我不会获得骄人的成绩,但我内心却满怀幸福,因为与在线的这一段网络情缘让我刻骨铭心,今天借此机会,就来回首一下自己在论坛的那段心路历程吧,权当是闲聊胡侃,如果能激起大家一点点兴趣,更是如愿希望之所在。

          一、  邂逅在线:掀起你的盖头来
            起初,我光顾最多的就是新教育实验的教育在线,在那里我有自己的主题贴,也学习感悟到很多东西。后来有一次(大概是2005年11月份吧),办公室的一位老师在浏览锡山教育在线论坛,看到一些经典贴子或话语就招呼着我去看,边看边交流,当时谈论最多的就是Laoge了,说这位仁兄难不成是教育局领导吧,甚至还相互猜测了一番。因为他发的贴子和回复的话语都很经典,很有韵味。再加上当时在线相对来说比较冷清,几乎看到的都是他四处忙碌的身影。再看看他的等级是勤杂工,果然名副其实。可毕竟人家发贴回贴很有一手,文字是信手拈来,行云流水,让我心存敬意。怀着好奇与学习的心态,2005年11月5日,我成*****注册成为会员,一个网名如愿的新手就这样来到了在线。第一次登陆时,我的等级是“岗前培训”,看到有些会员的等级是民办教师,高级教师,甚至是教务主任时,我纳闷,难不成我不是正式的老师吗?联想到其他论坛的等级设置,我知道这只是个虚拟的称号罢了。当然,除了众多教务主任与唯一的大管家勤杂工之外,其余的都需要靠发贴回贴数量来积分。从当时论坛的页面风格来说,与现在一样,清新自然,适合我的口味。只是论坛的版块和栏目比现在少多了,毕竟我加入时,论坛成立才刚刚半年,还有很多值得完善发展的地方。毕竟是开始运营了,可喜可贺,我就这样与在线相识了。

          二、  恋上在线:你的柔情我最懂
            与在线相识以后,我偶而逛逛在线,走马观花式地捕捉些有价值的资源,自己很少主动发贴,因为当时论坛较冷清,只是个坛子,论的少了,勾不起我内心学习谈论的欲望,再加上当时我在另一个教育在线发贴很多,对这里的关注就少了。在这种远观静赏中悄然地度过了一个多月,真正让我改变的是缘于2005年12月24零晨我发了第一个帖子“好东西岂能错过与大家分享”。主要是让大家分享我的个人网站,没想到很快得到网管Admin和Laoge的极大肯定,心中油然而生喜悦之情。随后,怀仁先锋、Wade也相继跟贴,更让我喜形于色。那时,有种莫名的冲动驱使着我慢慢地靠近它,接触它,喜欢它。后来,我把自己平时写的班级随笔有选择性地发一些上来,其间得到过Laoge,wade,陈大师,独依楼台等会员的关注与真诚建议,还有一些贴子获得了精华的殊荣。随着发贴数量的渐渐增多,我的等级也慢慢地由岗前培训向临时代课、民办教师升级。2005年12月29,我毛遂自荐,希望成为版主也就是教务主任。2006年2月23日,得到Laoge任命,我由一位普通会员成了标准的管理层会员版主。欣喜之余更觉得有份责任在心头。怎样让论坛活起来一直成为我考虑的问题,虽然上级没有刚性的任务要求,但作为一名版主,我想最基本的就是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论坛。后来我就把原创的自认为得意的随笔发上来,把看到的精彩的网络资源贴上来,一时间,女版主也参与进来了,比如婉如清扬,紫枫两位才女也给予了倾情回复,普通会员也在关注了,有些精华帖人气越来越旺。尤其是独依楼台谢老师给我的帮助很大,我跟他在另外一个在线就相识了,他的随笔我也经常浏览,不愧是语文老师,言语考究,恰到好处。还有陈大师的贴子更是观点新颖,富有深度等,真是一言难尽,几许柔情,几许光芒,我与在线相恋的情结越来越深。

          三、  守候在线,让我欢喜让我忧
            渐渐地时间长了,每天上在线成了我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间,我领略了一些专家校长的精彩美文,分享到了其他版主的一些教育智慧,也尝到了一些普通会员的美味佳肴,这些都开阔了我的视野,让自己思考问题更敏锐、更深刻。意想不到的是去年下半年我荣幸地被评为区教育宣传教育工作者。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至始至终,我随性而为,自发参与,蒙领导赏识厚爱,能获此殊荣,皆大欢喜。对我来说既是肯定又是一种鞭策与动力。如何让思想走得更深更远,如何让随笔更富有理性与价值,成了我新的忧虑,仅仅停留在叙事、抒情、简单的议论层面上很难有所突破,同时也束缚了自己思维的步伐。怎样有更多优秀的原创贴出现在论坛上成了我内心自然的追求。忧则思,思则变,变则通,我决定通过静心阅读来提升内涵,通过真诚交流来开阔眼界,通过积极反思来寻求方向,真正使在线成为我心灵守候的网络家园。

          四、  拥有在线:幸福像花儿绽放
            一路走来,岁月无痕,心灵有声,与在线朝夕相处了500多个日日夜夜。蓦然回首,一股幸福的暖流涌入心田。自己原创的随笔也达到将近30万字,虽不是什么名家著作,但却是我真实心路历程的写照。每每重新捡拾起曾经的点滴时,总感觉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一般,亲切有趣。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在线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有时,它如同长者一样给你指点迷津,解开迷团;有时,它又如朋友一样给你抚慰心灵,教你洒脱;有时,它更如家庭一般让你拥有,给予快乐。而这些都意味着在线带给我的幸福像花儿绽放一般,让我梦牵萦绕,相伴永远。

            有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梦的生活就会绚丽多彩,有梦的事业就会魅力无限。过去的一切毕竟随风而逝,未来的我将会继续遨游于网络,诗意地栖居在论坛,用心追逐着与教育有不解之缘的梦想。我更加坚信,在局领导的关怀下,在版主的精心耕耘下,在众多会员的积极参与下,论坛的未来不是梦!

          欢迎光临我的教育博客:http://blog.sina.com.cn/wxhxy
          我的信箱:hxy1320@163.com
          教育信条:教育需要宗教的情怀,更需要宁静地坚守。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2326
            • 经验25107
            • 文章2296
            • 注册2008-05-30
            陶醉于如愿老师的美文,感动于如愿老师的执着。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5
              • 经验20515
              • 文章1126
              • 注册2005-09-12
              [QUOTE][B]下面引用由[U]水草[/U]发表的内容:[/B]

              陶醉于如愿老师的美文,感动于如愿老师的执着。[/QUOTE]
              感谢水草老师,你总是那么热情,让我感动!~
              欢迎光临我的教育博客:http://blog.sina.com.cn/wxhxy
              我的信箱:hxy1320@163.com
              教育信条:教育需要宗教的情怀,更需要宁静地坚守。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5
                • 经验20515
                • 文章1126
                • 注册2005-09-12
                5、拔苗助长”式的教育不可取
                           ——九岁神童邹束英现象的启示
                   
                  很少看电视的我,刚才却在少儿频道《成长在线》栏目看到了一个让人震撼的家庭教育故事。主角是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名叫邹束英,当时主持人正在和她交流,从她的言语及神情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过早地成熟与庄重,失去了这个年龄本应该拥有的天真与快乐。她说:她在录制节目前,碰到一件开心的事情,就是今天在场的一个6岁小女孩想同她玩“狼与兔”的游戏,她显得特别开心,可后来忙于录制节目,没能进行。在我看来,与同伴玩游戏应该是件很正常很轻松的事情,而在她那里却显得很新奇很快乐。一个九岁的女孩本应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而眼前的这位小女孩却让人感觉矜持很庄重,至始至终没有开怀地笑一次,象一个成年人在接受采访似的,既稳重又老练。而这一切均源于父亲邹志云的严格超前的家庭教育,在他父亲那儿,他看重的就是孩子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前行,而不在于是否掌握了多少知识。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也许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愚认为带有人为的主观强制色彩,实不可取。



                   如果说女孩是一朵花,那么九岁的小女孩应该如含苞欲放的花蕾一般,纯洁无暇,晶莹剔透,让人感受到无限的生机。而眼前的束英却让人感觉到花儿过早地开放,单调乏味,没有生机,让人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一丝凄凉的秀美。这不禁让我想到历史上有个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ya)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它的意思是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一个朴素的故事却向我昭示了一个生命的哲理,那就是生命的成长要遵循其内在的规律,自然地成长才会更茁壮更美丽。而人为地强求速成无异于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如果说束英在知识的学习与成长上是成*****的话,那么对于个体生命的成长来说,她又是不健全的。一个人的成长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自然系统,每一个成长的年龄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规律要求,而一味要求其学习知识、甚至在违背其心理特点的前提下去追求成人式的教育实不可取。父亲的期望能够理解,但方法方式却存在问题。凡事都有一个度,在把握度的前提下才能谈正常合理健康地发展。“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违背成长规律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体生命价值的扭曲,更重要的是在于个体鲜活的个性色彩抹煞得一干二净。而束英的爷爷邹新华曾经也是一位老师,他对儿子邹志云的教育方式持反对态度,他主张枝叶茂盛的基本在于根基,个人成长的基本也在于基础的牢固。他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而不是现在读大学,读研究生,博士。对此,父子二人意见不一,众说纷纭,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个人的观点仍然认为其父的心情能够理解,方式不可取。其爷爷的观点不无道,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犹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我认为要在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其自然地成长,违背规律注定徒劳无益。也许束英是出色的,也许未来的她会成*****走好运的,但她失去的太多,鲜活多彩的童年生活对她来说简直是个奢望,生命的色彩在这里变成的是无止境的知识演绎,让人可悲可叹!



                    如果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那么父母就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成长影响犹为深远。是一朵花,我们就应该细心去呵护。让一朵花过早地成熟起来,这将要承受多少的个性丧失为代价。对于孩子的成长,究竟是接受学习、知识的洗礼更重要,还是她内心的健康快乐更重要?我想,对于孩子的期望还是要回归到“生态自然”的轨道上来,顺其自然,循循善诱,孩子的世界也会精彩纷呈。否则,过高地期待,过早地要求都会无异于拔苗助长,得不尝失。

                欢迎光临我的教育博客:http://blog.sina.com.cn/wxhxy
                我的信箱:hxy1320@163.com
                教育信条:教育需要宗教的情怀,更需要宁静地坚守。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看云卷云舒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197
                  • 经验37403
                  • 文章4108
                  • 注册2007-08-12
                  喜欢如愿老师深刻的思想,盼望看到更多你的成长故事。
                  [url=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464919][color=red][B]拙作《扶年轻班主任上马》在当当网销售,敬请指正。[/B][/color][/url]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5
                    • 经验20515
                    • 文章1126
                    • 注册2005-09-12
                    [QUOTE][B]下面引用由[U]看云卷云舒[/U]发表的内容:[/B]

                    喜欢如愿老师深刻的思想,盼望看到更多你的成长故事。[/QUOTE]
                    谢谢您的美誉!
                    深刻谈不上,最多只是个人的一些感悟而以。
                    欢迎光临我的教育博客:http://blog.sina.com.cn/wxhxy
                    我的信箱:hxy1320@163.com
                    教育信条:教育需要宗教的情怀,更需要宁静地坚守。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5
                      • 经验20515
                      • 文章1126
                      • 注册2005-09-12
                      6、教师应学会“制怒”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公之事,生气、愤怒在所难免。对于这种不良情绪若不能及时加以调控,它就会像无情的洪水一般冲破理智的闸门,致使你做出后悔的事来。对于教师而言,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形色各异的学生,教育工作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尤其是“育人”可谓集重任于一身,既有学校的要求,又有来自学生的挑战,更有来自于家长、社会的期望,教师身心压力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环境下,面对学生管理中层出不穷的疑难问题时,教师容易生气、愤怒,感情用事,做出有背于师德和法律的事来。
                        南海网6月3日消息: 文昌市清澜实验学校初三年级学生小明(化名),因为与同校初二年级某班的一位同学发生矛盾,被对方班主任黄某殴打,致使小明左睾丸挫裂伤、左精索挫伤并形成血肿。日前,文昌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黄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文昌清澜实验学校赔偿小明20340.30元。看到这样的事情,我有些震惊,毕竟班主任黄某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构成了犯罪,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不仅给学生及其家长带来伤害,而且会影响到自身的利益及长远的发展。腾讯网上众多网友对此事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该老师有损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形象”,有的严厉谴责、痛骂教师等等,众多措词都把矛头指向了教师,似乎教师一下子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我在想:这个教师内心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为了帮助自己班里的学生伸张正义,一时愤怒,行为失控,殴打初三学生,酿成恶果。笔者作为一名普通教师,静思之余,不免对这位教师生发同情、怜悯之心。如果事前他能够提醒自己“冲动是魔鬼,我要控制愤怒,我绝不能义气用事”,或许不会出现这可悲的一幕。看来,教师要学会“制怒”,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其实,历史上关于“制怒”的诗句也很多,细细体味,会让我们心境平和。比如:“忍字头上一把刀,遇事不忍把祸招”告诉我们要学会忍让与平静,否则会引发祸端。“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启发我们要学会坦荡、清静。“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处云卷云舒”教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随缘。每日心中默念几遍,渐渐会使我们拥有一份闲适、恬静的心情。
                        当然,教师不是神,是活生生的正常的人,有七情六欲,并非不食人间眼火,不可能遇事能完全做到心平气和,泰然自若。但我们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调控好自己的愤怒情绪。笔者就此有几点真诚的建议:
                        1、学会自我暗示
                        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可以从心里默念“我要制怒”,“动手是小人”等类似平静情绪的话语。多念几遍,幻想着自己心平气和起来,就会真的平静了。
                        2、换位思考
                        学生很多时候犯错并不是故意在挑战教师的意志和威信,而是一种行为习惯使然,教师无须为此大动干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学生的错误并不是绝对不能原谅的。或许他有自己的缘由,弄清原因反而比自己意气用事更有效。
                        3、积极、宽容的心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再调皮、捣蛋的学生都会有其可取的一面,教师应学会用宽广的胸怀去包容,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当你准备想方设法去解决时,你就不会有时间去一味愤怒了。
                        4、转移注意力
                        愤怒的情绪来临时如狂风暴雨一般,来去迅速。此时不凡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暂时让学生保持沉默、冷静,让它静静反思,或让他写清来龙去脉。如果实在不行,不凡暂时换个场所,眼不见,心不烦,等心情平静时再去解决。
                        除此之外,面对个性活跃的学生,新时代的教师更要有新的学生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看来,当我们面对难以对付的学生和难题时,不要急于给予学生否定的评价,更不要让学生立即接受“冲动的惩罚”,可以试着去搜索一下该生有无值得你称赞的地方。这样会使你一时怒火消散,尽快平静。当然,惩罚是需要的,只不过要谨慎行事,注意分寸,点到为止即可。
                       
                        北宋文豪苏轼在《留侯论》言之“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实为经典名言,今日读来,依然意味深长,更让我们从内心学会制怒息愤。“制怒”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修身之道,更是必备的心理素质。让我们从学会制怒、善于制怒开始,向一个有道德修养的教师迈进。
                       
                      欢迎光临我的教育博客:http://blog.sina.com.cn/wxhxy
                      我的信箱:hxy1320@163.com
                      教育信条:教育需要宗教的情怀,更需要宁静地坚守。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5
                        • 经验20515
                        • 文章1126
                        • 注册2005-09-12
                        7、写给可爱的如愿小弟
                         
                              文/清澈小舟

                          如愿,昨晚小舟姐姐说要写写你,绝不是信口雌黄。

                          这是一份承诺,当然我还有一份承诺没有去兑现,就是给你寄书。我知道所有的解释都是多余,今天我确实一直提着书,也一直带着你的地址,只是一直乘车,去朋友家接豆豆,然后去姨妈家,吃晚饭后已经八点多了,周围没有看到邮局,便没有成行。但是你放心,开学后一定让你收到好吗?因为小舟姐姐太懒,为此我曾经向很多朋友道歉过:承诺其实很累。

                        但是小弟的承诺却让我感动。

                          不久前,小弟说教我做个人网站。

                          其实,对这个东东几年前我就很渴望拥有,那时候我还到处查询怎样可以弄免费的个人网站,后来终于也没有找到一个能帮我的人,所幸的是去年认识了教育在线的博客,也算有了一个不太正式的家园,也就搁浅了弄个人网站的念头。如今小弟提出弄个人网站,我竟然少了一份热情和激情,也许是太慵懒了。

                          当时小弟说如果我信得过他,他放寒假后帮我弄。

                          我是个粗枝大叶的人,就连自己写过的东西都不愿再读,更别说做庞大的网站工程了,所以小弟说的时候我只是客气地笑笑说谢谢了。

                        此后我再也没有提过。

                           昨晚在网上遇到小弟,我们聊班主任工作,聊学生的成长,聊现今的教育,聊网上朋友们的督促和帮助……小弟还很谦虚地和我探讨怎样写随笔,提高写作质量,怎样使自己尽快专业化成长之路上成熟起来,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怎样搞好班级活动,怎样加强班级凝聚力……不知不觉间,竟然聊了一个通宵。五点的时候,小弟问我:“小舟姐姐,你信任小弟吗?我能帮你把那个网站做起来吗?”

                         我除了说谢谢外,真的无法表达。

                          这是一个热情而真诚的青年,在他众多的回贴中我们每一个网友都能感受得到,而且论坛总版主还为他的写贴回贴质量高数量多而奖励他一本书;这是一个细腻而执著的青年,短短三个月在论坛发表十余万字的随笔,而且初步赢得了众多优秀网友的认可和肯定;这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丈夫和父亲,他对妻儿的爱总是那么自然地在笔端流溢。

                          黎明时分,我下了线,我要睡一会儿了,但是小弟执意要开始我的网站制作。并且再三叮嘱我要记住网址,说回来看看是否满意。

                          我晚上回到家已经九点半多了,一上网就看到小弟的留言:“姐姐请到网站看看,有些图片我慢慢补充。太困了,先睡了。”

                          感动如海水一样溢满了心头,那清新的页面,清晰的内容,展现在我眼前,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谢谢”这样的字眼说出来感觉太俗,但实在没有其它词语能表达我的这份感动。

                          小弟,谢谢你。

                          昨晚,你看到了很多网友写给我的文字,我说我会好好珍藏。你说,什么时候也能有人写写你呀,我说,小舟姐姐写你。

                          小舟姐姐蘸着趵突泉的水写下对你的祝福:祝福小弟在教育教学之路上早创辉煌!

                          小舟姐姐站在千佛山的顶端写下对你的祝愿:祝愿小弟所有的梦想都能如愿以偿!

                        欢迎光临我的教育博客:http://blog.sina.com.cn/wxhxy
                        我的信箱:hxy1320@163.com
                        教育信条:教育需要宗教的情怀,更需要宁静地坚守。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5
                          • 经验20515
                          • 文章1126
                          • 注册2005-09-12
                          欢迎留下你的宝贵心声,谢谢!~
                          欢迎光临我的教育博客:http://blog.sina.com.cn/wxhxy
                          我的信箱:hxy1320@163.com
                          教育信条:教育需要宗教的情怀,更需要宁静地坚守。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46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