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5
    • 积分8536
    • 经验104447
    • 文章8249
    • 注册2006-09-11
    [QUOTE][B]下面引用由[@黄晓红]发表的内容:[/B]

                                       (九 )                   我的感受     经历这次长达一个月的备课、试课、再备课、再试课,如此循环的过程,让我成长了不少。      一、被感动同事着     曾几次度课,康尚林主...[/QUOTE]
    您说的我感同深受,有时公开课就是大家智慧的结晶,团体的力量,您在磨练中成长,脱颖而出,祝贺您!
    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5
      • 积分8536
      • 经验104447
      • 文章8249
      • 注册2006-09-11
      一节课写了这么些主题帖,实在了不起!
      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42
        • 经验47390
        • 文章3233
        • 注册2011-07-26
        [SIZE=28px]    行动上比较懒惰的我,一篇稿子到现在还未搞定。昨天发给了专业人士进行修改主,给我提了点意见,修改正在进行中,期待。。。。。。[/SIZE]
        幸福教育是什么?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42
          • 经验47390
          • 文章3233
          • 注册2011-07-26
          [P][FACE=宋体][FACE=仿宋_GB2312][SIZE=16pt]        [/SIZE][/FACE][SIZE=22pt]  [/SIZE][SIZE=22pt]幸福的[/SIZE][SIZE=22pt]磨炼[/SIZE][SIZE=22pt][/SIZE][/FACE][/P][P][ALIGN=center][SIZE=16pt]——[/SIZE][SIZE=16pt]“小学数学练习的分层设计”课题公开课磨课感悟[/SIZE][SIZE=22pt][/SIZE][/ALIGN][/P][P][ALIGN=center][SIZE=16pt]娄底市涟源一小:黄晓红[/SIZE][SIZE=16pt][/SIZE][/ALIGN][/P][P][SIZE=16pt] [/SIZE][/P][P][SIZE=16pt]笔者有幸参加了学校课题《小学数学练习的分层设计研究》(以下简称“练习分层”)。前不久,我上了一堂比较成功的立项课题公开课,内容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下面我谈谈磨课的全过程。[/SIZE][SIZE=16pt][/SIZE][/P][P][ALIGN=center][B][SIZE=16pt]教学目标的[/SIZE][/B][B][SIZE=16pt]磨炼[/SIZE][/B][B][SIZE=16pt][/SIZE][/B][/ALIGN][/P][P][SIZE=16pt]首次试课,就暴露了很多问题,如对练习分层的理解不透彻,分层目标不明确,分层形式单一,教学设计可以说基本失败。在我最泄气的时候,特级教师王丽燕给了我希望的曙光。王老师结合课题研究方向,对我的课例做了具体方向性的分析。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我对教学设计进行反复修订,最终取得了意想不到又在意料之中的好效果,获得了专家、领导的充分肯定。通过这次上课,我掌握了什么是“练习分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知识难易、深浅程度、能力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练习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跑线”获得最优的发展;打个比方,[/SIZE][SIZE=16pt]43 +[/SIZE][SIZE=16pt]□[/SIZE][SIZE=16pt]=5[/SIZE][SIZE=16pt]□,优等生会能准确计算出□的取值范围,中等生能说出它一个或几个取值范围,学困生能一个一个去套。我也明确了课题的意义:“人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体现分层设计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同时告诉学生,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得到了解决,每一个学生都会得到发展。[/SIZE][SIZE=16pt][/SIZE][/P][P][ALIGN=center][B][SIZE=16pt]教学重点的[/SIZE][/B][B][SIZE=16pt]磨炼[/SIZE][/B][B][SIZE=16pt][/SIZE][/B][/ALIGN][/P][P][SIZE=16pt]大家都知道,课例设计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虽有名师指点,但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未必简单。我的课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在首次试课中,我先以“学习单”和“知识树”的形式复习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然后给每组学生提供了棱长为[/SIZE][SIZE=16pt]1[/SIZE][SIZE=16pt]分米的小正体,用“大问题引导数学课堂”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可在教学进行到第一环节时就出了问题:整理和复习时间太长,导致第二教学环节无法按时完成任务。在课题组成员的帮助下,修改了教学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课题组专家还提了宝贵的建议,在“大问题引导课堂”时,要注意筛选问题的策略,保护好每一个学生,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思考;课堂组织教学要提醒注意倾听等。这一切,都使得课例设计、课件制作、试课听课等顺利进行,公开课取得了理想的效果。[/SIZE][SIZE=16pt][/SIZE][/P][P][ALIGN=center][B][SIZE=16pt]教学心态的[/SIZE][/B][B][SIZE=16pt]磨炼[/SIZE][/B][B][SIZE=16pt][/SIZE][/B][/ALIGN][/P][P][SIZE=16pt]今年[/SIZE][SIZE=16pt]4[/SIZE][SIZE=16pt]月[/SIZE][SIZE=16pt]25[/SIZE][SIZE=16pt]日,我校课题立项正式启动,在等待一系列的专家讲座、调研分析报告之后,十点钟,我走进教室,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专家、学者,想到他们都比我有资历、有水平,我的心情异常紧张。当我再看看坐在前排孩子们,他们个个精神饱满,朝气蓬勃,让我找到了自信,在一声“上课”声中拉开了序幕。课堂上,孩子们答问积极、汇报有序,我上课张驰在度,步调协调,整个课堂和谐有序。当教学到第二个环节,孩子用八个小正体拼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时,一孩子居然用它拼成一竖排,由于垒得太高,“砰”的一声全蹋下来,引来台下老师一阵哄笑。此时,我巧妙的进行引导:“你能将它拼成一个与之形状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吗?”这时,他立刻将它拼成了一横排组成的长方体。随着课堂地层层深入,整个教学设计在一片掌声中落下了帷幕。[/SIZE][SIZE=16pt][/SIZE][/P][P][ALIGN=center][B][SIZE=16pt]磨课使我成长[/SIZE][/B][B][SIZE=16pt][/SIZE][/B][/ALIGN][/P][P][SIZE=16pt]这次长达一个月的备课、试课、再备课、再试课,如此循环的磨课过程,让我感动、让我成长。[/SIZE][SIZE=16pt][/SIZE][/P][P][SIZE=16pt]我的成长离不开同事、专家和同行的指导。曾几何时,[/SIZE][SIZE=16pt]特级教师[/SIZE][SIZE=16pt]王丽燕如此鼓励我:[/SIZE][SIZE=16pt]赞扬[/SIZE][SIZE=16pt]我上课的风度、气度;肯定我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表达的欲望较强,分层设计一环扣一环;还给我提了许多精到的建议。[/SIZE][SIZE=16pt]学校领导[/SIZE][SIZE=16pt]肖薛彬、康尚林等[/SIZE][SIZE=16pt]百忙中抽空[/SIZE][SIZE=16pt]来前听课;谢炤阳老师对我更是有求必应。还有我校的全体数学老师特别是课题组的老师们,他们自发调好课,[/SIZE][SIZE=16pt]曾[/SIZE][SIZE=16pt]多次前来听课,给我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或对某一环节进行具体的教学指导,才使我收获了丰收的喜悦。[/SIZE][SIZE=16pt][/SIZE][/P][P][SIZE=16pt]我的成长离不开家人、学生及家长的支持。家人得知我要上公开课,总是力所能及帮助我,特别是[/SIZE][SIZE=16pt]在[/SIZE][SIZE=16pt]小正方体[/SIZE][SIZE=16pt]的[/SIZE][SIZE=16pt]制作上,是家人给我出谋划策,感动他们对我的用心良苦。[/SIZE][SIZE=16pt] [/SIZE][SIZE=16pt]几乎每一个[/SIZE][SIZE=16pt]孩子在“每日一思”中这样写道:祝老师明天上课成功,家长禹晓敏妈妈大清早特意发来祝福的短信。[/SIZE][SIZE=16pt][/SIZE][/P][P][SIZE=16pt]我的成长离不开领导、朋友及网友的祝福。这次教学设计,我曾不止一次地加班到凌晨两点,还常常为自己不成熟的教学流程而兴奋,即使每一个期待都受到了一定的打击,然后还乐此不疲地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在微博上、在论坛里一些素不相识的网友总是给予我鼓励,让我有了面对[/SIZE][SIZE=16pt]困难[/SIZE][SIZE=16pt]的勇气。[/SIZE][SIZE=16pt][/SIZE][/P][P][SIZE=16pt]磨课是磨人的,也是快乐的,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也获得了不竭的动力。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认真钻研,关爱孩子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回报这些关心、支持、祝福我的人们。[/SIZE][FACE=仿宋_GB2312][SIZE=16pt][FACE=宋体]                                       [/FACE][/SIZE][/FACE][FACE=仿宋_GB2312][SIZE=16pt][/SIZE][/FACE][/P]
          幸福教育是什么?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42
            • 经验47390
            • 文章3233
            • 注册2011-07-26
            [P][SIZE=22px]   再次修改后,刚给同事看了,再一次得了否定,建议我做如何如何修改,看来今晚得加班了。[/SIZE][/P][P][SIZE=22px]    唉!写好一篇文章真难呀![/SIZE][/P]
            幸福教育是什么?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42
              • 经验47390
              • 文章3233
              • 注册2011-07-26
              [P][FACE=宋体][FACE=仿宋_GB2312][SIZE=16pt] [/SIZE][/FACE][SIZE=22pt]  [/SIZE][SIZE=22pt]幸福的[/SIZE][SIZE=22pt]磨炼[/SIZE][SIZE=22pt][/SIZE][/FACE][/P][P][ALIGN=center][SIZE=16pt]——[/SIZE][SIZE=16pt]“小学数学练习的分层设计”课题公开课磨课感悟[/SIZE][SIZE=22pt][/SIZE][/ALIGN][/P][P][ALIGN=center][SIZE=16pt]娄底市涟源一小:黄晓红[/SIZE][SIZE=16pt][/SIZE][/ALIGN][/P][P][SIZE=16pt] [/SIZE][/P][P][SIZE=16pt]笔者有幸参加了学校课题《小学数学练习的分层设计研究》(以下简称“练习分层”)。前不久,我上了一堂比较成功的立项课题公开课,内容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下面我谈谈磨课的全过程。[/SIZE][SIZE=16pt][/SIZE][/P][P][ALIGN=center][B][SIZE=16pt]教学目标的[/SIZE][/B][B][SIZE=16pt]磨炼[/SIZE][/B][B][SIZE=16pt][/SIZE][/B][/ALIGN][/P][P][SIZE=16pt]首次试课,就暴露了很多问题,如对练习分层的理解不透彻,分层目标不明确,分层形式单一,教学设计可以说基本失败。在我最泄气的时候,特级教师王丽燕给了我希望的曙光。王老师结合课题研究方向,对我的课例做了具体方向性的分析。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我对教学设计进行反复修订,最终取得了意想不到又在意料之中的好效果,获得了专家、领导的充分肯定。通过这次上课,我掌握了什么是“练习分层”:[/SIZE][COLOR=rgb(0, 0, 255)][SIZE=16pt]它应以“面向学困生,照顾学优生”为原则,[/SIZE][/COLOR][SIZE=16pt]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SIZE][COLOR=rgb(0, 0, 255)][SIZE=16pt],[/SIZE][/COLOR][SIZE=16pt]按知识难易、深浅程度、能力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练习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跑线”获得最优的发展[/SIZE][SIZE=16pt]。[/SIZE][COLOR=rgb(0, 0, 255)][SIZE=16pt]比如[/SIZE][/COLOR][SIZE=16pt],[/SIZE][COLOR=rgb(0, 0, 255)][SIZE=16pt]我让学生计算两个棱长为[/SIZE][/COLOR][COLOR=rgb(0, 0, 255)][SIZE=16pt]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时,优等生可能会用两个正方体总表面积减去减少的两个面的表面积得出结果;中等生可能会根据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得出结果;学困生还可能会根据老师提供的实物模型一个面一个面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的面再得出结果。[/SIZE][/COLOR][SIZE=16pt]我也明确了课题的意义:“人人都受到良好的[/SIZE][COLOR=rgb(0, 0, 255)][SIZE=16pt]数学[/SIZE][/COLOR][SIZE=16pt]教育”,这是分层设计主要内容[/SIZE][SIZE=16pt]的体现[/SIZE][SIZE=16pt]。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同时告诉学生,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得到了解决,每一个学生都会得到发展。[/SIZE][SIZE=16pt][/SIZE][/P][P][ALIGN=center][B][SIZE=16pt]教学重点的[/SIZE][/B][B][SIZE=16pt]磨炼[/SIZE][/B][B][SIZE=16pt][/SIZE][/B][/ALIGN][/P][P][SIZE=16pt]大家都知道,课例设计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虽有名师指点,但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未必简单。我的课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在首次试课中,我先以“学习单”和“知识树”的形式复习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然后给每组学生提供了棱长为[/SIZE][SIZE=16pt]1[/SIZE][SIZE=16pt]分米的小正[/SIZE][COLOR=rgb(0, 0, 255)][SIZE=16pt]方[/SIZE][/COLOR][SIZE=16pt]体,用“大问题引导课堂”[/SIZE][COLOR=rgb(0, 0, 255)][SIZE=16pt]的教学模式[/SIZE][/COLOR][SIZE=16pt]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可在教学进行到第一环节时[/SIZE][SIZE=16pt]又[/SIZE][SIZE=16pt]问题[/SIZE][SIZE=16pt]重重[/SIZE][SIZE=16pt]:复习时间太长,导致第二教学环节无法按时完成任务。在课题组成员的帮助下,修改了教学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课题组专家还提了宝贵的建议,在“大问题引导课堂”时,要注意筛选问题的策略,保护好每一个学生,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思考;课堂组织教学要提醒[/SIZE][COLOR=rgb(0, 0, 255)][SIZE=16pt]孩子[/SIZE][/COLOR][SIZE=16pt]注意倾听等。这一切,都使得课例设计、课件制作、试课[/SIZE][COLOR=rgb(0, 0, 255)][SIZE=16pt]、[/SIZE][/COLOR][SIZE=16pt]听课等顺利进行,公开课取得了理想的效果。[/SIZE][SIZE=16pt][/SIZE][/P][P][ALIGN=center][B][SIZE=16pt]教学心态的[/SIZE][/B][B][SIZE=16pt]磨炼[/SIZE][/B][B][SIZE=16pt][/SIZE][/B][/ALIGN][/P][P][SIZE=16pt]今年[/SIZE][SIZE=16pt]4[/SIZE][SIZE=16pt]月[/SIZE][SIZE=16pt]25[/SIZE][SIZE=16pt]日,我校课题立项正式启动,在等待一系列的专家讲座、调研分析报告之后,十点钟,我走进教室,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SIZE][COLOR=rgb(0, 0, 255)][SIZE=16pt],有[/SIZE][/COLOR][SIZE=16pt]专家、学者,想到他们都比我有资历、有水平,我的心情异常紧张。当我再看看坐在前排孩子们,他们个个精神饱满,朝气蓬勃,让我找到了自信,在一声“上课”声中拉开了序幕。课堂上,孩子们答问积极、汇报有序,我上课张驰在度,步调协调,整个课堂和谐有序。当教学到第二个环节,孩子用八个小正体拼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时,一孩子居然用它拼成一竖排,由于垒得太高,“砰”的一声全蹋下来,引来台下老师一阵哄笑。此时,我巧妙的进行引导:“你能将它拼成一个与之形状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吗?”这时,他立刻将它拼成了一横排组成的长方体。随着课堂地层层深入,整个教学设计在一片掌声中落下了帷幕。[/SIZE][SIZE=16pt][/SIZE][/P][P][ALIGN=center][B][SIZE=16pt]磨课使我成长[/SIZE][/B][B][SIZE=16pt][/SIZE][/B][/ALIGN][/P][P][SIZE=16pt]这次长达一个月的备课、试课、再备课、再试课,如此循环的磨课过程,让我感动、让我成长。[/SIZE][SIZE=16pt][/SIZE][/P][P][SIZE=16pt]我的成长离不开同事、专家和同行的指导。曾几何时,[/SIZE][SIZE=16pt]特级教师[/SIZE][SIZE=16pt]王丽燕如此鼓励我:[/SIZE][SIZE=16pt]赞扬[/SIZE][SIZE=16pt]我上课的风度、气度;肯定我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表达的欲望较强,分层设计一环扣一环;还给我提了许多精到的建议。[/SIZE][SIZE=16pt]学校领导[/SIZE][SIZE=16pt]肖薛彬、康尚林等[/SIZE][SIZE=16pt]百忙中抽空[/SIZE][SIZE=16pt]来前听课;谢炤阳老师对我更是有求必应。还有我校的全体数学老师特别是课题组的老师们,他们自发调好课,[/SIZE][SIZE=16pt]曾[/SIZE][SIZE=16pt]多次前来听课,给我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或对某一环节进行具体的教学指导,才使我收获了丰收的喜悦。[/SIZE][SIZE=16pt][/SIZE][/P][P][SIZE=16pt]我的成长离不开家人、学生及家长的支持。家人得知我要上公开课,总是力所能及帮助我,特别是[/SIZE][SIZE=16pt]在[/SIZE][SIZE=16pt]小正方体[/SIZE][SIZE=16pt]的[/SIZE][SIZE=16pt]制作上,是家人给我出谋划策,感动他们对我的用心良苦。[/SIZE][SIZE=16pt] [/SIZE][COLOR=rgb(0, 0, 255)][SIZE=16pt]班里[/SIZE][/COLOR][COLOR=rgb(0, 0, 255)][SIZE=16pt]72个孩子,[/SIZE][/COLOR][COLOR=rgb(0, 0, 255)][SIZE=16pt]每个[/SIZE][/COLOR][COLOR=rgb(0, 0, 255)][SIZE=16pt]孩子[/SIZE][/COLOR][SIZE=16pt]都[/SIZE][SIZE=16pt]在[/SIZE][SIZE=16pt]家校本的[/SIZE][SIZE=16pt]“每日一思”中这样写道:祝老师明天上课成功,家长禹晓敏妈妈大清早特意发来祝福的短信。[/SIZE][SIZE=16pt][/SIZE][/P][P][SIZE=16pt]这次教学设计,我曾不止一次地加班到凌晨两点,还常常为自己不成熟的教学流程而兴奋,即使每一个期待都受到了一定的打击,然后还乐此不疲地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在微博上、在论坛里一些素不相识的网友总是给予我鼓励,[/SIZE][SIZE=16pt]为我祝福,[/SIZE][SIZE=16pt]让我有了[/SIZE][COLOR=rgb(0, 0, 255)][SIZE=16pt]战胜困难[/SIZE][/COLOR][SIZE=16pt]的勇气。[/SIZE][SIZE=16pt][/SIZE][/P][P][SIZE=16pt]磨课是磨人的,也是快乐的,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也获得了不竭的动力。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SIZE][COLOR=rgb(0, 0, 255)][SIZE=16pt]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呈现多元思维力和创造力,来[/SIZE][/COLOR][SIZE=16pt]回报这些关心、支持、祝福我的人们。[/SIZE][FACE=仿宋_GB2312][SIZE=16pt][FACE=宋体]                       [/FACE][/SIZE][/FACE][/P]
              幸福教育是什么?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42
                • 经验47390
                • 文章3233
                • 注册2011-07-26
                [SIZE=20px]     今晚再做修改如上,已近凌晨,愿一切如我所愿。[/SIZE]
                幸福教育是什么?
                在线情况
                3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42
                  • 经验47390
                  • 文章3233
                  • 注册2011-07-26
                  [SIZE=24px]  以上这篇文字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一切重来。[/SIZE]
                  幸福教育是什么?
                  在线情况
                  3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42
                    • 经验47390
                    • 文章3233
                    • 注册2011-07-26
                    [P][SIZE=24px]   受不了打击的我,便不想再写任何东西了,怎么办?特别是关于课堂方面、关于课题研究方面,真不想动脑了。[/SIZE][/P]
                    幸福教育是什么?
                    在线情况
                    3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42
                      • 经验47390
                      • 文章3233
                      • 注册2011-07-26
                      一课设计不成功,我现想到了要将上次教学设计全过程,稍作修改后,再投,过几天就思考此事。
                      幸福教育是什么?
                      在线情况
                      3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42
                        • 经验47390
                        • 文章3233
                        • 注册2011-07-26
                        [P][SIZE=26px]   昨天,班主任贺老师在精英群里说:每个人准备一个15分钟的专题报告,并作好PPT,时间一上月,然后发给姚雪梅老师。[/SIZE][/P][P][SIZE=26px]   学校正好要我做一个班主任经验交流报告,我这一写,不是举两得,先在团队中亮相,再在工作中交流,这于我来说,实在是人生一件大事,我一定要加油将它做好。[/SIZE][/P]
                        幸福教育是什么?
                        在线情况
                        3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42
                          • 经验47390
                          • 文章3233
                          • 注册2011-07-26
                          [P][FACE=宋体][SIZE=10] 从接到贺老师通知的那一刻起,我诚惶诚恐,因自己是一个很平庸的老师,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做支撑,没有出众的文字与大家共勉,工作中的点滴与思考,来之于群,取之于群。[/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0]贺老师平时对我关爱有加,若还像以前一样得过且过,不主动担当、不主动交流、不主动分享,我永远也没有进步的那一天。今天,我就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利用这个平台,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与大家分享,[/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指教。[/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0]   我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0]                         做一个“富有”的班主任[/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现在让我们来看[/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六[/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组镜头:[/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镜头一[/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在我的书柜里保存着从2010年---到今的两种杂志,它们分别是《班主任之友》小学版、《中小学数学》小学版,感谢这两种杂志四年来的陪伴,让我经历、让我成长。[/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镜头二】[/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从2011年7月26日起,受《班主任之友》杂志的影响,我在《班主任之友---教育论坛》中开通了以我名字命名的个人博客,专门记录班级突出事件,到现在为此已近三年。三年里,记录的文字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特别是对于班里智商较高、情商为零的肖博远同学,另辟专栏以《班级出了个“老外”》为题,对他每天在校的[/SIZE][/FACE][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生活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在网上也得到了一些网友的帮助。[/SIZE][/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SIZE][/COLOR][/FACE][/P][P][FACE=宋体][SIZE=12pt]【镜头三】[/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一年前,由于在《班主任之友---教育论坛》里的勤奋耕耘,被论坛版主贺华义老师看中,介绍加入“全国班级联动加盟”群,在这个群里,我每天都会收获很多,还得到了版主的亲切接见,并送我他与朋友合著的两部本,在最近一本书上,居然还有我曾写的一段话,在这里,带给我太多的感动。[/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镜头四】[/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从站在讲台的那一天起,我就有一个“随手拍”的习惯,从那时候起,我的包里总有一台相机相随。初到我校教数学的那两年,我也曾给两个班的孩子拍下了许多精彩的瞬间,因不是班主任,没有施展它应有的价值。现在带这个班五年,记录了上万张相片,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镜头五】[/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班级QQ群、飞信群的建立,让我的工作更加高效、快捷,遇到突发事件,只要利用手机或电脑轻轻按一下手指,消息就能在第一时间以短信的方式到了对方的手机上,节约了很多时间。[/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镜头六】[/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从一年级到现在,我每天坚持批改孩子的“家校联系本”,从五年级开始,让孩子学会写“每日反思”及“家长寄语”,与此同时,我还对每天反思写好比较好的语句进行了收藏整理,成立了《班级反思微语录》,并在每句语录的最后写好孩子或孩子家长的名字。[/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下面我就从这六个方面跟大家交流、分享。[/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一、[/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班主任之友》让我眼界开阔。[/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记得初当班主任的那一刻,文校长当着我们年级所有班主任跟我说了一句这样的话:“黄晓红,今天我给你定个一班,其它班主任抓阄定班,今天我给你个一,在今后的教学中,你能否得一,那要看你自己的行动。”这句话虽已经过去五年了,但它一直在我记忆的最深处,鞭策着我成长。于是,我认识了《班主任之友》,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新思想、新的班级工作管理经验。[/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ALIGN=left][B][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    1.[FACE=宋体]体育运动———让学生在操场驰骋。[/FACE][/SIZE][/COLOR][/FACE][/B][B][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SIZE][/COLOR][/FACE][/B][/ALIGN][/P][P][ALIGN=left][B][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    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每天下午的读报课铃声一响,都齐刷刷地跑出教室,去操场跑步,由刚开始的三圈逐年增长到现在的男生六圈,女生五圈。五年来,我就这样坚持下来了,我班也因此而成为学校放学前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SIZE][/COLOR][/FACE][/B][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                                                                                      [/SIZE][/COLOR][/FACE][B][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SIZE][/COLOR][/FACE][/B][/ALIGN][/P][P][ALIGN=left][B][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     [/SIZE][/COLOR][/FACE][/B][B][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SIZE][/COLOR][/FACE][/B][/ALIGN][/P][P][ALIGN=left][B][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    2.[FACE=宋体]经典诵读———让学生在书海里熬游[/FACE][/SIZE][/COLOR][/FACE][/B][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rgb(0, 0, 255)][SIZE=12pt] [/SIZE][/COLOR][/FACE][/B][B][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SIZE][/COLOR][/FACE][/B][/ALIGN][/P][P][ALIGN=left][B][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     从一年二期开始,让学生坚持背诵“每日一言”及“每周一诗”。到目前为止,我们班的孩子已背过《三字经》、《弟子规》,以及近百首古诗,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孩子们每天下午跑步结束后,都会在体育委员及班委员会的带领下,在田径场的文化墙诵读《增广贤文》。[/SIZE][/COLOR][/FACE][/B][B][FACE=宋体][COLOR=rgb(0, 0, 0)][SIZE=12pt]我相信,孩子们经过这样长期对经典诵读的熏陶,对他们日后的人生也许会有些帮助。[/SIZE][/COLOR][/FACE][/B][B][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从五年级开始,我们又新设立了“每周一歌”栏目。每周一歌”的设立,孩子们在午间[/SIZE][/COLOR][/FACE][/B][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聆听优美的旋律,熏陶于最唯美的境界中。[/SIZE][/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SIZE][/COLOR][/FACE][/ALIGN][/P][P][ALIGN=left][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二、[/SIZE][/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教育论坛》让我思绪飞扬。[/SIZE][/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SIZE][/COLOR][/FACE][/ALIGN][/P][P][ALIGN=left][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     经过《班主任之友》一年多来的熏陶,我在网上开设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班级博客。从此,我的每个工作日都如实记录了孩子们一天在校的学习与生活,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热心网友总是给我帮助,给我鼓励,在论坛里,我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SIZE][/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SIZE][/COLOR][/FACE][/ALIGN][/P][P][ALIGN=left][FACE=宋体][COLOR=rgb(0, 0, 255)][SIZE=12pt]    [/SIZE][/COLOR][/FACE][FACE=宋体][SIZE=12pt] 1.教学随笔---让我的教育生活更丰盈。[/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       孩子们三年级时,我每天在网上不停地学习一些优秀老师的教育叙事、教育故事,并进行跟帖,回帖,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同时也给自己的教育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到目前为止,我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三年级》、《我与四一共成长》以及《五一快乐、快乐五一》等班级专栏。对于问题学生肖博远,我则另辟专栏《班级出了个“老外”》,对他的成长已跟踪了连续三年的记录。有时候,我常常在想,这些并不出彩的文字记录,在将来的某一天,一定给孩子的童年生活留下最浓墨的色彩。[/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ALIGN][/P][P][FACE=宋体][SIZE=12pt]2.[/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论坛交流---让我与教育专家零距离。[/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幸福与教育》、《班主任工作漫谈》、《优秀教师成长之道》《教育,就是唤醒与激发》等教育类书箱相继进入了我的视眼。同时也让我在论坛里认识了一群酷爱教育事业、积极上进的老师,专家、学者,加入了一个不一样的团队,在那里,我每时每刻都能吸取教育所需的养料。[/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三、[/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QQ群----“全国班级联动加盟”给我正能量。[/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近三年来在网上的学习与坚持,终于被《教育论坛》版主贺华义老师重中,邀请加入QQ群----“全国班级联动加盟”。在群里我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瞬间,来自全国各地热爱教育的工作者汇聚在这里,有教育局长、有杂志社编辑、有心理辅导专家、有从小学到高中的普通老师,大家亲如一家人,你的喜怒哀乐大家与你一起分享、一起分担。同时我们开通了腾讯微博,以“班级联动”命名,大家一起经营教育的后花园。[/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四、[/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随手拍---留住你我的美好瞬间。[/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从我走向讲台的那一天开始,我就有“随手拍”的习惯。那时,我买不起相机,就去照相馆租,自费买胶卷,自费冲水照片。到了数码时代,我的包里总少不了一样东西---相机。课堂内外,看到有意义的精彩画面,我都会在第一时间拍下,如今我的课堂则拍得更多,每周表现好的孩子,得满分的孩子,作业写得认真的孩子,我都会及时用相机或手机拍下,第一时间在班级QQ群里告诉家长朋友们,并上传至群相册。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班级群相册共收藏相册上万张,每一张都由我们共同书写。[/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五、[/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网络通讯----接近了家长的距离。[/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在家长的建议下,我们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班级QQ群、飞信群。每天,我都会发把当天的家作发在群里,也会把当天表现较好的孩子在群里提出表扬,并给孩子照相,连同照片一起发送在群里;遇到比较难懂的家作,我也会在群里给大家做一个集体辅导,跟孩子们交流;或遇上一些突发事件,我只要在群里轻轻动动手指,所有的家长都会在第一时间以短信的方式接收到我的信息。感谢网络,让我拉近了与家长的距离。[/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六、[/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班级反思微语录”----让每一个孩子及家长成为一张名片。[/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五年来对家校联系本的批阅,让我收获了更多的感动。自五年级开始,我让孩子写“每日一思”,同时收藏了当天写得较好的学生及家长语录,专门安排班里会两个打字的较快的孩子,利用下课时间,在教室里电脑上输入指定的文件夹中。在每天放学前,我会打开文件夹,一起跟学生分享昨日的喜悦。这样做既肯定了学生或家长的劳动成果,把他们的成长写入了班级史册,又锻炼了某些孩子的打字能力,还没有增加我的工作量,何乐而不为呢?[/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七、课余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从一年级到现在,我班开展过的活动真可谓丰富多彩。刚入校时的亲子运动、在洪水领上烧烤、朗读、开展主题班会,去双峰曾国蕃纪念馆参观;去双峰锁石镇看油菜花;在马头山顶野炊;在学校操场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运动,一年一度去人民公园学雷锋,在人民公园举行跳绳比赛,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大家地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我本人最为遗憾的是:去年准备去龙山森林公园的活动,因担心安全问题,被领导们及时阻止,不然也会有一段精彩的回忆。时间一晃我们的孩子即将毕业,我也将继续开展一些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户外活动,给孩子们的小学生活涂上圆满的一笔。[/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未完)[/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
                          幸福教育是什么?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