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3
    • 经验916
    • 文章30
    • 注册2009-03-06
    “亲眼所见”不等于“肯定如此”
    [ALIGN=center][SIZE=3]  “亲眼所见”不等于“肯定如此”[/SIZE][/ALIGN][ALIGN=left][SIZE=3]  儿子在广场上兴奋地跑来跑去,一会儿他停下来,在一棵法国梧桐旁蹲下,远看去树下一片艳红,广场的每棵梧桐树下都栽着不同颜色的花儿,小家伙一定是被花儿吸引了。我向他走去,只见他把手伸进花丛,“儿子,老师不是说花儿好看不能摘吗?”我边说边快步上前去阻止,儿子站起来,手里举着一棵大大的马齿苋,原来……[/SIZE][/ALIGN][ALIGN=left][SIZE=3][/SIZE][SIZE=3]  有句话说“眼见为实”,从生活中的这件小事上看,亲眼所见的也未必“真实”,这里的“真实”是说事物的本质或内在。做为一名教师,在看到孩子一些不合规矩的行为时,会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验去想学生这样做的原因,曾因“亲眼所见”“肯定如此”而犯武断的错误。举个例子说:某天上课铃快响时,班里的所某还没到校,听几个学生说,他早上来的挺早,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又回家了,为什么回家没对班里的同学提起。时间一分一分过去,我是越来越担心孩子的去向,正要打电话向家长询问,所某满头大汗跑进教室,手里捏着一本练习本。看到他我很生气地责备他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到校后又私自离校,不跟老师打招呼。我没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就开始上课了。结果一节课下来,所某因情绪低落影响了课堂学习。后来,我才知道所某早上忘了拿作业,因为他姥姥家离学校很近,他觉得回家拿作业一点儿也不会迟到,没有作业反而会耽误订正作业,于是他就跑回家了,可是姥姥窜门去了没在家,所某因到左右邻居家找姥姥耽误了时间。在了解的事情真相以后,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看到学生离校时只是想到学生不把校规放在眼里,因为这种想法决定了自己处理事情的态度——没给学生说出他真实想法的机会。现在看来学生想的很简单,时间足够拿回作业,这样不会耽误批改作业。他并不是故意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只是当时想法集中在拿作业上,忽略了校规的问题。我的“想当然”让我的教学工作出现了失误,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SIZE][/ALIGN][ALIGN=left][SIZE=3][/SIZE][SIZE=3]  孩子是纯真和幼稚的,对于学生的言行举止,我们以成人的思维“想当然”,其实就是不信任的心理在作祟。成人的思维方式有时就像一副有色镜,有色的眼光会拉开我们与他们的距离,隔离我们的情感,误导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行为,不经意的误解和不信任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学会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言行,我们应该给孩子解释行为的机会,应该用宽容慈爱或鼓励或纠正,应该真正做到让孩子们在民主、平等的环境里健康地成长。[/SIZE][/ALIGN]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美猴王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0
      • 财富4
      • 积分8027
      • 经验46310
      • 文章6420
      • 注册2006-05-16
      嗯,说得好,眼见不一定就是实。
      让教育回归朴素!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用“心”教育
      • 级别
      • 徽章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247070
      • 文章2884
      • 注册2008-04-30
      是啊,有时眼睛也会欺骗你.
          普通的我,普通的中学教师,普通的班主任,来到了不普通的论坛,向不普通的班主任学习不普通的理论和经验。

      我的教育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00148833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