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93
    • 经验2586
    • 文章908
    • 注册2009-04-02

     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25——严守信用
     
     
    据《大智经》第四卷记载,其中有一个国王凭藉诚实、守信用,从而化险为夷的故事:

    过去有个国王,名叫须陀须摩王。他诚心地奉行佛教规诫,为人老实,从不打诳语。

    一天早上,须陀须摩王乘车与宫女们一起去花园里游玩,刚出城门,就遇上一个婆罗门伸手向他乞讨。国王很爽快地答应了,但说明现在身边分文未带,等到从花园回来后,保证布施财物给他。

    许下这一诺言后,国王就与宫女们来到花园,在水池中一边洗澡,一边嬉笑游玩。当时有个名叫鹿足的两翅王,趁须陀须摩王玩兴正浓时,突然从天而降,一把抓住了他,消失在天空中。宫女们被眼前发生的一切吓得不知所措,惊恐万分,哭成了一团。哭声尺动了国人,不久,举国上下都知道国王被人掳走,不知去向,大家都很悲伤。


    两翅王抓着须陀须摩王腾空飞行,很快回到了自己的王宫,将他和先前掳来的九十鸥龉豕卦谝黄稹U馐保胪有肽ν趵崃髀妫稚诵摹A匠嵬跫耍挠行┎灰晕唬靶λ担骸拔宜敌胪有肽ν醢。说纳览氡穑杂卸ㄊ伪叵裥『⒆铀频目蘅尢涮淠兀俊?/FONT>
    须陀须摩王回答:“我并不怕死,只是后悔早上不该对人放下无法兑现的诺言,使自己失去了信用。我从小到大,没打过诳语,做过失信于人的事。但今天早上有位婆罗门向我乞讨,我答应回宫后向他施舍,没想到出了意外,使我失信于他,犯了欺人之罪,这就是我痛哭的原因啊!”
    两翅王听了这番话,觉得须陀须摩王这如此诚实,确实难得,便对他说:“你不用害怕失信,我放你回国,你必须在七天之内办完布施婆罗门的事,然后再自己回到这里来。如果过了七天不回来,我会再把你抓来,那时我就不客气了!”


    须陀须摩王答应了两翅王的条件,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他一方面广为布施,一方面向人民表示忏悔和谢罪,还安排了立太子为国王的事宜。须陀须摩王对臣民宣称:“我的头脑迟钝,愚笨得很,没有能力将国家治理好,请大家原谅。现在我是身不由已,性命也掌握在别人手中,马上要远离你们而去,前程实在难测。”臣民及国王的亲属都跪下来向他叩头,希望他不要离去。人们纷纷说道:“请大王留在国内吧,留下来保护我们,这个国家需要你来治理。我们不怕那个叫鹿足的鬼王!”须陀须摩王很感动,但他还是劝说大家:“你们听从我的劝告,千万不能那样做。”接着,便说了几句偈语:
    “实话第一戒,实话升天梯,
    实话小人大,妄语入地狱。
    我今守实话,心中无悔恨。”
    念完偈语,须陀须摩王便毅然告别国人,前往两翅王的住所。

    两翅王掐指一算,七天期限将到,遥见须陀须摩王果真如约赶来,心中非常钦佩。一见须陀须摩王的面,便高兴地说道:“你真是一个讲实话、守信用的人啊,哪个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你已经从我手里逃脱了,还恪守信用,忠实地践约而来,称得上是个伟人!”
    这时,须陀须摩王便称颂讲实话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好处,指出:“讲实话是佛教重要的戒律之一......”他不仅赞颂了讲实话,还时还痛斥了说假话、打诳语、不守信用等,说得两翅王大受感悟,心地清净,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我马上把您和另外九十九个国王送回各自的国家,让你们马上和亲人团聚。”

    禅思禅悟:我们都希望别人对自己讲实话,不想被别人所骗。将心比心,我们也应该对别人说实话,不要欺骗别人。
    如果老是打诳语,当谎言被拆穿的时候,就会失去宝贵的信任和友谊。

     

    [ 此贴最后由hyh311在2009-6-19 10:22:29编辑过 ]
    [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93
      • 经验2586
      • 文章908
      • 注册2009-04-02

       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26——无明苦海
       
       
      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和蔼可亲,经常说一些弟子们熟悉、爱听的事物。为了使众人能够理解,他的说教总是深入浅出,用大量的比喻娓娓道来,弟子们都觉得非常亲切。

      一天释迦牟尼说法后,留出一些时间让弟子们提问。有个弟子向他请教“不知者无罪”是不是真的。

      对于这个问题,释迦牟尼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作了一个比喻:“现在有一把火钳,它被烧得火烫,但肉眼却看不出来。如果要你去拿这把火钳,是知道它烧得火烫受害严重,还是不知道它烧得火烫受害严重?”

      弟子想了想回答:“应该是不知道它烧得火烫受害严重。因为不知道才没有一点心理准备,被烫的时候就来不及采取防范措施。”

      释迦牟尼和蔼地说道:“是啊!如果知道火钳烧得火烫而去拿,就会心胆胆战,深怀戒心,不敢丝毫大意,拿的时候不会用力去抓。如果不知道火钳烧得火烫而去拿,就会用力去抓。可见并不是‘不知者无罪’,而是不知者受害最大。人们就是因为不明真理,所以才会在苦海孽浪里翻腾沉沦。”





      禅思禅悟:往往是愚昧、懵懂的人才容易受到最大的伤害,因为他们无法通过分析得知事件的背景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只胡“有知”才可以使人明智,找到真理。

      [ 此贴最后由hyh311在2009-6-19 16:04:24编辑过 ]
      [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93
        • 经验2586
        • 文章908
        • 注册2009-04-02

         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26——无明苦海
         
         
        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和蔼可亲,经常说一些弟子们熟悉、爱听的事物。为了使众人能够理解,他的说教总是深入浅出,用大量的比喻娓娓道来,弟子们都觉得非常亲切。

        一天释迦牟尼说法后,留出一些时间让弟子们提问。有个弟子向他请教“不知者无罪”是不是真的。

        对于这个问题,释迦牟尼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作了一个比喻:“现在有一把火钳,它被烧得火烫,但肉眼却看不出来。如果要你去拿这把火钳,是知道它烧得火烫受害严重,还是不知道它烧得火烫受害严重?”

        弟子想了想回答:“应该是不知道它烧得火烫受害严重。因为不知道才没有一点心理准备,被烫的时候就来不及采取防范措施。”

        释迦牟尼和蔼地说道:“是啊!如果知道火钳烧得火烫而去拿,就会心胆胆战,深怀戒心,不敢丝毫大意,拿的时候不会用力去抓。如果不知道火钳烧得火烫而去拿,就会用力去抓。可见并不是‘不知者无罪’,而是不知者受害最大。人们就是因为不明真理,所以才会在苦海孽浪里翻腾沉沦。”





        禅思禅悟:往往是愚昧、懵懂的人才容易受到最大的伤害,因为他们无法通过分析得知事件的背景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只胡“有知”才可以使人明智,找到真理。
         

        [ 此贴最后由hyh311在2009-6-19 10:22:38编辑过 ]
        [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93
          • 经验2586
          • 文章908
          • 注册2009-04-02

          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27-猎人赠肉
           
           
          据《百喻经》记载,其中有一则猎人赠予四个商人的儿子猎物的故事:

            在梵授王统治的波罗奈国,有四个富商。他们各有一个儿子,都长得风流倜傥,且喜欢结伴而行,共闯江湖。

            有一天,四位商人之子又一起出城,途中坐在路边休息,互相交谈自已近来的所见所闻。这时,有一位猎人打猎回来,车上装了许多猎物,其中光鹿就不少。猎人驾着马车疾驰而来,准备进城卖掉这些猎物。

            四个年轻人看到满载猎物马车驶来,其中一个迅速从地上站起来,说道:"我向猎人要块肉去。"话音刚落,他已经走到马车前,很不礼貌地说:"喂!打猎的,割块肉给我!"猎人见这个年轻人如此傲慢无礼,便不卑不亢地回答:"向人索要东西,怎么能以这样的口气呢:要和气换和气才对呀!我不会拒绝你的要求,但是按照你的言辞来决定给你哪一块肉."说完这番话,猎人便念了一首偈语:

              "公子所要肉,出言欠和逊;

               按君言粗鲁,只配得筋骨."

          第一位商人的儿子拿着猎人给他的鹿骨,悻悻地退回原来坐的地方,.第二位商人的儿子也站了起来,说道:“我也向猎人要肉.”他来到猎人面前,和颜悦色地说:"大哥,能给我一块肉吗?"猎人笑着说:"当然可以.我也会按照你的言辞来决定给你那一块肉."接着,猎人扶着车把,也念了一首偈语:

          "人说尘世中,兄弟手足情:

           按君言辞和,送君鹿腿肉.”

           第二位商人的儿子拿着猎人给他的鹿腿,高兴的回到路边。第三位商人的儿子也站了起来,说道:“你们都想猎人要了肉我也去。”他来到猎人面前,满脸笑容,用温和、尊重的语调说道:“老爹,请给我一块肉好吗?”猎人也报以一笑。很爽快地说:“我会按照你的言辞决定给你哪一块肉的.”说完这话,他又念了一首偈语:

          “儿呼一声爹,为父心头颤;

           按君言辞敬,赠君心头肉.“

          第三位商人的儿子拿着猎人给他的鹿心,愉快地回到年轻的朋友身旁。第四位商人的儿子迎着他站起身来,说道:“我也去想猎人要肉。”他来到猎人面前,含着亲切的微笑,诚恳而又尊敬地说:"朋友,打猎辛苦了.能否赏我一块肉?”猎人也礼貌的微微颔首,潇洒地说:"没问题,朋友,我将会按照你的言辞来决定给你哪一块肉的。”说罢,他第四次念起偈语:

            "村中若无友,犹孤居森林;

            按君言辞美,赠君倾我车。"

            猎人恐怕年轻人没听清楚,再次强调:"朋友,上车来吧!我要将这整车的猎物都送到你家里去。"第四位商人的儿子也不客气,让猎人驾车把满车鹿肉送回自己家.他吩咐仆人卸下肉后,让厨子马上烹煮,热情招待猎人.他俩边饮酒边交谈,吃喝了整整一夜,尽兴而散。



          禅.思.禅.悟

          每个人有不同的修养和处世方法.在人际交往中,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真诚换取真诚,尊敬赢得尊敬.
           

          [ 此贴最后由hyh311在2009-6-19 10:22:44编辑过 ]
          [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93
            • 经验2586
            • 文章908
            • 注册2009-04-02


            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27-猎人赠肉
             
             
            据《百喻经》记载,其中有一则猎人赠予四个商人的儿子猎物的故事:

              在梵授王统治的波罗奈国,有四个富商。他们各有一个儿子,都长得风流倜傥,且喜欢结伴而行,共闯江湖。

              有一天,四位商人之子又一起出城,途中坐在路边休息,互相交谈自已近来的所见所闻。这时,有一位猎人打猎回来,车上装了许多猎物,其中光鹿就不少。猎人驾着马车疾驰而来,准备进城卖掉这些猎物。

              四个年轻人看到满载猎物马车驶来,其中一个迅速从地上站起来,说道:"我向猎人要块肉去。"话音刚落,他已经走到马车前,很不礼貌地说:"喂!打猎的,割块肉给我!"猎人见这个年轻人如此傲慢无礼,便不卑不亢地回答:"向人索要东西,怎么能以这样的口气呢:要和气换和气才对呀!我不会拒绝你的要求,但是按照你的言辞来决定给你哪一块肉."说完这番话,猎人便念了一首偈语:

                "公子所要肉,出言欠和逊;

                 按君言粗鲁,只配得筋骨."

            第一位商人的儿子拿着猎人给他的鹿骨,悻悻地退回原来坐的地方,.第二位商人的儿子也站了起来,说道:“我也向猎人要肉.”他来到猎人面前,和颜悦色地说:"大哥,能给我一块肉吗?"猎人笑着说:"当然可以.我也会按照你的言辞来决定给你那一块肉."接着,猎人扶着车把,也念了一首偈语:

            "人说尘世中,兄弟手足情:

             按君言辞和,送君鹿腿肉.”

             第二位商人的儿子拿着猎人给他的鹿腿,高兴的回到路边。第三位商人的儿子也站了起来,说道:“你们都想猎人要了肉我也去。”他来到猎人面前,满脸笑容,用温和、尊重的语调说道:“老爹,请给我一块肉好吗?”猎人也报以一笑。很爽快地说:“我会按照你的言辞决定给你哪一块肉的.”说完这话,他又念了一首偈语:

            “儿呼一声爹,为父心头颤;

             按君言辞敬,赠君心头肉.“

            第三位商人的儿子拿着猎人给他的鹿心,愉快地回到年轻的朋友身旁。第四位商人的儿子迎着他站起身来,说道:“我也去想猎人要肉。”他来到猎人面前,含着亲切的微笑,诚恳而又尊敬地说:"朋友,打猎辛苦了.能否赏我一块肉?”猎人也礼貌的微微颔首,潇洒地说:"没问题,朋友,我将会按照你的言辞来决定给你哪一块肉的。”说罢,他第四次念起偈语:

              "村中若无友,犹孤居森林;

              按君言辞美,赠君倾我车。"

              猎人恐怕年轻人没听清楚,再次强调:"朋友,上车来吧!我要将这整车的猎物都送到你家里去。"第四位商人的儿子也不客气,让猎人驾车把满车鹿肉送回自己家.他吩咐仆人卸下肉后,让厨子马上烹煮,热情招待猎人.他俩边饮酒边交谈,吃喝了整整一夜,尽兴而散。



            禅.思.禅.悟

            每个人有不同的修养和处世方法.在人际交往中,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真诚换取真诚,尊敬赢得尊敬.

            [ 此贴最后由hyh311在2009-6-19 10:23:16编辑过 ]
            [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93
              • 经验2586
              • 文章908
              • 注册2009-04-02

              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29-象迹之辨
               
               
                 
               
              一位居士向一位老禅师请教,怎么才能够发现事件的本质而不是表面现象.老禅师就对他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年轻人结伴而行,他们 在道路上看到大象的足迹.其中一位对另一位说:“这是一头母象,怀了一只小象,母象的右眼是瞎的;象背上骑着一位妇人,这位妇人也怀了一个婴儿。”

                这个人说:“我是用头脑思考知道的,你要是不信,我们一同到前面去看。”

                两个人赶紧前行,找到了那头大象,果然同那位年轻人所说的一样。没过多久,母象生了头小雌象,妇人也生了个小女孩。

                那位年轻人的同伴百思不得其解,心想:“我们两个同行,他一看到大象的足迹,就能看出许多问题,我却一点也辨别不出,这是为什么呢?”于是,他就问那位年轻人:“你是怎样辨别大象足迹的呢?”

                这位年轻人回答道:“我只不过是将老师教我们的方法运用到实际中罢了。我看到大象小便的地方,就知道它怀着小象;看见道路左边的草没有任何倒伏,而右边却相反,就知道此象右眼必是瞎的;又看见象歇息之处有小便,便知道象背上驮了人;看见此人右腿足迹深,就知道词人是位怀了婴儿的妇人。”

                说完这个故事,老禅师对那位求教的居士说道:“要发现事件的本质,而不仅仅是表面现象,就需要将所学的知识、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判断,才能够避免得出片面的结论。”



              禅.思.禅.悟



                佛学中讲究看清事物的质而非相,要发现事物的本质,对事物有正确的估计和认识,来源于细致耐心的观察,以及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的本领.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成就事业。


               
              [ 此贴最后由hyh311在2009-6-19 10:23:24编辑过 ]
              [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93
                • 经验2586
                • 文章908
                • 注册2009-04-02

                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30-退让的禅理
                 
                 
                 
                  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就兴冲冲地抱着一束鲜花和供果,赶到大佛寺想参加寺院的早课.

                  可是,刚踏进大殿,迎面跑出一个人,正好与朱友峰撞个满怀,将他捧着的水果撞翻在地.朱友峰看着满地的水果忍不住叫起来:"你看!把我供佛的水果全部撞翻了,你打算怎么办啊?"

                  那个人名叫李南山,他非常不满地说:"撞翻已经撞翻,顶多六一声对不起就够了,你干嘛那么凶啊?"

                  朱友峰十分生气:"你这是什么态度啊?自己错了还要怪人吗?"接下来,两个人互相咒骂起来,互相指责的声音很大.

                  广圄禅师正好经过这里,问明原委后,说:"莽撞的行为是不应该的,但是不具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为.能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及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

                  停了片刻,广圄禅师又说:"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协调的生活层面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在社会上,我们需要与亲族、朋友取得协调;在经济上,我们需要量入为出;在家庭里,我们需要培养夫妻、亲子的感情;在健康上,我们又需要身体健全;在精神上,我们还需要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如此才不会辜负我们可贵的生命。想想看,我们有这么多需要协调的事情,为了一点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值得吗?"

                  听到这里,李南山先说:"禅师!我错了,实在太冒失了!"说着便转身向朱友峰说:"请接受我到诚的道歉!我实在太愚痴了!"

                  朱友峰出由衷地说:"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为点小事就大发脾气,实在是太幼稚了!"



                禅.思.禅.悟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许多时候,为了一点小事而与人动怒,只会徒然耗费自己的时间精力,想想多么不值得!

                [ 此贴最后由hyh311在2009-6-19 10:23:31编辑过 ]
                [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
                在线情况
                3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93
                  • 经验2586
                  • 文章908
                  • 注册2009-04-02

                  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31—四种马
                   
                   
                  释迦牟尼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弟子们静静地等待佛陀的开示。

                  佛陀慈祥地说:“世界上有四种马:第一种是良马。主人为它配上马鞍,套上辔头,它能日行千里,快如流星。尤其可贵的是,当主人一扬起鞭子,它一见到鞭影,便知道主人的心意,前进后退、或快或慢都能揣度得恰到好处,不差毫厘。这就是能明察秋毫的第一等良马。”

                  “第二种是好马。当主人的鞭子抽过来的时候,它不能马上警觉。但当鞭子扫到马尾的毛端时,它也能知道主人的意思,奔驰飞跃,也算得上是反应灵敏的好马。”

                  “第三种是庸马。不管主人多少次扬起鞭子,它见到鞭影都毫无反应,甚至皮鞭抽打在皮毛上,它都反应迟钝,无动于衷。只有主人动了怒气,鞭棍交加地打在它的肉躯上,它才开始察觉,顺着主人的命令奔跑,这是后知后觉的庸马。”

                  “第四种是驽马。主人扬鞭时,它视若未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仍毫无知觉;直到主人盛怒之极,双腿夹紧马鞍两侧的铁锥,霎时痛入骨髓,皮肉溃烂,它才如林初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无知、冥顽不化的驽马。”



                  佛陀说:“弟子们!这四种马好比四种不同的众生。第一种人听说时间有变化无常的现象,生命有陨落生来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奋然努力,立志创造崭新的生命。这就好比第一等良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

                  “第二种人看到世间的月贺月缺、看到生命的起起落落,也能及时鞭策自己,不敢懈怠。这就好比第二等好马,鞭子才打在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驰骋。”

                  “第三种人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经历死亡的煎熬以及肉身的坏灭,看到颠沛困顿的人生,目睹骨肉离别的痛苦,开始忧虑恐惧,善待生命。这就好比第三等庸马,非要受到鞭打的切肤之育,才能幡然醒悟。”

                  “而第四种人只有当自己病魔侵身,如风前残烛的时候,才悔恨当初没有及时努力,在世上空走了一回。这就好比第四等驽马,受到彻骨彻髓的剧痛,才知道奔跑。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



                  禅思禅悟:

                  佛陀借马说人,着实精妙。人生苦短,生命可贵,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日益精进,像第一类马一样驰骋不息,不要等到来不及时方才后悔莫及。
                   

                  [ 此贴最后由hyh311在2009-6-19 10:23:37编辑过 ]
                  [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
                  在线情况
                  3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93
                    • 经验2586
                    • 文章908
                    • 注册2009-04-02

                    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32—不劳而获
                     
                     
                     

                      一个穷汉每天都在地里劳作,觉得非常辛苦,因而时常抱怨上天不公。有一天,他突然想:“与其每天辛苦工作,不如向神灵祈祷,请他赐给我财富,供我今生享受。”

                      他深为自己的想法得意,于是把弟弟喊来,把家业委托给他,又吩咐他到田里耕作谋生,别让家人饿肚子。确保自己没有后顾之忧后,他就独自来到天神庙,为天神摆设大斋,供养香花,不分昼夜地腊拜,毕恭毕敬地祈祷:“神啊!请您赐给我现世的安稳和利益吧!”

                      天神听见这个穷汉的愿望,内心暗自思忖:“这个懒惰的家伙,自己不工作,却想谋求巨大财富。即使他在前世曾做布施,累积功德,也没有用的。不妨用些方法,让他死了这条心吧。”

                    于是,天神就化作他的弟弟,也来到天神庙,跟他一样祈祷求福。

                    哥哥看见了,不禁问他:“你来这儿干嘛?我吩咐你去播种,你播下了吗?”

                    弟弟说:“我也跟你一样,来向天神求财求宝,天神一定会让我衣食无忧的。纵使我不努力播种,我想天神也会让麦子在田里自然生长,满足我的愿望。”

                    哥哥一听弟弟的话,立即骂道:“你这个混帐东西,不在田里播种,想等着收获,实在是异想天开。”

                    弟弟听见哥哥骂他,却故意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听听。”

                    “我就再说给你听:不播种,哪能得到果实呢!你太傻了!”

                    这时天神才现出原形,对穷汉说:“诚如你自己所说,不播种就没有果实。过去不播善因的种子,今天哪会有什么善果?若不行善而想得福,那是根本办不到的!”



                    禅思禅悟:

                    播撒种子就如同是前因,只有播种了,在结果是才会有收获。凡事必须付出才有收获,古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是此理。


                    [ 此贴最后由hyh311在2009-6-19 10:23:43编辑过 ]
                    [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
                    在线情况
                    3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93
                      • 经验2586
                      • 文章908
                      • 注册2009-04-02

                      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33—狐假虎威
                       
                       
                      从前,有一个和尚因为违反寺规被赶出庙门,他十分懊恼,边走边哭。

                      和尚在路上遇到一个鬼,这个鬼也是因为犯法,被毗沙门天王放逐。鬼问和尚:“你有什么心事,为何边走边哭?”

                      和尚答道:“我触犯了僧戒,被逐出庙门。我没有了施主的的供养,而且坏名声传得远近尽知,因此心中愁苦,不知将来怎么办才好。”

                      鬼对和尚说:“我可以让你消除坏名声,得到很多供养。你可以站在我的左肩上,我将扛着你在天空中行走,别人只能见到你而看不到我。这样人们都会认为你是得道的高人,就会给你很多供奉。只不过,你得到供奉以后,必须首先满足我。”

                      和尚想了一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答应了。

                      于是,鬼扛着和尚,在和尚过去被赶走的那个地方行走。那个地方的人看到后都十分惊异,认为这个和尚已经得道,互相转告道:“寺里的众僧不象话,错逐了得道高人。”

                      于是,他们齐聚寺庙,斥骂众僧。众僧无奈,只得马上迎接这个和尚回到庙内,和尚从此得到了很多供养之物,并把所得到的食物供养都先给鬼享受,不违背当初的诺言。

                      有一天,鬼又扛着和尚在空中漫游,正好碰上毗沙门天王属下的司官,吓得魂都飞到了九霄云外,慌忙扔下和尚只身逃命。于是,和尚从高空中摔到地面,众人顿时明白过来他是故弄玄虚、狐假虎威,更是把他唾弃得一文不值了。



                      禅思禅悟:假象只能骗人一时,狐假虎威也只能得逞一时之快,日久必然真相大白,假象和狐假虎威都将最终遭到唾弃。


                       
                      [ 此贴最后由hyh311在2009-6-19 10:23:50编辑过 ]
                      [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
                      在线情况
                      3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93
                        • 经验2586
                        • 文章908
                        • 注册2009-04-02

                        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34—两头倒霉
                         
                         
                        很久以前,梵授王在波罗奈治理国家,菩萨将他转生为树神。

                        那时,有一个渔村。有一天,一个渔民与小儿子一起到渔民经常去捕鱼的水池钓鱼。他抽下了鱼钩,没想到鱼钩钩住水底下的一个树桩,怎么也拉不上来。

                        他心中暗想:“肯定是钩住了一条大鱼。我让儿子回去告诉他妈妈,让她想办法与邻居们吵起来,这样,谁也顾不上来这里,这条鱼就归我一个人了。”

                        于是,他吩咐儿子:“孩子,去告诉你妈妈,我们钩着了一条大鱼,让她和邻居们吵架。”

                        孩子走后,他还是拉不动鱼钩。他担心绳子被拉断,便脱下衣服,放在岸上,自己跳进水里去摸鱼。结果他撞在树桩上,把双眼撞瞎了。同时,有一个小偷把他放在岸上的衣服也偷走了。

                        他疼痛难忍,用手捂着双眼,摇摇晃晃地爬出水池,摸索着寻找衣服,而此时他的老婆正在想法和邻居吵架。她把棕榈叶挂在自己的一只耳朵上,在一只眼睛上涂抹了黑烟灰,怀里抱着一只狗,到邻居家串门。

                        一位女友对她说道:“你把一张棕榈叶挂在耳朵上,一只眼睛上涂抹了黑烟灰,怀里抱着狗,到处串门,难道你疯了?”

                        “我没有疯。你怎么无缘无故出口伤人?咱们到村长那里去评理,我要让他罚你八个金币。”

                        这样,两个人吵吵闹闹来到村长那里。村长问清吵架缘由,便判这装疯闹事的女人有罪。于是,人们把这女人捆起来,用鞭子抽她,命令她快交罚金。

                        树神看到这个女人在渔村以及她丈夫在森林中的不幸遭遇,站在树杈上说道:“人啊!你在水中和地上都做了错事,因而才会两头倒霉。”

                        说罢,念了这首偈语:眼瞎衣服丢,老婆耍无赖。水中和陆上,两处都失败。



                        禅思禅悟:“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正是这种人,任何时候都应该取舍有道。贪欲如果没有止境,那终将自取灭亡。



                        [ 此贴最后由hyh311在2009-6-19 10:23:57编辑过 ]
                        [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img]http://hyh311.cn/images/bzr002.gif[/img]
                        在线情况
                        3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56
                          • 经验4637
                          • 文章346
                          • 注册2009-04-05
                          谢谢!对你充满好奇!
                          忘我地赶路是我当前的生存状态!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