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35
    • 经验17519
    • 文章527
    • 注册2008-03-17
    杯子边上的智慧
    [B]杯子边上的智慧[/B]

    [SIZE=3]     [/SIZE][SIZE=3]杯子装水,平平常常,却隐藏了智慧。古代最初的杯子用黏土做,边做得很厚,笨重而容积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进,它的“体”――杯子本身(边)越来越薄,而杯子的“用”——装水的功能(简称“内容”),越来越大,同样的杯子,可装更多水了。我们看到,尽管杯子的边能装住水,但另一方面边也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这就要求恰当地调配边与内容的份额,实现边少而容多。这对教育教学是有启发的。[/SIZE][SIZE=3]
        教学的“体”就是教本身,教是为了使学生学起来,所以教学的“用”——功能,就是学生的学。这样,教学就像是一只杯子,杯子的边薄,装的水才多。也就是教少而学多。反过来,教得多,就学得少。这不仅是时间的矛盾,更是因为“你都说了,还学什么”,堵塞了学习者亲身认识真理的道路,这就促使我们选择教少学多的,或者是小教大学的教学指导思想。[/SIZE][SIZE=3]
       然而我们在实际上却常常违背这样的思想。我们的课堂,基本上是“教”的。也许我们会说,在课堂上,学生也做作业,而且作业很多,怎么能说学得不多呢?问题在于,成长的部分,都由教师包办了。留的作业,往往既不是外界知识发生的根本,又不是自身知识生长的关键,人类的发现和探寻,以及知识的发生的精妙之处,都给教方占住了(我们教者绝对是好意――那是十分明白的),余下给学生的,是应用已取得的结果。我们夸张地说(这样比较明白、有趣和有刺激性),这时学生的景况,应当有一点像当年的悟空:[/SIZE][SIZE=3]
       “一朝闲暇,众监官都安排酒席,一则与他接风,一则与他贺喜。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什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尫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SIZE][SIZE=3]
       我们的学生当然不会像老孙一样张狂,也不会那么自觉地知道自己的地位,但人自身,这大自然的精灵天生敏锐,会使他们感到生态的不良和不适(我们有的人会嗤之以鼻说,这些人读书不行,这些方面倒是蛮敏感的),与老孙的反应程度不同,性质是一样的,他们不知不觉地厌学了。我们过去认为这些厌学者不过是一介差生,而实际上,他们却很可能是具有悟空品性的一批“超灵生”,前天我在山东遇到的一位年青司机小杨,谈论斯文且颇有启发性,问他为什么只读到中专,是因为读不来还是不想读?回答说是不想读,读书太闷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真正主人,主人在课堂上占的份额却并非大份。这就是问题所在。而且,教学与装水的杯子比,不仅要看装的“学”多不多,而且还要看它的质,比如,上面所说的课堂布置的很多作业似乎也在让学生学,却不过是被动的、非有效成长的部分,所以,它为学所添的权重并不大,教学仍像那种边大容小的杯子,教大,而学小。天津的陈雨亭老师说,到中小学考察,看到许多学校学生每天在坐冷板凳,低效,我认为原因就在此。[/SIZE][SIZE=3]
        我们始终无法克服教多学少的情结。这就像不肯丢弃厚边的杯子一样——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决不会笨到认为杯子需要厚边,这是因为我们清楚知道杯子之用是装水,而在教育教学中,许多人却不知道教学的目的在于推动学生的学。我们十分盲目地认为教育和教学,教了就是教了,教了就会了,忽视了“教”和“会了”之间有一个永恒的中介,哪怕是十分短暂,这就是学。还有,词义也会给我们带来困扰。我们把本来是专指“教”的词,因教的是学问范畴而称为“教学”,尽管它形式上有一个“学”字,对我们也没有多少帮助,我们口里说的是“教学”,心里想着是“教”,很难接受在教学中分离出学生的学的这样的思想,也不愿意对教学概念来一番更新,就这样,我们不少人对为什么“教”会起作用,它的作用是什么,统统是模糊的。[/SIZE][SIZE=3]
      所以,我们在学会教少学多之前,也就是对应于知道好的杯子应是“边小容多”之前,要先知道教是为了学。为此吾将上下而求索,要先来请教古代的工匠,问问他们何以知之,杯子是用来装水的?[/SIZE][SIZE=3]
    我们首先会见了一位高层次的工匠。他问之摇首,不知有水,只知有泥,他说,此杯做来何用,并非我辈所宜知。我只知这团泥,要做成一严格的圆台形状,然后在其中做出凹陷,近来多人说凹陷要大,所以我也就做大了,似乎用户反映也较好了。(答非所问[/SIZE][SIZE=3])
      后来,我们又会了一位农民工匠,他说,他知道,水到处都有、人人都喝,只要想喝水,用手捧,用荷叶,用竹筒,用葫芦都可以,你看,这是我自家做的纸杯子,跟雪糕筒似的尖尖的。我们一看,果然好用。[/SIZE][SIZE=3]
        好了,虚构的故事讲完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前头一位,从泥——杯子之体出发去思考问题,后头一位,从喝水——杯子之用出发去思考问题,优劣立见。我们思考教学的问题,应当学习后面的那位农民,从喝水出发,即从学生的学开始。而不是从既有的教学的概念开始,才比较容易认识教是为了学。[/SIZE][SIZE=3]
        学生的学,是原发的,自出生就有之,不管你有没有教学存在,它都存在,而不是像某些朋友所说,有了教学才有学生的学。而且学生的学无处不在,问题是你如何给他因势利导。教(或教学)对人的学是有帮助的,但教不是学产生的根本原因,只是学生的助力,更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发挥学习者的生命力量的根本的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终端,也是其基本的过程,我们学习那位农民从喝水出发,回过头来想杯子的办法,先假定课堂上都应当是学生做的,没有老师的份儿,然后,才来看那些地方需要我们帮,再加进我们的份额,这样就可以把教学这个“杯子”做得很适合喝水了,也就是说,真正的教少学多了。我记得小时候,家中养了一匹小猫。我也曾充当小猫的教师,用一根竹杆一头绑着小绳子,绳子下面绑一个小纸团,小纸团动,小猫就腾那跳跃,不时作擒拿状,显然它把纸团视作移动的小老鼠,它的动作出于本能,那时我的小猫学生和我自己都欢喜得不行,所以小猫一见我就发出妙妙的欢呼声(据说妙字就是这样发明的),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我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怕又有点庆幸,如果我当时像今天那样有丰富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责任感,我就会不相信小猫的学习本能,就会对它施以严格之教,比如给它先讲跳的意义和方法,指出它今后生活的出路在于跳,我会讲呀讲呀,小猫昏昏欲睡,而我决不会睡,因为我已经暴跳如雷,对于小猫的不自爱感到十分痛心。于是我认识到德育为先,不是因为德育重要,而是因为我要维持教学秩序,于是,于是我就痛批小猫,我在这种状态下度过我的教育生涯,而小猫也就在这样的痛苦中长成大猫,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补上腾那的一课……好在我那个时候是小孩,这一切后怕都未发生,所以我和小猫相得甚欢,留下了如此美好的记忆,至少在脑海里留下了它的黑白照(因为当时没有彩色照相机),来证实我们的师生之谊。我因此有资格总结我的教育教学经验,就是我的教很小,能让小猫跳和玩起来就成了,而小猫的学很大,所有的时间和我家的15平方的小厅,都供它活跃。[/SIZE][SIZE=3]
       总之,我们执着一头,就是学的一头——即要喝的水的一头去思维,就比较容易进入生本的佳境。这种思维方式,对杯子的体和用的认识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人们很容易知道关于杯子的道理,然而对于教育这样的分辨不易的对象,则大有裨益。[/SIZE][SIZE=3]
       对教育分辨之难,在于教者是社会教育责任的承担者,也是教育行为的实施者,而学生则是教育提升的工作目标和最终、最重要的实施“场地”,更是为之提供动力源泉和相关的本能基础,是真正的教育完成者,因而教育教学是一种“我请客你付帐”式的特殊的管理关系,教者是教育使命的承担人,而学者却是教育使命的最后和最基本的完成者,教育发生在他的身上。也就是说,我们要绕一绕口令才能把这样的关系说清楚:教者负有依靠学习者自身使之获得提升的使命。[/SIZE][SIZE=3]
        对于这样的管理关系,老子强调“无为而为”。他用了一系列比喻来说明,其中涉及“杯子”。他说“埏埴(黏土)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就是说,我们既要做容器和房子,因为它将给我们带来便利,又要尽可能把有“当其无”——有是为了产生无,即形成空间,例如杯子的边缘必须很薄,这样才能够有更大的容积,从而可以装更多的水,起到它真正的作用。这里,老子还给了我们以“当其无”的思想方法和和工作方法,刚才我们从学这一头出发去思考的方法,就是“当其无”法则的一次运用。下面我们来看“当其无”,即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必要性。[/SIZE][SIZE=3]
       一次,樵北初级中学的“论坛式”培训会上,一位教师说,在他[/SIZE][SIZE=3]
    班里有一个学习成绩17分的学生,教育他十分困难。下面是师生的对话:[/SIZE][SIZE=3]
           “你不读书,将来会成为一个贫困户的!”[/SIZE][SIZE=3]
           “什么贫困户?”[/SIZE][SIZE=3]
           “你将来养不活爸爸妈妈!”[/SIZE][SIZE=3]
           “不会,我爸妈吃得很少。”[/SIZE][SIZE=3]
            “那时你连自己也养不了。”[/SIZE][SIZE=3]
            “我吃得更少了,我常常只吃饭不吃菜。”[/SIZE][SIZE=3]
                 ……[/SIZE][SIZE=3]
       对这样的刀枪不入的学生,我们对他“师本”,锐意教之,无效;对他“本本”,要他读我们的教材,无望;对他“考本”,要它考什么学什么,已经麻痹了,哀莫大于心死。只剩下一条路:“生本”。[/SIZE][SIZE=3]
         我问这位老师,这位学生总有什么喜欢的吧?“有,十分喜欢看连环画”,比如《老夫子》,等等。我建议他,最好让这位同学把连环画带进课堂,让他做连环画的专家,成为连环画大王,讲、读、写连环画。(其实我也很喜欢连环画,特别是王泽的《老夫子》,比如说27楼的人半夜3点钟打电话吵醒35楼的人,问“有没有看见我家的狗,白斑点儿的”,第二天晚上,35楼的人同样在2点钟打电话给27楼的人,说“对不起,没有看到你的狗”。看这样的故事,好玩不好玩?)我们把这位17分同学所做的事情从课堂之外的底层,一下子提升到课堂之内的合法的、显要的、被人关注欣赏的地位,是不是太机会主义了,太过分了?这上的是语文课吗?是思想品德课吗?我们说,都不是,又都是。这位学生进行了最喜爱的、对他来说最丰富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实现了从厌弃课堂到喜爱课堂的大转变,这怎能说不是生动的语文课和思想品德课呢?但是,这样的课是不符合原有的教学规范的,所以又不是原有的语文和思想品德课。[/SIZE][SIZE=3]
        我们承认了这位学生的不同凡响的学,并为此不惜改变我们熟悉的、习惯的、感情深厚的旧课堂方式和神圣的教材内容,特别是我们的教退缩了,让位于这位学生和所有学生自身的活动了。当然,这个时候,教实际上还在,但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形态,不是“我告诉你”了,而是“我帮你的忙你自己去学”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再把这个动作称之为过去意义上的上施下效的“教”了,这个动作是不是可以叫做“帮学”呢?(不太好听,以后再找,总之不太愿意叫做“教”了,我们像搬到了森林里的新的家,诸事不备,比如家具不齐,但很兴奋,尽管我们最后还是要称它为“教”)看,我们不是活脱脱看到了一个边小而容大的杯子形象了吗!我们不是把过去的我们的师本的、本本的、考本的东西都“当其无”了吗?为什么当其无?是因为想要迎接孩子们的无限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的“有”。只有孩子们学起来了,我们教者的希冀、课本知识的落实、考试成绩的提升,才是可能实现的。由此我们想到,“生本”乃是众本之本。而且,什么是教育者的奉献?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愿意改变自己和自己的工作的形态,来为孩子们的学做铺垫。我们是孩子们学习的激励者、帮助者和永远的解释者,我们总能给学生的行为以学习的解释,使之获得合法的、显要的、符合真善美精神的地位。这就是杯子精神,或者说,是杯子所表现的智慧。[/SIZE][SIZE=3]
        当我兴奋地说到这里的时候,一个声音冷静的说:注意,你刚才举的老夫子的半夜打电话的故事是反映了人性中不好的一面的故事,[/SIZE][SIZE=3]
    你准许17分的学生在课堂上读这样的故事,谬种流传,这不是放任自流吗?[/SIZE][SIZE=3]
       我们说,杯子中的水不就是规范在杯子里了吗?杯子就是让它流不走。你要知道在改革的课堂上发生了什么,就要到改革的课堂去:一个“闲云野鹤”,一个课堂的叛逆者,我们让它归来课堂,就是让他处在教育的环境之中。上述这个《老夫子》故事,可说是呈现了人性的不良的一面,但故事本身是用正面叙述的方式来对之进行批判的,它所引起的读者的笑声就含有批判的意味。不要忘记我们的孩子们处在一个拥有强烈的教育性的今天和社会之中,何况实践表明,孩子们的个体和群体,都会有这种崇善的敏感,都能体会幽微,在课堂上会出现正义,会使孩子们在思想交锋之中获得更深刻的东西。问题是你要相信他和依靠他,给他空间和时间可以作自主的活动。[/SIZE][SIZE=3]
       有人对我说,你这里举的例子都是差生的。“优生”又怎么样?[/SIZE][SIZE=3]
       我们说,所有的学生都会在自己的(有人帮助的)学中获益,大量事实表明,原来的优生更是在自己的基础上长足进步。至于有的学校说,我们舍不得让优生放开,因为这批优生是学校的品牌,应当“重点保护”,那肯定会无形中造成了学生发展的局限。[/SIZE][SIZE=3]
        我们建议校长们、老师们好好地研究课堂怎样令学生兴奋地学习,办法是把你眼前的那个茶杯好好端详一下,并且喝一口香浓的茶。[/SIZE][SIZE=3] [/SIZE][B][SIZE=3]今天,面对高二的学生,我抛出的一个问题,原是希望他们能够接过我的话茬去思考问题的。问题很简单“请就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举个例子?”这是一个对高一学生都显简单的问题。可是问完了这个问题之后,下面居然鸦雀无声。我又问了一遍“谁来回答?”回答我的还是一片寂静。[/SIZE][/B][B][SIZE=3]我愕然?她们怎么了?我的地理课向来以课堂气氛活跃而闻名的,可是,现在居然一个简单的问题都没有人能站起来回答?[/SIZE][/B][B][SIZE=3]她们不会?不是的。当我单独点名要她们回答的时候,她们明明就会的,那是什么原因?思来想去,原因只有一个——习惯。她们已经习惯于听我来讲,听我来说,根本就没有自己思考自己发言的准备。反思这一年以来,主要以区域地理的内容为主,而这块内容对我来说,也是个全新的内容。于是乎,我在备课的时候拼命的学,拼命的汲取新的知识。然后,我再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知识告诉他们。记得有一次期中考分析会时,有个学生对我说“毛老师,你给我们的问题,我们还没有思考,您已经全答了。”那时,这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我那时全副身心都放在课来不及上的问题上,每次上课我只记得的是要拼命上,要快点上。而今天想来,其实我的学生已经把这个问题考虑到了。[/SIZE][/B][B][SIZE=3]我高二一年的备课笔记整整写了五本,里面内容之详细,几乎没人可比。那时,检查备课笔记时,教务处说我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我还不太受用,觉得他们,诶看到我的努力。现在想来,备课的时候,我已经埋下了今天的祸端了。[/SIZE][/B][B][SIZE=3]如果不是看到这篇《杯子边上的智慧》,我几乎都要忘了该怎么上课了。好好地研究课堂怎样令学生兴奋地学习。怎么把老师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这是我们教学的真谛。[/SIZE][/B][B][SIZE=3]我很开心能遇到<杯子边上的智慧>,我把它称为自己美丽的邂逅.希望您也能从中得到些什么.[/SIZE][/B]
    If you are happy, what will you do?"
    “ If I am happy , I will buy something delicious to eat."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sad ?”
    If I am sad , I will also buy something delicious to eat .”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展翅翱翔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5267
      • 经验158569
      • 文章5147
      • 注册2008-05-02
      怎么把老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
      也是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3227][color=blue][B]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B][/color][/url]
      论坛行走有困难请点击:[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2&ID=86679][color=red][B]论坛新手请进[/B][/color][/URL]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5
        • 经验8348
        • 文章121
        • 注册2008-03-19
        [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儿[/U]发表的内容:[/B]

        杯子边上的智慧

             杯子装水,平平常常,却隐藏了智慧。古代最初的杯子用黏土做,边做得很厚,笨重而容积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进,它的“体”――杯子本身(边)越来越薄,而杯子的“用”——装水...[/QUOTE]
          是的,我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而且我的班主任工作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因为第一年当班主任,很多东西都不懂,所以与我什么都是新的,什么事都是我自己来做.后来,学生什么事都问我老师这个怎么办?那个怎么办?最终我知道了是我培养了学生的惰性.突然意识到是自己角色还没有高清楚.
        燕我们一起加油吧,知道问题了就是往前迈了一步.

           期待快乐的当老师!
           chaiyi21c@126.com
        离优秀的人越近,你学习的东西就越多!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品味成长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4470
          • 经验57223
          • 文章4028
          • 注册2006-06-14
          燕儿老师,正巧呢,这两天我也在看这篇文章.真的很好,我还建议校长让全校老师都看看呢.
          我的博客:http://nianyongyun.blog.163.com/
          欢迎您的指导.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用“心”教育
          • 级别
          • 徽章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247070
          • 文章2884
          • 注册2008-04-30
          学习了
              普通的我,普通的中学教师,普通的班主任,来到了不普通的论坛,向不普通的班主任学习不普通的理论和经验。

          我的教育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00148833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35
            • 经验17519
            • 文章527
            • 注册2008-03-17
            [QUOTE][B]下面引用由[U]月影[/U]发表的内容:[/B]

            燕儿老师,正巧呢,这两天我也在看这篇文章.真的很好,我还建议校长让全校老师都看看呢.[/QUOTE]
            月影老师,我真的很庆幸自己在还不算陷得很深的时候看到这篇文章。我还刚执教三年不到,已经开始这样了。想来真是后怕,老师,真的教得越久,就越容易丢失一些东西呢。
            If you are happy, what will you do?"
            “ If I am happy , I will buy something delicious to eat."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sad ?”
            If I am sad , I will also buy something delicious to eat .”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06
              • 经验4086
              • 文章205
              • 注册2007-10-06
              我已经从教十年了,但这篇文章对我还是大有帮助的!!!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91
                • 经验5610
                • 文章271
                • 注册2008-05-26
                看到这篇文章,我的感触很深。在教学上我们太害怕学生没有能力学,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想代他们解决:考试前帮他们总结好知识点,考试后帮他们分析不足和差距……这一切就使得我们的学生只是在“应付”,他们无法摆拖我们的“爱护”,于是一部分学生只能听从,一部分学生只能叛逆……
                心之所愿,无所不成。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35
                  • 经验17519
                  • 文章527
                  • 注册2008-03-17
                  [QUOTE][B]下面引用由[U]非衣[/U]发表的内容:[/B]

                  看到这篇文章,我的感触很深。在教学上我们太害怕学生没有能力学,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想代他们解决:考试前帮他们总结好知识点,考试后帮他们分析不足和差距……这一切就使得我们的学生只是在“应付”,他们无法...[/QUOT十E]
                   
                  我现在同时在教高一和高二.对高一我们只要负责会考就行,毕竟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以后就不学地理的,对于地理我对她们的要求,也就仅限于上课能认真听就行了.所以,我时常抽时间让她们讨论,聊天.
                     可是在高二,我是第一年上高二,再加上课时比较不够,我一刻也不敢松懈.不知不觉中自己就成了灌输者了.可是,我还是不太敢冒这个险,毕竟在一个重点中学里,没有成绩,是绝对不行的.
                    其实也挺困惑的.
                  If you are happy, what will you do?"
                  “ If I am happy , I will buy something delicious to eat."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sad ?”
                  If I am sad , I will also buy something delicious to eat .”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1
                    • 经验160
                    • 文章19
                    • 注册2008-02-18
                    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你是位睿智的班主任。
                    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35
                      • 经验17519
                      • 文章527
                      • 注册2008-03-17
                      [QUOTE][B]下面引用由[U]啤酒花儿[/U]发表的内容:[/B]

                      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你是位睿智的班主任。[/QUOTE]
                      不好意思,我不是班主任呢,不过,我觉得其实任何老师都应该学学班主任管理艺术,所以我就来了.呵呵
                      If you are happy, what will you do?"
                      “ If I am happy , I will buy something delicious to eat."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sad ?”
                      If I am sad , I will also buy something delicious to eat .”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用“心”教育
                      • 级别
                      • 徽章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247070
                      • 文章2884
                      • 注册2008-04-30
                      好好地研究课堂怎样令学生兴奋地学习。怎么把老师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这是我们教学的真谛。
                          普通的我,普通的中学教师,普通的班主任,来到了不普通的论坛,向不普通的班主任学习不普通的理论和经验。

                      我的教育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00148833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