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19
    • 经验21402
    • 文章763
    • 注册2008-04-29
    做自己情绪、情感的主人
    [ALIGN=center][COLOR=#b3614d][B]做自己情绪、情感的主人[/B][B][/B][/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b3614d][B][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B][B]——《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读书笔记之一[/B][B][/B][/FACE][/ALIGN][ALIGN=center][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FACE][/COLOR][/B][/ALIGN]
    [COLOR=#b3614d]        诺尔曼[FACE=Times New Roman].[/COLOR]丹森曾说:情感规定着人的存在。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是一个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情感的本质就是自我的感受。一个误打误撞、缺乏科学依据、却又被世人追捧的名词——情商——的出现,表达了人们对情绪、情感的高度关注。“人人都可以调控自己的情绪”的理念随着情商一词的流行,早已深入人心。可知可感的情绪、情感时常左右着我们的生活:[/FACE]
    [COLOR=#b3614d]     [B][/B][/COLOR][COLOR=#b3614d]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成*****了,手舞足蹈;失败了,垂头丧气。分离时,依依不舍;害羞时,扭扭捏捏。奋斗过,无怨无悔;落魄过,忍辱负重。爱,直叫人生死生死相许;恨,欲寝其皮食其肉。有的人笑口常开,活得像阳光一样灿烂;有的人牢骚满腹,永远像是上帝的弃儿。有的人会为区区小事而大发雷霆,有的人总对过去的恩恩怨怨耿耿于怀。有的经常后悔,却总悔而不改;有的人总感到委屈,好像整个世界都对不起他;有的人时时感到不***全,似乎到处危机四伏;有的人口口声声“捣糨糊”,却终究心有不甘。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人生的巨痛;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终成难言的遗憾。在一次次的感动与自我感动中,人性慢慢升华;在一次次的体验与领悟中,个体逐渐成长”。(第91页)[/COLOR][COLOR=#b3614d] [/COLOR]
    [COLOR=#b3614d]      这一切就是人的情绪和情感。[/COLOR][COLOR=#b3614d] [/COLOR]
    [COLOR=#b3614d]    人的情绪与情感与身心健康关系十分密切。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喜伤心、悲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等。把情绪、同感与人的健康联系起来,使我们更好的去把握它。[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FACE][COLOR=#b3614d] [/COLOR]
    [COLOR=#b3614d]     在四川汶川抗震的英烈中,有一个名字被全中国人所记住,他就是武文斌。更让人感动的是他的父亲。在痛失爱子后,他并没有被这种痛苦所压倒,而是向军队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接过儿子的遗物,投入抗震救灾之中,去完成儿子未完成的任务。”从此,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身穿迷彩服、两鬓白发的一位老人出现在抗震救灾的队伍当中(请原谅我没有记住他的名字)。从情感上说,我们为有这样一位坚强的父亲而骄傲、感动。但是当我们深入分析后就会发现。武父作出这样的决择应该是一种最积极的排解心理痛苦的做法,是一种对[B]负性情绪[/B]的[B]建设性反应[当人们遭遇负性情绪、情感时,若不及时疏导,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会以各种形式外化。如攻击他人、自暴自弃、利他等[/B]。在各种反应当中,只有利他是一种建设性的反应,其他都是破坏性的反应。[B](第99-101页)]。[/B][/COLOR][COLOR=#b3614d] [/COLOR]
    [COLOR=#b3614d]     面对丧子之痛,有些人长睡不起、有些人萎靡不振,甚至有些人丧失理智,出现精神失常,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人们常把“白发人送黑发人”看成人生最不幸事之一。武父的丧子之痛自然不用多说,他用这种积极的方式——利他行为去排解心中的悲伤,无疑是最好的方式。我们在为他感动的时候,也为他的理智而佩服,祝福他能够早日走出心中的阴影,也同时祝愿更多的人都能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任由摆布的奴隶。[/COLOR][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 [/FACE][/COLOR][/B][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 [/FACE][/COLOR][/B]
    [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         [/FACE][/COLOR][/B]
    [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        说明:《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张玲等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袁振国主编)[/FACE][/COLOR][/B][ALIGN=center][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FACE][/COLOR][/B][/ALIGN][ALIGN=center][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FACE][/COLOR][/B][/ALIGN][ALIGN=center][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FACE][/COLOR][/B][/ALIGN]
    [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SIZE=3][/FACE][/COLOR][/SIZE]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19
      • 经验21402
      • 文章763
      • 注册2008-04-29
      [ALIGN=center][COLOR=#b3614d][B]辩证地分析“利他行为”[/B][B][/B][/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b3614d][B][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B][B]——《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读书笔记之二[/B][B][/B][/FACE][/ALIGN][ALIGN=center][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FACE][/COLOR][/B][/ALIGN]
      [COLOR=#b3614d]   [/COLOR][COLOR=#b3614d]     当人们遭遇负性情绪、情感时,若不及时疏导,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会以各种形式外化。如攻击他人、自暴自弃、利他等。在各种反应当中,只有利他是一种建设性的反应,其他都是破坏性的反应。但是过分的利他却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因为过分利他会导致自我的迷失。[/COLOR][COLOR=#b3614d][/COLOR]
              [COLOR=#b3614d]“从利他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来看,可以将利他行为分为两种:作为手段的利他行为与作为目的的利他行为。最初的利他行为,都只是作为手段,如儿童的利他行为,它只有在得到奖励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巩固。……因为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离不开别人的报酬,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它无法体现主体的力量。当然,随着主体的发展,利他行为可能发生一种奇迹式的质变或飞跃,它由手段变成了目的,行为者在利他行为中体验到了愉快。这种愉快不是依赖于别人的奖励,而是取决于行为者个人心目中相对独立的自我肯定的评价。而过分利他行为显然是作为手段的利他行为,它与自我的力量无关。[/COLOR]
      [COLOR=#b3614d]     [/COLOR] [COLOR=#b3614d]狄德罗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越是文明,越是彬彬有礼,他们风尚就越少诗意,一切都在温和化的过程中失掉了力量。”现代文化使生命之根枯萎,精神之花凋零,生命的本能和精神的追求双重退化,人正常得俗不可耐”[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FACE][COLOR=#b3614d][/COLOR]
           [COLOR=#b3614d]过分利他会导致自我的迷失,而真切地感受自我的存在与力量是一种高峰体验。有些学生在校时,表现无可挑剔,但今后不一定很有出息;而有些学生在学校时,常令人头疼,但毕业后往往成绩卓著。原因就在于他们在校时,是否感受到自我的勃勃生机与独特价值,他们的自我是否被唤醒![/COLOR][COLOR=#b3614d][/COLOR]
           
           [COLOR=#b3614d]记得前不久看过一篇文章,批评北大的季羡林教授越来越没有个性,越来越趋于平庸,作者说这是北大的悲哀,也是中国的悲哀。现在想来,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密勒曾说过:“一个社会中,怪僻的数量一般总是和那个社会所含的天才异秉、精神数量和首先勇气的数量成正比。今天敢于独立怪僻的人如此之少,这正是这个时代主要危险的标志。”[/COLOR][COLOR=#b3614d][/COLOR] [COLOR=#b3614d] [/COLOR]
      [COLOR=#b3614d]      赵薇演的小燕子为什么曾风靡一时,就在于它迎合了人内心里那种张扬生命活力的需要。时下流行的“非常[FACE=Times New Roman]6[/COLOR]+[FACE=Times New Roman]1[/FACE]”节目,也正是为每个人表达独特的生命体验提供了一个平台。教师可以一改往日严肃形象,狂歌劲舞;警察也能一展歌喉,表现别样的自我。在这里,你可以推翻原来的形象而重塑自我、感受自我。[/FACE][COLOR=#b3614d] [/COLOR]
      [COLOR=#b3614d]     回想自己,从教快[FACE=Times New Roman]10[/COLOR]年了。多次与原来的学生交谈,我在他们的影响中就一句话“课讲得好”,如果要让他们说一说哪一次的影响最深,他们都说不上来。我时常在感慨,我那么动情的讲演在学生的心中竟然都化为一个“好”字而再也找不到踪影了,我的教育教学的影响力到底在哪里?正是那些合乎常规的、表现得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淡忘了这一切背后的活生生的个体!不论同事还是学生提起我,竟然说不出一个特别的地方。我提倡学生张扬个性,可是我的个性却已丧失殆尽。当然我并不刻意去追求“个性”,因为作为教师还负有教化*****能,我只希望我的生命多一份激情、多一层幸福![/FAC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SIZE=3] [/FACE][/COLOR][/SIZE][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FACE][/COLOR][/B][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FACE][/COLOR][/B][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 [/FACE][/COLOR][/B]
      [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         [/FACE][/COLOR][/B]
      [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3614d]          说明:《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张玲等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袁振国主编)[/FACE][/COLOR][/B]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3
        • 经验238
        • 文章10
        • 注册2008-09-02
        深以为然!
        Jackie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8
          • 积分6714
          • 经验111290
          • 文章6757
          • 注册2008-09-03
          深刻!许多时候我们丢失了自己,也丢失了我们的锐气。做一个有个性的人可不那么容易,于是我们选择了平凡。
          班级文化专著《打造高中卓越班级的42各策略》,全国各大网站有售。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19
            • 经验21402
            • 文章763
            • 注册2008-04-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爱影摇曳[/U]发表的内容:[/B]

            深刻!许多时候我们丢失了自己,也丢失了我们的锐气。做一个有个性的人可不那么容易,于是我们选择了平凡。[/QUOTE]
            所以我们要做一回自我!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19
              • 经验21402
              • 文章763
              • 注册2008-04-29
              [B][FACE=黑体 ][COLOR=#8f6699][SIZE=3]系列笔记1:[/FACE][/COLOR][/SIZE][/B]
              [FACE=黑体 ][COLOR=#8f6699][SIZE=3][B]                        [/B][ALIGN=center][COLOR=#000000][B]1、为什么我们的心理会出问题[/B][/FACE][/ALIGN]
              [SIZE=3][COLOR=#000000]   [FACE=楷体_GB2312]  “早在半个多苦心世纪之前,心理学家荣格就提醒人们,要防止远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他认为,随着人们对外部空间的拓展,人对心灵的提升却停滞了:人们在智力方面收获过剩,心灵方面却沦丧殆尽。精神生活中的深度不***折磨着现代社会中最敏感的人:苦闷、焦灼、冷漠……几十年过去了,荣格的担心成为了现实。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加剧,许多人不堪重负,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抑郁症被世界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纪病”。还有更多的人,虽然从表面看来一切正常,但内心也在默默忍受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第1页)[/SIZE][/COLOR][COLOR=#000000][/COLOR][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     [/COLOR][/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SIZE=3]     想想人生匆匆,何苦如此苦闷。人们在竭力的变革着自然界,却忽视了对自我心灵的提升,这一快一慢,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就显得多么的不和谐。人啊,你为何在倾斜和摇摆中仍不能正视自己的弱小。[/SIZE][/COLOR][/FACE]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SIZE=3]    人创造了强大,并挑战着一个又一个极限,然而面对自然界,人的生命却如芦苇般脆弱。看到自己的无助和弱小,人在创造“超人”、“机器人”、“××组合”中自我麻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其宏大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震撼效果,而这正是作为个体的人不自信的表现,个体的忽视只能用叠加和组合来形成对自然的回应。[/SIZE][/COLOR][/FACE]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SIZE=3]    人往往对外界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对内心的关注,当我们对那些超乎寻常的事物报有超乎寻常的兴趣时,人们过多地是被现象迷惑,从而忘记了内心深处真实的本我。人总在寻找着一种力量,希望通过这种力量去改变人自身,使人强大、使人完美、使人永生……人在这种无限的寻求中不断地在大自然打上烙印。一方面是无止境的征服,另一方面又是不可更改的弱小。[/SIZE][/COLOR][/FACE]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SIZE=3]    蓦然回首,却发现又回到了原点。弱小与强大,忽视与震撼,……人,怎不能恐惧、幻想、崩溃?![/SIZE][/COLOR][/FACE][ALIGN=center][B][FACE=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FACE][/COLOR][/B][/ALIGN][/COLOR][/COLOR][/FACE]
              [ 此贴最后由行走在风中在2008-10-31 11:12:57编辑过 ]
              做最好的自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