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5561
    • 经验199245
    • 文章5460
    • 注册2007-08-06
    用“爱心”与“智慧”书写追梦的神奇
    [FACE=楷体_GB2312][B][SIZE=4]       用“爱心”与“智慧”书写追梦的神奇
    [/FACE][/B][SIZE=3]             ——读郑立平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有感[/SIZE][/SIZE][SIZE=3]
    [FACE=楷体_GB2312]   3月1日,是学生开学的第一天,也是我正式捧起了自己最敬佩的追梦书生山东省首届十大创新班主任、齐鲁名师郑立平老师的力作——《把班级还给学生》。这一捧不要紧,整个人连同心一下子陷了进去,根本不能自拔。每天早上出门,这本《把班级还给学生》会紧紧随身相伴,课间哪怕只有两三分钟我也要深情地望上它两眼,晚上更是与它相拥而眠。历经20天的品赏,如今终于全部赏完。此刻再次捧着这本爱书,我感觉它已不再单单是一本凝结着郑老师大量心血的著作,更是郑老师这位坚守班主任岗位20年的优秀老班的充满爱心和智慧的心灵之舞。在这场特别的舞蹈中,郑老师舞出了自己真诚、高尚、沉着、睿智和神奇,更舞出了他为人师的骄傲。下面我想详细来谈谈读罢此书的感受,期待与众多朋友一起分享。 [/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SIZE=4][B]一、这是一曲曲用“爱心”弹奏出的真情乐章[/B][/FACE][/SIZE][/SIZE][SIZE=3]
    [FACE=楷体_GB2312]   有人说:教育有两个目标,一是让人智慧,一是使人高尚。这两个目标就好比硬币的正反面,缺一不可。如果说哪个更重要,我们也许只能说后者。因为不能让学生成为善良的公民的教育,不过是在制造社会的破坏者。爱心应是一个高尚公民的核心,因为只有一个人懂得爱,才可能为自己和他人、社会创造幸福。因此,我们需要把教育的更为重要的目标锁定为使人高尚,让人心中生爱。那么作为师者的我们,就更应该让“爱”注满自己的心间。要说心中有爱,我相信没有一个同行会否定自己心中没有,可是当我们面对哪些整日撒谎、不断制造事端、做什么事都给你弄得一团糟,学习成绩根本提都提不起来等等的孩子时,我们心中的爱又有多少?你能微笑着坦然面对这样的弱势群体吗?你能如和煦的春风吹润他们的心田吗?我坦白地讲自己目前还没有做到!我不知道大家都能不能,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真的能!那就是《把班级还给学生》的作者——郑立平老师!还是让我用在书中看到的一个个真实的场景来做出最好的回答吧![/SIZE]
    [/FACE][FACE=楷体_GB2312][SIZE=4][B](1)、 宽容中有爱[/B][/FACE][/SIZE][SIZE=3]
    [FACE=楷体_GB2312]    翻开这本书,曾有这样一副画面深深吸引着我:那是一天午后,我正要骑车外出。在甬路上和一位学生打招呼的声音刚落,忽听身后一位学生问:“老X,您要出去?”语音清脆而特别,把我和往来的学生都惊了一跳,我停下来,周围也很快有不少学生围拢过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称谓,我满脸的恼怒与尴尬。自己那位“大逆不道”的弟子茫然无措地站在路中间,那些伫足观望的学生似乎专门在等着看我怎么来处理。怎么办?发火?狠批?揪他到教导处?叫家长?……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一会儿,我左手一摸自然卷曲的头发,右手轻轻拍了拍孩子的肩膀,慢慢地说:“好小子,你可真行!虽然我听着不雅。但你抓住了老师的外貌特征,还很有些创意呢!老师希望你以后更有礼貌些!”那学生似乎还没有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有些哆嗦地辩解说:“老——老——老师,其实同学们都感到你特别亲切!我也是觉着亲切才那样叫的,以后再也不敢了……” 没等他说完,我接着安慰道:“不要紧,我知道你也没有什么恶意。如果你真的感觉这样亲切,就尽管叫好了。”说完,就扭头走了……[/SIZE]
    [FACE=楷体_GB2312]   看完这幅画面,我最想问:朋友们,当我们遭遇这样的尴尬时,我们能像郑老师这样大度地谅解孩子的这种幼稚的但更令人气愤的行为吗?我们能在孩子奚落中伤我们时,报之以柔情来使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吗?如果真的能,那我们也像郑老师一样是一个懂得施爱的人,一个心中有真爱的人.如果不能,还是让我们以这位老班为榜样吧。郑老师正是用这一无声的语言,催生了一个孩子灵魂的净化,才有了后来的“好多年后的今天,我忽然收到了他从大学里的来信,很是吃惊。打开信,里面的文字却让我顿觉温暖。他在信中说,那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使他第一次懂得了老师的胸怀,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宽容。就为了报答老师的这份信任,他发誓开始改过自新。”的美丽,所以一味训斥或者嘲讽只会毁掉孩子,而善于宽容才会创造奇迹,这位爱心老班正用自己的宽容为我们吹奏出了一曲爱的心曲。[/FACE]
    [/FACE][FACE=楷体_GB2312][SIZE=4][B](2)、理解中有爱[/B][/FACE][/SIZE][SIZE=3]
    [FACE=楷体_GB2312]   再一次说起爱,忍不住想引用郑老师的一句经典语言: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对学生的关爱,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的赞美,更要有具体的行动。那么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这位名师的脚步来走进他的教育王国,感受那份爱的美丽吧。书中有一小节提到有好长一段时间郑老师班内的学生张浩触网成瘾,我们来看一看这位老班的行动:[/SIZE]
    [FACE=楷体_GB2312]   面对这样一个普遍却又非常棘手的问题,郑老师采取了“四步疗法”。[B]一、触动[/B]故做不知情,通过个别谈话,大肆强调网瘾的危害。这样既可以消除戒备,利于师生深入交流;又可以敲山震虎,促其反省;[B]二、自悟[/B]循循善诱,旁敲侧击,使其主动承认错误,说出事情的前因后果;[B]三、收心[/B]对其处境表达深深地理解和同情,赢得其信任,然后和他一块制订戒除措施,通过读书来促其改变……在同事的提醒下,我忽然想到了救兵——他的父母。对呀,他怎么上的网?不就是因缺少父母的关心、爱护,内心困惑得不到倾诉,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吗?解铃还须系铃人,也只有父母的关爱能让他那颗迷失的心回归;[B]四、寻根抓源[/B]学生染上网瘾的根源在哪里?在家庭,在亲子关系危机,在父母教育的缺失。我很快和张浩的父母取得了联系,不久,张浩的父母回家了。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对孩子的态度明显有了改变,父子二人也经常促膝交谈,一家人和乐融融。虽然有些反复,但在我们的积极配合、互相协作下,二个月后,他终于戒除了网瘾。[/FACE]
    [FACE=楷体_GB2312]   看完郑老师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真实故事,我想到了半年前自己同样面对一触网男生一幕。当语文课上,我无意发现了孩子握在手中的游戏币后,不仅大发雷霆,当众毫不顾及孩子的自尊横加批判,而且上报了学校治安管理小组,要求学校严肃处理此事。而且要求该生严肃写出书面检讨,面对全体学生当众读自己的检讨书,这样过后,我仍不罢休,还狠狠向其父告了孩子一状,使孩子遭受了一顿严重的皮肉之苦.想想班上这个小男生其实比郑老师班中的小张浩可怜,张浩只是父母不在身边,可是我们这个孩子却从6岁时父母就离异,离开母亲跟随父亲过的这五六年,父亲动辄就打骂他,孩子根本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选择了以网络来麻痹自己.身为班主任的我,不仅没有用自己的爱和理解及时把孩子拉回来,却选择了一种足矣让孩子仇视我一生的方式,以惩罚以家庭暴力来解决.看罢郑老师的处理方式,我无地自容!以前我总是很坦然地说自己爱学生,自己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们.现在这些话我真的说不出口,因我对比这位老班,我做的还还远远不够。[/FACE]
    [FACE=楷体_GB2312]还有就是[B]在真诚、在朴素、在感动等中[/B]吹奏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乐章。如:一见钟情——用心谱写开学第一篇”,“表情监督员”“补丁可以绣成一朵花等等无一不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FACE]
    [FACE=楷体_GB2312]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见太阳。郑老师正是从小处着眼,从对孩子的真正理解、关爱、尊重出发,不断用自己满腔挚爱浸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收获着一份份无以伦比的幸福和美丽![/FACE]
      [/FACE]
    [ 此贴最后由快乐相伴在2010-3-21 10:03:45编辑过 ]
    我自信、我快乐、我飞翔!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5561
      • 经验199245
      • 文章5460
      • 注册2007-08-06
      [SIZE=3][FACE=楷体_GB2312][B][SIZE=4]二、这是一幕幕用“智慧”演绎出的神奇之美[/SIZE][/B] [/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朵花儿,即使是那美丽的玫瑰,在娇艳的花朵下面,也有一根根小刺不小心会让人扎疼。那爱花的园丁,懂得小刺只是花的一部分,不必特意的修理,只要精心得培育,让一朵朵小花蕾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争奇斗艳。而我们教师不正像园丁吗?我们面对的同样的是娇艳的花朵,我们要的不也正是精心地培育他们吗?而在这培育过程中,单单有爱是不够的,更需要拥有智慧。一个聪明的班主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把自己的爱和欣赏巧妙地传达给学生,不露痕迹地让学生知道老师在欣赏他、喜欢他。为他们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水份”、“温度”和“空气”,让他们茁壮地成长,让他们生命的意义得到充分实现。[/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在这里我想透过三组镜头让大家跟随我一起感受这位老班的智慧之美。[/FACE][/SIZE]
      [SIZE=3][FACE=楷体_GB2312][SIZE=4][B](1)智慧之美——被珍藏的聘任书[/B][/SIZE][/FACE][/SIZE]
      [SIZE=3][FACE=楷体_GB2312][B][/B]身为班主任,我们在组建班集体伊始,都要组建一支过硬的班干部队伍,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优秀班集体的建设。可是我们有没有来亲手制作一份值得孩子永远珍藏的聘书呢?很多人也许都会摇头,但是郑老师有。[/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把班级还给学生》一书中写到:对于聘任书的制作,我非常讲究,首先设计好精美的“聘任书”,正面用鲜花彩框镶边,中间有正文:“XX同学:鉴于你为人正直、认真干练、善于自律、积极进取,既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又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经过老师和同学们认真协商,特聘任你为幸福七三班XX。望不负众望,勇于承担,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落款是“幸福七三班班委会”和我的亲笔签字。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反面,正中是一个昂首冲刺的运动员淡色图案,象征着我对他们的警醒:“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上部先是我特别请校长给该生写的寄语,接着是我对该生的殷切希望,下面则是全体教师和学生各具特色的签字。可以说,这样的聘任书,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热爱班级、奉献集体的热情和动力,而且凝聚了老师和学生深深的信任与希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见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朋友们当我们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能说自己不为之感动吗?如果时光能倒流,如果能让我们回到自己学生时代,如果我们也能像郑老师的弟子一样亲手捧回这样一份聘任书,我们不幸福于心吗?别看这不过小小的一张纸,可是它的份量足有千斤重,就是再多的金钱就是再多的动人的语言也抵挡不过,因为这里面饱含了一位班主任对自己的欣赏、呵护和期望,这更是饱含着挚爱的智慧之作。当我读到这里,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种冲动,下一个学期也要效仿郑老师,在班中演绎这样的智慧之美。[/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B](2)智慧之美——班级活动承包制[/B][/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说起开展班级活动,我们好多的同行挂满嘴的就是“真累“、“真烦”、“真没空”……一时间活动成了大家的负担、成了大家的麻烦,殊不知这样烦、累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放手,没有把本该属于孩子施展天地的机会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却又不断为其苦恼。[/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那么一个人班集体的生命活力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活动,而让学生亲力亲为的活动的魅力更是无穷。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和欣赏一下郑老师班级活动的智慧之美吧。[/FACE][/SIZE]
      [SIZE=3][FACE=楷体_GB2312]“为增强班级创造活力,自2004年秋,我开始尝试班级活动承包制。就是把班级各种文体晚会或比赛、黑板报、宣传栏等一切大型活动的筹备、组织,都采取竞争承包的方式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每个小组拿出实施方案,向全班学生说明和承诺,然后由学生民主投票决定,最后按完成质量对相应小组进行奖惩。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真正体验到了自己是班级主人的自豪和满足,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非常出色的学生干部,不仅使所有同学都能在不同的活动机会中得到了提高,而且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们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增光添彩的热情,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优良班风也很快形成了。”[/SIZE][/FACE]
      [SIZE=3][FACE=楷体_GB2312]看完这个小片段,我相信我们中的多数人会收起自己的抱怨,会有一种同我一样的冲动“我也要试一试”那么,朋友们还等什么,让我们也一起像郑老师那样动起来吧,让我们也像郑老师那样尽情感受孩子生命成长的扑鼻芬芳吧。[/SIZE][/FACE]
      [SIZE=3][FACE=楷体_GB2312][SIZE=4][B](3)[/B][B]智慧之美——弹性惩戒[/B][/SIZE][B] [/B][/FACE][/SIZE]
      [SIZE=3][FACE=楷体_GB2312][B][/B][B]光是班干部队伍组建中闪烁智慧的光芒,光是班级活动中满是智慧的影子已经足矣令我们叹服了,你看就连最最让我们头疼的学生惩戒问题,智慧之美的光芒依然熠熠闪烁,真的让我无法形容出自己内心对郑老师的那份崇拜与敬佩之情。[/B][/SIZE][/FACE]
      [SIZE=3][FACE=楷体_GB2312][B]下面是郑老师过去所带的班集体的一份惩戒通知单[/B][B]弹性惩戒通知单[/B](     年     月     日)[/SIZE][/FACE] [TABLE][TR][TD]
      [FACE=楷体_GB2312][SIZE=3]XX同学:今晚自习上课时,你和XX大声吵闹,不仅耽误了自己学习,而且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你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我们的班规第20条,为使你进一步认识自己的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请从以下几条惩戒方式中选择一条,并在学生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下认真接受惩戒。(1)说明情况,向大家公开道歉,争取同学们的原谅。(2)写一份呼吁“认真读书学习”的倡议书,张贴宣传。(3)完成一份违纪心理剖析,并在学生中宣读。(4)为同学们唱首歌,活跃一下学生气氛。(5)到操场自我锻炼5圈,强化认识。(6)自我申请的其他惩戒方式:----------------------------------------。惩戒执行情况:监督人:      值日班长:      班主任签字:[/FACE][/SIZE][/TD][/TR][/TABLE]
      [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SIZE=4]正如郑老师所说“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它既不能光靠苍白的说教,也不能异化为暴力。”它需要我们以合理的惩戒有效的惊醒孩子、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改进过错,这样才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坚强的性格。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抗挫折能力。其实想想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天生不好,天生就喜欢制造事端,每个孩子都渴望老师的鼓励、渴望老师的谅解。所以用残酷的暴力,真的不如以多元化的惩戒方式,让孩子自由的选择,选择自己最肯接受的方式去积极改正,这样其实更有利于孩子的自我觉醒、自我内化。所以智慧的光芒其实无时无刻不可以闪耀,重要的是我们学会让其不断萌生。[/SIZE][/SIZE][SIZE=4]
       在这本书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令人犹如置身于智慧的海洋中,流连忘返,久久驻足其间。
         
      三、这充满[FACE=Times New Roman]“[/SIZE]爱心[FACE=Times New Roman]”[/FACE]与[FACE=Times New Roman]“[/FACE]智慧[FACE=Times New Roman]”[/FACE]心曲促我勇敢前行对比这位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班,当班主任不到三年的我有着说不出的惭愧。但惭愧之余,更多的是要把这种羞愧之情变成自己的实行行动的决心。这位老班用爱与智慧走出的真情乐章将激励我不断勇敢前行。浩瀚的夜空,也许我真的做不了月亮,但我可以成为一颗闪烁的星星,那样同样也能为夜空奉献出一份独特的魅力。同样,在教育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我也许一辈子成不了像郑老师那样的名师,但我可以默默改变自己,让爱与智慧相伴自己的左右,在平凡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的天空。在品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其实我已经在动起来了,我已经把对这位老班的特别的心灵之舞的精妙内化成了自己的行动。如:批评的“十二字技巧”——缓一缓、避一避、绕一绕、冷一冷。不单单记载了心间,而且更成为了我的行动指南。几天前,当我再次面对不肯完成作业又在那里撒谎的小[FACE=Times New Roman](A)[/FACE]时,我没有像以往那样大发雷霆,照着孩子劈头盖脑就是一顿数落,而是很心平气和地对着孩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孩子,今天老师不想再过多的说你什么了,只想请你回去想一想,这样做你失去了什么?对自己有帮助吗?”。说真的,当时我真的不知道用什么办法一下子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那么索性就先暂时缓一缓,把思考留给孩子也留给自己,这样等我想清楚之后再解决。第二天早上,我再一次悄悄把这个孩子拉到身边,柔声地问:“孩子,你想出了昨天老师给提你的那个问题吗?”“我那样做丢掉了自己的自尊,更丢掉了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信任。老师我错了。”“孩子边说边哭了。我轻轻摸着这个小男子汉的头,柔声地说:“谁都有犯错的时候,能够认识就有希望。孩子,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自己”,一个“自己”是上进,是积极努力渴望得到大家肯定的;一个“自己”是消极的,总想偷懒的。那么当那个消极的“自己”占上风时,就会让“自己”犯错误。所以每一次这样的“自己”出现时,悄悄告诫一下:不行,这样会犯错误的,老师和同学们一下子就能发现的。总这样经常告诫自己,慢慢你就能战胜他。”“谢谢老师,我记住了。”那一刻,我是轻松的。因为其实我也战胜了那个喜欢发火的“自己”,让自己学会用脑子而不是用冲动来处理棘手的事情。同时在班级中,我也开始越来越注重文化的建设,语文课上的“班训、班级格言、寄语创编三部曲”“学生展台的自我布置”“师生同写、同读”的开展等等,让我在工作的忙碌中更多了几分快意更是几分灵气与活力。当然要学要做的还很多很多,就让自己像郑老师一样努力去追求去创造吧!即便做一颗泥土,也要去去培养希望,做一滴雨露,也要去滋润幸福,做一棵小草,也要去慰藉大地,做一只小鸟,也要展翅翱翔在蔚蓝的天空!
           此刻捧着郑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心中仍是无限感动。就让爱心和智慧成为自己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展翅高飞的一对翅膀,让自己的哪怕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中都饱含着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关心和欣赏,都成为学生心中最珍贵的礼物,成为他们最需要的动力,成为让他们终生难忘的精神财富。我要用爱心和智慧像郑老师一样书写属于自己的追梦的神奇与辉煌!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FACE]
      [ 此贴最后由快乐相伴在2010-3-21 13:52:27编辑过 ]
      我自信、我快乐、我飞翔!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2582
        • 经验52148
        • 文章2522
        • 注册2008-12-16
        我也在读这本书,看了快乐的帖子,才知自己领会的只是这书的皮毛。惭愧!
         
         感谢有您的一路同行。

         [URL=http://blog.sina.com.cn/u/1764588987]博客:一凡教育行走http://blog.sina.com.cn/u/1764588987[/URL] 欢迎您的光临!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5561
          • 经验199245
          • 文章5460
          • 注册2007-08-06
          [QUOTE][B]下面引用由[U]阿凡[/U]发表的内容:[/B]

          我也在读这本书,看了快乐的帖子,才知自己领会的只是这书的皮毛。惭愧![/QUOTE]
          谢谢凡兄的鼓励,其实快乐可没有您说的那样好!惭愧的应该是我!
          我自信、我快乐、我飞翔!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