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27
    • 经验90377
    • 文章3197
    • 注册2008-01-13
    走在幸福的路上
    [ALIGN=center][FACE=楷体_GB2312][SIZE=4][B]走在幸福的路上[/B][B][/B][/FACE][/SIZE][/ALIGN]
    [FACE=楷体_GB2312][SIZE=4]  ——读《教育研究方法—哲理故事与研究智慧》有感[/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读完胡东芳教授的书,我掩卷反思![/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4]在书的最后,又读到了这段熟悉而陌生的话:[COLOR=#113dee]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苏霍姆林斯基[/FACE][/SIZE][/COLOR]
    [FACE=楷体_GB2312][SIZE=4] 熟悉它是因为在这之前,我曾不止一次地读过。陌生是因为,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理解过它的含义,也从没有体会到它所讲的幸福。而今天,一本普通的书,却让我懂得了教育研究的真意,以后,它也将指引我走上这条幸福的道路。[/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这本《教育研究方法—哲理故事与教育研究智慧》。深红的书面,镶嵌着蓝色书背,大方而内涵,封面的提示也将它的主要内容书写的一目了然。它包括“教育研究的起始,教育研究文献的处理、教育研究创新点的形成、教育研究实施的要领、教育研究常用方法的运用、教育研究成果的发表。”等内容。[/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胡东芳教授的书以前没读过,但这本书让深刻领会到了他的风格。即通俗并不是肤浅,是用生活化作为写作的根本指导。是用故事和事理结合,用故事来代替说教的根本思想。在第一章中,胡教授重点谈了教育研究的起始,他认为研究要从原点性问题开始,关注教育研究中问题的解决,需要创新,要上升到必然规律。[/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这一点上,关键是要找到研究的问题,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感觉到问题很多,但是一但要研究,又找不到问题,或者说写不到书面上。胡教授告诉我们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教学疑难中,从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从阅读交流中、从学科发展中等方面提炼问题。有了问题,还要弄清楚研究的方法。教育研究的方法要通俗,用生活中的语言,要具有可操作性。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胡教授引入了苹果和牛顿、蒸汽机与瓦特的故事。读胡东芳教授的书,感觉很亲切。[/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胡教授认为关键是发现本质联系和创新,因为教育研究的起点是发现有价值的教育问题,创新思维,进而不偶然性上升到必然规律,从而指导现实工作。有了问题,选择了研究的方法,就意味着研究工作有了好的开始,但教育科学研究又是个系统工作,从选题到第二章教育文献的处理,胡教授都做了精彩的论述。[/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例如,他从文献的含义到胡适博士的“胡说式”文献综述都有独到的研究。所谓“寻章摘句老雕虫,追求无我成超人,偷梁换柱为我用,化作春泥更护花,习得思路终成家。具体说来,他认为查阅文献要像蜘蛛结网,文献综述要如胡适“胡说”般,对文献进行阅读、筛选,比较、分类,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提出、证实自己的观点。[/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第三章是研究创新点的形成,这应该是教育研究的重点吧。胡教授书中引用了研究境界的几种:有口皆碑,成为定论。自圆其说,言之有理;虽有偏颇,不乏创造。人云亦云,空话连篇。这里,他还举了一个例子:中国古代的书籍都是竖排,读书时多点头,而现在的书籍多是横排,读书时多摇头。摇头就意味着质疑,就有创新的可能。当然,横排与竖排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你读书的出发点。[/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胡教授认为,读书要先把书读薄,即读进去。再把书读厚,即读出来,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读出自我。这一点,我非常认同,读书最终的目的是为我所用,而并不是被书所困。所谓“天机云锦用在我,裁剪妙处非刀尺”那么如何形成创新点呢,胡教授在书中用了很长的篇幅论述这个问题,首先他认为“创新点的形成在于变换思维角度”即转换焦点、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环境的研究。具体研究中对于问题要分化、深化、实化,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书中与我们实际工作有密切联系的还有教育研究常用方法的运用,胡教授给我们罗列了一些方法,如调查研究、比较法、行动研究、教育叙述研究等,在这几种方法里,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教育叙事研究’了,因为它与我们的工作最近,开展起来最方便。胡教授在书中,也具体列举了教育叙述研究的具体步骤。从选择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访谈,再到分析资料将本土概念还原为本土故事,它的基本原则是“先叙事,后解释”使用夹叙夹议的手法。[/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有了以上的工作,教育研究最终会形成成果,对于教育研究成果的发表时老师们最关注的。胡教授在第六章做了最详实的讲解。他认为“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成果即成长”对于文章的发表,他认为关键在于文题,好的标题既要注意细节,又要有创新点,具体说要注意“宜直接,忌隐晦;宜准确,忌含混;宜雅洁,忌繁琐”[/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在书中,胡教授还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他认为美文和美女有相通之处。美女讲究五官漂亮,身材苗条,三围惹人。而这和一篇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是一个意思。美人也许长的不怎么样,但是如果身材好了,看背影依然很美。正如文章入股内容不太好,如果结构合理了,逻辑关系清晰了,也不失为一遍说得过去的好文。对于,胡教授这种观点,感觉新颖之际,也有自己的思考。无论是美人或者美文,总归它美的一面。十全十美不可能,关键是要有你的长处。所以,做研究,写文章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真心、真情,写出真意,就一定会让读者动心、动情的。[/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对于研究成功发表中的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胡教授也作了批判,例如;文章麦当劳化,速成化、时装化、人为化;研究方式的‘三从’即从书本到书本,从问题到问题,从专家到专家;以及功利研究的‘四得’即工作得到肯定,职称得到晋升,成果得到奖励,职务得到提拔。而这些从根本上讲没有一点实际的用途。[/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对于胡教授以上列举的问题,我们在现实的研究工作都有体会。研究是科学严谨的活动,而如果一旦掺杂了功利思想,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即使有所成果,也会被私人的野心与私欲所吞没。[/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在书的最后,胡教授就如何投稿,提高投稿的成功率等问题,给老师列出了几种实用的秘诀。这些都是他亲自实践总结提炼来的,希望对您也有所帮助。[COLOR=#421ae6]一、题目要刺激编辑的眼神经;二、文章内容要尽可能小题大做,做到“小、新、趣”而不要“老、大、难。”三、文章编排合理,行距、字体适当,写好结构标题,段落主题句等。四、要研究所投杂志的栏目特色和所刊文章的风格。五、投稿前要对全文做细致的审读,对全文进行修改。[/FACE][/SIZE][/COLOR]
    [FACE=楷体_GB2312][SIZE=4] 通读完胡东芳教授的书,感觉亲切而充实!对于教育科研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正如他在本书的前言中说的那样:教育研究需要“知之”,更需要“乐之”,也需要“好之”,还需要“迷之”如果你能达到“不能自拔之”的境界,那就什么不用说了。[/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 是呀,教育研究的根本在于你的认识、态度和行动,也正如胡教授在结束语里关于《关于乡下姑娘与城里姑娘梳头的对话》的故事里所说的那样“只有每天梳头,你的头才不会疼,你才能享受到梳头带给你的享受。”[/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有一个故事,说大哲学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每天前后甩手300下,坚持一月的有九成,坚持一年的却只有柏拉图一人。教育科研不也是一种“甩手”动作吗!一日研究容易,一时研究可以,难的是坚持去做研究。所以说,成功并没有秘诀,坚持是它的过程![/FACE][/SIZ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
    [ 此贴最后由心手75在2010-7-19 10:58:27编辑过 ]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9
      • 积分11030
      • 经验227970
      • 文章11170
      • 注册2008-12-25
      今天早上欣赏了心手75老师的读书体会,受益匪浅。也很想读到这本书了。谢谢您!
      因爱而生,为爱而活。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6722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6
        • 经验13135
        • 文章239
        • 注册2009-09-05
        心手老师真是一个有心人,学习了!
        思维不停止,快乐每一天!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2270
          • 经验92245
          • 文章2321
          • 注册2008-08-05
          问候张老师假期快乐!很高兴又能读到您的新作!
          kpzcx@163.com

          珍惜与生命相约的每一天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27
            • 经验90377
            • 文章3197
            • 注册2008-0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春兰[/U]发表的内容:[/B]

            今天早上欣赏了心手75老师的读书体会,受益匪浅。也很想读到这本书了。谢谢您![/QUOTE]
            请多替宝贵建议!谢谢!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27
              • 经验90377
              • 文章3197
              • 注册2008-0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超越梦想[/U]发表的内容:[/B]

              心手老师真是一个有心人,学习了![/QUOTE]
              共同学习!谢谢!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27
                • 经验90377
                • 文章3197
                • 注册2008-0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秋阳[/U]发表的内容:[/B]

                问候张老师假期快乐!很高兴又能读到您的新作![/QUOTE]
                好久不见秋阳了,问候,暑假快乐!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88
                  • 经验15190
                  • 文章368
                  • 注册2010-11-23
                  “读书要先把书读薄,即读进去。再把书读厚,即读出来,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读出自我。”“成功并没有秘诀,坚持是它的过程!” 学习了。同时为心手老师读书如此认真而感动。
                  河间一小桥,享受垫脚石的快乐;荷间一小乔,品味蛙声中的宁静。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27
                    • 经验90377
                    • 文章3197
                    • 注册2008-0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荷间小乔[/U]发表的内容:[/B]

                    “读书要先把书读薄,即读进去。再把书读厚,即读出来,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读出自我。”“成功并没有秘诀,坚持是它的过程!” 学习了。同时为心手老师读书如此认真而感动。[/QUOTE]
                    谢谢!其实,读书之乐不仅在于收获什么,更多地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找到心灵交谈的朋友。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54
                      • 经验15240
                      • 文章670
                      • 注册2010-05-17
                      两句箴言共赏:
                        1、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苏霍姆林斯基
                        2、一日研究容易,一时研究可以,难的是坚持去做研究。所以说,成功并没有秘诀,坚持是它的过程!
                      张含光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27
                        • 经验90377
                        • 文章3197
                        • 注册2008-0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西北红柳[/U]发表的内容:[/B]

                        两句箴言共赏:
                          1、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苏霍姆林斯基
                          2、一日研究容易...[/QUOTE] 希望我们都能坚持!坚持!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2582
                          • 经验52148
                          • 文章2522
                          • 注册2008-12-16
                          读这样的读后感感觉真好!张老师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书本的主要思想和内容,也有了阅读此书的强烈欲望。
                           
                           感谢有您的一路同行。

                           [URL=http://blog.sina.com.cn/u/1764588987]博客:一凡教育行走http://blog.sina.com.cn/u/1764588987[/URL] 欢迎您的光临!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34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