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5
    • 经验5893
    • 文章107
    • 注册2010-07-13
    学苏霍姆林斯基做老师
    [IMG]http://www.52yuwen.com/blog/UploadFiles/2010-8/72151141140.gif[/IMG]
        写在前面:认识苏霍姆林斯基,那是缘于阅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还有一次的机缘巧合:我在阅读某一期的《教师博览》时,上面有一篇文章介绍了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帕夫雷什中学,读完真是让我沉思良久。从此,我就算了解认识了原苏联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我称他为“真正的教育家”,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于乡村中学孜孜以求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正如他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儿童》,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儿童,献给了教育。读他的作品,不仅能让我们学到“活”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自始至终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阵阵强烈的震撼。他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很早就买到了,期间也看了一些,但由于耐心不够,或者还有关于教育教学实践体会不是很深,所以一直未曾读完。现在利用暑假,我坚持读完了全书,并尝试做了读书笔记,聊作备忘![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ALIGN]
        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ALIGN=left] 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ALIGN]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B][COLOR=#f70997]感悟:实际上,在这一节里,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眼中,它的教育的出发点是着眼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的,它要求我们教育者首先要了解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在他的成长路上其发展水平(或起点)都是不一样的,然后,我们根据孩子的这些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而不能简单地用一把尺子(如分数)去衡量。[/COLOR][/B][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left]   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ALIGN][ALIGN=left]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ALIGN]
        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  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ALIGN=left] 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ALIGN]
        [B][COLOR=#e61a94]感悟:在这一节中,苏霍姆林斯基进一步强调,要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上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其不二法门就是“坚持读书”。结合我八年之久的教育教学实践体会,我在想,真的,不间断地阅读,不仅使我的积累更加丰厚,而且使我的视野更加扩大。当然,坚持读书并不是没有选择的读书,而是主动和“经典”结友!有些经典作品,读一遍还不行,两遍三遍才行,而且边读边思边写,这一点非常重要。[/COLOR][/B]
    [ 此贴最后由皖系那只鹰在2010-8-9 8:33:50编辑过 ]
    我的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930883952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5
      • 经验5893
      • 文章107
      • 注册2010-07-13
      学苏霍姆林斯基做老师
                              3、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在这里,为了无休无止地然而却又完全徒劳地把那些“尾巴学生拉上来”,这件事无情地吞噬了教师的许多时间。
          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而其中占据首位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
          请你记住: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学业上落伍,这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
          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
          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能否顺利地学习,还有赖于他在低年级时,在多大程度上学会了迅速而有理解地书写,以及这种技能怎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阅读相配合的书写,——这是儿童借以掌握知识的工具。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决定着能否有效而合理地使用时间。
         [COLOR=#e61a94] 感悟:实际上,这一节读完让我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很多孩子在刚上小学时,信心充足,兴趣浓厚,而到后来的中学阶段,却信心全无、兴趣全无?我想,这一板子应该打在我们老师身上、应该打在我们的家长身上!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教会孩子怎样学习,没有很好地发展孩子们的思维。比如,如果我们在低年级就教会孩子怎样阅读,而且还能把自己的思想简明扼要地写出来,那到了中高年级就再不会出现所谓的“差生”“不及格生”了。这样,我们所做的越充足,就无形中节约了以后年级教师的时间了,同时,也大大保护了他们的健康。[/COLOR]

      4、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在学校工作的30年,使我发现了在我看来是一项重要的秘密——也可以说是一条特殊的教育学规律性: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没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
      小学教师们!你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要想让孩子们在中高年级顺利学习,我们就应该在低年级做到:
          首先要注意基本读写能力。在语言里,有2000到2500个写法正确的字,它们是知识、读写能力的“骨架”。经验证明:如果儿童在小学里牢牢地记住这些字,他就成了一个有读写能力的人。
      在这里表现如下:在学习日开始的时候(第一节课上课前),我在黑板上写下今天要学的3个词,例如,“草原”、“温度”、“沙沙响”。孩子们一进教室,就立即把这些词抄到词汇本里,这种词汇本他们要连续地记录三年。他们对这些词进行思考,在它们旁边写几个同根词。这项作业总共花3、4分钟时间。孩子们都逐渐地养成了习惯。
          接着,作业就带有游戏的性质,这种游戏里鲜明地表现出自我教育、自我检查的成分。
          我再一次强调指出:游戏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竭力做到,使随意注意、随意识记跟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
         [COLOR=#dd22b8] 感悟:这一点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我来说是深有体会的。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有时好走极端,强调人文性,有时就易忽略基础的夯实,例如我们的识字教学。同样的识字教学,我们有时不仅易于忽视它,即使想到了,但做起来往往并没有从儿童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想,在教学中我们不仅重视人文性,还重视知识教学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且,精心设计教学,努力让师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真知”和“能力”,那就更好了不过了。
      [/COLOR]
      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规则越多,他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
          考虑到这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性,我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我想建议所有的教师们:尽力为你们的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吧。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请你们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把现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吧。
          [COLOR=#e61a94]感悟:首先,我觉得:教师在教学之初,就应该备有“两套教学大纲”,这实际上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阅读量和广博而宽阔的视野。其次,我也想,教师在课堂上,不要一味地考虑我们所教授的内容让学生易于理解,如果那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只考虑让学生易于理解,一方面也不可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一些孩子小学学得非常好,到中学就不行的缘故),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在学习上变得越来越懒惰。因此,比较妥善的做法是:课堂上的内容应该有一些难度,而且教师在讲到这些通向解决“难点”的“关键点”时要故意“卖关子”,让学生去思考或课后自己去解决。当然,这个时候,以上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第二套教学大纲”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这也要求我们做老师的平常要能安排时间引导孩子们积极地进行阅读,以提升自己的“智力背景”。[/COLOR]
      我的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930883952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88
        • 经验15190
        • 文章368
        • 注册2010-11-23
        学习了您的认真,期待您更多的精彩!
        河间一小桥,享受垫脚石的快乐;荷间一小乔,品味蛙声中的宁静。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279
          • 经验90154
          • 文章3149
          • 注册2008-0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皖系那只鹰[/U]发表的内容:[/B]

                                  3、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在这里,为了无休无止地然而却又完全徒劳地把那些“尾巴学生拉上来”,这件事无情地吞噬了教师的许多时...[/QUOTE] 能如此认真地读书反思,让人敬佩。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坚持!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
            • 经验336
            • 文章26
            • 注册2011-03-18
            在农村中学生,许多普通班的学生基础真的很差,尤其上了初三,大多数同学玩手机,睡觉,看小说,感觉好心痛。他们也觉得自已差,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学校关注的就只有那几个苗子,其余的都陪太子读书。大部分学生的作业是抄的答案。学校还要经常抽查作业批改情况,真的是无情的吞噬着老师的生命啊!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279
              • 经验90154
              • 文章3149
              • 注册2008-0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scqxqx[/U]发表的内容:[/B]

              在农村中学生,许多普通班的学生基础真的很差,尤其上了初三,大多数同学玩手机,睡觉,看小说,感觉好心痛。他们也觉得自已差,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学校关注的就只有那几个苗子,其余的都陪太子读书。大部分学生...[/QUOTE]
              思考着您的思考,忧虑着您的忧虑。关注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导向!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812
                • 经验15465
                • 文章787
                • 注册2011-01-30
                期待更多精彩!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