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5
    • 经验1227
    • 文章153
    • 注册2010-08-22
    9、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你们一定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很好地记住(背会)了规则、定理、公式、结论,但是却不会实际运用自己的知识,有时候还简直并不理解他背会的东西的内容实质是什么。这种有害的现象特别明显地表现在语法、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等科的学习中,因此这些学科的内容都是一些有体系的概括,而这些学科的知识则首先表现为要能够把这些概括在实际作业中加以运用。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平常会说:“这是学生没有理解而死背出来的。但是为什么学生会死背呢?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死记硬背这种有害的现象呢?(于无疑处生疑,多问一问“为什么”,多想一想“怎么办”,这大概是普通人和有心人之间的区别吧!教师,实际上任何研究型的职业,都应该有这种“问题意识”。)
        识记(记熟)应当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你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认识)、弄懂大量的事实、事物和现象以后再进行识记。不要让学生去记诵那些还不理解、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由弄懂事实、事物和现象,到深刻理解抽象真理 (规则、公式、定理、结论)的道路,一定要经过实际作业,而完成实际作业就正是掌握知识。(作业的作用在于有益于学生的理解,进而记忆。)
        有经验的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学时,能使识记在思考(即思想深入到事实、事物、现象中去)的过程中进行。譬如学生要学会俄语中硬音符号的正写规则。教师就先让学生分析大量的事实——分解包含硬音符号的词,解释这些词的写法,引导他们识记和自觉地运用这一规则。实质上,这就是用越来越多的新事实让学生多次地思考这一规则。学生们逐渐地意识到,他们接触到一种有概括性的真理。这一真理能运用到许多词上,这就是规则。这一规则之能够熟记,正因为它经过了多次思考。(“讲透”,然后“练够”。作业的选择要能体现课堂讲授的规则的运用,但又不能是机械的重复,每一道训练题都要促使学生对这一规则、原理的相关要素进行思考。这种高质量的作业在理科教学中是很重要的,然而,高中阶段的语文老师不太注意这一点,我不想将责任推脱为“学科特点”,就像我们总是把我们不符合国际惯例和现代规范的东西称之为“中国特色”一样。实际上,高中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讲的与练的与考的脱节太严重。这是我今后的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的地方。)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并不让学生花专门的功夫去记诵规则和结论: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苏氏在谈教学时,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中是否“思考”,“思考”得积极不积极,深入不深入,让学习回归其脑力劳动的特性,让学生在脑力劳动中思维得到训练,理解力变得敏锐深刻。我们经常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什么动起来?当然是学生的大脑!)
        这是教育过程的一条十分重要的规律性。多年的经验使我得到一个结论:如果学生在小学里就能在思考事实、现象的过程中掌握抽象真理,他就获得了脑力劳动的一种重要品质—他能用思维把握住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事物、事实、情况、现象和事件,换句话说,就是他学会了思考各种因果的、机能的、时间的联系。许多事实使我深信:学生会不会对算术应用题的条件进行思考(特别是在四、五年级),正是取决于他是怎样掌握抽象概括的。那些没有思考过足够数量的事实而单纯背诵抽象概括的学生,就不会思考应用题,不能用思维把握住各个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反地,如果学生在脑力劳动中对抽象真理的识记是以深入思考事实为基础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识记,那么他在算术应用题里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数字,而是各个数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学生把应用题的条件读一遍,先撇开数字不管而对它进行思考,先不进行具体的算术运算,而是先设想一个总的解答步骤。(我在小学三四年级时的数学老师是一位老太太,她腿脚不太灵便,上课时经常让学生站起来讲题,将自己对条件的分析和解题的思路,表述出来,最后再念出答案。一开始我们都很害怕,慢慢习惯后觉得课本和练习册上的应用题根本不在话下。现在想起来,老师是再用这种办法逼我们积极思考。后来我发现到了初中、高中之后,不仅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许多题的解题方法都是这样,分析已知条件之间的联系,分析已知条件背后隐藏的信息,分析问题的设置所提示的解题的角度。如果自己的思考严密的话,看完条件就知道问题是什么,甚至答案是什么。)
        根据我所看到的无数事实和儿童的遭遇,得到这么一条信念:许多学生在算术上(以后又在代数上)的学习落后,这是我们这里所谈的脑力劳动中许多难以捉摸的缺点所造成的结果。人们关于学科间的联系谈论得很多。每一个教师都很清楚,应当在自己所教的学科里找出与其他学科教材相互交织的那些点。但是学科间的联系不仅在此。我深信,最深刻的联系与其说在于实际教材内容上的联系,不如说在于脑力劳动性质上的联系。如果学生的脑力劳动建立在科学原理的基础上,那么数字也会有助于儿童掌握历史,历史也会促进数学才能的发展。
        大家知道,许多小学教师和中学语言、文字教师遇到的一大障碍,就是要为学生自觉地掌握语法规则而斗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写错别字,是学校的一大苦恼。我知道这样一件事实:一个学生在初学俄语教材时,没有牢固地掌握前缀pa3-和pac-、6е3-和бес的正写规则。他在这条规则上犯了许多错误。教师力求消除这种落后状态,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运用有关规则的练习。他教给学生:先把规则好好复习一下,然后再完成练习。这种作业似乎应当带来良好的效果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个学生在十年级的作文考试里,还了这
    样的错字:“разчветает”,“расбежагся”。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奇怪的现象的原因何在呢?多年的经验使我得出结论:在学习语法时,会不会运用知识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对于事实的思考之间的依存性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这里,对抽象真理、概括(如语法规则)的第一次认识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但是,要做到在第一次学习教材时就不让学生犯许多错误。同时做到使他能熟记规则并且能正确地表述出来,这并不是一项初看起来那么简单的任务。(心理学有一个概念,“首因效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某一个知识点时就准确掌握非常重要,否则在以后的学习下很大功夫也很难更正。我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体会,某个汉字写了几十年,知道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写错了几十年。呵呵!)
    因此,我们得专门谈谈第一次学习教材的问题。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4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279
      • 经验90154
      • 文章3149
      • 注册2008-0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济源杨兵[/U]发表的内容:[/B]

      8、关于获取知识

          关于学生脑力劳动的积极性,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了。但是可能有各式各样的积极性。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东西背得烂熟,回答得很流畅,——这也是一种积极性,然而这种积...[/QUOTE]
      有思想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学习。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15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财富5
      • 积分13264
      • 经验2181318
      • 文章13282
      • 注册2009-09-26
      认真学习杨老师的读书心得!祝杨老师教师节快乐!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346
        • 经验56348
        • 文章322
        • 注册2007-12-20
        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形式。你们学校班主任专业发展经验很好。只知道杨老师很年青,可济源之行没有说上一句话。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5797
          • 经验132171
          • 文章5520
          • 注册2006-10-28
          呵呵,我可在济源见到了可爱的、憨厚的杨兵,年轻的帅哥呢!

          杨老师这种读法很好,很值得学习!
          做了《班主任工作新视角》《班主任工作招招鲜》《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等31部教育教学书籍,倡导自主教育管理实验,渴望和更多老师、学校交流自主教育话题,大家可实名加自主教育管理群号178772355。手机13874236639
          在线情况
          18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279
            • 经验90154
            • 文章3149
            • 注册2008-0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非常道[/U]发表的内容:[/B]

            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形式。你们学校班主任专业发展经验很好。只知道杨老师很年青,可济源之行没有说上一句话。[/QUOTE]
            欢迎总版主光临书影吧!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19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279
              • 经验90154
              • 文章3149
              • 注册2008-0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郑学志[/U]发表的内容:[/B]

              呵呵,我可在济源见到了可爱的、憨厚的杨兵,年轻的帅哥呢!

              杨老师这种读法很好,很值得学习![/QUOTE]
              欢迎郑老师!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20
              • 头像
              • 风满楼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7
                • 积分4424
                • 经验114902
                • 文章4369
                • 注册2009-09-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济源杨兵[/U]发表的内容:[/B]

                还当“素读”钱续坤
                  “天下无书则已,有则必当读;宴中无酒则罢,有则必当饮。”无论何时何地,这种生活都令我心仪神往,只不过饮酒应浅尝辄止,读书当细嚼慢咽。尽管这种饮酒方式和读书方法不是我的独创,但...[/QUOTE]
                杨老师读书的很用心啊,读的这么仔细,向你的认真勤奋学习!
                找到自己,做好自己!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wangtao19851110][color=blue][B]风满楼的博客[/B][/color][/url]
                在线情况
                2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
                  • 经验45
                  • 文章2
                  • 注册2010-09-18
                  感谢杨老师,您的批注让我受益匪浅!《给教师的建议》我也读过,但与您相比,真是汗颜!
                  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努力学习。
                  在线情况
                  2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5
                    • 经验1227
                    • 文章153
                    • 注册2010-08-22
                    [QUOTE][B]下面引用由[U]心手75[/U]发表的内容:[/B]

                     
                    有思想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学习。[/QUOTE]
                    让我们互相学习!我只是将自己阅读的零星感受记录下来,希望您多指导!——济源杨兵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5
                      • 经验1227
                      • 文章153
                      • 注册2010-08-22
                      [QUOTE][B]下面引用由[U]阮孝东[/U]发表的内容:[/B]

                      认真学习杨老师的读书心得!祝杨老师教师节快乐![/QUOTE]
                      谢谢阮老师!最近没有及时更新,现在才回复,很不好意思!祝您天天快乐!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5
                        • 经验1227
                        • 文章153
                        • 注册2010-08-22
                        [QUOTE][B]下面引用由[U]非常道[/U]发表的内容:[/B]

                        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形式。你们学校班主任专业发展经验很好。只知道杨老师很年青,可济源之行没有说上一句话。[/QUOTE]
                        会期很短,情谊很长。虽然暂时没有缘分相见,但我们可以通过论坛这块宝地神交!呵呵!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