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3249
    • 经验26019
    • 文章3045
    • 注册2012-04-08
    在名师的故事里反省自己
    [SIZE=5] 在名师的故事里反省自己[/SIZE][P][SIZE=5]          ——读《故事里有你的梦想》有感[/SIZE][/P][P][SIZE=5][/SIZE] [/P][P][SIZE=5][/SIZE] [/P][P][SIZE=5][/SIZE] [/P][P][SIZE=5][/SIZE] [/P][P][SIZE=5]      因为书贞姐的一篇读后感,我爱上了这本书,于是弱弱的去求借。姐姐慷慨,我得以拥这本书入怀。[/SIZE][/P][P][SIZE=5]       当我迫不及待的读完吕型伟、钱梦龙、顾泠阮、于永正、孙维刚、马芯兰、张思明、丁有宽、吴正宪、程红兵、刘可钦、窦桂梅、孙双金、曹永鸣、吴乐琴、王崧舟、张思中、张万祥,这些名师的故事时,我感觉到自己的卑微和失败,也感觉到了他们如一棵棵参天大树站立在我这棵小草面前,让还知羞耻的我开始沉思。[/SIZE][/P][P][SIZE=5] 这本书的题目是《故事里有你的梦想》,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想看看这本书里到底有我什么样的梦想。结果呢,读完了书,我如泄了气的皮球,没有找到我的梦想,只能在他们的故事里反省自己。 [/SIZE][/P][P][SIZE=5]  他们都是当今一流的老师,都是我们这些普通教师望尘莫及的特级教师,他们都是教育教改路上的精英,他们都是我们的楷模我们的榜样。他们为何能成为一个时代的领头雁呢?而我又为什么充其量只是教育天地里的一只蚂蚁呢?在他们的故事里,我找到了有如此天壤之别的原因,反省中收获着。[/SIZE][/P][P][SIZE=5] [B][COLOR=#800000]反省之一:他们心中有梦,有做一个好教师的梦,有做一个事业有成的教师的梦。而我没有,没有梦想的人自然就走不远,活不出精彩来。[/SIZE][/B][/COLOR][/P][P][SIZE=5] 无论是从“观察蚂蚁“到”研究人“的吕型伟老师,还是“为语文教学招魂”的钱梦龙老师;无论是努力寻找“中间地带”的顾泠沅老师,抑或是“教育神话的缔造者”孙维刚老师……18位名师各有各的故事,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点,那就是为自己心中的教育梦而奋斗。咱不谈有一个师范毕业生一路追梦,现在成为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也不谈追寻教师幸福的刘可钦老师,更不谈用心做教育的张思明老师和张着大嘴奔跑的程红兵老师,我只想谈以往我不知道名字不熟悉的三位老师。 [/SIZE][/P][P][SIZE=5]第一位是“教育的活化石”吕型伟先生,他告诉我们:“我的一生是从小时候观察、研究‘蚂蚁’开始的。以后,我从事教育工作,就开始观察、研究人的特性、人的培养与人的发展问题了。”因为这个梦想,吕老为此奋斗了一生,他创办了工读学校,第一个在全国提出中小学课程改革,他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SIZE][/P][P][SIZE=5]第二位是 经历了大苦大乐的农村小学教师丁有宽。半个世纪以来,丁老师一直在广东省潮州县浮洋镇六联小学工作,目睹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后,一种质朴、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农村孩子也能健康成长。他先后将22个差班转变为先进班,亲自帮教过的近300名昔日的捣蛋鬼,后来都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特别是在“文革”10年的艰苦岁月里,他为了教改事业,付出了“以血为墨”的代价换来了丰硕的教研成果。他被称为“打不死的小学教师 ”。[/SIZE][/P][P][SIZE=5]第三位是为梦奋斗不服输的老小孩张思中老师,数十年来,他首创的“十六字外语教学法”犹如独门绝技,辐射到了全国各地,帮助无数中学生圆了“一门外语基础过关”的梦想。[/SIZE][/P][P][SIZE=5] 苏格拉底说“有梦想就有希望”。书中每个人的成功,无疑告诉我们:他们都是为了心中的那个“梦”而终身奋斗的活着![/SIZE][/P][P][SIZE=5]想想自己真是汗颜啊。走上工作岗位,曾经因为工资低想跳槽。因为家中父母的不同意才听话的做老师到现在。虽然自己当老师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但是胸无大志,总认为能不误子弟就是最好的老师。却从没有想过,自己应该把教育当做事业来干,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梦,且为梦而奋斗。今天醒悟了,却也错过了最佳为梦奋斗的黄金期。只能抱憾而行了吗?[/SIZE][/P][P][SIZE=5] [B][COLOR=#800000]反省之二:他们胸中有爱,有着对教育的大爱,他们热爱学生,热爱教学,热爱研究,热爱创新。而我呢,只是喜欢教育教学,真正的爱还谈不上。[/SIZE][/B][/COLOR][/P][P][SIZE=5] 也举三个老师为例。第一个是爱学生胜过自己孩子的丁有宽老师。他培养了42名特级教师,先后将22个差班转变为先进班,他亲自帮教过的300名昔日的捣蛋鬼,后来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当初没人要的差生“小黄”,在丁老师爱心的感染下,成为一名电影工作者。而他自己的孩子则因为妻子的病逝而托付给别人养育。他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自创了“培养学生自主性十法”: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开拓;给学生一个课题,让他自己去创造。”[/SIZE][/P][P][SIZE=5]第二个是 诗意语文——王崧舟老师,他以优异的成绩师范毕业,一口有磁性的普通话,一手入帖的粉笔字,校长把王老师推上了公开课的讲台。其间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成了他的启蒙老师,他铭记了周一贯老师的“生命与事业同行,生命因为有了事业的追求而得到开发、光彩倍增;事业则因为有生命的投入而有了热情流淌的血液,永不衰竭的激情,风暴雨欢乐时时交替的敏感心灵。有生命与事业同行,这条路便会风雨无阻,光耀七彩。于是,美与和谐才得以展示生命与自然的全部骄傲。这是事业的彩虹,也是生命的乐章!”这对他的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而后,他担任了实验小学的教导主任,但也走入了人生的低谷,贫病交加,使他有了不想教书的念头,使他看透了人生与生命。也正是这一时期,他沉静下心来,淡出教坛,没有任何功利地看了很多书,文学的、哲学的、佛学的等等,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做了大量的教学笔记。31岁他又意外地评上了省特级教师。《万里长城》是他的成名课,也正是这课开始逐渐地催生出了诗意语文。他爱语文,爱语文教学,他“磨”课千遍也不厌倦,他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他为语文而来正走在朝圣的路上。[/SIZE][/P][P][SIZE=5]第三位是研创主题教学的窦桂梅老师。   王崧舟老师给人的感受是睿智、深刻、儒雅,而窦老师给人的感受是激情四溢,个性飞扬,干练热烈。两位名教师之间有相似的专业成长经历,有共同的对事业地热爱和无私地奉献。窦老师师范毕业后,原本是留校担任行政管理工作的,但她不断提出要求,要到学生中去,要上三尺讲台。最终她重新分配到了小学,虽然还是担任行政工作,但她珍惜每一次代课的机会,而且还反复要求到一线去上课。书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窦老师为了能参加一次公开课,精心准备了一个多月,可是领导没有给她机会,她感到难以接受,给校长写了整整八页的信,校长答应下次给她机会上课。正是这种强烈的愿望,使她走上了梦寐以求的讲台。她保持着这份强烈的热爱,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讨教,积极争取上公开课和教研课。心血与汗水,收获了成功与超越。但是她没有停滞不前,辗转来到了清华附小,既做业务校长又潜心钻研教学,打造主题教学,尝试探究语文教学的真谛。激情热爱是窦老师对于事业的态度,也是她一贯的状态。不论是做管理工作还是对于课堂教学,她始终激情满怀,热爱填膺,而且学习不断,变革不止。她热心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成长,与学生情同亲人。[/SIZE][/P][P][SIZE=5]  一个个老师成功老师的故事,让我明白,只有对教育的满腔热爱才能创造奇迹,才能成功成才。 而我呢,只是尽职尽责地做着自己分内的工作,从没有想过多付出一点,多爱学生多爱教学一点,多做研究多创新一点。懒散了自己,也堕落了自己啊。[/SIZE][/P][P][SIZE=5][B] [COLOR=#800000]反省之三:他们都好读书爱写作且执着。而我呢,喜欢读书,但是读杂书多,没有自己的目的性阅读,也没有深阅读教育名著,更没有坚持写读书笔记和教学日记。看上去是享受了生活,其实是浪费了时间和生命。[/SIZE][/B][/COLOR][/P][P][SIZE=5] 十八位名师都对读书和写作有着独特的情结,他们都勤奋执着。也更好地证明了“天道酬勤”。只需举两个名师的例子就足以震撼我心。给学生圆一个数学天堂梦的吴正宪老师,她最能说明勤奋是成功的根基,读书是成功的助推器。她初中毕业后就被班主任推荐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她为了弥补自己学历低的不足,尽早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小小年纪的吴老师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她通读《中国通史》、一字一句亲手抄写《唐诗三百首》、《宋词》……一个又一个夜晚,当同龄女孩享受花季时,吴老师却伴着孤灯苦读。“尽管几次喜迁新居,可是那一尺多高的手抄本和读书笔记我一直舍不得丢掉。因为它时刻告诫我脚踏实地、厚积薄发,激励我不断进取!”她推心置腹地告诉今天的教师如何可以取得她那样的成就:“经过多年的教改实践,我有一个十分深刻的体会,在教学工作中人人都会产生点点滴滴地体会,或深刻,或肤浅。如果放松,则稍纵即逝;如果稍稍留心,把它记下来,哪怕最肤浅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觉思维,都会带来日后的冷静思考。点点滴滴,积少成多,拿起手中的笔,善于思考,勤于笔耕,做教学的有心人,才能厚积薄发。”[/SIZE][/P][P][SIZE=5]第二位老师是张思明老师,他13岁因父亲去世便承担起家庭的重任。17岁初登讲台,生活的经历让他对一切看得淡然。然而,他不安于现状,每天清晨4:30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写了百余万字,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而是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如一日,这是什么,这是勤奋?是执着?当然是,更是他自己说的“用心做事,做事用心”。[/SIZE][/P][P][SIZE=5]其实哪一位名师不是“书”垫出来的呢?看他们业余爱好:曹永鸣——读书;孙双金——读书,与书为友,与书为伴,读书为乐,读书为福;窦桂梅——读书;程红兵——逛书店……可见,优秀的教师都是在阅读中成长的,书籍是他们的精神食粮。可是我呢?汗颜啊,惭愧啊!是我没有条件读书吗?不是的;是我没有时间读书吗?更不是的;是我没有读书的动力和上进心吗?是的,就是的。与这些名师大树比,我不做小草做什么呢?因为自己选择了懒惰,选择了不思进取。[/SIZE][/P][P][COLOR=#800000][SIZE=5][B]以名师为镜,我照出了自己的各种缺点和不足。努力改之,不敢说晚,但是也知道痼疾难愈。现在的我只有甘心做小草的份了,但是我不会甘心做一棵没有生命力的枯萎小草,我会努力做一棵翠绿生长着的,能给大地带来生机的劲草。[/B][/SIZE][/COLOR][/P]
    欢迎光临我的网易博客
    http://ztpyanshuying.blog.163.com/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P]        闫老师,读完您的帖子,我记住三句话:[/P][P]        1、有梦想就有希望。[/P][P]        2、没有任何功利地看书。[/P][P]        3、用心做事,做事用心。[/P][P]        谢谢分享![/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00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