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275
    • 经验90154
    • 文章3145
    • 注册2008-01-13
    读书的三境界之“功利境界”
    [P][ALIGN=center][FACE=黑体][SIZE=18pt]读书的“功利境界”[/SIZE][/FACE][B][FACE=黑体][SIZE=18][/SIZE][/FACE][/B][/ALIGN][/P][P][SIZE=14pt] 喜欢读书,当然不仅有四书五经的大部头,更有许多内容精粹报刊杂志。最喜欢读的还是山东教育社的报刊杂志,从山东教育,到班主任之友,都是平时最喜欢读的。上面刊登的文章也多是同行们的心里话。读着它们,心里也会有更多的共鸣。[/SIZE][SIZE=14pt][/SIZE][/P][P][SIZE=14pt]尤其是从事教育工作,时间紧了,就更没有空去读重量级的书籍了。往往是在工作的空隙随手拿起办公室里的教育杂志或报纸。信手翻开,一篇小文章或者一个小栏目,就会让紧张的神经放松。更有许多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也会在不经意间就解决。[/SIZE][SIZE=14pt][/SIZE][/P][P][SIZE=14pt]    有人说读书有很多用处,从高处说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从低处说娱乐生活,调节情趣,这些在教育报刊里都能找到。翻开一期杂志,最喜欢读的就是的短小精炼,而又切中时弊的文章,读后给你以新的启发。大都是一线老师的随笔,细小有大见解。虽然都是教学生活中的小事,却让人体会到教育者的良苦用心。[/SIZE][SIZE=14pt][/SIZE][/P][P][SIZE=14pt]   读的多了,就有了手痒的感觉,把平时工作中的感触,教学中的收获写成了教育随笔,试着向杂志投稿。开始有些惴惴不安,期盼等待的时间却又让人激动。记得第一篇小文在杂志发表后,那种幸福的感觉是无法言表的。当初的稿件录用通知现在还整整齐齐地叠放着,珍藏着。当然,因为自己的水平有限,并不是所有的稿件都能发表。但每次从构思,投稿,到等待,都是一个激动幸福收获过程。[/SIZE][SIZE=14pt][/SIZE][/P][P][SIZE=14pt]教学也因为有了这种期待变的丰富多彩,往日的倦怠也仿佛消失了。所以,读书看报不仅能娱情,提高业务水平,更能让人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个更深的认识。从师德修养,教书育人的水平提高,再从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观念的创新,最后到教育科研的能力提升。都能从教育报刊杂志中获得收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读教育书刊,是一个很”功利”的事情,让你收获多多。[/SIZE][SIZE=14pt][/SIZE][/P][P][SIZE=14pt]人常说无利不起早,品尝到了此种的好处,更让我读书看报的尽头猛增。课余、节假日,都是手不释报,还专门分门别类得收集了一些资料,弄了一个报刊剪集。每次要写文章,查找素材什么的,都很方便。里面的资料更是极大的方便了自己的教育教学,一本剪报,成了我的随身携带的小电脑。[/SIZE][SIZE=14pt][/SIZE][/P][P][SIZE=14pt]另外,我还把自己的读报收获和学生们分享,一次,自己把教材学习的内容整理成了“地理三字经”,发表在中学生报上。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不仅指导了同学们的课堂学习,而且让他们对中学生报也产生了兴趣。还有的同学也试着向报纸投稿,读报用报蔚然成风,极大的促进了学习。[/SIZE][SIZE=14pt][/SIZE][/P][P][SIZE=14pt]著名学者冯友兰说人生有四大境界,如果说读书也有境界的话,自己现在也许正处在读报用报的“功利”境界。但读书看报的作用却远非这些,还有更高更远的境界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追求。愿意与山东教育同行,去追求更高更美的读书用报境界。[/SIZE][SIZE=14pt][/SIZE][/P]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36
      • 经验81770
      • 文章5073
      • 注册2011-08-17
      [P]功力不功利,读书才是王道!正向驱动是必须的[/P]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36
        • 经验81770
        • 文章5073
        • 注册2011-08-17
        [P][ALIGN=center]功利性读书[/ALIGN][/P][P][ALIGN=center]祝勇[/ALIGN][/P][P]    读书是爱书人自我满足的一种方法,实在没有太多值得夸耀的地方。它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张扬自己读得多。反过来,炫耀自己读破万卷的人,未必是真正的读书人。商务印书馆元老王云五先生仅仅将读书视为一种好玩的事情。这样的心态是健康的。读书就是一桩好玩的事情,一次轻松的自我放逐。无聊才读书,这话未必是错。因为正是读书,驱赶了清寂,使脆冷的心房获得了一层温润的苞衣。月长似岁,闲情难忍,如何是好?友人凸凹便在随笔中答曰:“就依自家所好,想办法‘消闲’:可与同道饮黄酒,或串门子道短长,或网开一面与人对弈,或入歌厅卡拉OK……但诸多妙法均有局限,须有物质,须有党朋,须有这方面的技艺和兴味。若首无物质,次无党朋,又无技艺兴味,居家枯坐,便只有向书乞援。不管是什么书,只要读下去了,凝滞的时光,便如涧底的暗流,兀自流走。”至于读书与人的精神境界究竟有着怎样的干系,这个不敢说。因为许多大字不识一筐的普通劳动者,内心亦温暖如秋阳下的田野;而有些肚肠冷于冰雪的大奸大佞,倒是饱读过诗书的。话虽如此,读书总还不失为一件好事,好书总是引人向善的罢——但愿如此。但是引人向善也罢,丰富智慧也罢,却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饭食使我们长大,而使我们长大的,却很难说是哪一天的饭食。
            故而,读书的兴味,源于反复摩挲中生出的一股热情,是一份得到了开发的天性。读书的佳境,如同爱情一样,是投契,是相许,是沉浸,是融合,来不得半点强求与逼迫。或许正是出于爱书人共通的生命感受,我和林语堂先生一样,讲求性情,反对功利。12月8日——暂时尚无法搞清是哪一年12月8日——林先生在复旦大学演讲,题目是《论读书》,讲得痛快:“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钱,上大学,跑百米,拿一块大银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本旨。”
            林先生所谈之功利性读书,于今未绝,相反,倒是更丰富了。学堂中的本本主义只是一种,其他各种心态,多系新形势下的新生事物,怕是连林先生都未曾料及。比如,为写作——当然,读书写作,本是一回事,读而后写,亦乃文人本分,只是,当下现炒现卖,做投机生意的,大有人在。常有炮制读书札记的高手,一本书尚未握暖,一篇宏文却早已挥就,急匆匆换稿费去了。这样对书,读与未读,区别不大;这样的文章,怕也值不了几个银两。其次,为装大瓣蒜,譬如某君,每每玄谈,皆胡言乱语,状若酒醉:“关于正在解构的后现代主义精神文本的反向叙述以及一种强势的文化互证……”让人觉着比爱斯基摩人的语言还难懂,不禁喟叹:真有学问!好歹总算是一种自我包装罢,没准会蒙上哪个傻瓜蛋,祝他成功。再次,为图省事。名著巨制,卷帙浩繁,通读起来,颇为费力,不如去读些随笔小品,或者一些轻松的短构,甚至一些文摘或者妙言集锦,轻而易举,便“知道”了许多东西。时日一久,经典长卷,便愈发懒得碰触。于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便在布满蛛网的书架上熬白了头发,老黑格尔的坟头更是荒草成堆。最后,为赶时髦,人读我读,人云我云,怕是落伍,惟不考虑自我的失落。市面上流行的书是永远读不完的,跟踪追击,步步为营,力是费了,“好”未必讨得到,无非是把自己打扮得更入时一点,体会一下瞬间的浪漫罢了,待云烟散尽,眼前依旧空蒙。总之,跟着排行榜走,未必比泡图书馆高明。书有千种,人有千种,读书的感觉,亦有千种,只有读到符合自家心性.气质与欲望的书,才能倍感精神之至美;盲从于他人抑或媒体的牵引,常常会白费光阴。冷书热读,倒是别显几分生趣。一本书倘出版三五年后还有人读,此书便可刮目相看了。因而,在顾准潮退后研读顾准,在“王小波热”冷却后品味“王二”,未必不是一件美事。时间差若打得巧了,一定会有大收获。
            让功利走开,纯然为了取悦心灵而读书,那才真叫享受。书不是挥鞭的强盗,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瑟瑟的清风里,书是妩媚的情侣,温顺的马驹,是杯中的明月,更是幽畅的歌吟。书能让我们觉着活得很好,这就足够了。[/P]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36
          • 经验81770
          • 文章5073
          • 注册2011-08-17
          [P]发一篇不同角色的辉映一下,希望喜欢[/P]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风满楼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7
            • 积分4424
            • 经验114902
            • 文章4369
            • 注册2009-09-13
            两篇都对读书有着不同的感悟!感谢大家的分享!
            找到自己,做好自己!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wangtao19851110][color=blue][B]风满楼的博客[/B][/color][/url]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275
              • 经验90154
              • 文章3145
              • 注册2008-01-13
              [LINE-HEIGHT=28px][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让功利走开,纯然为了取悦心灵而读书,那才真叫享受。”境界层层深,享受慢慢来。[/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275
                • 经验90154
                • 文章3145
                • 注册2008-01-13
                [P][FACE=宋体][SIZE=10]偶然的一个机会,在同事那里借的了一本书,和教师的谈话,作者是前苏联的教育家赞可夫。对于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读的也不少。却总觉得有些纠结,阅读了解了许多新的观点和认识,阅读的当时也想着能在实践中应用,实际上却用之寥寥,好的方法好像都是不服水土的幼苗,总是夭折在现实的土壤。[/SIZE][/FACE][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FACE=宋体][SIZE=10]为此,好久不再读教育方面的书籍了,不是不想读,是不敢读。或者说,在读书中仿佛陷入沼泽的垂死者,总想捞起一根救命的稻草,却总是因为过分的挣扎,而陷的更深。[/SIZE][/FACE][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FACE=宋体][SIZE=10]而现在,打开这本书,想寻求的又是什么呢?书不厚,墨绿色的树皮,中间是一副作者的半身像。(苏)赞可夫著。作者沉毅的面容,仿佛就坐在你的面前,和你侃侃而谈。思想因为有了书籍的承载才穿越了几十年的光阴,大浪淘沙,沉淀的也需就是最有价值的吧。就这样边读边记录,从第一章,到最后的第十一章,一点一点的走进赞可夫的教育世界。那时一个怎样丰富多彩的世界呀,在那里课堂不仅是传道授业的场所,更是一种和自然社会息息相关的生活。在哪里,教师和学生自由的交谈讨论,教师拥有真实的威信,不是惩罚,不是虚假,是全神贯注的工作,丰富的学识和对职业和学生的热爱。[/SIZE][/FACE][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FACE=宋体][SIZE=10]读到这里,羡慕之余,心生愧疚。回想自己的工作历程,无论是带班还是教学,好像都无法达到如此。非是不想,也做过许多努力,却都无果而终。也许是能力所限吧,每当工作不顺时,都如此安慰自己。当然,赞可夫说[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教师既是学生年长的同志,同时有时他们的导师[/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要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容易走极端,要么严格管束,要么放任自流。现实中,如何处理师生的关系,真是歌难题。教育书刊经常讲教师要热带学生,可是,要真正去爱,却又那么地难。爱这个词意义丰富,但教师的爱不仅是用慈祥,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更应该是无私给予学生自己的精神、学识和才能。让他们不仅学到知识,更有精神人格的成长。[/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FACE=宋体][SIZE=10]第三章的标题是学习的诱因。工作中,发现许多学生不喜欢学习,他们也根本不知道为何而学。赞可夫认为学习的不是为分数而学,也不是为教师的好评和表扬而学,其根本的诱因是对知识的探索,体验思维后的满足。使用儿童形成一种自己去弄懂他所不懂的问题的心理需要。[/SIZE][/FACE][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FACE=宋体][SIZE=10]是呀,如果学习没有兴趣,没有了探索思考的乐趣,那有什么意思呢。老师们上课时,常常发现散乱发呆的眼神,疲于应付的作业,这一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他不想听,更不想学习。对于这些学生,那该怎么办呢?你可以严厉的批评,可以喊家长,但,这一切又是那么地无奈,到底有什么效果,也需只有天知道。显然,这些措施都没做到点子上。因为所有外部的作用,都隔着学生的内心活动,只要你没说到学生心里,一切都是无用功。只有学生为低分和批评感到伤心时,在某种程度上感觉到学习的好处时,才会去学习。[/SIZE][/FACE][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FACE=宋体][SIZE=10]在说道知识的巩固时,赞可夫不主张反复单调的饿重复复习,对于一篇课文,要能理解的积极复习,或者不需要复习,只要动脑筋思考并和别人交谈了,就能到达对知识的掌握。关键的是高度的脑力活动,还有第一印象很重要。同时他还主张用知识的广度促进学生的发展,他认为这同时也是知识和技能的巩固过程。[/SIZE][/FACE][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FACE=宋体][SIZE=10]在以后的篇章里,他又介绍了劳动教学、在美的世界里、教学和发展等。他认为劳动的特点是脑力活动和手的活动相结合,劳动课分析的是具体实物,可能很大程度上依赖生活经验,应该利用这种可能性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品质。而美的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差别之一。艺术影响的是学生的情感,有助于培养信念。[/SIZE][/FACE][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FACE=宋体][SIZE=10]现实中,我们的教育缺少的恰恰是劳动和美的教育。现在和学生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平时让他们做个简单的扫地劳动,都做不好。或者是根本不愿意做。音乐课也是跟真流行走,喜欢的是歌手,欣赏的是新奇,何谈美的教育和欣赏呢。看起来,赞可夫当初的主张没有过时,相反,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应该加强劳动和美的教育。[/SIZE][/FACE][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FACE=宋体][SIZE=10]说了这么多,最根本思想就是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所诶一般发展不仅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是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的发展。本书的中心就是围绕这一观点而阐述。无论是第十章掌握知识和学生的发展,还是十一章,教师的劳动及其创造性,都莫不如此。正如译者所说[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赞可夫是一个大胆,有创意的革新家。但在更的程度上,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修正和补充发展。但是,决不能把他的教学论简单化地归结为重复传统教学论或者实用教学论,也更不是总诸家之说,而驳以己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
                [/SIZE][/FACE][FACE=宋体][SIZE=10]从开始读到结束,一周多的时间,走马观花的阅读,留下的好像只有一本薄薄的读书笔记,记忆也许会有遗忘,但好在笔记让读书永存。或者说,有些思想已经被收藏。清代学者袁枚说[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虽师勿师,不取亦取[/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开卷有益,但千万不要为书所累。就如同深陷沼泽时,求一线生机,不是一根稻草。而是卸下满身的重负。[/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P]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