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79
    • 经验11088
    • 文章602
    • 注册2014-11-12
    再读《给教师的建议》读书摘录五十一(2015.11.9)
    [P][LINE-HEIGHT=25.0p][ALIGN=center][SIZE=18pt]再读《给教师的建议》读书摘录五十一[/SIZE][SIZE=16](2015.11.9)[/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FACE=黑体][SIZE=16] [/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FACE=黑体][SIZE=16]一、题目[/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要使知识活起来[/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FACE=黑体][SIZE=16]二、段落[/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SIZE][SIZE=16pt]先进教师的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可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获取新知识。[/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2.[/SIZE][SIZE=16pt]按我们的观点,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这样一条规律性才开始起作用: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去获取新的知识才会越容易。遗憾的是,在实践中正好相反:学生每过一年,他的学习就变得更为艰难。[/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3.[/SIZE][SIZE=16pt]应当努力做到,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要使知识在学生的努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活起来,在急速发展的、经常不断的精神财富的交流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智力、道德的、情感的、审美的发展)。[/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4.[/SIZE][SIZE=16pt]在小学里,从教学一开始,词就成为儿童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更确切地说,就是通过思维和词而表达和反映出来的周围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不断地以其越来越多的在儿童入学以前所不了解的新方面展现在他的面前。儿童借助观察、借助生动的直观、借助词而在认识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初的、也许是最宽大的步伐。如果你不愿意使知识变成僵死的、不能活动的重物,以免它阻碍儿童在认识的阶梯上继续前进,那么你就要使词成为儿童创作的工具之一。[/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5.[/SIZE][SIZE=16pt]有经验的教师们在实际工作中总是遵循这样一个方向。就是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占据首位,不应当是背诵,而是借助词来进行思考,进行生动的创作,认识客体、事物、现象和周围世界,并且认识其极细微的差别,深入思考这些差别。[/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6.[/SIZE][SIZE=16pt]把已获得的知识变成掌握新知识的手段,变成思维的工具的问题。[/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7.[/SIZE][SIZE=16pt]能够教得使学生借助已经积累的东西而不断地获取知识,这正是高度的教学技巧之所在。一些有经验的校长在听课和分析课的时候,也正是根据学生脑力劳动的这一十分微妙的特征,而对教师的教育技巧来做结论的。[/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8.[/SIZE][SIZE=16pt]获取知识[/SIZE][SIZE=16]----[/SIZE][SIZE=16pt]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发现因果联系及其他各种联系。这就意味着解决疑问。[/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9.[/SIZE][SIZE=16pt]在备课的时候,正是要从这个观点对教材进行一番思考:要找出那些乍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交集点”,即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技能联系交叉集合的地方,因为疑问正是从这些联系中产生的,而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求知愿望的刺激物。[/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0.[/SIZE][SIZE=16pt]怎样引导学生去接近这些思想呢?为此就应当指导知道:你在这节课上,那些东西是要讲解透彻的,而哪些东西是要有所保留的而不必说尽的。这没有说尽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设置的诱饵。这里没有任何适用于一切场合的现成处方。一切都取决于具体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已经掌握的实际知识。[/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1.[/SIZE][SIZE=16pt]譬如,在学生的意识里已经产生了疑问,接着你就要努力做到,从学生原来已经获得的知识的全部储备里,挑选出来回答这个问题所必需的知识。这种挑选,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答不懂的、不清楚的东西的过程,就是获得知识。此外,还要注意,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知识。对于那些最消极的和注意力最差的学生,应当用各种方法吸引他们开动脑筋工作。方法之一就是布置题目让他们独立工作。当他们把不懂的、不清楚的地方找出来之后,就可以建议他们:把一切好好地想一想,要精力集中,把自己的思路用笔写下来。[/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2.[/SIZE][SIZE=16pt]在讲课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正是在那些各种思想相互交叉、纠缠、碰头的“交集点”上,即意义联系的地方,特别注意监视学生的脑力劳动。正是在这些理解教材道路上的“监督点”上,教师应当以这些或那样的方式进行检查:我是否要把给予他们的全部东西都带到这个点上?当我交给学生新知识的时候,他们从“知识仓库”的哪些角落里提取和利用自己的储备的?在这些监督点上进行检查,是使学生积极地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根据所学教材的具体内容,这种检查可以用各种方法来进行;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概括性回答,布置短小的([/SIZE][SIZE=16]1[/SIZE][SIZE=16pt],[/SIZE][SIZE=16]2[/SIZE][SIZE=16pt]分钟)实际作业等。[/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3.[/SIZE][SIZE=16pt]当教师叙述、讲解教材时,以及乍看起来似乎学生并没有积极活动的时候,他能让学生积极地获取知识,[/SIZE][SIZE=16]----[/SIZE][SIZE=16pt]这是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79
      • 经验11088
      • 文章602
      • 注册2014-11-12
      [P][LINE-HEIGHT=25.0p][ALIGN=center][SIZE=18pt]再读《给教师的建议》读书摘录五十二[/SIZE][SIZE=16](2015.11.10)[/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 [/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FACE=宋体][SIZE=16]一、[LINE-HEIGHT=normal][FACE=Times New Roman][SIZE=7pt]  [/SIZE][/FACE][/SIZE][/FACE][/LINE-HEIGHT][FACE=Calibri][SIZE=16]题目[/SIZE][/FAC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困难了[/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二、[/SIZE][FACE=Calibri][SIZE=16]片段[/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SIZE][SIZE=16pt]现在,当我国(前苏联)即将实施普及中等教育的时候,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的问题,已经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育过程的文明以及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都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有赖于这一问题的实际解决(即在教师、校长、教导主任、教育局长的工作中都得到解决)。[/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2.[/SIZE][SIZE=16pt]学习是一种劳动,而且是不轻松的劳动。求取知识本来就是要花费劳动的。但是不能允许让少年学生从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3.[/SIZE][SIZE=16pt]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每天应当有[/SIZE][SIZE=16]4[/SIZE][SIZE=16pt],[/SIZE][SIZE=16]5[/SIZE][SIZE=16pt]个小时,既不用来学校上课,也不用在家里复习功课。这些时间应当让他用在多方面的智力生活上。[/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4.[/SIZE][SIZE=16pt]学校教学论里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性:在学生出于兴趣、出于认识的需要而阅读的材料总量中,要求学生以识记为目的而学习的材料所占的比重越大,他学习起来就越困难。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譬如八年级)的学习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两倍。在九至十年级,学生所阅读的东西,则应当比要求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多[/SIZE][SIZE=16]4[/SIZE][SIZE=16pt]至[/SIZE][SIZE=16]5[/SIZE][SIZE=16pt]倍。[/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5.[/SIZE][SIZE=16pt]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读的其他书比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学好正课,而且会剩下时间去满足他在其他方面(创造性智力劳动、锻炼身体、参加劳动、审美劳动)的兴趣。[/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6.[/SIZE][SIZE=16pt]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让我们在学生面前敞开道路,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吧。[/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7.[/SIZE][SIZE=16pt]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程度,还取决于教师到学生这里来的时候带了多少东西,教给学生多少东西,以及他还剩下多少东西。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8.[/SIZE][SIZE=16pt]减轻学生脑力劳动的主要途径,就是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现在学校里开设的那些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确定学生的个性,了解和发展他的兴趣、爱好、特长。[/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9.[/SIZE][SIZE=16pt]为了使儿童更容易地学习,还必须克服知识跟能力之间的脱节现象。[/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0.[/SIZE][SIZE=16pt]在一至四年级,每天最少有半个小时用来对新课文进行有表情的、有理解的朗读。必须做到,使每个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思考,在思考的时候阅读。[/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1.[/SIZE][SIZE=16pt]写字方面,也要写得端正、迅速、流畅。[/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2.[/SIZE][SIZE=16pt]检查学生知识的做法本身,也无助于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上一个世纪的对待知识的那种观点,由于惰性的关系,原封不动的留到现在(最新的科学成就和发现的时代)的学校里来了。这种观点就是:把知识看成学生应当保存在头脑里的存货,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就应当拿出来给他看。学生记住了,就算他有知识,没有记住,就是没有知识。在这种观点指导下,学习就成了“一份儿一份儿地”掌握知识,学生今天记住了一份儿知识,明天就拿出来给教师看,看过以后,就可以丢开不管了,这样做,就在学生的意识里逐步地形成了一种为防备提问而学习的心理定势。事实也是如此[/SIZE][SIZE=16]:[/SIZE][SIZE=16pt]学生在家里准备功课,一般就是为了明天的评分。然而,只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证明一个人是否有知识。[/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3.[/SIZE][SIZE=16pt]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具备的品质:求知的愿望,认识的需要,使自己今天的精神生活比昨天更加丰富了。[/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79
        • 经验11088
        • 文章602
        • 注册2014-11-12
        [P][LINE-HEIGHT=25.0p][ALIGN=center][SIZE=18pt]再读《给教师的建议》读书摘录五十四[/SIZE][SIZE=16](2015.11.15)[/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 [/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FACE=宋体][SIZE=16]一、[LINE-HEIGHT=normal][FACE=Times New Roman][SIZE=7pt]  [/SIZE][/FACE][/SIZE][/FACE][/LINE-HEIGHT][FACE=Calibri][SIZE=16]题目[/SIZE][/FAC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二、[/SIZE][FACE=Calibri][SIZE=16]片段[/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SIZE][SIZE=16pt]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必须使他有对知识的渴求和有掌握知识的愿望。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使我深信,儿童的学习愿望是一些细小的源泉,它们汇合成“教育与教育的统一”的大河。[/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2.[/SIZE][SIZE=16pt]遗憾的是,我们当教师的人经常会遇到令人忧虑的现象:儿童在入学的时候是带来渴求知识的火花的,但是这点火花很快就熄灭了,而产生了教学上最凶恶最可怕的敌人[/SIZE][SIZE=16]----[/SIZE][SIZE=16pt]儿童对学习态度的冷漠。[/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3.[/SIZE][SIZE=16pt]要知道,儿童想要好好学习的愿望,是跟他乐观地感知世界(认识周围世界,特别是自我认识)不可分割的。很明显,如果儿童对学习没有一种欢乐的喜爱,没有付出紧张的精神努力去发现真理,并在真理面前感到激动和惊奇,那是谈不上热爱科学、热爱知识的。[/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4.[/SIZE][SIZE=16pt]为了使儿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我们应当经常关心的是:当儿童跨进校门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面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里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我们想让儿童高高兴兴地学习的话,那就无论如何不能用学校常用的那些方法来局限儿童的智力生活,即一味地要求他识记、背诵和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而把知识再现出来。[/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5.[/SIZE][SIZE=16pt]顺便说一下,我不希望给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好像作者对识记和背诵抱着轻视的态度。不,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如果把教学变成单纯的记忆活动,那么它就变成了无的放矢的教学,因为只有在把记忆的努力和思考的努力结合起来,只有在对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性深入思考的时候,才可能有真正的智力发展。[/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6.[/SIZE][SIZE=16pt]要使小学生的智力生活丰富多彩,就必须保持思考和记忆的和谐。在小学里,首先要使儿童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地去探索真理,在认识的世界里去漫游。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7.[/SIZE][SIZE=16pt]为了创造思维和记忆之间的和谐,需要到自然界里去上一系列这样的思维课(从预备班到四年级,共五年)。[/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8.[/SIZE][SIZE=16pt]我校较低年级的全体教师认为,思维课的教育意义,首先在于它能使知识得到经常不断的运用。[/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9.[/SIZE][SIZE=16pt]所谓发展智力,就是使知识处于运动之中,处于运用之中。充满乐观情绪的自我认识是儿童渴求知识的前提条件。要培养这种乐观的自我认识,就要使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到:知识能变成他的思维和劳动工具,他可以通过运用知识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为人。在思维课上进行着一种复杂的过程,这就是个性在创造性的思维中,在对待周围世界的现象的态度中,在解释和深刻理解这些现象中进行的自我表现的过程。[/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0.[/SIZE][SIZE=16pt]早在学龄初期,就要使一个人的自觉地珍视他的善于思考的个性。离开这一点,那就根本谈不上有自觉地掌握知识的志向。[/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1.[/SIZE][SIZE=16pt]现在,书籍正面临着跟其他的信息来源(电影、电视、录音带等)进行竞争的局面。因此,即使在那些有好书供学生阅读的地方,书籍也会经常摆在书架上,成为“沉睡的巨人”。我们认为,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这场竞争中,要使书籍始终成为胜利者。[/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2.[/SIZE][SIZE=16pt]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3.[/SIZE][SIZE=16pt]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教育。阅读之所以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人在赞赏英雄人物的道德美和努力模仿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己,用一定的道德尺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为人。阅读和面对书籍思考,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智力需要,没有思维素养,也就不可能有对学习的渴求和不断掌握新知识的愿望。[/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4.[/SIZE][SIZE=16pt]一个深思熟虑地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SIZE][SIZE=16]----[/SIZE][SIZE=16pt]即思维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5.[/SIZE][SIZE=16pt]有经验的教师们都时常跟儿童进行一些关于书籍和创作的谈话。让儿童给同学们讲述一些使他感到激动的事情,会使他要在智力上变得更加丰富的志向确立起来;他给自己讲述的思想越多,他自己就会变得更丰富。[/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6.[/SIZE][SIZE=16pt]教师就要出来首倡,点亮第一颗火花。我自己写一篇关于使我激动入迷的事物的作文。我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孩子们,使他们的智慧和心灵中激发所需要的意向。[/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7.[/SIZE][SIZE=16pt]没有智商就不可设想会有完满的课堂,而智育正在于使儿童用语言的手段进行创作时,感到自己是一个作者,为把生活、自然界、人与人的关系的美变成思想美而感到由衷的喜悦。[/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8.[/SIZE][SIZE=16pt]追求知识的愿望,是靠儿童的虽不轻松然而快乐的、诱人的、出于自愿劳动所创造的千万条根须日以继夜、不知疲劳的工作来滋养。[/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19.[/SIZE][SIZE=16pt]儿童的脑力劳动对象既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应当有适度的难度。只有在脑力劳动对儿童的力量进行一定的考验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儿童具有一个“思考的劳动者”的自尊感。儿童胜利地经受了这种考验,怀着自豪而欢乐的心情回顾走过的道路,能够对自己说:“这是我找到的。这是我发现的。”[/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ALIGN=cente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20.[/SIZE][SIZE=16pt]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教育实验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思考劳动者的自豪感。有时候,要把一个孩子引到一个胜利的高处,像我们引导尤拉那样,需要花费一星期、两星期甚至更多的时间。是的,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求有巨大的耐心和对儿童的创造力充满信心地啊![/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00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