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6
    • 经验345
    • 文章40
    • 注册2008-05-27
    一起读吧1:珍存每一个与你在一起的日子
    [ALIGN=center][B][SIZE=3][IMGA=0,absMiddle]http://images.amazon.cn/z/zjbk361839.jpg[/IMGA][/SIZE][/B][/ALIGN][ALIGN=center][B][SIZE=3][/SIZE][/B][/ALIGN][ALIGN=center][B][SIZE=3][/SIZE][/B][/ALIGN][ALIGN=center][B][SIZE=3][/SIZE][/B][/ALIGN][ALIGN=center][B][SIZE=3][/SIZE][/B][/ALIGN][ALIGN=center][B][SIZE=3][/SIZE][/B][/ALIGN][ALIGN=center][B][SIZE=3][IMGA=0,absMiddle]http://images.amazon.cn/7/78066499130834756-fm.jpg[/IMGA][/SIZE][/B][/ALIGN][ALIGN=center][B][SIZE=3][/SIZE][/B][/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B][SIZE=3][/SIZE][/B][/ALIGN][ALIGN=center][B][FACE=黑体 ][COLOR=#ff0033][SIZE=5][/SIZE][/COLOR][/FACE][/B] [/ALIGN][ALIGN=center][B][FACE=黑体 ][COLOR=#ff0033][SIZE=5][/SIZE][/COLOR][/FACE][/B] [/ALIGN][ALIGN=center][B][FACE=黑体 ][COLOR=#ff0033][SIZE=5]珍存每一个与你在一起的日子[/SIZE][/COLOR][/FACE][/B][/ALIGN][ALIGN=right][B][SIZE=3]――兼谈教师的阅读与写作[/SIZE][/B][/ALIGN][ALIGN=center][B][SIZE=3]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  沈旎[/SIZE][/B][/ALIGN]
    [SIZE=3] [/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4] 上个月,有幸与一位游学海外的教育学者交流,他做教师写作研究,希望透过国内一线教师的所写的文字,考察国内教育的现状。我给他提供了一些在各级论文、案例评比中获奖的作品。读着读着,他的表情凝重,满脸疑惑。[/SIZE][/FACE][FACE=楷体_GB2312][SIZE=4]
      我问:如何?
      他客气地说了一些赞词,诸如文字优美、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等。再一次追问:这都是一线中小学教师写的吗?他希望得到确认。
      我肯定地点点头。
      他有些困惑:“我或许只看到了教师写作的一种类型。”并谨慎地道出了皱眉的原因:感觉这些文章更像是理论研究者的口吻。但又没有理论研究者文字中逻辑的严密,论理强硬且缺少实践的色彩。奇怪,在一线老师的文字中竟然缺少实践的影子。在文字中,感觉不到一线老师特有的,与孩子接触过程中敏感、细腻与持续的经历,看不到对教学情境和复杂背景细致而耐心的描述,急促地趋近理性的策略分析与条理性的结论……
      并不吃惊,也常常参与教师案例与论文的评比活动,他的话尽管听起来不太入耳,却也真诚恳切。
      教师的通过记录自己的教学进行实践反思是必要的,但我们是否考虑过什么是一线老师的写作?它与理论研究者写作有何不同?一线教师的写作或研究的优势在哪里?不时也被这样一些问题困扰,教师应该写什么,能写什么,写什么才是对自己的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才是自己的研究。
      想到这样一些问题的时候,最近读过的几本书的印象,渐渐合拢在一起,形成对这个问题思考背景。
      第一本是美国教师芬瑟所著的《学校是一段旅程》。
      这本书读起来不累。
      它描述了1982至1990年八年间,作者在大巴林顿华德福学校和他所带班级的共同成长历程,其间充满各种各样的重大事件、精彩瞬间、竞争、转变、挫折和成就。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只是我和这些孩子共度的八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小小样本。在如此庞杂的素材中去粗取精并不容易,幸好我在华德福学校从教和儿时在华德福学校学习的经历,帮我分清了哪些是值得分享的。”
      在学期前的家访中,作者没有给出家访注意事项的一二三条,而是耐心地述叙了家访的过程。
      “我的第一站是道格家。我到达时,道格正在和哥哥打球。但他一看见我,腾跃的动作立即变为羞怯和尊敬的问候。这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此后,我时常感慨自己从这个喧闹的运动健将身上发觉了‘绅士’风度。在道格家里,我和他父母做了一次友好而热烈的交谈。我还参观了他的房间,到处撒满了他自己发明的一种神秘的新型游戏卡……”
      潺潺的述说,强烈的场景感,或许是读起来不累的原因。所有的策略和道理隐在文字的背后,等你自己来寻拾。他没有说,要用美好的眼光看孩子,要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但这一切只要你有心都能从文字中触摸到,这样的文字,诚恳而可信。
      另一些是苏联著名教育家山・A・阿莫纳什维利的著作《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么样?》和《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
      在舒缓的音乐的伴奏下,捧读这样的文字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
      作者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他的一个实验班教学教育的全过程。书内封的照片中,没有和哪位领导人的合影,全是孩子活动的照片,其中一张作者蹲下与孩子握手的照片,不禁让人潸然泪下,被什么感动了?
      一本书就这样娓娓展开:
      “在预备班的最后一堂课上,伊利科预言,在暑假里我将收到114封信。但实际上我却多收到了5封信。不过,并非所有的孩子都给我写了信,有四个孩子大概迷恋于玩耍和旅游(还能有别的什么原因么?),以至竟然会把我给忘了。所以,除去他们4人,我从孩子们那里收到的信,每人平均不止3封,而是4至5封。每天都给我送来了关于我的孩子们的信息,我一收到信,总是当天就给他们发去回信……”
      作者是一位教育研究者、专家,感佩于他投身一线教学的勇气。他并没有将诸如“教学连续性”这样的道理析出在文字之外,理性的实践充盈在对每一个教学行为的叙述中,理性的思考建立在实践叙述的基础上,看得出作者对实践的尊重和理解。
      于是,他下面的话显得尤其可信:“没有学校实践,就不可能有教育科学的发展,这是一条教育真理。但愿下述原则也能成为这样的一条教育真理:如果学者们自己同时也是优秀的教育实践家,教育科学将获得迅速发展,将能更积极有效影响千百万教师的实践。”
      与上面介绍的书有相同特质的是薛瑞萍老师写的教学手记《心平气和一年级》《我们二年级了》《书声琅琅三年级》。
      文字所叙述的情境是那么熟悉,“2004年8月30日下午很累。50套旧课桌椅清出去,30套新的搬进来。我想,就当锻炼了。刚开学,办公室里都在说闲话,还是干活的好。明天孩子们一来就坐定了多好啊……”
      作者与我们同时代,同背景,同为一线教师,如此切近,她的记叙耐心而率直。喜欢读,因为在相近的经历中,找得到彼此的激励与支持的同伴。带一班孩子一年为他们写一本书,是为自己,更是为孩子,留下那些闪亮的日子。我们的教学经历原来也可以如此珍贵,读完,隐隐生出写作的冲动。
      正如芬瑟所言,记录旨在重新审视教学实践,旨对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行反思,旨在分享,那么,哪些是值得教师记录并与人分享的呢?什么样的文字能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对自己教育思想的反思是否有耐心叙述的支撑呢?我们在探索教育孩子的其它方式时,是否更希望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而不仅仅是别人应该怎么做,或是他得到了什么结果?
      耐心的叙述,让我们有可能在详尽的背景和情境中,找到我们自己所要的。这种叙述也表达出对读者理解力足够的信任,而不是居高临下地用“必须”“要”“应该”等语汇,把一二三的理论条文干巴巴的塞到我们手上。
      看到这一类书的价值所在,耐心而细致的叙述,不仅在实践上有借鉴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们有异乎寻常的治疗作用。书中呈现出的实践与写作的方式,一方面提示我们,教师的研究与写作仍存在着需要补足理论和逻辑的缺失;另一方面,讲述教师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是教师研究和写作自身存在不可取代的优势,我们一天天与孩子们一起的经历,它们构成了教师的生活,也是开展研究的基础。
      守望成长,珍存每一个与孩子在一起的日子,一道构建我们的教师生涯,一起找回我们职业的自尊![/SIZE][/FACE]
    [ 此贴最后由沈旎在2008-8-13 14:50:19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展翅翱翔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5267
      • 经验158569
      • 文章5147
      • 注册2008-05-02
      沈老师,我们现在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是教师应该写什么,能写什么,写什么才是对自己的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才是自己的研究。

      参加教学工作四年,我还没有写过教育教学论文,也不知道教育局评选的优秀论文都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的心中,对论文的认识全停留在大学时代的作业和毕业论文,那确实是偏重于理论的,充满一二三,强调逻辑性,理论性。因为那时我们没有太多的实践。
      现在工作了,我反而不会也不敢写论文了。
      来到班主任之友论坛后,我敢写了,随意记录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我觉得我敢写并不是因为我突破了写论文这个心理障碍,而是因为论坛上发表的东西不叫论文,叫日志或随笔。
      所以,我真的很想知道,怎么样写教育论文,怎么写才能评上奖,靠关系评奖不在我们的讨论之中。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3227][color=blue][B]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B][/color][/url]
      论坛行走有困难请点击:[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2&ID=86679][color=red][B]论坛新手请进[/B][/color][/URL]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27
        • 经验90377
        • 文章3197
        • 注册2008-0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高顺杰[/U]发表的内容:[/B]

        [SIZE=3]我真的很想知道,怎么样写教育论文,怎么写才能评上奖[/SIZE]...[/QUOTE]
        一个很好的话题,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参与。
        先说说我的一点认识吧。教育论文不同于科研论文,理论不需要很深,论证不需要多严谨。有感而发,有情而写,可以在教育随笔的基础上,进一步条理,归纳些。引用点教育的经典言论,结合点自己的教育个案,提炼点文笔叙述,就基本形成了一篇教育论文。至于评奖与否,自己努力了,就看编辑老师的慧眼。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28
          • 经验16854
          • 文章615
          • 注册2008-07-15
          [QUOTE][B]下面引用由[U]沈旎[/U]发表的内容:[/B]

          珍存每一个与你在一起的日子――兼谈教师的阅读与写作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  沈旎
              上个月,有幸与一位游学海外的教育学者交流,他做教师写作研究,希望透过国内一线教师的所写的文字,考察国内教育的现状...[/QUOTE]
          是的,生命是一段历程,成长是一个过程,粗略阅读了沈老师的帖子,很受触动,希望从今往后,懒惰的我能提起笔来,真实纪录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个值得回忆和珍惜的日子.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27
            • 经验90377
            • 文章3197
            • 注册2008-01-13
            祝贺沈老师的大作发表!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6
              • 积分7160
              • 经验78033
              • 文章7084
              • 注册2008-03-25
              [他有些困惑:“我或许只看到了教师写作的一种类型。”并谨慎地道出了皱眉的原因:感觉这些文章更像是理论研究者的口吻。但又没有理论研究者文字中逻辑的严密,论理强硬且缺少实践的色彩。]


              很中要害,值得我们反思!



              幸福来自淡泊的心境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
                • 经验396
                • 文章8
                • 注册2008-08-14
                很想读一些实践性更强的书,但书店里的都是夸张的口号性书籍,再或学校发下来的也是干巴巴的理论语言,甚少有让人会心一笑,或感动落泪的内容。
                至于所谓的论文,都是硬套别人的理论,加上完善后的真实谎言,不值一看!悲哀!
                不仅是“教”还要“育”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6
                  • 经验345
                  • 文章40
                  • 注册2008-05-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pingping[/U]发表的内容:[/B]

                  很想读一些实践性更强的书,但书店里的都是夸张的口号性书籍,再或学校发下来的也是干巴巴的理论语言,甚少有让人会心一笑,或感动落泪的内容。
                  至于所谓的论文,都是硬套别人的理论,加上完善后的真实谎言,不值...[/QUOTE]
                   
                  [COLOR=#f70938][SIZE=4]试试这几本吧,或许能在其叙事中找到您需要的体验。[/SIZE][/COLOR]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6
                    • 经验345
                    • 文章40
                    • 注册2008-05-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八月桂花香[/U]发表的内容:[/B]




                    很中要害,值得我们反思![/QUOTE]
                     
                    我想反思后的关键是行动,怎么从其中走出来,我,您和大家!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6
                      • 经验345
                      • 文章40
                      • 注册2008-05-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心手75[/U]发表的内容:[/B]

                       
                      一个很好的话题,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参与。
                      先说说我的一点认识吧。教育论文不同于科研论文,理论不需要很深,论证不需要多严谨。有感而发,有情而写,可以在教育随笔的基础上,进一步条理,归纳些。引用点教...[/QUOTE]
                       
                      [COLOR=#ff0033][SIZE=5]有时,我会想,什么是教育论文?当然,我的所指与各级文件中论文评比的要求或许有些不一样,有些不屑于研究论文怎么能得奖,您知道原因的。[/SIZE][/COLOR]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770
                        • 经验111648
                        • 文章4599
                        • 注册2008-06-19
                        随便写,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思考的。大胆写,别怕别人笑话,别管得不得奖。经常写,养成随时写的习惯。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302&ID=88842][B]教育长短句[/B][/URL]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2&ID=107969][COLOR=red][B]走出迷茫[/B][/COLOR][/URL]  [URL=http://www.bzrzy.cn/bbs/b/b.asp?B=304][B]开心一笑[/B][/URL]
                        q号:973129322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27
                          • 经验90377
                          • 文章3197
                          • 注册2008-0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沈旎[/U]发表的内容:[/B]

                          [FACE=楷体_GB2312][SIZE=4]哪些是值得教师记录并与人分享的呢?什么样的文字能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对自己教育思想的反思是否有耐心叙述的支撑呢?我们在探索教育孩子的其它方式时,是否更希望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而不仅仅是别人应该怎么做,或是他得到了什么结果? [/SIZE][/FACE]
                          ...[/QUOTE]
                          思考这几个问题,你会有怎样的回答呢?
                          倾听着沈老师耐心的叙述,让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发出如此感叹“原来,书可以读的这样精彩!”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