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2
    • 经验1029
    • 文章65
    • 注册2012-10-17
    [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一、整体阅读评价:[/SIZE][/COLOR][/FACE][/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您在思想观念上受到的最大冲击是什么?或者说,阅读这本书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大家联系自己个人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谈谈对问题生的理解)您认可王晓春老师对问题生的界定吗?[/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      阅读完《问题生诊疗手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问题生”有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况且认识到了“研究”对教育问题生所起了的重要作用。以前在对待问题生的时候,也犯了书中所描述的诸多错误,而且都是“凭着感觉走”,大部分时候并没有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育行为,正如晓春老师所形容的“没有研究学生的愿望,只有‘管’学生的冲动。[/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 [/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二、抽象概括梳理:[/SIZE][/COLOR][/FACE][/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总结出问题生诊疗程序是什么?中医有“望、闻、问、切”四个程序,西医也就标本、照片、活检、化验、B[/SIZE][/COLOR][/FACE]超、CT等辅助程序,我们问题生的诊疗,能够总结出一整套非常规范的操作程序吗?在本书中,作者是如何诊疗的?我们从实践的层面可以简略或者丰富哪些程序?[/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      《问题生诊疗手册》中“问题学生诊疗的正确思路”[/SIZE][/COLOR][/FACE]这一节给我们提供了操作方法上的指导,我概括出如下操作程序:1、稳住事态。2、了解情况,研究问题。3、确诊前,提出多种假设。4、确诊。5、治疗。[/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      我们在实践中应该视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比如,你要了解一个问题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有时你觉得你对这个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便做出了诊断,并进行了相关的治疗。但在治疗的同时,你还可以进一步地去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再根据你所了解到的情况对之前做出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这样你进行到了程序的第几个步骤是模糊的,因为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行为,我觉得可以总结概括成一些程序,这样可以指导我们的教育行为,让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思路更清晰,但教育行为不可能全部按照简单的程序来完成。[/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 [/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三、对照检讨反思:[/SIZE][/COLOR][/FACE][/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问题学生教育是对教师的信心、耐心、能力的一种挑战,不到黄河心不死,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到黄河,就已经死心了。因此,对照《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自我查找一下,我们在问题生的教育上,存在认识上、方法上、心态上和实践操作上的哪些误区?需要如何改进?[/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      我在问题生的教育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没有分析问题的习惯,只想着如何解决问题。王晓春老师在书中给我们指出了改进的方法:遇到问题生出问题,第一反应首先提问:这到底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把自己导向冷静,导向询问和研究。要激发和强化自己的认知欲望。不要觉得自己了解学生,而要实事求是地承认,我们对学生的心灵世界知之甚少。在教育问题生的时候多问“为什么”。[/SIZE][/COLOR][/FAC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6pt][/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6pt] [/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四、研究比较延伸:[/SIZE][/COLOR][/FACE][/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对比《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现在的学生在问题上存在哪些进一步地发展和扩展?我们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新倾向?对我们老师在师德、技能、心态等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SIZE][/COLOR][/FAC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6pt][/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我们现在的学生在心理、行为上存在着进一步地扩展,比如:厌学。引起的原因也有多种,有的学生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有的是因为家庭条件好,觉得自己不用学习也会比别人过得好;还有的是成绩落后以致失去信心。很多学生迷恋网络、手机,模仿影视、游戏中的情节等等。这要求教师要与日俱增,多研究学生,特别是多研究问题学生,抱着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