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3
    • 经验1829
    • 文章85
    • 注册2012-10-17
    [P][FACE=宋体][SIZE=12pt]一、整体阅读评价: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您在思想观念上受到的最大冲击是什么?或者说,阅读这本书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大家联系自己个人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谈谈对问题生的理解)您认可王晓春老师对问题生的界定吗?[/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答:我最大的收获是:1[/SIZE][/FACE]、教育不能没有爱,教育又不能仅仅依靠爱,教育还需要智慧。千篇一律的师爱解决不了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教师需要学会思考的方法,深入地剖析了问题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的放失,采取相应的策略。2、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 遇到问题,我们应该先研究问题的表象(怎样的问题),再透过表象研究问题的本质(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才采取相应的策略(对症下药)。 3、“只会责备别人,不会反思自己”: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心理——学生一不听话就受不了,一失败就暴跳如雷,恨不得他每一步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教师应该改变现有的心理,符合教育规律去教育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能力要得到提高,最迫切的是学会自我反思,总结经验,而不是杞人忧天。[/P][P][FACE=宋体][SIZE=12pt]问题学生虽然给班级带来了影响,给教师本人带来了麻烦,但是教师着手解决问题生身上问题的同时,帮助了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关键看教师本人的心态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二、抽象概括梳理: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总结出问题生诊疗程序是什么?中医有“望、闻、问、切”四个程序,西医也就标本、照片、活检、化验、B[/SIZE][/FACE]超、CT等辅助程序,我们问题生的诊疗,能够总结出一整套非常规范的操作程序吗?在本书中,作者是如何诊疗的?我们从实践的层面可以简略或者丰富哪些程序?[/P][P][FACE=宋体][SIZE=12pt]答:书中问题生诊疗程序:1[/SIZE][/FACE]、确诊前要提出多种假设。2、确诊时一定要使自己的初步结论合乎逻辑,经得起推敲和质疑。要首先考虑问题在谁身上,以免某人得病,他人吃药。3、确诊后,一定要有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根据治疗效果的反馈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随时修正之。[/P][P][FACE=宋体][SIZE=12pt]一个问题的研究应该有三步: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首先先冷静理智地研究这是一个怎么样的问题,通过了解问题的表象来判断是学习问题还是纪律问题,或者是心理和品德问题。确定好问题性质,再了解情况,进行假设,产生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假设出来的原因做出诊断。[COLOR=black]比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老是不安分,我们就应该会想:他为什么要过于好动?初步结论是,他想张扬个性,想表现自己。那他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结论是他在其他方面缺乏能力来表现自我。那么结合他平常的表现来看,他缺乏能力吗?经过调查与研究事实并不是如此。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就应该给他机会去出风头,给他机会去表现,例如可以在课堂上经常提问他,或者在一些小组活动中让他可以充分地表现自己。[/SIZE][/FACE][/COLOR][/P][P][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三、对照检讨反思:问题学生教育是对教师的信心、耐心、能力的一种挑战,不到黄河心不死,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到黄河,就已经死心了。因此,对照《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自我查找一下,我们在问题生的教育上,存在认识上、方法上、心态上和实践操作上的哪些误区?需要如何改进?[/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答:在面对问题学生时,误区有:1[/SIZE][/FACE]、很多老师的心理比较急躁,迫切想解决问题,没有看清事情背后的真正原因就妄下诊断,药不对症。处理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甚至导致事态恶化。2、有时遇到看似相同的问题,简单粗暴处理,问题的根源没有深究,加以区别,导致多次复发,久治不愈。3、问题出现之前,教师洞察力不足,任意事情恶化,最终问题出现措手不及。但是往往没有冷静理智处理,反而埋怨学生或家长的不足,缺少自我反省的能力。4、缺少问题生的跟踪反馈,学生的后续发展关注较少,只是就事论事,目的只是为了解决问题罢了。[/P][P][FACE=宋体][SIZE=12pt]改进:1[/SIZE][/FACE]、遇事多问为什么,多方面了解情况加以假设2、心态要冷静理智,最好先进行冷处理3、出现问题要多反思自己,千万不能杞人忧天,能够进行问题干预胜过问题处理。4、对不同问题进行分类总结,以备今后再出现问题可以借鉴。[/P][P][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四、研究比较延伸:对比《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现在的学生在问题上存在哪些进一步地发展和扩展?我们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新倾向?对我们老师在师德、技能、心态等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答:我们知道,“问题学生”背后,往往有着一个“问题家庭”。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教育不力,是“问题学生”“得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给学生治病,首先得从改变这些“问题家长”开始,这就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心理常识,毕竟家长都是成人,做家长的思想工作比孩子要难得多。让问题学生的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教育问题生的工作必然事半功倍。此外,来自“家庭缺损”的孩子在进行社会化过程中,在心理、精神、生理和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和偏差,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这也要求老师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知识掌握要求更严格了。[/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