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4
    • 经验505
    • 文章55
    • 注册2012-12-24
    [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读了王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我转变了自己以往的一些观念,原来在针对问题学生时总是苦苦寻求方法。而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找出“为什么”才是解决问题的本源。有了“为什么”,方法自然就会出现。同时也觉得这是一本非常理智、非常有逻辑性的一本书。甚至觉得作者一定是理科生出身……[/SIZE][/FACE][/P][SIZE=3][/SIZE][P][SIZE=3][FACE=Calibri]对于问题生的界定需在同等条件下,即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思想、学习、心理、行为上存在偏离常态,而且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其问题的学生。我还想加上一条“时代性”,社会发展,经济发展都需要我们与时俱进,那么我们判断所谓“问题学生”时,也应该用时代的眼光去判断,用发展的眼光去判断。如果学生已经发展到“疾病”程度,我倒是很赞同书中提到的“三级管理方法”[/FACE][FACE=Calibri][/SIZE][FACE=Calibri]我们班主任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学校、社会会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社会上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呢。[/FACE][/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我觉得问题不是打不打“吊瓶”,因为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很多情况,“猛药”是必须的。关键在于,下了“猛药”后,我们还要继续治疗,如果只看表面好了,就不再进一步了解、分析,那就真的成了治标不治之本了。其实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望、闻、问、切”,可能问题还没发生时,就被老师发现了,可以把问题制止在摇篮中。可是这需要功力啊!我们还要修炼![/SIZE][/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我的问题是:当发现“为什么”背后的答案太复杂时,我就有种无力的感觉。。。[/SIZE][/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我觉得现在的学生特别熟悉老师的教育“套路”,对老师的谈心不屑于顾,认为老师所给予的爱是理所当然,对所有想要帮助他的人保持沉默。把所有老师对他的帮助与社会上的“功利”联系起来……有时很无奈啊![/SIZE][/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