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去6月7日高考越来越近了,学生们都感到有种无形的压力。为了能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学生多次向校领导建议要求不上早操。学校从诸多因素考虑,一直没有同意。上星期五,学校同意了学生的请求从下星期不用再上早操了。谁知本周在校例会上,领导又宣布毕业班照常上早操。短短几天政策又变了,让班主任的工作很难做,学生的反映也很强烈,并产生了抵触情绪。 学生有不上操的理由:其一,全校几百名学生,上早操时光等学生到操场站好队就要花费很长时间,而实际真正晨练才十多分钟。晨练没有起到锻炼身体的实际效果,而且又浪费学生早上读书的大好时间。其二,有时候(很多数)校领导在学生晨练后还要把学生集中起来,讲些不必需的事情。又进一步占用了学生的时间,等回到教室看书时,吃早饭的时间又到了。其三,离高考还有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学生想多用些时间来学习。校领导也有上操的理由:其一,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长跑及运动锻炼的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的晨练活动,不能以任何理由拒不执行。其二,如果不晨练,个别学生就会借故早上不起床,睡懒觉,并没有真正利用时间去学习。其三,学生早上睡懒觉不起床,导致早上的饭不吃,吃饭的人减少。(言下之意就是说学校的收入会减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怎么会有好的学习。本来让学生晨练是好事,为什么学生不乐意接受,反而产生抵触情绪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去反思这个问题。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领导做事情不能出尔反尔,尤其是对学生来说,更不能失信。既然决定了的事情又突然更改,随意性太强。其次,学校在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时,有没有从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健康角度去考虑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往往有些时候,领导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了孩子好,由于上述原因,一些政策、制度的制定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拥护和支持。再次,教育不能以任何经济利益为前提。当教育蒙上了经济的面纱,那么她会黯然失色,那么它所有的附属物(如对学生的管理制度等)也将被扭曲,教育会偏离自己的轨道。最后,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但在教学中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而且在管理上更应该转变观念,真正为人为本来办教育,办真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