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79
    • 经验11088
    • 文章602
    • 注册2014-11-12
    “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思维”的运用反思
    [P][LINE-HEIGHT=25.0p][ALIGN=center][SIZE=18pt]“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思维”的运用反思[/SIZE][SIZE=18][/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 [/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实在是一本好书,引人入胜的一个关键点是:作者给出的每一条建议,并非只限于纯粹的理论说教,每一条建议都是作者[/SIZE][SIZE=16]30[/SIZE][SIZE=16pt]余年教育或教学过程的总结凝华,都有伴之而来的具体做法和运用经验,让后来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今天谈谈自己关于[/SIZE][SIZE=16]“[/SIZE][SIZE=16pt]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的思维[/SIZE][SIZE=16]”[/SIZE][SIZE=16pt]一篇的运用反思。[/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伟大的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把人的思维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逻辑[/SIZE][SIZE=16]----[/SIZE][SIZE=16pt]分析思维或数学思维,一种是艺术思维或称形象思维。苏霍姆林斯金在《给教师的建议》里单独定篇:“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的思维”。书中给出的研究儿童的方法极其明确,那就是带着儿童到大自然的树林里去,最好是在早秋,最好是在晴朗的九月的日子,在那样的环境里,既有明亮的形象,又有广泛存在的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让儿童在欣赏中,在美的事物面前体验到惊奇的感觉。[/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这种做法看起来很美,但实际运用中却未必如此。[/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昨天,陪儿子和其同学小山、小明到九仙山游玩,三个都是男孩子,就读的是小学六年级,平时的学业成绩也都算是比较优秀。踏入九仙山后,我告诉三个孩子[/SIZE][SIZE=16]:[/SIZE][SIZE=16pt]“九仙山很美很好玩,一个小时后每人要进行五分钟的发言。”三个孩子问:“说什么内容?”我说:“就以大自然为题目吧”[/SIZE][SIZE=16]([/SIZE][SIZE=16pt]因顾及到三个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肯定要远远超过学龄前儿童,我没有明确告诉他们说话的内容就是眼中看到的或思考到的事情,以免给他们太明确的思路而让答案变得过于简单[/SIZE][SIZE=16])[/SIZE][SIZE=16pt]。[/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大约[/SIZE][SIZE=16]1[/SIZE][SIZE=16pt]个小时后,三个孩子在你推我让中(没人愿意先说)用剪刀包袱锤的形式决出了说话的顺序:儿子第一个,小明第二个,小山第三个。儿子说:“大自然真奇妙,这些山是怎么形成的呢?”小明说:“大自然真奇妙,这么高的山上怎么会有泉水呢?”小山说:“大自然真美,……”。[/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如果按照人的两种思维的基本类型来讲的话,在这个年龄和这样的特定环境里,儿子和小明应该属于数学思维要好一点,而小山大约要属于形象思维要好一点吧。这似乎也和这三个孩子的平时表现比较吻合,儿子和小明属于那种比较大大咧咧的孩子,笑起来也够狂放,而小山更多的要文静一点,背着的小包干干净净,笑起来还会抿着嘴儿。[/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但我个人认为这样思考未必妥善,还应反思处有以下两点:[/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一是年龄段可能影响对儿童思维的研究。[/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苏霍姆林斯基讲在学龄前怎样研究儿童的思维,他说,当儿童还没有开始学习的时候,研究儿童的思维特点是最容易的。而儿子、小明、小山都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学龄前的儿童和六年级的学生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学龄前的儿童会无所顾忌,看到什么就会说什么,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而到了六年级的学生这里,他们在表述的时候会顾虑很多,譬如和小伙伴说的一样合适不合适,说的简单一点好还是复杂一点好等等,可能还会杂入一些他们已经既有的学习或生活认识,[COLOR=red]六年级的学生在表述的时候已经更多地考虑他人对自己表述的看法和评价,他们竭力让自己的表述看起来和同伴不一样,而不是最关注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事情,[/SIZE]这也可能导致对儿童的思维研究出现偏差。[/COLOR][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二是学前教育可以尝试着做什么。[/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学前教育在当前已经比较正规,应当培训培养学前教育的教师尝试着研究儿童的思维状况,撰写对每一个儿童思维研究报告,为家长和小学教师提供引领儿童思维发展的相对完善的材料。学前教育还应当致力于研究促进儿童思维发展(数学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方法和措施,让儿童在观察、欣赏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分析。[/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对儿童的思维进行研究,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更应该有一线优秀教师的加入和行动。[/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 [/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pt]后记:自我感觉行文凌乱,先记之,后续再思。[/SIZE][SIZE=16][/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0p][SIZE=16] [/SIZE][/LINE-HEIGHT][/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6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1
      • 注册2012-12-04
      很有价值的研究,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