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1
    • 财富1
    • 积分4780
    • 经验80380
    • 文章3418
    • 注册2005-09-15
    转帖--大学时期的“阅读财富”伴我一生
    [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大学时期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阅读财富[/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伴我一生[/FAC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3]在许多人看来,当代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当不成问题。但多项校园调查的结果显示,当前一些大学生读书少,尤其是读中外经典著作少。众所周知,大学时期应当逐步进入研究性阅读时期,如果连书都不去读,那么,读懂、品读、反思和独到见解又从何谈起?今天,我们约请了几位不同年龄段的人,畅谈自己大学时代的阅读故事,希望通过他们的文章引起大学生读者们的认真思考和反思。[/SIZE][/FACE][/P][P][SIZE=3][B][FACE=Times New Roman]■[/SIZE][/B][B][FACE=Times New Roman]本报记者[/FACE][/B][B][FACE=Times New Roman] [/FACE][/B][B][FACE=Times New Roman]顾雪林[/FACE][/B][/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我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1970[/SIZE][FACE=Times New Roman]年参加工作的,初中毕业后在北京一家不到[/FACE][FACE=Times New Roman]1000[/FACE][FACE=Times New Roman]人的工厂当工人,这注定了我的大学生活将是别样的。[/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我曾有过一次当工农兵大学生的机会,曾幸运地被工厂的师傅们推荐上大学,可惜因为那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张铁生的白卷事件[/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我们当年的考试分数不算数了,我的大学名额被一位刚到工厂半年的复员兵顶替了。我先后在这家工厂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6[/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个车间当过车间主任,还曾在一所技工学校当过[/FACE][FACE=Times New Roman]4[/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老师,恢复高考时,我正在上海汽车电机厂学习一次成型刀具技术,没能参加[/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文革[/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后的首次高考。[/FACE][FACE=Times New Roman]1980[/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我幸运地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夜大学,开始了我[/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的边工作边学习的大学生活。[/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在北师大中文系的阶梯教室里,我有幸领略了那些刚从[/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文革[/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中挣扎地走出来的大学老师们的教学风采。当时,教我们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是启功先生,他总是笑眯眯地谈古论今,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那清秀洗练的粉笔板书,仿佛把我们置身在一节书法课中。教我们戏剧文学的是黄会林老师,她授课的声音不大,但绘声绘色,她讲的《西厢记》让我们听得如醉如痴。齐大卫和刘锡庆老师教我们文学鉴赏和写作,听他们对古今中外作品的品评,让我知道了自己曾经的阅读是多么粗糙和幼稚。最让我佩服的是讲唐诗的李道英老师,他讲唐诗从来不拿课本,张口就来,一字不差。历史背景、名人掌故融会贯通,让人至今记忆犹新。另外,他的板书漂亮,口才极好,讲课神采飞扬,令人难忘。[/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应当说,上大学开启了我读书生活的新局面。上小学时,我只是凭兴趣泛读,有广度没深度。上中学和当青年工人时正值[/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文革[/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时期,我的阅读分四类:第一类是大量政治书籍,通读了毛选四卷,阅读了《资本论》、《马恩文选》和《列宁文选》;第二类是大量外国小说,阅读过巴尔扎克的所有中文译本小说,读了《血与沙》、《红字》、《基督山伯爵》等;第三类是阅读了大量当时内部出版的读物,读过《赫鲁晓夫主义》、《谁是尼赫鲁的继承人》、《斯大林时代》、《你到底要什么》等;第四类是阅读了很多和当时工作有关的技术书籍,如《机械制图》、《电工基础》等。这一时期的阅读,还是以泛读为主,偶有精读,但缺乏指导,因此收获有限。[/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读大学后,碰到了北师大一批刚刚从[/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文革[/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中复出的中文系顶尖教师,真是我一生中的幸运。在他们的指导下,我才知道应当如何阅读小说、如何学习诗歌、如何研读戏剧文学。于是,我重新精读了四大名著、《简爱》、《飘》、《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鲁迅全集》、《夜深沉》、《星火燎原》等。[/FACE][/FACE][/P][P][SIZE=3][B][FACE=Times New Roman]大学读书,要进入研究式的读书过程,才能有较大的收获。[/FACE][/B][FACE=Times New Roman]例如读《红楼梦》,除了要精读原著以外,还要看各种注释、解读和背景资料。为此,我读了《石头记》、《曹雪芹》、《曹雪芹外传》、《读红楼梦随笔》、《红楼梦新补》、《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等,全方位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创作过程、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只有通过研读,才能较准确地吸收作品的艺术精华。我在青少年时读《红楼梦》,读到诗词时,总是跳过去阅读,因为读不懂。在大学时读《红楼梦》,我最欣赏的就是曹雪芹的诗歌才情,《好了歌》和《好了歌注》百读不厌,一句[/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令人叫绝!毛泽东认为,读《红楼梦》不读[/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Times New Roman]遍没有发言权。他说:[/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红楼梦》写出两百多年了,研究红学的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可见问题之难。俞平伯、王昆仑都是专家,何其芳也写了个序,又出了个吴世昌。这是新红学,老的不算。蔡元培对《红楼梦》的观点是不对的,胡适的看法比较对一些。[/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从毛泽东的这段论述中可知,他是大量阅读了《红楼梦》的相关资料,并有了他的独到见解。[/FACE][/FACE][/P][P][SIZE=3][B][FACE=Times New Roman]读书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也是北师大教师教给我的读书绝招之一。[/FACE][/B][FACE=Times New Roman]我在青少年时期,很少读张恨水的小说,只读过《啼笑因缘》,因为他的小说被批判为鸳鸯蝴蝶派,属黄色小说,据说思想性很差。但在大学的课堂,老师告诉我们,张恨水的小说很有特色,常以报纸连载的形式出现,在民国时期很受老百姓的欢迎。他的《金粉世家》救活了当时的《世界日报》,《啼笑因缘》也并非单纯的谈情说爱,其主旨是反抗军阀压迫,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我因此阅读了《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夜深沉》等小说,渐渐喜欢上了张恨水。以后,阅读张爱玲,读当代的琼瑶和金庸的小说,也都尽量不带偏见,读出了自己的体会。[/FACE][/SIZE][/P][P][SIZE=3][B][FACE=Times New Roman]北师大的老师常常告诫我们,读书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FACE][/B][FACE=Times New Roman]在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作品中常常有智慧,也有奸诈;有友爱,也有凶杀;有纯情,也有奸情。要批判地汲取和继承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首先要对中国文化遗产有一个客观科学的态度。否定一切是不对的,而肯定一切也是不对的,要批判和科学地继承。如《聊斋志异》,很多人批判其神话鬼怪,但毛泽东针对《聊斋志异》中的《小谢》一文曾这样评价道:[/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一篇好文章,反映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人与人的关系应是民主和平等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在评价《东周列国志》时,毛泽东说,这本书写了当时上层建筑方面复杂尖锐的斗争,缺点是没有写当时的经济基础。北师大老师们的这些重要介绍,让我们在阅读时茅塞顿开,不再纠结于政治,阅读的主动性大大增加。[/FACE][/FACE][/P][P][SIZE=3][B][FACE=Times New Roman]阅读要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综合消化吸收,这是我在大学读书时另一个较深的阅读体会。[/FACE][/B][FACE=Times New Roman]以往读书,我往往只是看一本书,或只看和这本书有关的资料书籍。在大学时,我才明白,要想看懂《三国演义》、《水浒》和《红楼梦》,还要熟读历史,如果没有对历史知识的深刻了解,没有对三国时期、宋代、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也是很难真正读懂这些历史故事的。阅读要举一反三,比如《金瓶梅》,书中写的是宋朝的故事,但实际反映的是明代的经济社会问题。阅读要触类旁通,《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仅指导了春秋战国时的战争,还指导了之后两千多年中国的历代战争。从一本书看,我们只看到一条线;从一批相关书籍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面。从一个面吸收精神养分,就是综合消化吸收。[/FACE][/SIZ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我大学时代的读书生活,只有短短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5[/SIZE][FACE=Times New Roman]年时间。我和大学老师朝夕相处的求学生涯,也只有短短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时间,但却是我增长读书智慧最快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弹指一挥间!每每回忆起这[/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我不禁心潮澎湃,课堂往事历历在目,教师风采赏如昨日。之后,在我近[/FACE][FACE=Times New Roman]30[/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的记者生涯中,北师大[/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的阅读积累,成为我用之不竭的知识财富![/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012-7-9[/SIZE][FACE=Times New Roman]《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FAC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