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24、万玮:《向美国学教育》读书笔记(24)
    [SIZE=3][/SIZE][P][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万玮:《向美国学教育》读书笔记([/SIZE][/FACE][COLOR=rgb(0,112,192)][FACE=Calibri]24[/COLOR][/FACE][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FACE][/COLOR][COLOR=rgb(0,112,192)][/COLOR][/COLOR][/P][SIZE=3][/SIZE][P][COLOR=rgb(0,112,192)][FACE=Calibri][SIZE=3][/COLOR][/FACE][/SIZE][/P][SIZE=3][/SIZE][P][COLOR=rgb(0,112,192)][SIZE=3][FACE=Calibri]                          [/COLOR][/SIZE][/FACE][/P][SIZE=3][/SIZE][P][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王晓春[/SIZE][/FACE][COLOR=rgb(0,112,192)][/COLOR][/COLOR][/P][SIZE=3][/SIZE][P][COLOR=rgb(192,0,0)][FACE=Calibri][SIZE=3][/COLOR][/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rgb(192,0,0)][SIZE=3][/FACE][/COLOR][/SIZE][/P][SIZE=3][/SIZE][P][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创新能力与学科教学[/SIZE][/FACE][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     [/FACE][FACE=宋体][COLOR=rgb(0,112,192)][/FACE][/COLOR][/COLOR][/COLOR][/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我听了两节数学课,一节是十年级与十一年级的中等水平班,一节是十一年级的最高水平的班级,前者教的是三角比,后者教的是预备微积分,数列与函数的极限。[/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和在斯卡斯代尔高中的经历一样,数学课让我失望。说实话,这些课的教法就是应试,教师在课上讲完概念,就开始讲题。题目难度都不大,但教师依旧耐心讲题。由于学生程度和教师水平所限,我在这些课上几乎没有看到一点我想看到的创新能力。我得出结论:美国人的创新能力绝不是数学课教出来的。[/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由此类推: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是数学教师扼杀的。[/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推而广之,学生创新能力缺失不是哪一门学科的过错,而是整个体制的问题。……通过在美国的考察和思索,我觉得中小学教育可承担10[/FACE]%的责任,而数学老师几乎没有什么责任,大学教育承担40%的责任,教育和社会体制承担50%的责任。其实,大家现在也都看得很清楚,中国大学的问题主要还是行政化,体制要大改革。[/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向美国学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  [/FACE]2013年4月第一版 124—125页)[/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112,192)][SIZE=3][/FACE][/COLOR][/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112,192)][SIZE=3]创新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万玮老师把它高度地简化了,这样讨论创新问题,怕是不妥。[/FACE][/COLOR][/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112,192)][SIZE=3]万玮老师说:“美国人的创新能力绝不是数学课教出来的。”那是当然,哪国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是某门课程教出来的,事实上创新根本就不是任何人教出来的,创新是没有办法教的,它不属于课程的范围。有人以为设置一门“创新”课,就可以教会学生创新了,这只是笑话。[/FACE][/COLOR][/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112,192)][SIZE=3]但是这不等于说教学与学生创新无关。教学肯定与学生创新能力有关,但是整体上有多大关系,具体到某个学生有多大关系,这是极其复杂的,很难说清,更难以量化。万玮老师认为学生创新与否数学课无关,愚以为并非如此。任何课程,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起正面或负面作用。今天早上我陪着孙子看电视,那个“大耳朵图图”的幼儿节目,就已经开始渗透逻辑思维的教育了,这对孩子未来的创新,作用多半是正面的,因为逻辑思维是创新必备的能力。数学课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很重要,对思维训练很重要,没有数学能力,未来要在科技方面有所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数学课死板的灌输式教学,死板的标准答案,却也可能破坏学生的好奇心和批判思维能力,起压抑创新能能力发展的作用。各门课程都是这样的。[/FACE][/COLOR][/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112,192)][SIZE=3]此事不但与课程有关,更与教师本人的创新素质有关。同样一门课,有的教师来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就有利,换一位教师,可能害处就会多一些。同是美国教师,我感觉雷夫老师的课就比较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他本人创新能力较强。创新能力虽然没法教,却是可以感染的。万玮老师认为我国学生创新能力差与体制有关,这当然有道理,但是不可绝对化,否则万玮老师就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他所见到的美国数学教师在与中国不同的教育体制下,教学还是如此缺乏创新。[/FACE][/COLOR][/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112,192)][SIZE=3]其实我们在更广阔的背景上观察,就会发现,创新不光与体制有关,而且与文化有关,因为体制正是文化的产物。世界上有些民族的文化更注重守成,这种文化的创新冲动就相对较弱,这是很重要的,中华文化就有这种特点。还有,社会发展的需要,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甚至人际关系,都与创新有关。所有这些客观环境,都在起作用,而且是综合着起作用,它的机制,几乎是没有办法搞清楚的。[/FACE][/COLOR][/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112,192)][SIZE=3]我们再从创新者个人角度观察。为什么某个学生长大了成为创新者,而多数人不能?这就要看他的主观条件了。他需要有某些非智力因素支持创新,例如好奇心、敢于挑战权威的心态,百折不挠的意志等等。还需要有智力因素的支持,如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必备的一些知识。他可能还需要有一些物质条件(例如实验室)甚至运气,才能实现创新。或许还需要天分。这些条件,有的与学校教育有关,有的关系不大或者无关,因此创新能力这件事,学校根本没有办法“承包”下来,甭说中小学,就是大学,也不敢吹这个牛。创新具体到某个人,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作为教育者,我们只能努力研究哪些做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利,努力实行之,哪些做法不利,因而竭力避免之,也就如此而已,当然此事也大有可为。创新不是个教学问题,把它教学化的企图是有害的,若想在学校把创新能力培养弄得清清楚楚,以便量化管理和评估,思路就是错的。[/FACE][/COLOR][/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112,192)][SIZE=3][/FACE][/COLOR][/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112,192)][SIZE=3]              [/FACE][/COLOR]             2013,11,17[/SIZE][/P][SIZE=3][/SIZE]
    [ 此贴最后由中学版在2013-11-19 15:47:48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1548
    • 经验56461
    • 文章1403
    • 注册2009-06-10
    [SIZE=4]在学校里,教师还是需要把创新的理念灌输给学生的,很多时候就是多一句话。陈景润高中时不就是因为数学老师的一句话,从而确定了自己终生努力的方向?[/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学校培养的“创新”意识,是一种潜能的鼓动和正面的支持!创新能力,不可能在学校一蹴而就;创新思维,却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成为可能。当然,创新型老师,才有可能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0
        • 经验1062
        • 文章50
        • 注册2013-10-05
        [SIZE=6]我种的是洋芋,即使我再用心,只不过是能让这洋芋长得更大一点,更好吃一点,淀粉含量更多一些。绝不可能种成金疙瘩。[/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66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