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教育与习惯”系列(11——20)
    [P][COLOR=rgb(0, 112, 192)][SIZE=4]我们对教育通常是这样理解的[/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教育与习惯”系列(11[/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FACE=楷体]1[/SIZE][FACE=楷体]、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1979[/FACE]年)[/FACE][/P][P][FACE=楷体][SIZE=4](叶圣陶: 《如果我当教师》  [/FACE]杨斌选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  第一版  110页)[/SIZE][/P][P][SIZE=4][FACE=楷体]2[/SIZE][FACE=楷体]、……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的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1945[/FACE]年) [/FACE][/P][P][FACE=楷体][SIZE=4](同上书61[/FACE]页)[/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3[/SIZE][FACE=楷体]、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1977[/FACE]年)[/FAC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同上书75[/FACE]页)[/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4[/SIZE][FACE=楷体]、……儿童最容易受影响的,要使他们受到的影响全是好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教师以身作则。(1962[/FACE]年)[/FAC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同上书196[/FACE]页)[/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5[/SIZE][FACE=楷体]、老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以为从小孩的坐正站直到舞蹈家的练基本功是同类的事,都是“以规矩”,成为有礼貌的孩子跟成为具有高度艺术的舞蹈家是同类的事,都是“成方圆”。(1980[/FACE]年)[/FAC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同上书131[/FACE]——132页)[/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6[/SIZE][FACE=楷体]、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1984[/FACE]年)[/FACE][/P][P][FACE=楷体][SIZE=4](同上书206[/FACE]页)[/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上面这些话,可以说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纲领,非常清晰,形成了三句话的公式:[/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养成习惯的主要方法是教师以身作则——所以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你会发现,这正是我国教育迄今为止的主流理念,我们对于教育,通常还就是这样理解的。中小学教育者每天在忙什么?就是在那里“立规矩”,训练学生的习惯,而一旦出现问题,校长首先想到的则是“师德教育”。这很合乎叶先生的思想,既然教育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那么工作没做好也就是教师为人师表不够。[/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愚以为这条思路问题不少,如果不加以清理和超越,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会一直停滞下去,很难有大的进步。[/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把教育窄化为“养成习惯”,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发展”是开放的,它只提出一个方向,并不确定发展成什么样子,而“养成良好习惯”则容易走向封闭,我先锁定某些习惯是良好的,把学生培养出这些习惯,就行了。另外,“养成习惯”特别容易导致教师中心的管理主义和训练主义,因为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把自己主观决定的任何措施都说成是为了“培养良好习惯”,这就给行为主义大开了方便之门。叶先生把“成为有礼貌的孩子跟成为具有高度艺术的舞蹈家”看成“同类的事”,就明显是行为主义观点,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而如果我们把教育的目标确定为促进学生发展,就比较容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发展到什么程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校不过帮助而已,这样教师的定位也就比较合理了。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对自己的作用估计过高的问题,与叶先生这样的定位有关。[/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虽然叶先生强调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是教师以身作则,然而事实上学生生活与教师生活性质相差甚多,很多事情教师没有办法给学生做榜样。上课听讲,教师是讲课者;完成作业,教师是判作业的;考试,教师是阅卷的;个别谈话,教师可以训学生,学生无法训老师;讲礼貌,学生见到老师要先问好,教师就不必先问候学生……这样,以身作则的说法在很多方面其实很难落实,于是教师想培养学生习惯,只好转向“立规矩”,检查评比,奖勤罚懒,教师恰好给学生做了个“顶头上司”的样子,而学生想学这个“榜样”暂时没法学,因为他是被管理者。[/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么说问题就更大了。首先这一下就把教育工作道德化了,非常容易导致对专业技术的忽视,事实上多年来教师素质的主要问题都是不够专业,可是我们的判断却总是“师德不够”,因而没完没了地进行师德教育,遇见点事就急忙提高教师的“觉悟”,检查教师是否爱学生爱得不够。给人的感觉,教师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修养,你的主要任务是“严格要求自己”,不说当圣人,起码也要做“完人”,否则你如何“为人师表”?愚以为这种要求过高了,不切实际,给教师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世界上很少有处处能作他人榜样的人,教师也都是凡人,非要拔高,只好作假,所以“以身作则”这句话,最后给人印象最深的竟是一个“做”字,做好多姿态给人看。[/COLOR][/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再有,养成习惯也好,以身作则也好,都有明显的教师中心倾向,这里特别缺乏“了解学生”这一环节。就是说我不管你是什么学生,你都要养成教师指定的那种好习惯,或者你要学习教师的光辉榜样。这正是一刀切的思想基础,肯定会削弱甚至忽视学生的主体性。[/COLOR][/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我希望读者不要误会,我不是反对培养良好习惯,我也不反对教师以身作则,我的意思只是说,这些本来正确的想法应该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在一定限度内起作用,而不要把它们绝对化。语曰:超越真理一步就会走向谬误,而上述理念,超越得太多了。[/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3,4,14[/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当心患上“习惯培养强迫症”[/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教育与习惯”系列(12[/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GBEAR:[/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我也说明一下,以上跟王老师讨论高中阶段培养习惯的问题,就仅仅是讨论这一个小问题。[/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对“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把教育窄化为‘养成习惯’,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我完全同意!对教师的以身作则,经常是做不到的,直接跟学生说明,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FACE][/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小熊9612:[/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我觉得关键是看怎么理解习惯养成,德育、智育、体育与习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再细致一点,德育包括习惯养成吗,或者习惯养成包含德育,或是两者相互交叉却各有侧重?[/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一般来说,可以把习惯养成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看来似乎是习惯养成的范围更小。 [/FACE][/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二位老师的发言对我有启发,我继续往下说。[/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实际的教育活动内容很丰富,只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发展就可以,不可能都以“养成良好习惯”为宗旨,即使真想这么做,怕也做不到。比如学校有英语课,莫非开这门课,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说英语的习惯?肯定不是。开这门课只是为了让学生多接触一门语言,培养全球视野,为以后有些学生深造提供基础,学了外语也可以加深对本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愚以为现在学生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过多了,但这是另一个问题,此处不来多说)。不但外语,就连国文(语文),也不全是为了培养习惯。学生要写作文,那是为了培养他们写文章的习惯吗?并不是,那只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至于以后他们把这能力用在何处,你管不了。再比如组织春游、发动学生学雷锋,开运动会,所有这些活动,都可能在其中培养学生的某些习惯,但都不能保证最终形成习惯。所以我想,教师组织各种活动、包括教学的时候,最好都不要刻意培养某种习惯,凡是对学生发展有利的活动,组织就是了,最后成不成习惯,别老想掌控。[/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上课注意听讲,老师们巴不得学生人人有这种好习惯,但即使此事,你也没有办法完全掌控,也没有必要掌控过死。有的学生,教师认为他没有注意听讲的好习惯,说不定他有课下看书的好习惯,比听讲效率还高。所以我还是那句话,您该干什么干什么,该维持秩序维持秩序,至于是否每个学生都真正形成您所希望的“好习惯”,不要老念兹在兹。我不能说好习惯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那也太消极了,但是我可以说,教师最好不要患上“习惯培养强迫症”,徒然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失败连连。您放松一些,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几率反而会更高。[/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我们的任务只是积极提供各种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成长。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对于他们能形成哪些具体习惯,我们可以有个愿景,也可以有个大致的规划,但不要给自己定指标,你定了也没用。[/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2013,4,14[/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培养习惯”与“因材施教”难以兼顾[/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教育与习惯”系列(13[/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细想起来,人的习惯还可以分为“群体性习惯”与“个人习惯”。前者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习惯,后者则比较个人化,与他人关系不大。[/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那么教育者所说的习惯,主要指的是哪一种?我想应该是前一种,教育者对于后一种习惯,不怎么上心。请看叶圣陶先生怎么说:[/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自我教育”好像是个人的事,其实凡是人的事决不是个人的,个人的思想行动必然牵涉到别人,思想行动必然在群众中间表现,所以养成好习惯须特别偏重在群的方面。在群的方面有了种种好习惯,其人还会有问题吗?在群的方面恪守秩序,在群的方面办好事,在群的方面修炼技能,这可以概括生活方式的全部了。(1942[/FACE]年)[/SIZE][/P][P][FACE=楷体][SIZE=4](叶圣陶: 《如果我当教师》  [/FACE]杨斌选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  第一版  57页)[/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可以看出,叶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是个群体主义者,后来他的这个思想一直没有多大变化,因此他关注的养成习惯,基本上就是“群的习惯”。既然是群的习惯,那肯定就是相同或类似的习惯,叶先生所举的关于习惯的例子,也多是“大家都应该这样”的。这当然很容易走向“一刀切”。于是你也就明白为什么叶先生心目中的良好习惯主要是指硬习惯(生活习惯,人际交往习惯,还有外显的学习习惯)了,因为软习惯指的是心理习惯和思维习惯,软习惯显然比硬习惯更具个人色彩,对这些方面,叶先生论述似乎不多,只是在讨论语文教学的时候,谈到一些情感问题和思维问题。[/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于是你也就明白为什么关于因材施教的问题叶先生谈得也不多了,《如果我当教师》这本书,连因材施教的标题都没有。这么重要的教育思想,为什么不加强调呢?愚以为这不是偶然的。原来培养习惯是趋同的,而因材施教则相反,它是求异的。如果谁认为养成良好习惯就是教育的全部,或者最重要的部分,他肯定就会忽略因材施教,沿着某一种思路一直走下去,这是必然的结果,不依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近些年教育界许多人在倡导“个性化教育”,我可以肯定,这种人如果把培养习惯放在教育的绝对重要地位,他的所谓“个性化教育”基本上就会落空,他要谈论因材施教,你也别信。我见到魏书生也谈论过因材施教,感觉他恐怕只能泛泛而谈,他的路数,是很难落实因材施教的。[/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你会发现很多高喊“学生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的老师,实际行动并不像他说的那样,这种言行不一致不能轻易看成是说一套、做一套,这里面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原来他的自己的理念就是矛盾的,他既想培养一大堆好习惯,又想因材施教,二者一冲突,他就身不由主地顺着传统思路滑下去了,这样毕竟阻力小一些,也容易出成绩。[/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显然,“培养习惯”与“因材施教”难以兼顾。但难以兼顾不等于绝对无法兼顾,真想兼顾的老师,必须减少对培养硬习惯的过分关注,必须适当减少“群体一致”的诉求,抽出精力来关注学生的软习惯,关注学生个体,关注他的特点,关注他个性化习惯,也就是,找到培养习惯和因材施教的平衡点。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要求教师真得有点专业水平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培养习惯这事,差不多谁都可以滥竽充数的。反正我认定一个好习惯,向学生提要求,然后检查评比,就貌似在培养良好习惯了。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要滥竽充数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你真得拿出对一个个学生的个案分析,而且得一个个说出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这相当于独奏,你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就显形了。[/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3,4,15[/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习惯好 ≠ 能力强[/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教育与习惯”系列(14[/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王晓春[/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我想这方面的实例太多了。比如贝多芬,一身的毛病,其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习惯可批评之处甚多,他经常和邻居打架,不得不多次搬家。又比如乔布斯,整个是一个少年犯,胡作非为,还吸毒。但他们都是极有能力的人,对于人类有不小的正面贡献。肯定有许多人习惯比他们好得多,有些人甚至无可挑剔,但是远没有取得他们那么大的成绩。这是事实,教育者不能视而不见。[/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有人可能会说,贝多芬虽然一般习惯毛病较大,但在音乐方面习惯一定是很好的,乔布斯虽然表现差劲,但在思维习惯方面一定有过人之处。说得对,这说明,所谓培养良好习惯,并不是说必须均衡发展所有习惯,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还要说。但是单就贝多芬、乔布斯这类有特长的人来说,即使在特长方面,他的习惯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也就是说,某方面的才能与这方面的习惯,并不全是正比关系。我想音乐家里面,一定有比贝多芬音乐习惯更好的,但是他们做不出贝多芬的曲子来。在学校,这种情况就更常见了。班里考试成绩最好的学生,不一定是学习习惯最好的,有一些孩子学习习惯并不好,听讲常常不专心,作业也不规范,但是一考试,他的成绩就拔尖,你没办法。说明即使单从应试角度看,能力与习惯也不是完全对应的,更不用说整体素质了。[/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很简单,因为能力的形成源于多种因素,习惯只是因素之一而已,光靠培养习惯是不能保证提高能力的。比如能力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灵感。这种东西根本不属于习惯,靠重复某种行为是无法培养出灵感的。可见,培养能力与培养习惯并不是一回事,它们是相互间有联系的两回事。如此说来,我们若把教育简单地锁定为“养成良好习惯”,那就严重地窄化了教育领域,必定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弄不好还会妨碍能力培养的,而培养学生能力,是教育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我个人的经验,过分强调全面良好习惯的培养(这正是我们教育的主流趋势),培养出来的最优秀学生多半是中等人才,甚至是平庸之辈。他们很“完美”,却无法卓越。[/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3,4,16[/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三种自动化[/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教育与习惯”系列(15[/COLOR])续[/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这是我刚刚见到的几个帖子:[/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FACE=楷体][[/SIZE][FACE=楷体]求助求解] [/FACE]班主任不在的情况下如何让班级正常运行???(k12班主任论坛) [/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绿茵方方:[/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上周我因为家里有事请假一周,这周回来听说上周班里情况特别糟糕。今天下午我在班会课上把问题细数出来的时候,下面竟有好多个同学回答:都是老师教的好!这个回答让我非常生气,但是这也透漏出我这个班主任之前工作的失败,我最怕就是看到这个局面的出现,可这个局面终究是出现了,请各位前辈教教我,该如何改变这个局面?[/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麦提爽3460[/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班主任不在,学生还能和班主任在时一个样,要么就是因为那班主任特别成功,学生已经把他的教育完全内化了,不然就是因为那班主任特别凶,他不在,学生都能时时刻刻想起他平时的“残酷”统治,要是趁这几天造反,那么班主任回来时你就等着吃好果子了[/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绿茵方方:[/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我肯定两种都不是了,只是辛辛苦苦培养了两年的习惯,感觉一下子都没了,自己平时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这种事是差不多哪位老师都遇到过的,所谓“老猫不在家,耗子成精了。”这就告诉我们,习惯要做到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成自然”(即自动化),是很不容易的,所以魏书生老师外出开会一两个月,班级运转照常,你不能不佩服。魏老师确实是管理高手。[/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自动化的习惯有两类。一类是外控型的,就是靠严格的控制(直接控制、间接控制、遥控)形成的自动化,一类是完全自觉的习惯,控制不控制我都这么做。还有第三种,就是两种情况的混合物。叶先生说的“习惯成自然”,我觉得说的是第二种。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自动化”属于哪一种,我不敢断言。绿荫方方老师这种情况,如果两种都不是,那应该是混合型的,控制在起作用,自觉也在起作用,一旦控制撤离,自觉性不足以维持局面,自然就会乱。绿荫芳芳老师没有说自己的学生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若是小学生,则这种情况应属比较正常,小孩子就是这样的,若教师不在也依然很自觉,那倒可能是害怕老师回来算账。要是中学生,那恐怕说明平时的习惯并不巩固,演戏的成分可能不少,自觉性不高,也可能是班干部的力量比较弱,平时靠班主任个人的威信和凝聚力起作用,班主任不在,没了领头羊,羊群就“自由活动”了。[/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我国中小学培养习惯,基本上是靠控制,在控制之下不断重复某种行为,借此自动化。这样养成的习惯,自觉性含量是比较低的。另外我们总是靠“集体力量”塑造习惯,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别人都这么做,并非我自己深思熟虑后的自主选择。这种习惯,自觉性的含量也是比较低的,基本上是随大流。既然我可以随大流守纪律,我也就可以随大流不守纪律,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正是“群体主义”的一个弊端。可见,要培养真正自觉的纪律,一个是不能着急,一个是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当然也需要适当的控制(规则的控制而不是人治),但控制不能太多,而且应该逐渐减少。我觉得我们对于自觉纪律不要期望值太高,能形成混合型的纪律,就不错了。绿茵方方老师感觉自己很失败,我看是事先想得太好了。其实学生露出了真实面目,倒是好事,这下我们也就更有自知之明了。我觉得绿茵方方老师遇到的情况是一个契机,如果能拿来让学生讨论一下,让他们说出真实的想法,让他们学会独立选择,而不是急于让他们“认识错误”,“保证今后不重犯”(那等于逼着学生演戏),说不定以后这个班的纪律自觉性能提高一步。在我看来,班主任请假,班级纪律情况“略有下降”,还是比较正常的,只要差得不是太多,就不能算教育失败。甭说一个班,就是一个国家,换一个领导人,不是也会有些动荡么?有的还挺严重的。[/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3,4,16[/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绿茵方方:[/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学生是八年级学生,一直以来我都有意识在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自觉性,比如,我今天要出差,我事先直接告诉他们,回来先了解一下情况,如果纪律很差就全班投票,票数最高的几位学生承担责任。事实上只投过一次票。我每次出差他们都很自觉。不过以前我都是只是离开一天,这次离开了六天,代班主任是新来的地理老师,连学生都不认识几个。[/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绿荫方方老师:[/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为什么用这种“投票”的方式,班主任离开一天问题不大,离开六天就不灵了?我想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说不定有些学生对这“投票”的办法并不赞成。这种方式其实并非培养学生自觉性的办法,这正是我所说的靠“群体压力”维持的纪律,一旦违反者突破“罚不责众”的临界点,纪律就会崩盘。真正的自觉性是那种“我有自己的行动准则并奉行不悖”(美国优秀教师雷夫老师所说的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自律阶段),也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而这种态度用“投票”的方式是培养不出来的。所以我想,绿荫方方老师虽然主观上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习惯,但实际采取的措施可能多半是在培养学生“看周围人脸色决定自己行动”的习惯,如此出现教师请假一周纪律严重下滑的局面,恐怕就不奇怪了。我建议绿荫老师调查一下本班有没有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物,如果有,让他们向大家说说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许对其他人有些启发,这才是在培养学生真正的自觉性。真正的自觉性不是“管”出来的,也不是“监督”出来的,是学生独立自主做的人生选择——我觉得我就应该这样做,不管别人怎样。当然,这种学生肯定很少,但一个班里只要有这么几个人(定力如山),班风就会是另一个样子。您参考。[/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    13,4,17[/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绿茵方方:[/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我确实推行“罚不责众”这种管理方式;还有您的建议对我非常重要,班里确实有几个定力如山的人。谢谢您![/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注意学生个体的习惯结构[/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教育与习惯”系列(16[/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就像每个人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一样,每个人也有不同的习惯结构。有的人好习惯较多,有的人坏习惯较多,有的人好习惯集中在硬习惯方面,有的人好习惯集中在软习惯方面,而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强项和短板。比如我自己,生活习惯还可以,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按时起居,也讲卫生。心理习惯也还行,心态积极,很少散发负能量,遇事想得开,不纠结。我的习惯短板是人际交往。很多人习惯的人来客往、高朋满座、手机铃声应接不暇的情形,我一点都不喜欢。比如饭局,甭说参与,我一想起来就有点过敏的样子,不得不参加的饭局(做主宾),我甚至会提前离开。人家准备好了饭局,我硬是不去(不给面子),也是有的,我想对方一定觉得我这人很讨厌。我也知道这样不算太好,但实在忍受不了,但愿对方能谅解我的缺点。我习惯的强项是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可能会超出很多人。比如我读书写笔记,50[/COLOR]年如一日,对我来说,读书写笔记和洗脸吃饭一样,属于生活,不属于职业意义上的工作。这样,你说我算是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吗?很难说。我只是一个有自己习惯结构的人,我的这种习惯结构,适合我生存,对社会也有好处,我想这就可以了。[/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同样道理,我们在观察学生习惯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要全面评估,不可以偏概全,要从他未来的生存考虑,不要只想着他的习惯对我们眼前的“业绩”有什么好处。比如有的学生抽烟,这当然是坏习惯,尤其是像我这种从来没抽过一口烟的人,闻见烟味就要咳嗽。但是我当教师的时候,从来没有因为一个学生抽烟就认定他“没有好习惯”,我还要看看他的其他习惯,看看他整体的习惯结构。我反对一叶障目。我也见过不少孩子,特别会来事,待人接物非常好,但并没有很好的思维习惯,这种孩子,教师就可以在培养他的良好思维习惯方面下点功夫试试,补一补他的短板。当然,效果未必很好,那就可以推荐他将来去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公关工作,充分发挥他的习惯强项的作用。一般人观察他人习惯,比较表面化,生活习惯、人际交往习惯注意比较多,教师是专业人员,就不能这样肤浅看人。要论一个人的前途,对于很多职业来说,情感习惯、思维习惯这些深层习惯更重要一些,老师若不注意,就容易判失察。有的学生,老师一点也看不上他,觉得他满身的坏毛病,结果他长大了很有出息,很可能就是教师当初对他的软习惯没看清楚。[/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整体地观察学生的习惯结构,进行模糊评价(而不是量化评估),发扬其长处,弥补其短板,我想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原则之一。[/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3,4,18[/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习惯:培养孩子与训练动物的区别[/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教育与习惯”系列(17[/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赵琳老师4[/COLOR]月17日给我发来一个邮件,是她的一则读书笔记:[/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我们生活在一个节奏如此之快的社会里,我们喜欢速溶咖啡,喜欢网上快速购物,而我不相信与任何一蹴而就的学习。[/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第56[/FACE]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读到这里我想到,在五年前,我曾经就是一名“高效”教师。我讲课的进度永远是年级组里面最快的,我判作业的速度也是其他老师比不了的。大家都叫我“小快手”。曾经我为我的快而自豪。我觉得我做事效率高,我赢得了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复习,我的学生练习的次数就比别人多,成绩也会比别人好。但是,一次又一次的事实教育了我,我们班的成绩并不是年级最好的,我们班孩子的试卷从基础知识到阅读理解到习作到处都有出错的,可谓遍地开花。而在我看来讲课进度最慢的,说话速度最慢的,一节课也判不了几本作业的一位老师,她的学生成绩考的非常好。当时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说的最多,做的最多,效果却不好?她说的很少,做的也很少,效果却很好。这几年我逐渐明白了,我当时并不是高效,而是萝卜快了不洗泥,看似跑的很快,但是回头一看,后面没跟上几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被落在半路上了。而那个看似很慢,很慢的老师,其实人家是在扎扎实实的教学,带着所有的孩子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后来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拿到课本,我一头雾水,这有什么可讲的呀?语文课无非就是认识几个字,学写几个字,孩子们都会。数学课就是简单的计算,孩子们也都会。于是,我想“快”的想法又冒出来了,我开始把中高年级的知识渗透进一年级的课中,觉得孩子可以接受。什么修辞手法了,什么AABB[/FACE]等形式的词语积累了,什么体会人物情感了,全都讲给学生听,当时觉得学生好像也听懂了,我自己讲的也很尽兴。但是考试的时候,我却发现,要求会写的字,学生很多都不会写,基本的口算题,学生错误率很高。我很奇怪,他们不是都会吗?为什么还错这么多呢?现在回想起来,我是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一年级该干的事情我没有扎扎实实的训练到位,总想着教一些高深的知识,学生就能学的更棒。其实不然,学生的年龄阶段没到,他是接受不了的,也掌握不了。[/SIZE][/P][P][FACE=楷体][SIZE=4]去年九月份,学校又一次让我教一年级。这一次,我静下心来了,我很清楚作为一年级老师我该干什么。我教学生如何利用笔袋大大小小的袋子放不同的文具,我教学生写作业时如何不让作业本卷角,我教学生在方格里涂颜色时怎么涂不出边,我教他们如何将大面积的卫生区划分为很多小块,如何分工合作,扫帚怎么拿,簸箕怎么放,怎么往垃圾桶里倒垃圾的时候不洒出来。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我都要求每个孩子都做到,我经常检查,提醒,逐渐使他们养成习惯。恰恰就是这些我以前不屑一顾的小事情,使我的学生很多方面的习惯都非常好,作业本没有卷角的,书写干净,整齐。笔袋,书包里的物品分门别类,码放有序。去卫生区做值日,不用我看着,卫生小组长就能带领组员把卫生打扫干净。讲课的时候,我很清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课上的每个小环节要达到的目标我也了然于胸,只有每个小环节都落实了,我才进行下一个环节。要求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我就要看看学生是不是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清楚,读正确了,该连读的地方要连读,该断开的地方要断开。读书的声音要响亮,站得要直。一年级不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我从不提这个要求。只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而且要全员做到。另外,我非常重视孩子把字写漂亮。九月份教学生写拼音,我就要求他们该弯的地方要弯,该直的地方要直,为后面把笔画写直打基础。十月份开始教简单的字了,我就开始具体指导长横怎么写,短横怎么写,垂露竖和悬针竖分别该怎么写,撇怎么写好看,捺怎么写漂亮。后来学合体字了,我又开始教学生如何观察字的结构,是左宽右窄,还是左高右低,笔画间如何避让。学生在学写字的时候也是不断的修改,重写。现在我们孩子的字有五分之一基本和书上印的一样了,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能达到和书上印的很相似,还有五分之二的学生能够做到工整,干净,字开始有体的雏形了。我们班孩子的字和同年级其他班的孩子相比高出了一大块。很多老师都不相信,这些作业出自一年级小孩之手。每次考试,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我们班孩子的成绩也都远远高于其他班级。[/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现在,我越来越感受到,老师的工作千万不能急,每一步都要迈的很小很小,可能还会走得很慢很慢,但是只要迈出一步就要踩的扎扎实实,然后再迈一小步。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一小步,一小步积累起来的效果却是惊人的。[/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我觉得这则读书笔记很好,就询问小赵能不能引用在我的文章里,小赵回答:[/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可以。我教一年级有很多关于习惯培养的方法,就是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像训练动物了。(13,4,18)[/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可以看出,小赵的训练非常好,很实在,指导具体,可操作性强,有梯度,步骤明确,效果甚佳。不过这里面却也包含着一种危险,确实有些“像训练动物”了,它的危险是有可能压抑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思考的习惯——你只要照着老师的话去做,就能“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典型的行为主义的训练方式。行为主义伟大的地方就在这里,行为主义可怕的地方也在这里。非常可贵的是,小赵老师出色地进行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实践,成效卓著,她却冷静地看到自己工作的隐患,这是很不简单的。有很多优秀班主任其实都是这个路子,而他们只会在那里欣赏自己的成功,说一点礼节性的谦辞。[/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是只有人类才有的特点,本该是学校着力培养的,因为中小学并非动物学校,也不是马戏团。可惜人在婴儿期、幼儿期、甚至小学低年级,其思维能力的行为能力都与动物相相差不多(据说狗的智力就相当于三岁儿童),所以用训练动物的办法最见效。这就固化了家长和教师的思维和行为,使他们以为这么训练就是教育了。这正是我们中小学教育的症结所在。因此家长和教师有一项重要而艰巨任务——如何在孩子智力接近动物的时候,也能够看到他们不同于动物的部分,保护那个幼芽,不断培育之,逐渐拉大他们与动物的距离,最终把与他们培养成社会化的人。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COLOR]、孩子小时候,家长和教师的训练当然主要靠指令,但是也不妨时时征求孩子的意见,不必要求孩子处处照大人说的做。比如我现在训练我孙子胖胖(2岁)对汉字的关心,我就问他:“你想让爷爷写个什么字?”他说:“房车!”我就写这两个字。不要小看这一点点自主权,这就是他未来主见的萌芽。[/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2[/SIZE][COLOR=rgb(0, 112, 192)]、选择权。不管孩子多么小,只要他有一点选择的能力,就要给他留点选择的余地,而且要逐渐加大。比如我对胖胖说:“咱们现在是写字(我写字他看着),还是讲故事?”他起码就要用小脑瓜权衡一下,这就是初始的判断思维。当然,如果他说:“我要看喜羊羊!”那就不行了,我会说:“对不起,你只能在写字和讲故事之中选一个。”就是说,选择不是放纵,是可控范围内的选择。孩子想干什么干什么,那是右倾错误;孩子处处得按我说的做,那是左倾错误。[/COLOR][/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3[/SIZE][COLOR=rgb(0, 112, 192)]、统一与变异。教师在集体环境下训练学生的时候,要注意既有统一要求,又允许“变异”。比如教师训练学生一个字应该怎么写,发现有的孩子并不全听,而是有自己的写法,却也不难看,教师应该尊重,而且问问他为什这样写,如果他说得有道理,甚至可以向全班介绍一下。[/COLOR][/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4[/SIZE][COLOR=rgb(0, 112, 192)]、时空占领。孩子小的时候,所谓训练,时间和空间基本上是大人占领的,孩子几乎只有服从的份儿,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和教师必须逐渐“撤军”,让孩子从小兵升为班长(幼儿园),再升为排长连长(小学),再升为营长团长(初中),再升为师长(高中)。到了大学,就可以让他们做“司令”了,自己可以做战略安排了,甚至“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了。现在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家长教师太恋权,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孩子,死也不肯放手,说放手又马上大撒把,什么都不管了。这都很不利于孩子主体性的培养。反倒是有些大大咧咧的家长和教师,因为管得松,给了孩子自主性发育的空间和机会,这种孩子倒可能出息更大。但这属于“歪打正着”,并不证明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思想一定先进。[/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总而言之,对孩子的所谓训练,越早与训练动物差别越小,这很正常,也合理,但必须逐渐显露出差异,而且一定要刻意地、稳步扩大这个差异,这才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正确思路。[/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3,4,19[/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泥潭:[/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这些天看论坛上王老师和老师们关于“习惯培养”的帖子,收获真大。[/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首先是赵琳老师的帖子,她在一年级小孩子身上有计划有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好习惯,成绩卓著。好多我的二年级小学生还做不好的事情,她的一年级小学生都做的很好,比如写字、物品整理、劳动。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习惯的威力!她说她的方法有点儿像“培养小动物”,但是可能这样的方法适合年龄幼小的孩子,也适合这些简单的、外显的、基本的习惯养成。[/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王老师在赵老师的文章后面指出,培养习惯,还有注重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搞一刀切,没有顺势而为,那么强扭的瓜不甜,培养的效果也很可怀疑。[/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接着,我看到了Coolcatcafe[/FACE]老师的发言,他的方法真棒!他让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在实践中找出适合自己的记忆单词的方法,这正如王老师所言,关注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因人而异,学生自主选择,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法。我想,这对于培养内在、比较高级的心理、思维习惯可能是比较合适的。[/FAC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在我自己的工作中,经常碰到矛盾纠结的地方,培养学生的习惯,到底是严格好呢,还是对学生放手好?或者这两者应该调节到一个什么比例才合适?现在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清晰一些的认识,严格也好、放手也好,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首先要考虑培养的是哪一种习惯,是外显的简单的还是内在的比较高级的;学生的情况如何,是需要统一要求还是提供多种选择、差别化对待。[/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感谢王老师和各位网友老师![/FACE][/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冰山7091:[/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赵琳老师的做法,对于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习惯,比较有效。这种行为主义的训练方法,对年龄较低的学生,非常有效,但要注意防上学生自主性的丧失。[/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赵老师的做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能就有点问题。初中学生很多习惯已经养成,不论习惯的好坏,都已经有相当程度的固化。要想改变任何一个较差的习惯,都比较困难。如果像赵老师这样,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实施效果肯定会不及小学低年级。Coolcatcafe[/FACE]老师的做法,则能很好地避免这种情况。由于学生的习惯是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自己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最愿意接收的习惯,培养起来就会容易很多。这种做法,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比赵老师的做法更适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FAC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能让学生自主选择的习惯,还是尽量让学生自主选择比较好,前提是这种习惯对学生发展最有利。我以为这就是对学生习惯培养的区别化对待。[/FACE][/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语薇:[/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看了赵琳老师的文章,里面只说训练了什么内容,却没有具体的训练方法。赵琳老师和王老师都提到有点像“训练动物”的味道。我挑其中一个训练说说我的看法。[/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我教学生写作业时如何不让作业本卷角”,我不知道赵林老师是如何教孩子的,但是我想,结合Coolcatcafe[/FACE]之前提到的背诵单词的方法,如果我引导孩子自己提出几种不让作业本卷角的方法,比如用夹子夹着角,写好后放进大书里夹着等等,然后每个组实验一种方法,一段时间后展示各组的作业保洁情况,让孩子自己观察,自己总结出最切实可行、最有效的一两种方法,并在日后生活中落实。[/FAC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不知这样做,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意味是不是会重一点?[/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盼指教。[/FACE][/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雨薇老师:[/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我觉得您的办法可行。像这种特别简单的动作,适当一刀切也是可以的,但如果有不同的做法,确实有效,应该把它介绍给学生。[/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3,4,30[/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重复是习惯之母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教育与习惯”系列(18[/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要养成习惯,关键是重复。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没有多次重复均无法形成。有鉴于此,家长教师就一定要及时发现刚刚开始重复出现的坏习惯,赶快制止,不使其再重复,以免形成习惯,而对于好苗头,则要想尽办法多次重复它,以固化成习惯。[/COLOR][/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我们单说好行为的重复。可以分为有意重复和无意重复,无意重复指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比如家门口常有人聚在一起下象棋,孩子路过,每每停下来看几眼,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爱看下棋的习惯,最后自己也成棋友了。有意重复则可以再细分成两类,一类是被迫的,一类是自愿的。所谓被迫的重复,是指孩子不情愿接受而不得不接受的训练,学校里的活动,多属于这类重复。这类重复尽管学生不情愿,但由于无数次的重复,也可能形成良好习惯,比如听见上课铃就进教室,到时候知道完成作业,待人接物有礼貌等等,可能人的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习惯这类硬习惯,多是这样形成的。但是对心理习惯和思维习惯这类软习惯,这种重复,效果可能就差得多。比如有些所谓“成功学”的训练,要求受训者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大喊:“我是最棒的!”以训练该人“自认为是成功者”的心理习惯,事实证明,成效不大。内在的习惯单靠外部行为训练来解决,总是显得不靠谱。还有一种有意重复是自愿的。比如我听说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就开始实行,不断重复,最后形成了习惯。按说自愿重复的行为形成习惯的可能性应该更大一些,然而事实上未必,这要看他能不能坚持,有没有毅力。有人认为培养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强制重复,也有人相反,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自愿重复,愚以为都很难说,要看具体情况,看你培养的是什么类型的习惯,看培养对象是什么人。[/COLOR][/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如果发现某种行为重复多次仍然不能形成习惯,那可能是这种行为与孩子秉性不符,我主张就不要硬性培养了,只要他自己的习惯不致严重妨碍他的生存,不致严重影响与他人的关系,就可以了。也可以找一些替代的习惯弥补。[/COLOR][/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重复是习惯之母,但是怎么重复,为什么重复,情况很复杂,千万不要主观认为教育者迫使孩子重复某些动作就能“习惯成自然”,教育若是那样简单,谁都可以任意塑造孩子了。[/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3,4,20[/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习惯与禀性[/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教育与习惯”系列(19[/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前面说过,如果某种行为重复多次仍然不能形成习惯,那可能是这种行为与孩子秉性不符。今天我查了一下词典,用“禀性”比用“秉性”更准确一些,因为“禀性”更强调性格的来源(本性),而“秉性”则侧重强调性格的“持有”。“禀”字本义是“开仓赐谷”,“秉”字的本义是“手持”。[/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学习使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的禀性对他后来习惯的形成确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人的早期记忆,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禀性的蓝图,基本框架。这个禀性是从哪儿来的呢?是遗传因素和婴幼儿时期生活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于遗传因素在其中占多大比例,一直有不同意见,这个我们暂且不提。[/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我们来看一位33[/COLOR]岁的女老师,看她成年以后的习惯与她的禀性有何种联系。[/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Coolcatcafe( k12[/SIZE][FACE=楷体]班风小论坛)[/FACE][/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王老师:[/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下面是我的一个女同事(33[/FACE]岁)的早期记忆。她想知道她的性格特点及专长或兴趣点[/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1[/SIZE][FACE=楷体],上小学前,也就是3-6[/FACE]岁。我是由外公带的,远离父母。估计是5岁,我随一些小孩子一起坐在教室里上课。我手上玩个石子,随手一扔,扔到了一个同学的头上,流血了。我很害怕。晚上不敢回家就站在别人家门口玩。外公来了,拿了个手电筒轻打我的头,带我回家。他还拿出了两个荷包蛋给我在27 吃。他没有说我一句。我吃饭时觉得眼睛都湿润了。[/FACE][/P][P][SIZE=4][FACE=楷体] 2[/SIZE][FACE=楷体],我和外公一起去看护八角树。我们住在一个茅草房。周围是高高的八角树,阳光透过树叶射进来,斑斑点点,非常宁静。[/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3[/SIZE][FACE=楷体],外公家门前有一条公路。弯弯曲曲的一直向前伸延,我常常想路的尽头是什么地方?[/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4[/SIZE][FACE=楷体],等我上小学时,妈妈把我接了回来。我兴奋地站在妈妈家的椅子上说呀说啊。妈妈则坐在一边喝粥。[/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5[/SIZE][FACE=楷体],小时,估计三年级吧。我姑姑家常给我们一些图画书。我至今还记得我看过《孟姜女》,《第二次握手》。在哪间房间看的,什么画面我还记得清楚。我常为故事情节遗憾。[/FACE][/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我初步分析,她喜欢宁静的生活,喜欢自然,喜欢阅读,可能比较喜欢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公情谊深。有一点探索意识。思维上偏文。[/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王晓春读后:[/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您的意见我赞成。我感觉这位老师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她可能对纵向的人际关系更敏感。她对周围环境敏感,而且有天生的美感。她的注意力或者思维方式还有一种纵深感,这是很宝贵的。她可能比较适合做文学、艺术、环境设计之类的工作。[/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拜托您询问一下这位老师的生活习惯、人际交往习惯、学习习惯、心理习惯、思维习惯与她早期记忆显示的这些特点有没有关联。请告诉她,务必照实说。谢谢![/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2013,4,[/SIZE][FACE=楷体undefined][COLOR=#0070C0]20[/FACE][/COLOR][/COLOR][/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coolcatcafe[/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王老师:[/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她生活习惯倾向于清静,不喜欢太热闹,越是人多就越沉默。但是在好友中,她就话多,活跃起来。她是有天生的美感。着装打扮合体大方,是个大家闺秀。她对人际关系不敏感,甚至是迟钝。看不出某某人与某某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吧。她对纵深的人际关系不敏感,她跟长辈交往可以,但是跟领导交往一般。她喜欢自然景物,园林艺术的旅游。她说:她旅游不是光看,更多是体验,带着心去感受的。她说她中学时喜欢看《少年文艺》,《读者》,《青年文摘》,也喜欢看文学性名著,还喜欢看心理方面的书。喜欢看有哲理性的书,哲学等。也有上进心,常常看教育专业方面的书籍。但是她说,她的思维好像没深度,比较肤浅,不爱研究。比如说:看到消息说,多吃咖啡不好,她就光要知道这个就行了,并不想知道为什么。她说:她喜欢独处。她能跟自己内心对话。她能把自己的心理感受描写得细致入微。 [/FACE][/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很明显,这位老师各方面的习惯与她的禀性几乎完全是一致的。[/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我们可以想象,这位老师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如果她的老师想培养她的爱美的习惯,保护环境的习惯,培养她对文学艺术的爱好,那一定顺风顺水,容易成功。于是教师很可能误以为这全是自己工作的“业绩”,其实这么想并不全面,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这主要是教育适应了学生的禀性,而并非学生适应了或服从了教育。反之,如果教师想刻意培养她横向(同龄人)交往的习惯,刻意培养她很多外向的习惯,刻意反对她读课外书,尤其是文科书籍,那就注定难以成功,即使她当时不得不顺从,到头来也会把那些临时培养起来的“习惯”抛弃。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往往会责备学生“不接受教育”,或者自责“我是个失败的老师”。这也是不全面的,因为这很可能本来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教育的本质不过是因势利导而已,即所谓因材施教。当然,学校是集体生活,大致统一的基本行为规范还是要有的,但那是事情的另一个侧面——社会化。[/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3,4,21[/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coolcatcafe [/SIZE][FACE=楷体]发表于 2013-4-20 21:03 [/FACE][/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王老师:[/FACE][/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为了研究得更准备点,她把她的早期记忆再描写得详细些:[/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1[/SIZE][FACE=楷体],上小学前,也就是3-6[/FACE]岁。我是由外公带的,远离父母。估计是5岁,我随一些小孩子一起坐在教室里上课。我手上玩个石子,随手一扔,扔到了一个同学的头上,流血了。我很害怕。晚上不敢回家就倚在在别人家门口上听大人说话。突然,我感觉到头上被什么东西打了一下,扭头一看是外公来了。他拿了个手电筒轻打我的头,带我回家。他还拿出了两个荷包蛋给我吃。他没有说我一句。我吃饭时觉得眼睛都湿润了。[/FACE][/P][P][SIZE=4][FACE=楷体] 2[/SIZE][FACE=楷体],我和外公一起去看护八角树。我们住在一个茅草房。周围是高高的八角树。有一次,我两手撑着床板,坐在床边,看到阳光透过树叶射进来,斑斑点点,阴影摇摇晃晃,地上的树叶也跳动着光。我心里有异样的感觉。[/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3[/SIZE][FACE=楷体],外公家门前有一条笔直的公路。公路有一条长长的坡,外公家就在坡下面。公路到了坡顶就被大山挡住,拐了弯,隐没于高山与大树之间。我在坡下看时,总觉得大山把我视野挡住了。我常想把山拿走,让公路还是笔直的向前伸延会是什么情景?[/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4[/SIZE][FACE=楷体],等我上小学时,妈妈把我接了回来。我兴奋地站在妈妈家的椅子上说呀说啊。妈妈则坐在一边喝粥,一声不吭。[/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5[/SIZE][FACE=楷体],小时,估计三年级吧。我姑姑家常给我们一些图画书。我至今还记得我看过《孟姜女》,《第二次握手》。看《孟姜女》时,是在院子里看。我是站着看的。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她哭倒了长城,而是她从葫芦里生出来。我就觉得很神奇,人还可以这么生出来的。看《第二次握手》时,我是在自己的房间看的。也是站着看的。深刻的两个地方,一是描写女主人漂亮,鹅蛋脸。画面上就只有俊俏的面孔。我就纳闷:光秃秃的鹅蛋怎么跟这么漂亮的脸扯上呢?再细看,画面孔的线条跟画蛋的线条是一样的。二是说老了的男主人公,左手撑着前额,坐在椅子上。女主人公背对着读者,她的背影占了整个画面。文字上说,他们第二握手了。我就觉得怎么嘎然而止呢?文字与图画都让我意犹未尽,我还想知道些怎么。现在想是想知道当初他们的心理感觉。因为书上没写。 [/FACE][/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Coolcatcafe:[/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王老师,海蓝蓝老师:[/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我问过她一些情况了。她说她从小就偏科,文科好,理科差。记得小学三年级时,数学相对语文差。数学老师特别照顾她,给她辅导,可是还是没什么提高不。上中学,高中,就算她再怎么努力,也还是在良的份上,她就弄不懂理化数。现在她连小学五六年级的应用题也做不出。她以前英语比语文好,她也以为英语是她拿手的。结果高考时,语文考得最好。虽说,考试成绩不能就全部说明问题,不过也可见一斑了。海蓝老师说的,“我认为她不会在乎交往的对象是谁,而是谁可以和她形成真正的思想上的交流。有些事情她不喜欢琢磨,不想去琢磨,认为不值得浪费自己光阴去琢磨,她琢磨的东西可能是超越生活层面的东西。”这些话,她非常认同。一般来说,老师都不喜欢跟自己的学生交流,因为思想层次不在一个平面上。但是有一个学生思想有深度,她就愿意跟他交流也谈得来。她关注的很多东西都是精神上的。以至于她觉得她自己都有点唯心主义了。 [/FACE][/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海蓝蓝2895:[/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呵呵,她不是唯心啊,是唯美主义。不过和一般的唯美人士不一样的地方,她又是清醒的唯美。[/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我想,她可能会喜欢史铁生的作品——我的感觉。[/FACE][/FACE][/P][P][SIZE=4][FACE=楷体] [/SIZE][FACE=楷体]我为什么不从纵向和横向的关系来理解这位老师呢?我现在思索一下想明白了,因为纵向的人际关系大多体现亲情的爱和被爱,横向的人际关系大多涉及到平等基础上的接纳,但这位老师应该超越了这些,她求的是共鸣——管你纵向横向,能回音就可以,甚至不管你是人还是书,能共鸣就可以。——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因为有时找不到可以言说的人,外人看起来她好像不能理解,实际上反过来说有时却恰好是外人不理解她。[/FACE][/FAC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自觉习惯与非自觉习惯;生产性习惯与非生产性习惯;一刀切习惯与个性化习惯[/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教育与习惯”系列(20[/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SIZE][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按语:本文是拙著《王晓春帮你走出教育误区——评说100[/COLOR]个教师常用语》(2012年9月出版)中的一个标题“培养习惯(养成教育)”,发在这里,便于读者进行专题的思考。[/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2013[/SIZE][COLOR=rgb(0, 112, 192)],4,25[/COLOR][/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培养习惯,强调所谓“养成教育”,在教育界早已成了老生常谈。谁都挂在嘴边,却很少有人深入研究。好像只要分清好习惯和坏习惯,剩下的事情就是全力培养好习惯,全力抵制和消除坏习惯了。我们抵制坏习惯的方法很简单,除了批判(揭露这种习惯的危害)之外,就是限制和惩罚;我们弘扬好习惯的方法也很简单,除了表彰之外,就只是反复的训练和强化。据我个人观察,数十年来都是这样,几乎没有什么变化。[/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其实事情远不这样简单。光把习惯分成好习惯和坏习惯是完全不够的,这太粗略了,太浮面了。愚以为,抛开坏习惯不谈,单是好习惯,就可以细分成自觉的习惯与不自觉的习惯,生产性习惯与非生产性习惯,一刀切的习惯与个性化习惯。[/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所谓不自觉的习惯,是指在“纯天然”状态下,在强制训练或其他强制性因素(如舆论压力)作用下形成的机械性习惯。这种习惯往往是临时的,一旦强制性因素撤销,习惯就可能消失。这种习惯也可能会保持下来,甚至保持一生,但是因为当事者并没有认清此种习惯的真正意义,则它对于人仍然是某种“外加”的东西。比如某个地区的老人因为某种良好习惯而长寿者甚多,但他们本人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某些良好习惯的意义,只有通过专业人员的研究论证,才能取得真正的科学意义,才能真正得到推广,否则这些好习惯就会自生自灭。这种情况下,严格地说,人只是非自觉习惯的载体,而不是这种习惯的主人。所谓自觉的习惯则不然,当事者不但拥有某种习惯,而且拥有这个习惯的“观念”,确实明白此种习惯的意义,这才是自觉的习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往往只是非自觉的习惯,虽然我们常常给学生讲解某种良好习惯的意义,但是这些东西学生往往只是会说会背而已,并未融入他们的人格。在我们这里,单纯的行为训练和单纯的道理灌输似乎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所谓非生产性习惯指的是只能适应现实而不能改造现实的习惯,墨守成规的习惯,自动化的言行。这类习惯的主要特点是只能重复旧动作,无法生产新东西。这种习惯当然也是需要的,没有此种习惯,生活无法延续其一贯性。但是社会除了延续之外还要发展,还要进步,于是就需要有生产性的习惯,也就是“主动调整自己行为”的习惯,创新的习惯。这种习惯的主要特点是能生产新东西。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学校里,不但不培养此类习惯,反而压抑它。比如一般教师发现学生有质疑的习惯,就会不满,如果学生思维出了圈,教师会很生气,因为这对考试分数不利。应试教育本质上是要压抑生产性习惯的。[/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所谓一刀切的习惯,指的是大家统一,规范动作。这种做法在某些方面也许是必要的,比如洗手的动作,比如走路右行,这些还是统一为好。但是,越是高层次的行为,越不适合这么训练。比如学习方法,就绝对不适合统一。很多教师发明了什么“三步学习法”,“四步复习法”,就硬行以此统一学生的学习过程,愚以为这是很外行很蛮横的做法。你可以把此种方法推荐给学生,但绝不能逼迫学生形成此种统一的学习习惯,因为有很多习惯最好个性化。毛泽东读书的习惯是在书上写批注,鲁迅就不这样做,你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吗?你会发现,我们教师所谓的“培养习惯”,指的往往就是一刀切的习惯,他们没有培养个性化习惯的能力,甚至毫无此种意识。[/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更糟糕的是,我们已经把“培养习惯”等同于“行为训练”了。我们培养习惯的唯一办法就是训练,一遍一遍让你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幻想把它固化成自动化的模式,以为这样就是把某种习惯培养成功了。说实话,这和马戏团训练动物没有多大差别,虽然也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么做是完全忘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高级意识。习惯培养,光靠行为训练和道理说教是完全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帮助学生自己“生成”良好习惯。什么是聪明人?什么是智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聪明人就是那些竭力保持自身可塑性的人,对自身很多习惯予以警惕和限制的人。[/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我刚一参加工作,就常听老师们谈论“养成教育”多么多么重要,几十年过去了,我发现,今日教师还在这样谈论着,如同放录音。我就想,这“养成教育”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不好意思,我自夸一句,这是我的一种生产性的习惯,对司空见惯的概念进行质疑的习惯)我去查一种《教育大词典》,竟然没有这个条目。我因此怀疑,“养成教育”可能只是民间流行的一种非正式概念。再去网上查,有一个定义,但不知作者。[/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这就是了。说是从行为训练“入手”,其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养成教育,就只是行为训练。这种东西当然只能培养不自觉的习惯、非生产性习惯和一刀切的习惯,而很难培养自觉的习惯、生产性习惯和个性化习惯。严格地说,这只是训练,登不得“教育”的大雅之堂(教育≠训练)。[/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COLOR][/SIZE][/P][P]
    [/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