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教育与习惯”系列(29[/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COLOR][COLOR=rgb(0, 112, 192)]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与一般生活习惯形成和运作的机制相同吗? [/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王晓春[/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这是我读《习惯的力量》一书的困惑。我发现书中所例举的习惯几乎都是生活习惯,用老鼠做实验,也是走路和吃,虽然走迷宫也算是学习,但属于最低级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不可同日而语。于是我就要质疑:研究这类低级的习惯得出的结论,适用于学习和思维等高级习惯吗?[/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还有一个更难解释的问题。按照《习惯的力量》一书的说法,人的习惯是由大脑下部的“基底核”掌控的,而大脑的上部、外层部分,才是负责思维的地方。这种分工用来解释一般生活习惯说得通,没有问题,但是用来解释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就不好办了。既然思维部分是由上层控制的,它是怎么形成习惯的?形成习惯以后,是像一般生活习惯那样沉到基底核去大家混在一起,还是与一般生活习惯分别储存在基底核的不同部位?一旦成为习惯,它是不是就已经不算活的思维,而变成死的思维,变成固化的“知识”了?可不可以说,所谓知识,就是已经形成习惯的思维(死火)?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它就不大可能是和生活习惯一起堆放在基底核,大脑里应该另有区域专门储存知识,特别是书本知识、概念。[/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以上想法比较乱,但我觉得很重要,也许是脑科学至今没有解决、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介入脑科学研究,但是我们可以凭经验提出一些问题,在实践中验证脑科学目前得出的一些成果。比如我们可以用相同的办法纠正学生在生活上的坏习惯和学习上、思维方面的坏习惯,如果效果差不多,那就证明两类习惯的形成和运作机制可能相同,如果效果相差很远,那就说明,高级习惯与低级习惯可能有不同的形成和运作机制,那就需要进一步探究它们各自的机制了。[/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4,1,7[/SIZE][SIZE=9pt][/COLOR][/SIZ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