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教育与习惯”系列(34[/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SIZE=4][COLOR=rgb(0, 112, 192)] [/COLOR][COLOR=rgb(0, 112, 192)]习惯与成瘾[/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王晓春[/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习惯与成瘾之间的区别往往很难界定。比如,美国成瘾药物学会将成瘾定义为“一种主要的,和大脑奖赏、动机记忆以及循环活动有关的慢性病……成瘾的特征是人的行为控制能力遭到破坏,出现渴求感,而且没有能力一直予以戒除,和周围人的关系也发生恶化”。[/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虽然成瘾机制很复杂,人们对其知之甚少,但很多研究人员一般都认为我们很多与成瘾有关的行为都受到习惯的驱动。比如药物、香烟、酒精这些东西都会让人出现生理上的依赖。但是这些生理渴求在使用有关物品后会迅速消退,不会持续。例如对尼古丁的生理成瘾只有当化学物质存在于血管中才会持续,时间为抽掉最后一支烟之后约100[/FACE]小时内。有很多挥之不去,被我们认为是尼古丁成瘾带来的痛苦其实是表现出来的行为性习惯。一个月以后,我们渴望早餐时抽一支烟并不是因为生理需要,而是在回味以前每个早上抽烟带来的那种快感。在临床研究中,通过改变成瘾行为的周边习惯被证明是戒除成瘾的最有效的治疗模式之一。[/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SIZE=4][FACE=楷体](《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著 [/FACE]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69页注解[FACE=楷体]①[/FACE][FACE=楷体])[/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我感觉成瘾实际上是走向极端的习惯,强度最大的习惯,或者用现在流行的语言说,瘾是“最牛的习惯”。如果说习惯只是悄悄地跟着人走,那么瘾头就是拉着你走,拖着你走,你不走也得走。习惯也控制人,但它属于软性控制,瘾头则是硬性控制,甚至是粗暴控制(比如吸毒者)。但这些看法都属于理性的认识,属于我们的大脑皮层的最上面部分的功能,可是习惯也好,瘾头也好,是要沉到大脑下层去的,可惜那里的脑细胞没有区别是非善恶的功能,那里的脑细胞无论对好习惯还是坏习惯甚至恶习,都一视同仁。所以我们会发现什么事只要一成瘾,行为就似乎失去了理智,其实这是很合乎逻辑的——习惯正是理智控制力比薄弱的行为,而成瘾则几乎是理智对其失控的行为,你管不了它,它成了气候反而要管你了。我们从学生屡教不改的很多行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认识到这一点,有何用处?很有用处。你会发现教师处理学生屡教不改的毛病时,常常是一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样子,或者是匪夷所思的样子,满腔的道德义愤写在脸上,懂得了上述科学道理,我想他们的气至少能消一半,因为他们明白了,这种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那个学生吸烟成瘾和自己挑学生毛病成瘾心理机制是一样的。于是他就会减少一些道德态度,增加一些科学研究态度,这样去做工作,不但效果可能更好,对教师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有好处。这就是理论的力量,理论不一定能直接告诉你具体做法,但是它能给你指出新路,让你进入新的境界。[/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上述引文中还有一点很重要:“改变成瘾行为的周边习惯被证明是戒除成瘾的最有效的治疗模式之一。”比如学生吸烟,上课玩手机,都可能上瘾,教师处理这类问题,一般都习惯于简单地直奔烟卷和手机,禁止了事。其实吸烟和玩手机都涉及一个“周边习惯”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些学生与吸烟习惯和玩手机习惯相关的习惯,可能更重要。他有一个“习惯组合”,几种习惯互相勾连,互相支撑,比如玩手机的习惯与人际交往习惯密不可分,如果我们能以相关习惯为突破口做工作,或许更有效。这个思路十分有趣,以后我们还要详细讨论。[/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4,1,18[/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