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教育与习惯”系列(38)
    [P][COLOR=rgb(0, 112, 192)][SIZE=4]“教育与习惯”系列(38[/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改变习惯需要决心[/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王晓春[/COLOR][/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4]我们必须要明白,虽然描述习惯的改变过程很简单,但实际改变起来并不一定轻松。说出戒烟、戒酒、戒掉暴饮暴食和其他顽固的习惯毫不费力,但真正改变需要人们去了解驱动自己行为的渴求感,而且改变任何习惯都需要决心。没有人能仅仅通过画出习惯回路,就能成功戒烟。[/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通过了解习惯的运作机制,我们能够获得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更容易掌握新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能成功改掉旧习惯,往往是因为人们找到了驱动他们行为的暗示、渴求和奖赏,然后想办法用健康的惯常行为来代替原来的恶习。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他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但还是照办了。了解这些暗示和渴求,不会令坏习惯马上消失,但它能让你有办法去改变你的行为模式。[/FACE][/SIZE][/P][P][FACE=楷体][SIZE=4] [/SIZE][/FACE][/P][P][SIZE=4][FACE=楷体](《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著  [/FACE]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76页注解[FACE=楷体]①[/FACE][FACE=楷体])[/FACE][/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这段话说得很清楚,所谓的“黄金法则”云云,绝不是灵丹妙药,千万不要以为你把这个东西背下来,就算有学问了,就可以冒充“很专业”了,现在有些所谓专家就是这样的。事实上理论并不承诺直接解决问题,但是它可以给你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个思路可能是你原来没有的,或者是你脑子里模模糊糊有点感觉,理论帮你把它理顺了,厘清了,于是你做事就更有谱了。就是这样。于是你就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似乎毫无理论素养,居然把事情办得很漂亮了,因为他完全可能无意识地运用了某种理念,或者靠直觉悟到了某种理念。他是能人,办事能力强,他就有成绩,他甚至可能比某些满嘴专业名词的“理论家”更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谈到了美国的一个民间组织,叫做匿名戒酒互助社,其创办者叫威尔逊。他本来是个酒鬼,自己成功地戒了酒,然后终生从事戒酒工作,成效卓著。几十年内,据说有高达1000[/COLOR]万人在戒酒互助社成功戒了酒。威尔逊完全不管什么学术不学术,他独立发明了戒酒12步法,影响巨大,至今仍在起作用。但很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12步法恰恰是比较符合“黄金法则”的。[/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有趣的是,12[/COLOR]步法中有7条提到了上帝或灵性,比如“将我们的意志与生活交给我们熟知的上帝照料”之类,更有趣的是,威尔逊本人一直公开对宗教组织抱有敌意,不像是个好信徒。那他为什么这么强调上帝呢?我想他是可能是想利用信仰的力量,增强戒酒者的决心和信心。事情可能是这样:习惯是靠人脑的基底核自动操作的,让它自己改变自己,就相当于让机器主动改变自己,没有可能,于是你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大脑的指挥机构——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可以发出一些信号,强制改变基底核的某些信号,以达到改变习惯的目的。关键是信号的强弱。如果某人改变旧习惯的决心大,那就意味着大脑皮层发出的信号足够强,能有效地冲击和改变基底核的原有运行模式,反之,如果其人改变旧习惯的决心不够大,那么他的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信号就比较弱,不能有效改变基底核原有的运行模式。大脑皮层打了败仗,这个人改变原有习惯的行为也就是失败了。可见,决心是战斗力的关键。[/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他们那里有宗教,可以借助宗教的力量下定决心,我们怎么办?难道要带领学生求神拜佛来改变坏习惯吗?这样做也没准有些效果,但教师不能这样做。于是,如何在帮助学生改变不良习惯之前(或之中)横下一条心,就成了躲不开的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什么黄金法则都不顶事的。下定决心太重要了。[/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愚以为,在中小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办法解决决心问题:[/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1[/COLOR][COLOR=rgb(0, 112, 192)]、教师威信。如果学生对教师信任到了有些迷信的程度,那么教师对他说:“你的毛病一定能改掉。”他肯定坚信不疑。这样,教师实际上就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上帝的角色成为学生心灵的支撑。很多名师之所以给他一个班他就能带好,差生似乎也不差了,其中威信有重大作用。于是你就的承认有些知识分子一味地反对“个人崇拜”也是有问题的。崇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不能说只有坏处。什么都不崇拜、不信仰的人大概什么事也做不成,自己的毛病也改不了。[/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2[/COLOR][COLOR=rgb(0, 112, 192)]、群体力量。一个人决心小,大家合在一起,抱团取暖,抱团加温,决心就大了,实际上这是大决心带动小决心。《习惯的力量》一书也很推崇群体式的改变习惯方法,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还要细说。[/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这里要指出,文化大革命把上述两种方式(领袖威信和群众运动)几乎用到了极致,因此文革在改变人们习惯这件事上取得的成功和带来的负面作用都是空前的。文革的宝贵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反复研究,认真思考。目前很多关于文革的文章限于政治化的批评,或者一味否定,或者一味肯定,或者一味折中。我觉得也可以有另一种视角:把文革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相信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COLOR][/SIZE][/P][P][SIZE=4][COLOR=rgb(0, 112, 192)]3[/COLOR][COLOR=rgb(0, 112, 192)]、通过“小成功”积累信心,坚定决心。如果有些学生我们始终无法让他下定决心,也不妨开始行动,那就尽可能帮他在改掉坏习惯的过程中不断取得小的成功,并加以鼓励,使他的信心增加。信心也可以作为改变坏习惯的动力。[/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总之,学生的坏习惯不但程度有深有浅,而且本人的“狠劲”和意志力也不同,教师的威信和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的时候,就要知己知彼,分别轻重缓急,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掌握不同的节奏和期望值,如此才可能得到较好的结果。[/COLOR][/SIZE][/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2014,1,21[/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P][COLOR=rgb(0, 112, 192)][SIZE=4] [/SIZE][/COLOR][/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91
      • 经验230026
      • 文章12402
      • 注册2012-12-04
      [P][QUOTE][B]下面引用由[@王晓春][URL=a.asp?b=914&id=529264]发表的内容[/URL]:[/B]

      “教育与习惯”系列(38)  改变习惯需要决心                                                   王晓春  我们必须要明白,虽然描述习惯的改变过程很简单,但实际改变起来并不一定轻松。说出戒烟、戒酒、戒掉暴饮暴食和其他顽固的习惯毫...[/QUOTE]
      [COLOR=#0070c0][SIZE=4]于是你就的承认有些知识分子一味地反对“个人崇拜”也是有问题的。崇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不能说只有坏处。什么都不崇拜、不信仰的人大概什么事也做不成,自己的毛病也改不了。[/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4]是啊,我之前看到很多专家都说不能搞个人崇拜,看到王老师的观点后,我觉得,以后看东西真的不能总是看一面了,要多面看。[/SIZE][/COLOR][/P]
      欢迎关注拙著《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及《做一个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在欢笑中成长》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78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