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要特别注意“自律”道德
    [SIZE=3][/SIZE][P][SIZE=3][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                     [/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要特别注意“自律”道德[/COLOR][/FACE][/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SIZE=3][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                              [/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COLOR][/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Yanghaijian(k12班风小论坛)[/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走进孩子,影响老师[/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李镇西[/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那天在和数学老师侯纾难谈心时,她(侯纾难)说在初一(10)班上课时,课堂纪律不太好,有些男生很调皮。上周五,男生们在课堂上太“嚣张”,侯老师是在上不下课,气得流着泪离开了教室。说着说着她又流泪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侯老师是大学毕业后来到我校工作的年轻老师,而初一(10)班的班主任屈敏老师也是大学毕业后和侯老师同时来我校工作的。屈老师也曾经很苦恼地给我说过班上几个男生“不听话”的事。两位年轻人,本来怀着美好的情怀来到学校,结果刚踏上讲台便遭遇来自课堂纪律的挫折。我决定帮帮侯纾难和屈敏两位老师。[/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我看了看时间,估计屈敏还没放学生,于是,我说我去班上对学生说几句话。于是,她(侯纾难)和我来到了初一(10)班。当时屈敏正在和学生讲话。我站在门口小声地对她说:“等你说完了,我也给学生说几句话,好吗?”她听我这么一说,便对学生说:“我们欢迎李老师!”[/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孩子们鼓掌,然后静静地看着我。[/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我(李镇西)说:“我想给大家聊几句。虽然我是校长,也不可能全校每个班都这么关注,但我的确特别关心你们班。为什么?因为你们的屈老师和侯老师都是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我得帮她们。经常路过你们班教室,同学们都很有礼貌;我也曾进教室听课,你们的教室真是很干净。所以,初一(10)班的孩子给我留下的印象很好。”[/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孩子们笑了,脸上表现出自豪的神情。[/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我(李镇西)话锋一转:“现在我要问个问题,你们一定要说实话啊——你们喜欢屈老师 和侯老师吗?”[/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大家都说:“喜欢!”[/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我(李镇西)问:“能不能说说理由呢!让屈老师侯老师也听听你们对她们的表扬吧!”[/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屈老师和侯老师很关心我们,很负责!”(学生)[/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屈老师和侯老师很爱我们!”(学生)[/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屈老师和侯老师从来不打骂我们,我们犯了错误,总是耐心给我们讲道理。”(学生)[/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我注意到,屈老师说的那两个特别让她头疼的孩子也站起来说屈老师好侯老师如何如何好。[/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一直站在后面的侯老师流泪了,不住地擦眼睛;屈老师也流泪了。显然,她们被感动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我(李镇西)说:“是呀,屈老师侯老师对你们那么好,他们刚参加工作,你们的表现将决定她们对教育的情感。我昨天回我大学毕业最初教书的乐山一中去作报告。我一走进校园,就想到当年学生对我的好,我嗓子哑了给我药,我生病给我唱歌。正是这些学生让我感到教育的幸福。那么你们是不是都让两位老师感到了教育的幸福呢?有哪些同学让老师生气了呢?”[/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有同学举手了:“我上课不守纪律。”那个带帽的男生——正是屈老师和侯老师最头疼的学生——也举手了:“我上课管不住自己,说话,也不完成作业……”说着说着也哭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我(李镇西)说:“我相信,这些同学真心觉得自己错了。侯老师也说,你们上周五不守纪律,但周一给她认错了。然而,没多久又犯同样的错误,课堂纪律依然不好。我知道,你们认错道歉是真诚的,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我们班上要建立制度,包括奖惩制度。但最重要的是——我送大家四个字……”[/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我在黑板上写下“战胜自己”四个字,然后(李镇西)说:“任何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两个我,高尚的我和卑下的我。当你上课想玩的时候,两个我就在打架,一个说应该玩,一个说应该学。如果高尚的我赢了,你就会守纪律听课,反之就会不守纪律。所以同学们要随时提醒自己。[b]你可以给自己定个规矩,如果今天上课没有违反纪律,或者一周没有违反纪律,你就奖励自己;如果没管住自己就惩罚自己,比如你以前每周都要踢足球,那么停止自己一次踢球。你还可以用本子画个表格,一堂课守纪律,就画个红五星,一周都守纪律,看见一个不缺满满的红五星,就会有成就感。虽然这红五星一分钱都不值,但这是一种精神享受,因为你战胜了自己。我相信大家!以后我会经常来关心你们的。让我们再次用掌声向屈老师和侯老师表示敬意!”[/b][/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同学们热烈鼓掌。[/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过了一周,我在过道上碰见初一(10)班的孩子,(李镇西)问他们:“最近课堂纪律怎么样?”他们说:“大有进步。不信您去问老师!”我问侯纾难和屈敏两位老师:“现在班上的纪律有好转吗?”她俩都说:“好多了。”我说:“嗯,但你们要做好学生反复的准备,这也是考验你们的智慧。”[/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我这次去初一(10)班和孩子们集体谈心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帮助两位新老师,引导孩子们遵守课堂纪律。但没有想到,这次集体谈话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影响了侯老师和屈老师,他们通过我的这次谈话,学到了[b]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b][/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几天后,屈敏老师写了一篇文章发给我。在这篇文章中,她(屈敏)记叙了那次集体谈心的经过,然后写道:“李老师的这次“突袭”是在关心我们班的成长,更是在帮助我这样的新老师解决问题。我心里很感激他,这本不是一个校长必须做的事,可是他却做了,还这样的诚恳。同时李老师这次和学生的谈话还让我学会了平静、冷静,走进学生心灵的沟通的重要性。”[/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屈敏老师谈到了她从我这次集体谈心中学到的东西。为了准确地展示她的收获,请允许我打断节录她的原文吧——[/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当学生犯错时,我的第一反映基本上是怒吼,靠大嗓门来镇压住他们。而今天李老师的到来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那就是“以柔克刚”,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李老师和学生的整个谈话过程就像是朋友间的聊天,没有严肃、没有紧张。虽然今天聊天的话题比较严肃,但他的每一句话的音量却不大,不像我发火时的“河东狮吼”,语气也很平和。他没有一来就说这个班的纪律怎么怎么样,而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先认同老师的付出,然后再让学生们自己说班上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班上你给的事是和息息相关。这一点对我的启发特别大,也就是要让学生从内心里认同我,认同这个班,认同他是这个班的一分子,让学生真心地觉得自己的表现和这个班的荣辱相关。[/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在整个聊天的过程中,李老师一直站在教室的最中间,在空间上和学生们拉近了距离。他提问时总是随时左右转动着看看各个位置,观察各个方向的同学的反映,这样既能通过学生们得表情和肢体语言获得他们对问题的反映,也能使每一位同学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于是同学们都被李老师的真诚感动了,最先举手的就是班上平时就不遵守纪律的那几位同学,包括“校霸”。每当李老师请他们回答时,他们总是显得很激动,比回答问题回答得好多了。当李老师拍拍的他的肩膀让他坐下时,“校霸”还抽泣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李老师和学生们的聊天还让我学会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不温不火,挖掘学生心中的情感因素,慢慢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心里话。李老师首先是夸奖同学们做得非常好的方面,这让学生们也非常有成就感。接着又从师生情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己说说喜欢老师的哪个方面,这样,学生们就会去寻找老师的优点,在突出老师的优点和付出同时也让学生慢慢有了自我反思和愧疚。而当这种寻找老师的优点和自我反思结合在一起时,学生们会更加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或许就是“攻心为上”的道理吧。所以,当攻占了学生的心里和情感防线以后,那几个最不老实的同学乖乖的站了起来,他们没有了平时的傲慢态度、不理不睬,反而是哭哭啼啼,这可是平时难得一见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李老师这次的聊天对象虽然是学生,但其实也是在和我(屈敏)做无声的交流,他在告诉我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怎样却面对经常犯错的学生,更是教我怎样去了解班上性格各异、成绩不同的学生,了解最真实的他们。我要像李老师那样,对待班上的事情要平和一点,淡定一定,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听听他们的心里话,以心换心,以情动请,让自己走进他们的世界,哪怕有一个孩子能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关心也有所改变也是值得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读了这样的文字,我说不出的开心。以前我是一名班主任,自认为还算成功。现在我是校长,我真心愿意帮助更多的年轻班主任成功——这将是我新的成功。[/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王晓春读后:[/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美国一位优秀的小学老师雷夫把学生道德成长分成六个阶段(层层递进):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第一阶段   [/COLOR][/FACE]我不想惹麻烦[/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第二阶段   [/COLOR][/FACE]我想要奖赏[/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第三阶段   [/COLOR][/FACE]我想取悦某人[/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第四阶段   [/COLOR][/FACE]我要遵守规则[/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第五阶段   [/COLOR][/FACE]我能体贴别人[/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第六阶段   [/COLOR][/FACE]我有自己的行动准则并奉行不悖[/SIZE][/P][SIZE=3][/SIZE][P][SIZE=3][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      [/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其实这就是所谓“从他律道德走向自律道德”的细化。前三个阶段可以说是他律道德,第六阶段是自律道德,第四、五阶段可以看成过渡类型。李老师的教育方式,侧重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老师),主要诉诸情感,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李老师在情感教育的基础上,又注意引导学生用画表格的方式“自己教育自己”,这就有自律的色彩了,这就和第六阶段挂钩了。[/COLOR][/FACE][/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中国教育普遍缺自律教育,我们总是靠外力推动学生发展,动之以情也好,晓之以理也好,强调的都是外因,所以我们的学生在别人的监控和鼓励下是有道德的,但是做不到古人说的“慎独”(即使只有我一个人,我也坚持做人的原则),这种德育不算能成功。你看贪官,一挖就是一窝,牵牵连连,盘根错节。我想这些人当年可能多是好学生(否则学历高不了),品德也未必不好,但是一掉进染缸,周围人都贪,就不能自持了。他们缺少的,正是“自律性道德”。孩子不管当然不行,但是只要你管得太多,他的自律道德就没有办法生成,自律是要在宽松的环境中才能生成的,自律道德形成中一定会伴随着犯错误,需要孩子通过正反两面的经验自己反复思考,才能“开悟”。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生教育往往不给孩子留这样的空间,管得死死的,这么做表面效果可能很好,孩子外部表现不错,然而其灵魂并不坚强,他们主要学会的本领是看别人脸色行事,环境一变,就跟着跑了。作为教育者,我们要记住这种经验教训。[/SIZE][/COLOR][/FACE][/P][SIZE=3][/SIZE][P][SIZE=3][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     [/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感觉李老师的教育情感因素较多,而理智因素不够。真正的道德,其根基应该是理性的思考,雷夫老师所谓的“我有自己的原则”,就是这样。我不是因为喜欢或者感激某位老师才遵守纪律的,我遵守纪律是因为我认定“应该如此”,有这样的理智,才会有强大的灵魂,而单纯靠感情支撑的原则,是容易动摇的。比如有个大贪官待我好极了,我就可能帮他贪污。当然我并不是说感情不重要,若把感情比喻成“肌肉”,则理智是“骨骼”。[/COLOR][/FACE][/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COLOR][/FACE]              2014,2,25[/SIZE][/P][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楷体][SIZE=3] [/SIZE][/FACE][/COLOR][/P][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楷体][SIZE=3] [/SIZE][/FACE][/COLOR][/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FACE][/SIZ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6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1
      • 注册2012-12-04
      [P][COLOR=#0070c0][SIZE=3]若把感情比喻成“肌肉”,则理智是“骨骼”。[/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6]王老师这样的说法真的太贴切了,令人顿悟。[/SIZE][/COLOR][/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一阵风990(k12班风小论坛):[/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我没太能理解学生有这么容易感动,这么容易改变。从本文中也没看出李老师特别的地方。甚至类似的话我说给学生说过,作用不明显。[/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如“于是同学们都被李老师的真诚感动了,最先举手的就是班上平时就不遵守纪律的那几位同学,包括“校霸”。每当李老师请他们回答时,他们总是显得很激动,比回答问题回答得好多了。当李老师拍拍的他的肩膀让他坐下时,“校霸”还抽泣了。”果如此的话,这个所谓的校霸就不大可能是校霸,我印象中那些无赖学生不可能这么轻易被真诚感动,如果他就这样轻易被感化了,那反过来说明以前教师都缺乏真诚,可这又好象站不住脚。我想他们把问题想太简单了。可能这个学生以前被教师肯定的很少,他的很多表现就是要寻求表达心声表现自我的机会,现在给了他机会和适当的肯定,暂时的满足感可以使他收敛一下,但如果真是公认的坏学生,要改变还需要教师更进步的关注和教育,绝不可能一次就让他发生180度大转变。这二位年轻教师还是太相信质的飞跃了,据我的经验质的飞跃很难,几乎不出现,学生的变化没有特别大的刺激性影响是很难有飞跃性变化的。变化总是慢慢发生的,比如校霸变的不那么讨厌了,甚至有了一点好的迹象,我就感到效果很明显。[/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还有李老师给学生介绍的用画红五星做为暗示和奖赏以期形成良好习惯对中学生恐怕难以奏效,因小学一直是这么干,中学生有多少学生还认可这个外在的奖赏呢。只有看重这个奖赏才能激励它所对应的行为,比如洗头时洗发香波产生的泡沫和留下的香味就是对使用洗发香波的激励,人恰好天生对美好气味特别看重,那是天生的本领,看看黑猩猩老那鼻子闻来闻去你就知道人也差不多。所以我对中学生使用这种办法建立良好习惯表示怀疑。[/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当然我对李老师还是深表敬佩,因为像他这样真心帮教师的校长的确很罕见。甚至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我碰到最多的就是说老师无能或只知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官僚校长。[/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                         [/SIZ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 [/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煽情教育[/COLOR][/FAC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王晓春[/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我觉得一阵风老师的意见是实话,且富于逻辑性。很多问题不是这么容易解决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名师的经验普通教师用了不顶事的缘故。[/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正在沦为煽情式的教育。来不来教师就动情了,来不来学生就感动了,热泪盈眶乃至热泪横飞,然后问题就解决了。这种情景与其说涉及教育科学,不如说更像电视剧,甚至有些像变魔术。我们的教育过分文学化了(而且属于流俗文学,琼瑶一类的“小清新”)。为了避免误会,我想说明,我并不反对动之以情的教育,这很重要,问题在于,这只是一条腿,教育不能单腿蹦。光让学生“感动”是绝对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感悟”,而后者对教育者的学识和整体素质要求更高。动情人人都会,而只要你动情,总能感染一些人,这与教育科学并没有必然联系。能促使学生感悟人生的教师,才是真导师。教育者的着力点,首先应该是理智和智慧,其次才是情感,至少小学高年级以上都应该如此,因为你是教师,不是演员。自古以来的教师都不以煽情为己任,不信你看孔子的教育风格。现在我们是把二者弄反了,弄反了教育就会变成煽情教育,很容易走向肤浅和浮躁,走向表演。据我观察,我国的所谓名师,还有那些张扬人文精神的人们,多数似乎在学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路子,走上了煽情之路。这令人忧虑。[/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SIZE=3][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                        [/COLOR][/FACE]         2014[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2,26[/COLOR][/FACE][/SIZ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85
          • 经验21960
          • 文章285
          • 注册2013-07-02
          教育者首先需要的是理智和智慧,其次才是情感,赞同。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