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关于无用功的定义
    [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今天你做无用功了吗?([/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74[/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王晓春[/SIZE][/COLOR][/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关于无用功的定义[/SIZE][/COLOR][/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sun_shu[/SIZE][/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SIZE][SIZE=3]k12[/SIZE][/COLOR][/FACE][SIZE=3]教育教学论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我看“无用功”[/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阳光[/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王晓春老师在[/SIZE][SIZE=3]K12[/SIZE][/COLOR][/FACE][SIZE=3]教育评论中发有一帖《今天你做无用功了吗?》,文中说到了无用功的分类:[/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教师的无用功,可以分为“外加”的无用功和“自主”的无用功两类。“外加”的无用功指的是上级布置的一些形式主义的活动,这个没办法,你明知没用也得办,能做的只是想办法少用点时间。“自主”的无用功则是属于教师自己选择和决定的教育教学行为,如何减少这部分无用功,是我们讨论的重点。[/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无用功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成“不可避免”的无用功和“可以避免”的无用功两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重要的是如何“切蛋糕”,讨论无用功问题,就是尽量把浪费的那部分切得小一些,使教师抽出更多的时间休息、娱乐和学习,把日子过得更精彩一些。[/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SIZE=3]2014-03-19[/SIZE][/COLOR][/FACE][SIZE=3]取自[/SIZE][SIZE=3]K12[/SIZE][SIZE=3]教育论坛:(参见:[/SIZE][SIZE=3]http://sq.k12.com.cn/discuz/thread-701530-1-1.html[/SIZ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王老师对无用功从两个角度进行了分类,但没有说什么是“无用功”。在物理学中,把完成某项任务时有实用价值的功,叫做有用功;把其他无实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百度百科“无用功”,[/SIZE][SIZE=3]2014-03-19[/SIZE][/COLOR][/FACE][SIZE=3]取自[/SIZE][SIZE=3]http://baike.baidu.com/view/645696.htm?force=1[/SIZE][SIZE=3])这是物理学上的定义。物理学中无用功定义中有几个词,一是[/SIZE][SIZE=3]“[/SIZE][SIZE=3]有用[/SIZE][SIZE=3]”[/SIZE][SIZE=3]与[/SIZE][SIZE=3]“[/SIZE][SIZE=3]无实用[/SIZE][SIZE=3]”[/SIZE][SIZE=3],是过完成任务的效果比较。我想,比较就得有个比较的标准,为了教育,只有物理学上的无用功定义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另外的角度来探讨无用功。[/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我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谈谈“无用功”。如说得不对,做了无用功,今后也可以少走弯路。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一、无用功与环境[/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王老师说:“但是这个问题空说没有用,我希望网友们拿出一些很具体的案例,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是否有无用功,以后如何避免。这应该是很实在、很有趣的讨论。”我想,这些案例都来自于不同的教育教学生活工作环境,实实在在。无用功就存在于这样一个个不同的案例环境之中,脱离了这些真实的案例环境来说无用功真成为了“空谈”。案例的一个重要好处就是实在,不空,真实,逼真。在王老师文章后面的跟帖中,王老师和老师们都提供了许多不同环境下的具体案例来具体分析,为减少教育无用功做了有益的探讨。[/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在信息技术课中,有学生上网时,有同学在,就不看色情图片。同样的一个人,当回到了家,独自一人没有同学在时,环境变了,自己一人时就看此类图片。人的言行是在一定环境下的发生,环境发生改变,行为就发生变化。无用功是在一定环境下的发生,离开环境谈无用功是无意义的。行为的发生具有条件性,环境就是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比如,教育环境创设得好,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减少许多无用功;教育环境创设不符合孩子的个性发展,创设得不好,让孩子多走了弯路,孩子就会做许多无用功。教育教学讲环境的创设,可见环境对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环境是无用功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爱好写作的人,电脑上的数据没有备份,某天硬盘坏了,以前的努力算是做了无用功;偏重于训练的题海战术,相当程度上属于无用功;教育教学中存在大量的无用功;学习和生活中言语中的无用功;开会讲话、课堂教学语言、计划总结、怨天怨地等无用功……各种环境中的无用功太多,无法例举。[/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二、无用功与需要[/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写无用功,怎么说到需要了呢?由于人的需要与人的行为联系密切。[/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看,需要是一个人行为的发生的动力之源。在合适环境中,个体的需要是导致行为的内部原因,个体需要会在其行为中表现出来。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不同的情感,情感内化后就会形成个体的价值观,价值观主导下的情感活动对人的行为设计起主导作用。无用功是是相关行为的表现,行为则与需要紧密相联系。[/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从人的需要的角度,人的言行是在一定环境下,受其需要的影响而发生。无用功的发生是人在一定环境下相关需要的缺失和变化引起,发生变化后引起了行为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减少了另一些可能性变化的行为。如本来该发生快乐的行为,却没有发生;本来该做快乐的事,却没有做。做的都是无用的行为。换句话说,是做了“无用”之事。任何事物的发展,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都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人不同,受环境和需要结构的影响。在一定环境之中,可以通过激发人的相关需要来多做有用功。在教育中,创设环境,激发需要,因势利导,个别对待,就很有必要。需要是行为发生的内部动力之源,创设环境、影响需要的变化可以让人的行为发生变化,可以利用此点来减少无用功行为的发生。[/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三、无用功与人的幸福[/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王晓春老师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重要的是如何“切蛋糕”,讨论无用功问题,就是尽量把浪费的那部分切得小一些,使教师抽出更多的时间休息、娱乐和学习,把日子过得更精彩一些。把日子过得好一些,说明无用功与人的幸福密切相关。[/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影响幸福是无用功行为产生的消极效果。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的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生活、境遇)称心如意。我想,这样的解释来说明幸福还不够。幸福意味着是超越了“人的欲望的满足、感官快乐享受和利益的追逐”,幸福所揭示的生活有助于提高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它将指出每个人如何更充分地利用自由去把各种可能性变成充满活力的现实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换句话说,幸福是有待于可能生活的现实化,幸福就是一种“好生活”,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做无用功时,所做之事影响人的幸福,可能有的事情虽然没有直接表现出影响幸福,但实际上是对幸福生活是有影响的,最起码浪费了时间。比如,在学习时,师生共同追求分数的提高可能都是自愿的,没有强迫,但这会影响人的发展。当然,有的无用功对人自身的影响表面上看起来不太明显,但起码生命的时间被浪费掉了,也是损失。不能否认,我们完全可以用做“无用功”的时间去做其它有益的事,做自己在乎的事情。[/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教育教学做了无用功,影响人的发展,也同时影响着人的“幸福”。教育就是相互影响,教育就是通过“影响”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好一些”,让学生学习得幸福些,让学生生活得快乐些。教育中的无用功造成的影响,好似用软刀子来杀人和自杀。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兑现自己潜能把它奉献给社会的快乐的平凡人。一切背离这个目标的“努力”的教育行为都是无用功;一切可能有助于达到此目标但实际上是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精力的行为,也包含着无用功。[/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四、我对“无用功”的定义[/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我把前面所说,加以总结概括,得到无用功的定义:[/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在一定环境中,由于个体的需要变化在认知、情感、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引起的损害人的幸福的行为;违背“使人成为兑现自己潜能把它奉献给社会的快乐的平凡人”的行为。[/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对此说明:([/SIZE][SIZE=3]1[/SIZE][/COLOR][/FACE][SIZE=3])无用功是在一定环境之中发生,不存在无环境下的无用功行为。([/SIZE][SIZE=3]2[/SIZE][SIZE=3])人在所处环境中,个体的需要是导致行为的内部原因,行为体现个体需要。人的基本需要参见网址:[/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http://sq.k12.com.cn/discuz/thread-703359-1-1.html[/SIZE][/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介绍。需要是无用功行为的动力之源。([/SIZE][SIZE=3]3[/SIZE][/COLOR][/FACE][SIZE=3])幸福得以[/SIZE][SIZE=3]“[/SIZE][SIZE=3]自由[/SIZE][SIZE=3]”[/SIZE][SIZE=3]为前提,不是控制、强迫等。当选择不自由时,就不可能真心做有价值的事情。因为人在自由的前提下所做的事,更能体现人的创造性。([/SIZE][SIZE=3]4[/SIZE][SIZE=3])影响意味着包括[/SIZE][SIZE=3]“[/SIZE][SIZE=3]有用[/SIZE][SIZE=3]”[/SIZE][SIZE=3]和[/SIZE][SIZE=3]“[/SIZE][SIZE=3]无用[/SIZE][SIZE=3]”[/SIZE][SIZE=3],可以用生活的目的[/SIZE][SIZE=3]“[/SIZE][SIZE=3]幸福[/SIZE][SIZE=3]”[/SIZE][SIZE=3]来衡量。生活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兑现自己潜能把它奉献给社会的快乐的平凡人,实现这样的目的行为就是“有用”的,这样的生活就是幸福的。否则就是“无用”,或者有包含着“无用”的消极行为。[/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从需要的变化引起幸福改变的角度来定义无用功,对于人的培养和发展来说是有益的。哪些需要变化能够减少人的幸福,做了无用功,这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制、环境、制度、人自身的情感和认知等因素都有可能对需要的变化产生影响,都能影响人的幸福和快乐。但人能够在自由的状态下,能够对拥有对幸福的追求将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五、教育中减少无用功的参考教育方案[/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幸福。学生得到了发展,是幸福;学生超越了自己,是幸福;学生在自由的条件下学习,是幸福;学生真正成为了他自己,是幸福;学生真正成为真正的人,是幸福。……[/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从需要的角度出发,以幸福为目的的情况下,在此提供一种有助于教育中减少无用功的参考教育方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多数情况下,可以试着这样去做):[/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SIZE=3]1[/SIZE][/COLOR][/FACE][SIZE=3].以人为本,明确需要 [/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SIZE=3]2[/SIZE][/COLOR][/FACE][SIZE=3].创设环境,满足需要[/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SIZE=3]  [/SIZE][SIZE=3]3[/SIZ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自然为本,增加幸福[/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或许上面三点又是说空话了,这样的说法是在做“无用功”。在具体实施教育时遵循“自然为本”:发于自然,顺乎自然,成在自然。少做无用功就是增加人的创造性活动,让每个人的可能性生活在创造性行动中展现,并且落实在个人身上,过上每个人各自的“可能的生活”,而不是“应该的生活”。在教育领域中,是让学生成为兑现自己潜能把它奉献给社会的幸福快乐的平凡人。[/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现代汉语词典[/SIZE][SIZE=3][M][/SIZE][/COLOR][/FACE][SIZE=3].北京:商务印书馆,[/SIZE][SIZE=3]1983[/SIZE][SIZE=3]:[/SIZE][SIZE=3]256[/SIZE][SIZE=3].)定义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这种抽象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归纳概括。如果抽象或者概括得不好,那么就会出现偏差,就需要不断完善。对有的对象的定义,不可能一开始就能正确认识,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或许永远都没有最终的答案。对[/SIZE][SIZE=3]“[/SIZE][SIZE=3]无用功[/SIZE][SIZE=3]”[/SIZE][SIZE=3]的研究和学习,是有关老师个人和学生幸福之事。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共同参与讨论[/SIZE][SIZE=3]“[/SIZE][SIZE=3]无用功[/SIZE][SIZE=3]”[/SIZE][SIZE=3],来减少无用功行为的发生,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让生活更有意义和幸福。[/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王晓春读后:[/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阳光老师研究问题的认真态度令人钦佩。阳光老师希望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把概念界定得清楚一些,这种愿望是非常好的,我们确实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阳光老师给“无用功”这样一个定义:[/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在一定环境中,由于个体的需要变化在认知、情感、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引起的损害人的幸福的行为;违背“使人成为兑现自己潜能把它奉献给社会的快乐的平凡人”的行为。[/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愚以为这样定义之后,老师们可能更糊涂了,原来反倒明白一些。[/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是这样的。我曾经说过,教育是最不专业的专业,最不科学的科学,用自然科学的标准要求教育概念,怕是不行。事实上教育方面的概念几乎都是比较模糊的,很难或者无法拿出严格的定义,真要朝这个方面努力,弄不好也是无用功。比如我们常说的问题生,我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探索它的准确定义,最后还是失败了。还有什么“自主”啊,“高效”啊,“严格要求”啊,都是这样。无用功是什么?用大白话说,就是你说了也白说,做了也白做。我想这是普通人都能明白的,虽然这很不严格,但对于教育这个行业,这么理解也就差不多了。当然,我不反对继续探究,或许我们可以拿出比这更明确的定义,但我不主张在这方面花太多的精力。[/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什么是无用功,对于教育行业,常常是说不清楚的。你认为没用,别人可能认为有用;从这个角度看没用,换个角度看也许就有用;眼前没用,不等于对以后没有影响。无用功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具体到某个行为是否无用功,我觉得也不需要统一认识,反正至少老师们都承认自己做过无用功,这就行了。讨论具体的教育行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觉得哪个判断有道理,你适当吸收他的意见,调整一下自己的行为就是了。你要觉得没道理,完全可以不理。关于无用功,概念方面的讨论固然也重要,但我更看重的是它的实践意义,就是说,如果这种讨论能够使一些教师头脑更清醒一些,以后工作效率更高一些,生活更轻松一些,那就[/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OK [/SIZE][/COLOR][/FACE][COLOR=#0070c0][SIZE=3]了。我这样的想法,不知是否妥当。[/SIZE][/COLOR][/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FACE][COLOR=#0070c0][SIZE=3]2014,4[/SIZE][/COLOR][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13[/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91
      • 经验230026
      • 文章12402
      • 注册2012-12-04
      [COLOR=#0070c0][SIZE=18px][P][COLOR=#0070c0][/COLOR] [/P][P][/SIZE]    非常认同王老师的观点,我也觉得,对教育上的一些概念,很难说得清,研究太多也许就是一种无用功。我们一线的老师更在意的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如何在班级管理更省心些?如何让自己的课上得令学生听得更明白更喜欢?如何让自己在教育中感到幸福愉快些?如何能做到既做好工作又有时间陪陪家人教育孩子看看其它课外书?[/P][P]      而通过阅读思考王老师的无用功系列,我觉得对老师解决以上的一些问题是很有真正的帮助的。[/COLOR][/P]
      欢迎关注拙著《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及《做一个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在欢笑中成长》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84
        • 经验182826
        • 文章3978
        • 注册2014-01-23
        [P]        王老师,我特别喜欢您的这句话:“教育是最不专业的专业,最不科学的科学”。我们当教师的做的好多事情都是矛盾的。学生不遵守纪律,你批评吧,课倒是能上了,他不自信了;不批评吧,他自由了,你什么都别做了。不管不行,管过了也不行,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