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教育与习惯”系列(57)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教育与习惯”系列([/SIZE][SIZE=3]57[/SIZE][/COLOR][/FAC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习惯与反思[/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王晓春[/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夸克[/SIZE][SIZE=3]7292[/SIZE][/FACE][SIZE=3](班风小论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习惯通过自身觉悟改变的效果最好[/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SIZE=3]   [/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看了前面的讨论,谈一下我对习惯改变的看法:[/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以前我如果做错了事情之后,别人批评我,我第一反应是先解释,找个借口。也有朋友提醒过我这个毛病,但是改不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后来我看卡耐基的书《人性的弱点》,里面明确提出:如果你错了,就老实承认。因为我对他书本的很多内容很认可,我详细阅读了该书中“如果你错了,就承认”的章节,后来就在自己行为上有意识地做了调整。慢慢就改正了这个习惯。[/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后来跟我爸妈住一起之后,我惊异地发现:我这个习惯是遗传至我妈的。我留心注意了我妈的一些行为,发现如果指出她的问题之后,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先找个借口,能找则找。实在不行,解释一下,很难认错。这样对我震撼更大,我就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改正这个不好的习惯。决心比以前更大了,目前来看,基本这个习惯已经纠正。[/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通过整理思路,我有一个初步结论和一个疑问:[/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初步结论:外力推动习惯比内力推动习惯,效果相差很远。[/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疑问:我这个“不肯痛快”认错的坏习惯到底是基因遗传,还是我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我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准确答案。不过,我在教我小孩的时候就会注意:我若是不小心做错了,我一定注意光明正大的说“不好意思,我错了。”现在感觉我小孩就没有去找借口了,虽然我妈还是和我们住在一起,但是由于我注意到这个问题,从小开始预防。所以好像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往高处说:我后天的醒悟战胜了家族的习惯。可以预见:如果不是我自己的观察,学习,反思和觉悟,也许我小孩也会有这个“不肯痛快认错”的习惯。因为我的观察,学习,反思和觉悟,这个“不肯痛快认错”的习惯到我这一代终止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所以,毛主席讲“外因通过内因其作用”是很有道理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我觉得,通过观察自己家族内的坏毛病尤其是自己爸爸妈妈的坏毛病,反思总结后有助于自己的成长。([/SIZE][SIZE=3]5,30[/SIZE][/FAC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金子美玲[/SIZE][SIZE=3](k12[/SIZE][/FACE][SIZE=3]班风小论坛[/SIZ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王老师您好:[/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很早就认识您了,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又有点困惑想与您交流,恰好我的问题应该也属于“习惯”问题系列,请您指教。[/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我从一年级把这些孩子带到五年级,说实话,我并不是“手很紧”的老师,学生有点小问题比如忘带作业啦,没剪指甲啦,我都以提醒为主,没带作业的下课补上,没剪指甲的借个指甲刀自己剪干净等等。在别人眼中我是个脾气好、好说话的老师。其实我经常为这些小事纠结。我发现那些严厉、一眼一板的老师、动不动就对学生数落一顿或脾气不怎么地的老师连吼带骂的教育力度、教育效果明显比我好,而我发自肺腑的不想吼、不会吼,不想让自己气呼呼的,成为一个“高声调的老师”。从教十年了,我不得不说,在我们这个农村学校,只有“铁腕”治班,才能避免日后跟他们憋气。我是一个偏快乐的人,有时讲课中会跟他们用幽默的方式说话,经常都得他们哈哈大笑。批评人有时也会用这种方式,只有当他们触犯了我的底线——作业三番五次忘带或不写,情节恶劣的如偷钱之类,我才会大发雷霆,甚至对他们动手踹两脚。他们也很害怕,但久病还是会复发。随着年级升高,我越来越发现,在我的“骄纵”下,我班的孩子不会敬畏、不会认真,会耍脾气,会摆臭脸。就算跟别班老师说话也不会“怕”。平行班的学生在班主任的铁腕治下,一直表现出“唯唯诺诺”“大气也不敢出的样子”。两个班班风真是用“截然不同”来形容。起初我以为,孩子应该有主见,不应成为老师的“奴隶”,要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好听的叫自主意识,不好听的就主意正吧)敢说、敢问。我真心不希望老师用“吓唬、吼叫”来唬住学生。“自主意识”也是一把双刃剑,后来我深深为自己的这个理念感到后悔。[/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通过几次与平行班合作演出的经历,我深深地明白了这一点。[/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第一次两个班中选了几名女生走方块队。训练的时候,妍总是一副自我感觉良好的样子,自己臭美,训练不吃苦、被人举扇子都举半天,她嫌累,一会儿就放下来。[/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再说说这次六一演出吧。[/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莉这个女孩主意是最正的,办公室老师人尽皆知,臭名远扬,一言难尽我就不一一列举她的为人了,简直是撒谎不要脸的极致。这次我特意把她刷下来,没让她演节目,(但她[/SIZE][SIZE=3]3[/SIZE][/FACE][SIZE=3]月份刚参加了方块队,统一购买了服装)她十分不乐意。恰好我们演出的服装差一套,班长找她借,她恬不知耻地不但不借,还联络另外两个没参加节目的女生说都不借给跳舞的同学。彩排那天,(两个班级的同学全部参加演出)我特意在他们跳舞时候嘱咐了服装、道具问题。并在全班面前统计了没有校服的人数,让班长去借。谁知魏同学,在六一这天跟我说,他没找着校服裤子,他说我以为我有呢。还有两个女生没带道具[/SIZE][SIZE=3]--------[/SIZE][SIZE=3]语文书。一个女生没穿白色打底裤。再看看平行班的同学,只有一个男生没穿校服。[/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还有上次的经典诵读展示活动,也是两个班的女生参加。老师特意嘱咐了扎马尾,这个叫妍的孩子偏偏编了一个大辫子,还很臭美的样子,我问她:“你没听见老师说啥啊?”她说:“我是扎一个辫子啊!”很无辜的样子。我无语。[/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结合数次让我无语的行为,我反思了一下。第一,都说教的时间长了,学生会越来越像班主任。我自己有时也会犯“听三不听四”的毛病,看东西看不仔细,听话听不认真。自己都觉得自己糊里糊涂、大大咧咧的。第二,每次活动前我也嘱咐了注意事项,但只是口头强调,并没有写在黑板上或让孩子必须记在本子上。我以为,我说了,他们就听进去了,事实证明,他们根本没放在心上。[/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可能因为自己的习惯意识不够强,所以在日常对于他们的习惯、规则抓的不紧,因为自己少说了几句或没有“施加压力”的说,导致他们的态度不重视。王老师,您说是不是?[/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金子美玲:[/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夸克老师说的我也有同感,是不是我平时教训学生时太“伶牙俐齿了”?学生不管怎样狡辩,我总能给他说的哑口无言,甚至这个习惯延伸到生活中,和老公闹别扭时,最后一句话一定是我说。我老公说:“你总对,就没有错的时候。”读了夸克老师的这段话,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真得很少认错,很少“虚心[/SIZE][SIZE=3]"[/SIZE][/FACE][SIZE=3]认错,正是我这个“榜样”的示范,不少犯错的孩子不但不虚心接受、改正,总是习惯“无理辩三分”,有时学生都深深的知道单凭“说”,是“说”不过我的,所以在其他老师那里,他们更显得太会狡辩了,“难教育”“太顽固”。这方面我有责任,其实对于特殊”格色“的学生,以牙还牙是最有力的还击。物极必反,用得多了,反而成为他人的效仿,导致”无理辩三分、死扛”的学生越来越多。其实,最初我刚参加工作时被不少”问题学生“的刁难而问住,经常逛帖子,慢慢的发现了一些”语言的艺术”,后来屡试不爽,每当看到出现各种恶习被我说的灰溜溜的样子时,我竟有一种[/SIZE][SIZE=3]'[/SIZE][SIZE=3]胜利感[/SIZE][SIZE=3]".[/SIZE][SIZE=3]学生对我说过这样的话:“老师,周六我们请你吃自助餐,你去吧!”我说:“我不去”。孩子羡慕似地说:“老师你不去,遇到点啥事我们都说不过他。”我笑着说:“有困难找警察啊!”现在想想,学生无意中特别崇拜老师的“口才”,不知不觉就希望成为这样的人,他们把“找借口”当成了“锻炼口才”的机会。以“老师没说过我”为荣。办公室一位十多年的老教师说过,我是一个很强势的老师。我还不以为然的说:“我听宽容的啊,从不跟他们计较,没写作业的我都不批他,补上就行”。现在想想,我虽然宽容,但在语言方面、态度方面确实强势了一点。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今天我发现了真实的自己。谢谢夸克老师!([/SIZE][SIZE=3]5,30[/SIZ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王晓春读后:[/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习惯是已经自动化的行为,既然自动化了,就无须思考,所以很多习惯是人们自己是不知道的。如果一个人的某种习惯对他有害,而他没有觉察,这种习惯要改正,前提是他得觉醒,他得认识到原来自己是这样一种习惯,然后下决心改正。如夸克老师所说,这种纠正不良习惯的方式,效果较好,因为这种改变是主动的、自觉的。一般说来,孩子年龄大一点,用这种方式效果好一些,太小的孩子(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因为认知能力差、主体性也差,只好更多采用外部干预的办法培养或纠正一些习惯。[/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金子老师的反思精神可嘉,不过仅从金子老师提供的情况,我还不好判断他的学生出现状况是什么原因。我感觉金子老师的工作有点粗糙。在小学,要培养学生某种习惯,必须做得十分细致(所谓掰着手教),而且紧跟着监督检查。只在大面上号召一下,不紧盯,那是无法落实的。[/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SIZE=3]           [/SIZE][SIZE=3] [/SIZE][SIZE=3]2014,5,31[/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31
      • 经验228920
      • 文章12345
      • 注册2012-12-04
      [P][SIZE=20px][/SIZE][SIZE=14px][SIZE=14px][SIZE=20px][/SIZE][/P][SIZE=14px][SIZE=20px][SIZE=14px][SIZE=20px][SIZE=14px][SIZE=20px][P][COLOR=#0000ff]从反思自我的两个习惯想到的[/SIZE][/P][P][/SIZE][/SIZE][/SIZE][/SIZE]   曾经试过用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经常习惯性的忘记把洗衣机的盖子合上,为此被家人提醒过多次,因为自知这个习惯不好(会令洗衣机无法正常工作),我决心克服,于是,在努力克服的刚开始阶段,我总是有点强迫的意识(每次都会强迫自己回头再看看盖子是否合上才安心),后来,就没有这种强迫的行为了,因为把盖子合上已经成为了我一种固定的习惯。[/P][P]    我一直都有一个无意识的习惯动作,就是每次洗完手后都习惯性的用手抹一抹裤子的两侧,每次家人提醒的时候,我才知道我又做了这个动作了。但是这个习惯却一直保留在,因为我潜意识中就觉得这个习惯没有什么负面影响,还没有认识到这个习惯的不好之处,于是缺乏改变的动力。[/P][P]    所以,我觉得,在教育学生(高年级)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时,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从心底里真正的认同他们原来的不良习惯究竟有什么不好,他们才有可能发自内心的去努力尝试改变,而且在改变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自我强迫意识,如此才有可能真正的改变自我的不良习惯。[/P][P](以上的看法是否合理,还请王老师指点,谢谢!)[/P][/SIZE][/SIZE][/SIZE][/COLOR]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海蓝蓝[/SIZE][SIZE=3]2895([/SIZE][/FACE][SIZE=3]班风小论坛[/SIZ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在小学,要培养学生某种习惯,必须做得十分细致(所谓掰着手教),而且紧跟着监督检查。只在大面上号召一下,不紧盯,那是无法落实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这点看了深有体会,细致,再细致,坚持再坚持,这不仅是小学时候培养习惯,恐怕要建立一个新的习惯,这细致和坚持都是非常必要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老师为什么会“交代一下”就算了,我觉得可能和老师没有认识到细致培养对习惯形成的重大作用有关系,还可能和老师时间不足有关系。这可能涉及到:各个学段中,如果时间不足,老师要聚焦于什么是最重要的习惯,务必要细致且坚持。[/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作为一名中学老师,我最希望小学能培养成以下习惯:①回家要完成作业,不抄袭。这个习惯是不是最基本习惯?但让人很无语的是,这个问题却成为困扰我们中学教学的最大的问题。([/SIZE][SIZE=3]6,1[/SIZE][/FAC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金子美玲(班风小论坛)[/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说得太对了,我本身性格特点就是大大咧咧不精细,工作中我经常发现自己考虑不周。比如五月底,学校让班主任做工作让全校订校服,我就是说了说订校服后以后集体活动不会孤立之意,有的老师说得就挺细,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快六一了,很多同学要买新衣服。这次咱们全校要统一订制一种夏季校服,非常漂亮。跟爸爸妈妈说就当把校服当作你的节日礼物,他们一定会同意的。”真心佩服这位老师的细心和考虑周全。任何事都是这样,就拿简单的让学生找科任老师上课这件小事来说,她都告诉学生一句一句怎么说。所以,她班孩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会说话,都是老师手把手教的啊!我知道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但思维好像习惯了不精细,经常产生一种“我怎么没想到”的悔意。“手把手”教孩子,这正是我最欠缺的,对自己的[/SIZE][SIZE=3]5[/SIZE][/FACE][SIZE=3]岁的孩子我都缺少这一点耐心和细心,看来性格使然。由此我也终于明白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男的当老师,尤其是当小学老师都小心眼儿。”(坊间的说法,呵呵,当然也是分人的)因为管得太细了,难免较真儿、小心眼。([/SIZE][SIZE=3]6,1[/SIZ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金子美玲[/SIZE][SIZE=3]([/SIZE][/FACE][SIZE=3]班风小论坛[/SIZ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不愧是专家,如果说我有了一点反思的意识那是看了您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和《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受到的启发。您最讨厌不分析,发牢骚的发言是不是?确实如此,自己布置任务、作业都不细心。现在好些了,以前布置作业我经常在班里一说,“听见了吗?听见了。”没有写在黑板上,不讲怎么写,结果第二天交上来的漏洞百出,有的题没写,有的书写潦草,有的写错了……让信息可视化,学生才记得牢。这几次布置任务让学生穿什么服装,带什么道具我也只是集合时口头传达,没有特意强调,没有写在黑板上,没有发家校通,有的学生当时可能没注意听,所以才出现这样的情况。下意识的我常把他们当成了大人,自以为我说了他们就听了。就像您说的小孩子要“手把手”地教。学生丢三落四的毛病,一定程度上受我的影响较多,我自己记性不好,常常用手机备忘录提醒自己,学生主动性差一些,就靠老师多提醒、多嘱咐了。在培养习惯方面,就像您说的,我只是口头重视,管理中经常忘记了“习惯培养”这回事。心血来潮的开几次班会,批评几个懒惰的、散漫的,唱高调似说一说习惯的重要性,但日常不能坚持盯紧学生的习惯,这是我给自己埋下的祸根,现在开始“自食其果”了。“不管”是教师的大忌。“管松了”也是问题。所以,家长经常给我提的建议是:老师您严厉一点。我想不是说我太温柔了,而是说我管理学生要求不严格、不精细吧!我身边就有这样的老师,她教一年级的时候,甚至细致到撩板凳都一律和桌面的右边线对齐。以前我无视这样的习惯,觉得老师管得忒多了,现在我觉得很有必要。低年级培养的是这种意识、习惯。培养习惯,也不能朝令夕改。我也犯了这个大忌,频繁调座位、换班干部,今天把笤帚摆在前面。明天又放后面橱子里,今天下课做卫生,明天放学后做卫生,今天值日这样分工,明天又那样分工,今天早读经典诵读,明天抄题做,今天收作业组人收齐送到办公室,明天等人到齐了一起收……一直五年级,很少把一种规则、习惯贯穿始终、雷打不动。习惯培养真是小学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呢![/SIZE][SIZE=3](6,1)[/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粗与细[/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SIZE=3] [/SIZ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王晓春[/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金子老师谈到的这个问题很重要[/SIZE][SIZE=3]:[/SIZE][/COLOR][/FACE][SIZE=3]要培养学生习惯,必须做细致的工作,一般性的号召和布置任务效果不好。为什么呢?因为凡属习惯,都是自动化的,培养新习惯是形成自动化,必须有无数次重复,这种重复如果没有很具体的规范,没有反馈监督,是无法形成的。改正一种坏习惯就更难了,因为它已经自动化了,你必须非常细致地规定和监督学生在哪个关节点上切断原有的行为,代之以新的做法,稍有含糊就会变形。这就是为什么严格的老师、细致的老师、勤快的老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容易成功。[/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然而有一利就有一弊,这种工作方式有可能把教师的思维方式弄得很细碎,很功利,很短视,匠气十足。近年流行的“细节决定成败”的说法,就是这种思路极端表现。实际上有的事情要细致,有的事情则需要“粗”一些。要办实事,也要“务虚”,战术上不可不细致,战略思考则是另一种情况。能做到粗中有细和细而不碎,才是真正的优秀教师。这也可见,把教育的任务简化成“培养习惯”未必妥当,这种提法有可能引导教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育的任务,远比“培养习惯”大得多。[/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金子老师在培养习惯方面可能细致不够,下面这位赵老师的做法值得学习,赵老师的反思(像训练动物)则更可贵,她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SIZE][/COLOR][/FACE][FACE=楷体][SIZE=3]五年前,我曾经就是一名“高效”教师。我讲课的进度永远是年级组里面最快的,我判作业的速度也是其他老师比不了的。大家都叫我“小快手”。曾经我为我的快而自豪。我觉得我做事效率高,我赢得了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复习,我的学生练习的次数就比别人多,成绩也会比别人好。但是,一次又一次的事实教育了我,我们班的成绩并不是年级最好的,我们班孩子的试卷从基础知识到阅读理解到习作到处都有出错的,可谓遍地开花。而在我看来讲课进度最慢的,说话速度最慢的,一节课也判不了几本作业的一位老师,她的学生成绩考的非常好。当时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说的最多,做的最多,效果却不好?她说的很少,做的也很少,效果却很好。这几年我逐渐明白了,我当时并不是高效,而是萝卜快了不洗泥,看似跑的很快,但是回头一看,后面没跟上几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被落在半路上了。而那个看似很慢,很慢的老师,其实人家是在扎扎实实的教学,带着所有的孩子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后来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拿到课本,我一头雾水,这有什么可讲的呀?语文课无非就是认识几个字,学写几个字,孩子们都会。数学课就是简单的计算,孩子们也都会。于是,我想“快”的想法又冒出来了,我开始把中高年级的知识渗透进一年级的课中,觉得孩子可以接受。什么修辞手法了,什么[/SIZE][SIZE=3]AABB[/SIZE][/FACE][SIZE=3]等形式的词语积累了,什么体会人物情感了,全都讲给学生听,当时觉得学生好像也听懂了,我自己讲的也很尽兴。但是考试的时候,我却发现,要求会写的字,学生很多都不会写,基本的口算题,学生错误率很高。我很奇怪,他们不是都会吗?为什么还错这么多呢?现在回想起来,我是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一年级该干的事情我没有扎扎实实的训练到位,总想着教一些高深的知识,学生就能学的更棒。其实不然,学生的年龄阶段没到,他是接受不了的,也掌握不了。[/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去年九月份,学校又一次让我教一年级。这一次,我静下心来了,我很清楚作为一年级老师我该干什么。我教学生如何利用笔袋大大小小的袋子放不同的文具,我教学生写作业时如何不让作业本卷角,我教学生在方格里涂颜色时怎么涂不出边,我教他们如何将大面积的卫生区划分为很多小块,如何分工合作,扫帚怎么拿,簸箕怎么放,怎么往垃圾桶里倒垃圾的时候不洒出来。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我都要求每个孩子都做到,我经常检查,提醒,逐渐使他们养成习惯。恰恰就是这些我以前不屑一顾的小事情,使我的学生很多方面的习惯都非常好,作业本没有卷角的,书写干净,整齐。笔袋,书包里的物品分门别类,码放有序。去卫生区做值日,不用我看着,卫生小组长就能带领组员把卫生打扫干净。讲课的时候,我很清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课上的每个小环节要达到的目标我也了然于胸,只有每个小环节都落实了,我才进行下一个环节。要求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我就要看看学生是不是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清楚,读正确了,该连读的地方要连读,该断开的地方要断开。读书的声音要响亮,站得要直。一年级不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我从不提这个要求。只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而且要全员做到。另外,我非常重视孩子把字写漂亮。九月份教学生写拼音,我就要求他们该弯的地方要弯,该直的地方要直,为后面把笔画写直打基础。十月份开始教简单的字了,我就开始具体指导长横怎么写,短横怎么写,垂露竖和悬针竖分别该怎么写,撇怎么写好看,捺怎么写漂亮。后来学合体字了,我又开始教学生如何观察字的结构,是左宽右窄,还是左高右低,笔画间如何避让。学生在学写字的时候也是不断的修改,重写。现在我们孩子的字有五分之一基本和书上印的一样了,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能达到和书上印的很相似,还有五分之二的学生能够做到工整,干净,字开始有体的雏形了。我们班孩子的字和同年级其他班的孩子相比高出了一大块。很多老师都不相信,这些作业出自一年级小孩之手。每次考试,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我们班孩子的成绩也都远远高于其他班级。[/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现在,我越来越感受到,老师的工作千万不能急,每一步都要迈的很小很小,可能还会走得很慢很慢,但是只要迈出一步就要踩的扎扎实实,然后再迈一小步。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一小步,一小步积累起来的效果却是惊人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我教一年级有很多关于习惯培养的方法,就是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像训练动物了。[/SIZE][SIZE=3](13,4,18)[/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可以看出,小赵的训练非常好,很实在,指导具体,可操作性强,有梯度,步骤明确,效果甚佳。不过这里面却也包含着一种危险,确实有些“像训练动物”了,它的危险是有可能压抑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思考的习惯——你只要照着老师的话去做,就能“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典型的行为主义的训练方式。行为主义伟大的地方就在这里,行为主义可怕的地方也在这里。非常可贵的是,小赵老师出色地进行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实践,成效卓著,她却冷静地看到自己工作的隐患,这是很不简单的。有很多优秀班主任其实都是这个路子,而他们只会在那里欣赏自己的成功,说一点礼节性的谦辞。(原文的点评,[/SIZE][SIZE=3]2013[/SIZE][/COLOR][/FACE][SIZE=3]年)[/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SIZE=3]           [/SIZE][SIZE=3]2014,6,2[/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P]
          [/P][COLOR=rgb(0, 112, 192)][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教育与习惯”系列(57[/COLOR])续2[/COLOR][/FACE][/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楷体][COLOR=#000000] [/COLOR][/FACE][/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楷体][COLOR=#000000]晨曦中的陈锡 (班主任之友)[/COLOR][/FACE][/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楷体][COLOR=#000000] [/COLOR][/FACE][/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楷体][COLOR=#000000]从反思自我的两个习惯想到的[/COLOR][/FACE][/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楷体][COLOR=#000000] [/COLOR][/FACE][/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楷体][COLOR=#000000]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000000]曾经试过用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经常习惯性的忘记把洗衣机的盖子合上,为此被家人提醒过多次,因为自知这个习惯不好(会令洗衣机无法正常工作),我决心克服,于是,在努力克服的刚开始阶段,我总是有点强迫的意识(每次都会强迫自己回头再看看盖子是否合上才安心),后来,就没有这种强迫的行为了,因为把盖子合上已经成为了我一种固定的习惯。[/COLOR][/FACE][/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楷体][COLOR=#000000]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000000]我一直都有一个无意识的习惯动作,就是每次洗完手后都习惯性的用手抹一抹裤子的两侧,每次家人提醒的时候,我才知道我又做了这个动作了。但是这个习惯却一直保留在,因为我潜意识中就觉得这个习惯没有什么负面影响,还没有认识到这个习惯的不好之处,于是缺乏改变的动力。[/COLOR][/FACE][/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楷体][COLOR=#000000]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000000]所以,我觉得,在教育学生[/COLOR][COLOR=#000000]([/COLOR][/FACE][COLOR=#000000]高年级)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时,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从心底里真正的认同他们原来的不良习惯究竟有什么不好,他们才有可能发自内心的去努力尝试改变,而且在改变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自我强迫意识,如此才有可能真正的改变自我的不良习惯。[/COLOR][/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楷体][COLOR=#000000](以上的看法是否合理,还请王老师指点,谢谢!)([/COLOR][COLOR=#000000]6,1[/COLOR][/FACE][COLOR=#000000])[/COLOR][/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楷体][COLOR=#000000] [/COLOR][/FACE][/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王晓春读后:[/COLOR][/FACE][/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 [/COLOR][/FACE][/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我想,习惯可能是沉到大脑下部(低级部分)的机制,但是它仍然无法完全脱离大脑上部(大脑皮层)高级部门的监督指挥。如果大脑皮层放任不管,人的行为当然就会自动化地由下面的习惯支配,但大脑皮层若强力干预,这个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若每次都干预,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新的习惯。您说的第一个例子,就属于强力干预,第二个例子,就属于放任不管。而究竟干预不干预,干预到什么程度,这就决定于人的动机和意志了。有些习惯极难纠正,那是因为“尾大不掉”,该习惯(如吸毒)已经强大到指挥部门(大脑皮层)失去控制了。你会发现这种人往往表现出更多的低级的动物性。这和一个国家天下大乱,道理差不多。[/COLOR][/FACE][/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您说:“在教育学生([/COLOR][/FACE]高年级)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时,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从心底里真正的认同他们原来的不良习惯究竟有什么不好,他们才有可能发自内心的去努力尝试改变,而且在改变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自我强迫意识,如此才有可能真正的改变自我的不良习惯。”我认为是对的。但这办法用得太滥,对它期望值太高,也不行。不是哪个国家的领导层都能控制局面的。你看如今世界上有多少乱哄哄的国家?国家如此,个人也一样。您参考。[/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 [/COLOR][/FACE][/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14,6,2[/COLOR][/FACE][/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 [/COLOR][/FACE][/P][P][COLOR=#000000][SIZE=3]
          [/SIZE][/COLOR][/P][P]
          [/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31
            • 经验228920
            • 文章12345
            • 注册2012-12-04
            [SIZE=20px][/SIZE][SIZE=14px][B]非常多谢王老师的指点,从您的点评中让我看到了更多,您的大智大慧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同时祝您端午节日愉快![/B][/SIZ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