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记忆问题(2)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记忆问题([/SIZE][SIZE=3]2[/SIZE][/COLOR][/FAC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王晓春按:[/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关于记忆问题,我在电脑桌面上单开了一个文件,准备以后深入学习。现在先把几位老师的意见发在网上,供有兴趣的老师参考。谈到记忆问题,一般老师总是首先想到一些能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记忆技巧,这是非常肤浅和狭隘的思路。你会发现这几位老师的视野要宽阔的多,思考要深入得多,但又不是悬在空中做概念游戏。这才像真正的教育者。记忆技巧当然也很重要,但那是枝叶,不是根本。[/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SIZE=3]2014,6,7[/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海蓝蓝[/SIZE][SIZE=3]2895[/SIZE][/FACE][SIZE=3]([/SIZE][SIZE=3]k12[/SIZE][SIZE=3]班风小论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一阵风老师说的话对我也很是启发,我想到了与之相关的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随着年龄增加,记忆力越来越不行了,我看着[/SIZE][SIZE=3]([/SIZE][/FACE][SIZE=3]这[/SIZE][SIZE=3])[/SIZE][SIZE=3]和记忆的选择也有很大关系,孩子小的时候,就如一阵风老师说的那样,他们世界观还没确定,或者说已经确定的世界观不多,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初记忆不是观点,而是吸收印象,在吸收大量印象基础上得出他们的观点,由于没有观点来限制选择记忆的内容种类,所以孩子的强记本领远远高于大人。但大人关于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基本上已经定型,如果生活环境没有剧烈改变,我看,大人的世界观也难以有很大的变化。就像一座房子框架越来越齐全,对可以进入到这个房间的东西的兼容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就像一个小的房间,你已经无法安排几个大床进来。[/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也就是说,我们看的资料有时候虽然也很多,但是能和我们原有的世界观比较兼容的才可以进入到我们记忆储藏间里,年龄越大,我们对我们记忆储存间改造的选择可能性越低越来越小(这个可能是年龄越大越固执的原因吧),也就是说能进入到我们记忆储藏间里的内容因为被我们世界观越来越严格地限制了选择过了,同丰富的世界相比,我们个人的世界当然是沧海一粟,那么,能进入到我们世界里的就那么微小的“一粟”,这就是我们看一本书能记住的越来越少的原因吧。那么,这里就有几个问题:[/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①这样严格的选择对人类的生存意义何在?[/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②人难道真的会是如此严格地拒绝记忆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吗?[/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③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愿意记住和我们记忆储藏间里不兼容的材料?是不是我们通过扭曲材料来记住?[/SIZE][SIZE=3](6,1)[/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夸克[/SIZE][SIZE=3]7292[/SIZE][/FACE][SIZE=3](班风小论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回复海蓝蓝老师:[/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海蓝蓝老师说的教师开会现象是一个很有趣的案例,海蓝蓝老师把原因归纳为该老师的记忆力强。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该老师可能是记忆力确实好,也有可能是属于听觉型学习者。就像我们上课一样,看见有些学生好像没有认真听讲,可是一叫他站起来提问,他能复述我们的问题,也能回答我们的问题。我自己属于视觉型学习者,如果单靠听,不做一点笔记,学习效果相对较差。所以我猜想:如果海蓝蓝老师和该老师一起自学某一书本内容,不一定那老师能够有优势。([/SIZE][SIZE=3]6,2[/SIZE][/FAC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夸克[/SIZE][SIZE=3]7292[/SIZE][/FACE][SIZE=3](班风小论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海蓝蓝老师就记忆的选择性提出三个问题[/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①这样严格的选择对个体的生存意义何在?[/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②人难道真的会是如此严格地拒绝记忆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吗?[/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③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愿意记住和我们记忆储藏间里不兼容的材料?是不是我们通过扭曲材料来记住?[/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有关记忆和习惯的问题,我有一些其他的视角:[/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最近在学习李中莹老师的《简快身心积极疗法》,自己尝试看了一下荣格的书,都讲到了意识和潜意识的问题:[/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根据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意识就像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潜意识就像是海面下的巨大冰山。而现代科学分析,意识和潜意识的比例不止物理上讲的冰山[/SIZE][SIZE=3]1[/SIZE][/FACE][SIZE=3]:[/SIZE][SIZE=3]9[/SIZE][SIZE=3],远远大于这个数字,甚至有人提出说是[/SIZE][SIZE=3]1[/SIZE][SIZE=3]:[/SIZE][SIZE=3]100000[/SIZE][SIZE=3]也不过分。[/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按照荣格的理论:人接受到各种信息之后,都在潜意识中,潜意识会把我们需要认识的推上去,变成意识,从记忆的角度讲:也就是我们能够清楚记忆的内容。这个是海面上的。其余我们不记得的内容全部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所以荣格说:一个人把一把书看过全部忘掉之后和另一个根本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忘掉的内容在潜意识中。[/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我以上讲的是荣格理论的个人潜意识,也就是人的所有经历都在潜意识中,潜意识只是把需要的一些内容推上来成为意识。荣格的理论还有一个集体潜意识,也就是说:在潜意识中还有人没有过的经历,但是跟这个人的家族系统,工作系统甚至民族文化有关。这个比较深奥,带一些神秘主义色彩。[/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我尝试从这个视角回答海蓝蓝老师的问题。[/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①这样严格的选择对个体的生存意义何在?[/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这样的选择跟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都有关系。个人潜意识往往是趋利避害的,个人意识记忆的都是一些符合自己思维方式和思维特征的内容,那些自己理解起来很困难的内容都会被潜意识筛选掉。除非有了更高目的,自己的意识强迫自己去学习理解那些难懂的内容。有时候集体潜意识也会引导个人去有选择的记忆一些内容,像阿德勒讲的生命赋予了个体的意义,个体根据这个意义选择记忆内容。如书中描述专业福尔摩斯的知识体系[/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1[/SIZE][/FACE][FACE=楷体][SIZE=3]、文学知识[/SIZE][SIZE=3]——[/SIZE][/FACE][SIZE=3]无。[/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2[/SIZE][/FACE][FACE=楷体][SIZE=3]、哲学知识[/SIZE][SIZE=3]——[/SIZE][/FACE][SIZE=3]无。[/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3[/SIZE][/FACE][FACE=楷体][SIZE=3]、天文学知识[/SIZE][SIZE=3]——[/SIZE][/FACE][SIZE=3]无。[/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4[/SIZE][/FACE][FACE=楷体][SIZE=3]、政治学知识[/SIZE][SIZE=3]——[/SIZE][/FACE][SIZE=3]很少。[/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5[/SIZE][/FACE][FACE=楷体][SIZE=3]、植物学知识[/SIZE][SIZE=3]——[/SIZE][/FACE][SIZE=3]相当片面,但对于莨菪制剂、鸦片及毒品却知之甚详。而对于实用园艺学却一无所知。[/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6[/SIZE][/FACE][FACE=楷体][SIZE=3]、地质学知识[/SIZE][SIZE=3]——[/SIZE][/FACE][SIZE=3]偏于实用,但也有限。但他一眼就能分辨出不同的土质。他在散步回来后,曾把溅在他的裤子上的泥点给我看,并且能根据泥点的颜色和坚实程度说明是在伦敦什么地方溅上的。[/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7[/SIZE][/FACE][FACE=楷体][SIZE=3]、化学知识[/SIZE][SIZE=3]——[/SIZE][/FACE][SIZE=3]渊博。[/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8[/SIZE][/FACE][FACE=楷体][SIZE=3]、解剖学知识[/SIZE][SIZE=3]——[/SIZE][/FACE][SIZE=3]准确,但无系统。[/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9[/SIZE][/FACE][FACE=楷体][SIZE=3]、惊险文学[/SIZE][SIZE=3]——[/SIZE][/FACE][SIZE=3]很广博,他似乎对近一世纪中发生的一切凶杀事件都深知底细。[/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10[/SIZE][/FACE][FACE=楷体][SIZE=3]、音乐知识:小提琴拉得很好。[/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11[/SIZE][/FACE][FACE=楷体][SIZE=3]、体育知识:善使棍棒,也精于刀剑拳术。[/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12[/SIZE][/FACE][FACE=楷体][SIZE=3]、法律知识:关于英国法律方面,他具有充分实用的知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出自《福尔摩斯探案全集[/SIZE][SIZE=3]---[/SIZE][/FACE][SIZE=3]血字的研究》[/SIZ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潜意识起的引导作用,意义在于引导人为了自己生命意义而进行选择记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SIZE=3]②[/SIZE][FACE=楷体][SIZE=3]人难道真的会是如此严格地拒绝记忆的[/SIZE][SIZE=3]“[/SIZE][/FACE][SIZE=3]持不同政见者[/SIZE][SIZE=3]”[/SIZE][SIZE=3]的吗?[/SIZ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恐怕在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一个人通过后天学习,思考和反思,可能会慢慢改变这种[/SIZE][SIZE=3]“[/SIZE][/FACE][SIZE=3]严格拒绝[/SIZE][SIZE=3]”[/SIZE][SIZE=3]的习惯。比如从文化上来讲,个体已经体会到[/SIZE][SIZE=3]“[/SIZE][SIZE=3]求同存异[/SIZE][SIZE=3]”[/SIZE][SIZE=3],[/SIZE][SIZE=3]“[/SIZE][SIZE=3]反向学习[/SIZE][SIZE=3]”[/SIZE][SIZE=3]的精髓了。从成长上来讲,个体已经意识到:严格拒绝[/SIZE][SIZE=3]“[/SIZE][SIZE=3]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了等等。[/SIZ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③[/SIZE][/FACE][FACE=楷体][SIZE=3]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愿意记住和我们记忆储藏间里不兼容的材料?是不是我们通过扭曲材料来记住?[/SIZE][/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如果我们觉察到记住不兼容的材料可以扩大我们的记忆储藏间,(类似于不同观点在交锋中彼此得到升华)。我们也许会愿意记住和我们记忆储藏间里不兼容的材料。[/SIZE][/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如果我们觉察到记住不兼容的材料有助于我们之前记忆内容的整理,我们的记忆储藏间里面本来是杂乱的,因为这个不兼容的材料,我们一下子把它梳理清楚了。我们也许会愿意记住和我们记忆储藏间里不兼容的材料。[/SIZE][/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不知道以上解释有没有一些合理性?[/SIZE][/FACE][FACE=Calibri][SIZE=3]([/SIZE][/FACE][FACE=Calibri][SIZE=3]6,3[/SIZE][/FACE][FACE=Calibri][SIZE=3])[/SIZE][/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海蓝蓝[/SIZE][SIZE=3]2895[/SIZE][/FACE][FACE=Calibri][SIZE=3](班风)[/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一阵风老师的材料。[/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对这样强记能力我除了表示佩服以外还能说什么呢?我读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同学能看着目录把六本历史书背下来,我读书也属于比较慢的一种,最近几年越来越慢了,我也经常在书上画画写写,慢可能有慢的好处但和这样的人比起来是总体上是劣势,识记能力在知识积累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谁占这个优势就是有了一个天然的高起点。[/SIZE][/FACE][FACE=Calibri][SIZE=3]([/SIZE][/FACE][FACE=Calibri][SIZE=3]6,3[/SIZE][/FACE][FACE=Calibri][SIZE=3])[/SIZE][/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海蓝蓝[/SIZE][SIZE=3]2895[/SIZE][/FACE][FACE=Calibri][SIZE=3](班风)[/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我忽然记得我如果用“听”来记也是有点优势,之前我考自考的时候,需要用一个晚上读一科,就算是翻一遍都来不及了,那天晚上,我和另外一个考生,把书拆成两部分,泡上浓茶,我读前边,他读后边,我读累了,他开始告诉我后半部书的内容,他读累了,我就告诉他前半部书的内容,到了第二天考试,我们两个人都通过了。至于理解多少,只有鬼知道了。[/SIZE][/FACE][FACE=Calibri][SIZE=3]([/SIZE][/FACE][FACE=Calibri][SIZE=3]6,3[/SIZE][/FACE][FACE=Calibri][SIZE=3])[/SIZE][/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海蓝蓝[/SIZE][SIZE=3]2895[/SIZE][/FACE][FACE=Calibri][SIZE=3](班风)[/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①这样严格的选择对个体的生存意义何在?[/SIZE][/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这样的选择跟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都有关系。个人潜意识往往是趋利避害的,个人意识记忆的都是一些符合自己思维方式和思维特征的内容,那些自己理解起来很困难的内容都会被潜意识筛选掉。除非有了更高目的,自己的意识强迫自己去学习理解那些难懂的内容。有时候集体潜意识也会引导个人去有选择的记忆一些内容,像阿德勒讲的生命赋予了个体的意义,个体根据这个意义选择记忆内容。[/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对于关于对个体生存意义,我自己是这样认为:在保守和创新的生存对比中,保守的个体生存几率无疑远大于创新个体的纪律(大家看到创新的人很风光,是因为没看到许多创新人的失败,失败的创新者是没有多少机会出现在公众眼底,社会总是关注创新者,这也说明了创新者生存不易,否则没有关注的价值),尝试意味着极大的风险,所以,对于不兼容的想法,潜意识总是保持审慎的态度。从集体来看,保守总体上也是有利于集体的生存。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给一些白鼠注射了某种药物,这些白鼠变得极为冒险,经常攀爬到假山高处,而没有注射药品的白鼠则是渐渐地尝试,活动慢慢地往上扩大,过了一段时间,冒险的老鼠摔死很多还是全部摔死(我记不清楚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所以,活着可能只要保守就可以,但如果想活得更好,那就需要创新,接纳更多的新的信息了——这样风险也大,保守中有创新可能是大部分物种、个人、团体、国家采取的措施。[/SIZE][/FACE][FACE=Calibri][SIZE=3]([/SIZE][/FACE][FACE=Calibri][SIZE=3]6,3[/SIZE][/FACE][FACE=Calibri][SIZE=3])[/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夸克[/SIZE][SIZE=3]7292[/SIZE][/FACE][SIZE=3](班风小论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海蓝蓝老师提到的保守与创新,我觉得提的很好。我之前认为人的选择性记忆是趋利避害的,只是从人的情绪上来讲的,认为人会选择记忆一些快乐的事情,而创伤一般会沉到潜意识深处。海蓝蓝老师从人的生存角度提出保守可能会更好的活下去,我觉得说得太好了。恰好昨天看书看到这个内容,现摘录如下:[/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按着荣格的说法,人的心理经由其物质载体――大脑而继承了某些特性,这些特性决定着个人将以什么方式对生活经验作出反应,甚至也决定了他可能具有什么类型的经验。[/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集体无意识不是个人后天的经验,它的内容在人的整个一生中从未被意识到。它像是一个储藏所,储藏着所有那些被荣格称之为原始意象的潜在的意象,对这种意象的继承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或拥有他的祖先所曾拥有过的那些意象,而是说,它们是一些先天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即采取与自己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在我们的文化中,几乎每个人自幼便有对蛇的恐惧,而这恐惧在我们见到蛇之前便已经存在了。我们怕蛇,并不是因为蛇伤害过我们,这与我们的亲身经历无关。只是因为,蛇威胁着我们的祖先,我们原始祖先对这种恐惧有着千万年的经验,这些经验深深地镂刻在人的大脑之中,代代相传。更重要的是,对蛇存一份恐惧可以增加人的生存机会,所以,便会通过基因将其传给后代。[/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所以,海蓝蓝老师提到的那个小白鼠实验应该是有心理学依据的。[/SIZE][SIZE=3](6,4)[/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一阵风[/SIZE][SIZE=3]990[/SIZE][/FACE][SIZE=3](班风小论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你都记住了些什么?人的记忆是怎样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记住的是什么,你就是什么样的人。记忆的内容和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关系。[/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人脑是如何记忆的?脑细胞是记忆的物质基础,人脑约有[/SIZE][SIZE=3]1000[/SIZE][/FACE][SIZE=3]亿个神经元细胞,所有记忆就存储在这些神经元之中。但这些神经元的联系不是平面网络,而是立体的复杂和联络方式,每个神经元有成千上万个触手,这些触手与其它神经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联系紧密快捷,有些联系疏远薄弱。所记忆的信息有些长久,有些短暂。人每时每刻的意识是受大脑皮层指挥中中心控制的(像电脑的[/SIZE][SIZE=3]CPU[/SIZE][SIZE=3]),只要你能回忆起来,能复述出来,那么这些东西就一定是在意识的顶层,是在意识触摸的范围之内的。没有特别的触动人很难调出潜意识的东西。和思维直接打交道的是意识的顶层信息,意识能容纳的信息是有限的,信息太多必然要干扰人们的正常思考。比如有件事始终在意识之内,它必然会使你无法去认真思考另一件事。一心不能有二用,一心只可一意。意识能直接触到的这一部分记忆面就好比电脑的内在,常常储存在内在里面的数据一定是一些系统工作所必须的和现在正在使用的程序或文件,作为生命体的人把维持生命的一些指挥权力下放了,这样内在人不思考时可常常是清空状态。不可能把要记住的所有的东西都存在内存这儿,否则数据要溢出电脑就要瘫痪。人脑的意识顶层就是人的内存。而电脑的硬盘就像人的潜意识储存器,它的存储量是惊人的,但由于不常调用,所以有些数据会沉的很深很深,深到你永远都无法调用的程度,按脑科学的说法大脑会自动摸(抹)去一些长期不用的东西,有一种氨基酸会把存储信息的神经元上由于存储而发生的形变复原,使神经元网络回复原始状态。我们可以理解成你永远遗忘了这些信息。但当有一天这些彻底遗忘的东西再次从外面进入到意识的时候,人还是隐约有所感觉的。人脑的硬盘和电脑还有所不同,它是分层存储的,有些深入,有些肤浅。长期不用的信息会下沉,实际是弱化了与意识的联系,时时涌上心头的信息会强化与意识的联系。比如,发生在你身上的重大事件,会对大脑产生强烈刺激,这些信息会随时进入意识,进入指挥中心。会对当事人产生严重的思维干扰,使他无法清空内在而进行别的问题思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信息对脑的刺激变弱了,或者说人适应了。于是,这部分信息与意识的联系弱化了,别的信息进入意识或者人忙于别的事情,不使这部分信息进入意识中来,久而久之,这些会下沉到越深的位置,至少在回忆这些信息时不再那么鲜明清晰,实际上是有些细节已经被大脑的自动回复功能给摸平了,但有些情节已经永远的刻在脑细胞上了,这些将成永久记忆了。现在还不清楚这些已经刻上记忆信息的神经元还能并存其它信息吗?电脑硬盘的数据在不调动时是静止的,人脑的硬盘则是动态的,由于所思所想,感观信息会时时扰动硬盘上的数据,人的各种活动经常会让人触景生情,生情的过程是要调用数据的,甚至要调动某些习惯。即使在梦中,一些储存的很深的东西有时也会以一种象征(象征和原型有关,就像集体潜意识也是原型。)的方式向外表现。写在硬盘上的数据会改变硬盘的物质结构,硬盘上磁介质中的磁畴会改变排列方式,写在脑细胞上的数据也会改变脑细胞的结构吗?一定会,据说是让脑细胞发生形变。也就说存储信息和不存储信息,脑细胞是不同的。经常向脑中写信息或读取信息会改变脑细胞的活跃度,使脑细胞处于激发状态,彼此间的联络变得更加快捷和畅通,长期不用它会沉睡休眠。[/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人能学会很多很多知识,记住很多很多信息。既使再多信息,存放时它也会被按簇整齐码放在一起,用一个类似于目录的线索把一类数据堆放在一起,调用时也是这样,由一个目录线索牵引出一系列相关数据。大脑中的数据又是如何分类的呢?应该是根据人的理解来分类的。人会把要存储的数据按自己的理解分类存放。分类的原则大致是相关,相近,相似。对于已经存储的信息,随着时间会慢慢下沉,久而久之,会沉到最下面。如果存储的信息被调用了一次,它就会上升到较高的层次上来。如果常常调用,则会置于顶层。顶层信息最容易想起来。正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有个英语教师走过来了,于是我突然问了她一个英语单词,[/SIZE][SIZE=3]stone[/SIZE][/FACE][SIZE=3](石头)。 要求她由此说出下一个马上想到的词,她说:[/SIZE][SIZE=3]stubborn.[/SIZE][SIZE=3](意思是顽固的,固执的)。这两个词很相像,意思相近。词语联想如果有时间限制,比如说出第一个词后立刻要求说出第二个,则能立刻跳出来的词必然是和前一个词相关的词。测试者说出来的一定是存储在一起的词语,属于同一簇类的。当人脑要从潜意识中检索词汇时,有些词会马上就出现了,有些要慢的多,快和慢表现的是存入的深度(或者可看成联系的强弱),慢的原因多数是联系不紧密或太弱,但有时慢的原因是没有相关存储词语,这时,大脑只能通过扩大扫描范围来查找,词语在大脑中的存储方式是网状联络,这和神经元细胞的联络状态应该相同。当大脑实在找不出相关信息时,词语联想就进行不下去了。如果大脑能把所有储存都建立起有机联系,整合提升,又易于调取,则我们把这种大脑称为聪明的大脑。所谓笨有这几方面,一是存储量太少无法进行信息整合。二有足够信息量,但没能通过再理解进行有机整合,更不会创造出新的东西。笨的最后一种情况是调取困难,原因是信息的联络弱,信息彼此间是孤立的。观察学生的词语联想过程,就能看到卡壳也有几种情况,一是思维转换,这种最好。一是思维中断(正常)。一是词语存储量不足,(阅读少)。还有一种是直线单面缺乏变化,最糟的是哪个思路都顺不下去(弱智)。比如,以人为首词,有些学生的所有联想始终离不开人,一条道到底。即使阅读足量,如果不常思考,则大脑网络系统的联络还是很弱,联想时很难从中扫出任何有用的结果,有一类读书人就读成了这样,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书呆子。但语文教师中也有这类的人。我曾让几个语文教师进行过词语联想,情况很糟,主要问题是思维不能转化。当学生的词语联想由上述原因而终止了时他会换个目录重新从大脑中索引词语。如果每个目录下词汇量太少,那么这个人所能表达的思想也好,情感也好一定会很少,很窄,很浅。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满足的,这就足以反应他的心智水平和思维水平,因为任何一个想深入思考的人都会想办法丰富自己的词语资源或者可说成语言工具,人在思维触角能抵达的任何地方都要有所表达,要表达就必须要有表达的词语。这时再体会那些擅于即兴演说的人,他的浅层存储很丰富,深层情况如何还无法得知。需要在书桌前慢慢思索的人往往是从深层调动信息,深层的调动速度慢,但其存量大,容易得出较为全面的信息判断,也因为大脑的网状联络方式,所以越从底层调动数据对整个网络扰动越大,所以常期在书桌前思考的人,其大脑网络越活跃。而急于用浅层信息表达自己的人,往往没有高效利用深层存储。大脑储存的这个网状关系应该是金字塔型的。虽然没有证据,但能感觉出这个网状系统并不是平静的,是动态的和变化的。据说人每天平均会闪出上六万个念头,每个不同念头触动的是不同信息。所以这些思考看似证据不足,但和人们外在的表现是一致的,和自己的体会是一致的,所以成立可能性应该很高。[/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知道这些之后,再来看看儿童的记忆。儿童对世界还不能理解,特别是低龄儿童,因此很多信息他是无法归类存储,那这些信息进入大脑之后都有普遍下沉的可能性。科学研究发现儿童会在[/SIZE][SIZE=3]8[/SIZE][/FACE][SIZE=3]、[/SIZE][SIZE=3]9[/SIZE][SIZE=3]岁以后会把他以前记忆的很多都遗忘掉,想不起来。科学家发现想不起来的原因是无法索引,也就是说他无法检索早期的存入的很多信息,而这种现象在成人身上很少发生。成人自然的把很多相关信息和时间地点人物等主要检索信息一并存储,调用时顺着这些线索就很容易回忆起来了。这说明儿童还不能把事件作为一个整体归类存储,只能零存零取,因为不能归类存入,所以时间长了后调取就不大可能了。只有成套的习惯保留了下来。而[/SIZE][SIZE=3]8[/SIZE][SIZE=3]、[/SIZE][SIZE=3]9[/SIZE][SIZE=3]岁以后,他再存储信息时,就是在一定理解之后归类存储,索引也被一并存入,这样,以后就可能按索引回忆起来。但是,成人的记忆明显具有筛选特征,有些信息大脑好像拒收。这种明显的筛选性记忆和价值观,记忆习惯等有关系。我尚不能一下子明晰这是什么关系。但这样去想,问题就简单了,人脑能轻易存储杂乱无章的信息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非要记它,就必须给这杂乱的信息附上意义,贴上标签。大脑才能接收它。如果不刻意这么去做,即使进入大脑,日后也无法调取,存了就像没存。就像存在电脑中的文件既没有名称也没有特殊标志,存了电脑也无法找到它。价值观就像是个总目录,只要存在它名下的,就一定是和它有关的信息,和它无关的信息实在无法放在里面。在生活中记忆经常是自然发生的,不是刻意去做的,这样在回忆过去时,总有些你记的很清楚,有些你怎么也想不起来。把经历的所有事中你记得很清楚的都罗列出来,它一定能从某个角度反映你这个人,应该说它一定潜藏着你的价值观。当你用语言说话的时候,被你经过大脑检索说出的话也一定同样反映了你这个人,这两件事之间有联系。用语言表达想法时会调用词汇,而你能记住的词汇和你这个人有关,那你说出的话也一定和你这个人有关。既然是这样,在不知不觉记住东西的时候,记住的东西一定被价值观过滤后归了类的,能清晰记忆的内容一定是和该价值观有共鸣之处,这类内容在不知不觉中被放在了易调取的仓库之中。相反,不容易记住一定是找不到合式的存储位置,或无法安置在合适的目录下。比如说,有两个观点是相反的,大脑会把它们放在一起。比如黑白,从黑很容易就联想到白。如果在记忆时,在黑白中间加进来个“平时”,至少不特别注意的话,“平时”就无法处理归类,当然也就不好记忆了。最难记忆的是无任何意义的一系列符号,如果这些符号是有意义的,能构成一个故事或一句话一个想法,则情况马上就不同了。[/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再从按呈现方式来看,图像类信息始终比文字类信息更容易记住,这对所有人是共性的,就在于人和图像比人和文字更亲近。就是说人对图比人对文字理解的更好。(不包括特别图像。)[/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个体思维的统一性维持了人的行为的统一性,同时它也限制了人的多重行为(精神分裂就是一种多重行为)。统一性要求人的行为前后一致,逻辑通顺。也要求人表达出来的思想不能互相矛盾。因此无法被更好统一在一个整体中的东西很难纳入记忆之中。这样,不理解的和不相符的都是不容易记忆的,大脑通过屏蔽这些无法存放的东西来维持自身的合理性。据说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再努力把自己认知相统一起来。没有哪个孩子会在很开心的笑时突然踢了妈妈一脚,这两个行为不一致。当人的眼界变宽了,视野扩大了,理解力变强了。原本不理解的不能纳入的东西就可以容易的记忆了,学生的学习就是在理解后记忆,否则就叫死记硬背。从小背经的孩子几乎是把语言当成音乐存储的,只有当将来再学习时才又会重新理解和重新记忆小时背过的东西,但实际上有用的并不多。还是应该以学生能理解的知识作为记忆的起点为好。[/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当然一旦物质基础遭到破坏,人脑的记忆能力会出现丧失,这没什么好说的。所以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因为脑膜炎或其它疾病而造成脑损伤的话,那么,其功能的表现就主要不是物质性的,而是价值观以及习惯有关了。和习惯是一种什么关系,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我想我上述的思考就是要回应海蓝蓝老师的这三个问题。[/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①这样严格的选择对个体的生存意义何在?[/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②人难道真的会是如此严格地拒绝记忆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吗?[/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③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愿意记住和我们记忆储藏间里不兼容的材料?是不是我们通过扭曲材料来记住?[/SIZE][SIZE=3](14,6,7)[/SIZE][/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31
      • 经验228920
      • 文章12345
      • 注册2012-12-04
      内容很丰富,学习了。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5
        • 经验182501
        • 文章3970
        • 注册2014-01-23
        王老师,“记忆问题(2)”学习了。有理,有据,有思想。谢谢分享!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00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