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教育与习惯”系列(58)续3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教育与习惯”系列([/SIZE][SIZE=3]58[/SIZE][/COLOR][/FACE][SIZE=3])续[/SIZE][SIZE=3]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Yanghaijian[/SIZE][/FACE][FACE=楷体][SIZE=3]:[/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上周二假期开学,妻子在办公桌抽屉里发现了一台摄像机([/SIZE][SIZE=3]DV[/SIZE][/FACE][SIZE=3])。妻子想到可能是周五点名的时候,儿子在办公室玩,好奇拿了摄像机。毕竟属于贵重物品,于是妻子先把摄像机还给庞老师,并说我让儿子给你道歉。晚上的时候,妻子又领着孩子去庞老师住室道歉,这小家伙刚开始就是不愿意说道歉,最后很无奈还是说了声“对不起!”,之后何老师的侄女(与庞老师同住一屋,[/SIZE][SIZE=3]8[/SIZE][SIZE=3]岁)还奖励儿子一瓶加多宝。回家后,妻子严肃告诫儿子:“拿别人东西不归还,这一周不准看电视、玩电脑。”儿子听了,刚开始沉默不语,看得出他很难过,因为他比较喜欢看电视。呆了一会,儿子问:“什么时候可以看?”妻子说:“星期天才可以看。如果这一周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带你去公园玩划船怎么样?”儿子早想去公园划船,一听妈妈这样说,高兴极了,说:“我不拿别人东西,我要去公园划船!”此后,儿子一直没看电视、玩电脑。以前看见妻子玩电脑,都会吵着看动画片,现在竟熟视无睹,也不闹着看。直到周五下午放学,儿子问:“我可以看电视了吗?”他们都在学校住,妻子说回到家才可以。儿子很高兴:“我可以看电视喽!”[/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星期天,我们一家高高兴兴去公园玩,我事先和儿子商量好 :只准玩一种,比如,坐小火车、做碰碰车,划船等。来到公园,各种玩具、游乐场吸引着孩子,儿子时不时地驻足观看,有时看出他很喜欢,老板也不断地劝说:“买一个吧?”“小朋友,上来玩吧[/SIZE][SIZE=3]?[/SIZE][/FACE][SIZE=3]”可儿子克制住自己,摇头,走开。我暗自高兴,这对培养孩子自制力大有好处。我们在公园逛了一圈,儿子决定划船,我说[/SIZE][SIZE=3]:[/SIZE][SIZE=3]“你想好,只准玩一种!”儿想了想,还是决定玩划船,我高兴的答应了。[/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在回来的路上,我问儿子:“你知道今天咱为啥来公园划船吗?”儿子说:“不知道!”妻子提醒说:“这一周昊轩没拿别人东西,表现好,奖励昊轩的!”我说:“如果下周表现好,爸爸、妈妈还带你去公园玩好玩的,怎么样?”儿子:“下一次开小火车吧?”我说:“好,下次昊轩表现好一点,爸爸、妈妈还带昊轩去公园开火车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FACE=楷体][SIZE=3]我觉得孩子做错了事,惩罚孩子不准看电视、看动画片,避免打孩子,这办法还是可以的,有实效。其次,妻子提出防止孩子拿别人东西,还要看紧一点,要多陪陪孩子玩。儿子在妻子的单位上学,同龄小伙伴太少,而儿子活泼爱动,天天呆家是不可能的,大人要多多陪陪她,同时引导和比他大一点孩子相处,这样教育孩子或许能少犯点错误。[/SIZE][SIZE=3](6,11)[/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星辰[/SIZE][SIZE=3]1553:[/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一点想法:[/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感觉您在教育孩子别拿别人东西的时候,所用的方法,锻炼了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弄不好您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还很强。但我想,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跟钓鱼一样,倒是需要很好的延迟满足能力。[/SIZE][SIZE=3](6,11)[/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小虎[/SIZE][SIZE=3]5781:[/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yanghaijianl[/SIZE][/FACE][FACE=楷体][SIZE=3]老师,印象中您的孩子应该是[/SIZE][SIZE=3]4[/SIZE][/FACE][SIZE=3]岁,我在上次的帖子中提到,您的孩子感觉不属于有道德问题的孩子,而您现在采用的是建立道德感的方法,有可能会出现以下可能[/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1[/SIZE][/FACE][FACE=楷体][SIZE=3]、从您的做法可以看出你们平时对孩子管教比较严格,但是这种严格是阵发性的,就是等到孩子犯了比较严重的错你们才去惩罚他,我觉得这就好像严打一样,虽然短期内会取得效果,但很容易出现“貌恭而心不服”,反弹会比之前还要严重。[/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2 [/SIZE][/FACE][FACE=楷体][SIZE=3]、【在回来的路上,我问儿子:“你知道今天咱为啥来公园划船吗?”儿子说:“不知道!】[/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妻子说:“星期天才可以看。如果这一周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带你去公园玩划船怎么样?”儿子早想去公园划船,一听妈妈这样说,高兴极了】从这两段对话可以看出,孩子并没有建立不拿东西和获得奖励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你们想要构建的拿别人东西是不好的这个原则并没有被孩子理解,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不要拿别人东西。因此他还会继续拿别人的东西,家长很可能会失去耐心,加重惩罚,其实问题不在孩子身上,家长没有理解孩子,建议阅读李跃儿的《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3[/SIZE][/FACE][FACE=楷体][SIZE=3]、如果一个问题的暂时解决其代价是埋下了更严重的隐患,孩子的行为由显性变为隐性,那是就不是“划船”能够解决的了([/SIZE][SIZE=3]6,11[/SIZE][/FAC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王晓春读后:[/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我赞成[/SIZE][SIZE=3]yanghaijian[/SIZE][/COLOR][/FACE][SIZE=3]老师的做法。这种做法主要目的并不是“建立道德感”,因为这么小的孩子,很难明白道理。当然,偶尔对他说点分清是非对错的道理(不管他懂不懂),做点道德启蒙,也是应该的,但目前主要是行为主义的训练。也就是说,他做错事就让他吃苦受罚,改了就能得到奖励,用这种方法先矫正他的行为,至于明白道理,急不得。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幼儿不是先明白道理而后行为得当的,相反,他们是首先被训练得行为得当,长大才逐渐懂得道理的。我认为这话基本符合事实。孩子年龄小,忘性大,一时不能把自己的行为与表扬惩罚联系起来,记吃不记打,这是难免的,多次重复就行了。延迟满足的做法也很好。小虎老师主张家长教育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要拿别人东西”,这反而是小虎老师自己批评的“建立道德感”的思路,效果会更差。如果孩子连亲身体验都记不住,抽象的道理岂不更记不住了?说到“阵发性”,那是当然的。表扬批评和惩罚都只能是“阵发”的,谁能每时每刻连续不断地表扬和惩罚孩子?那不是有病吗?没犯错就不惩罚,没有突出成绩就不表扬,实际生活就是这样。感觉小虎老师思维很乱,没想清楚就说,自相矛盾。[/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SIZE=3]             [/SIZE][SIZE=3]2014[/SIZ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SIZE][SIZE=3]6,11[/SIZE][/COLOR][/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5
      • 经验182501
      • 文章3970
      • 注册2014-01-23
      王老师,“做错事就让他吃苦受罚,改了就能得到奖励”,“幼儿不是先明白道理而后行为得当的,相反,他们是首先被训练得行为得当,长大才逐渐懂得道理的”学习了。谢谢分享!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