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脑科学对教育者的启示(12)
    [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COLOR][/P][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脑科学对教育者的启示([/SIZE][/COLOR][/FACE][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12[/SIZE][/FACE][/COLOR][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SIZE][/COLOR][/FACE][/P][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COLOR][/P][SIZE=3][/SIZE][P][COLOR=rgb(192, 0, 0)][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COLOR][/P][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  [/FACE][/COLOR][SIZE=3]              [/SIZE][SIZE=3]              [/SIZE][/SIZE][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两种“机会之窗”[/SIZE][/COLOR][/FACE][/P][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COLOR][/P][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                  [/FACE][/COLOR][SIZE=3]   [/SIZE][SIZE=3]            [/SIZE][/SIZE][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王晓春[/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机会之窗系指兒童之脑从环境中接受特定的输入信息并经此创建或巩固神经网络的重要时期。有些与身体发展有关的机会之窗是时不再来的,被儿童学研究者称作“关键期”。譬如,一个儿童即使大脑毫无问题,但若在[/SIZE][SIZE=3]2[/SIZE][/FACE][SIZE=3]岁前从未接受视觉刺激,则会终生失明,[/SIZE][SIZE=3]12[/SIZE][SIZE=3]岁前从未听到别人谈话,很可能一辈子学不会任何一种语言。一旦这些机会之窗关闭,原本用来完成这些任务的脑细胞或被剪除或被调用执行其他任务。[/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与认知与技能发展有关的机会之窗则远非机不可失,有亡羊补牢的转圜余地,但乘机而行方能事半功倍。值得记取的是,在人的一生中任何时候都可以学习任何领域的东西,甚至在某扇机会之窗关闭后也是如此,但技能或许达不到娴熟高超的水平。人脑的学习能力会基于阅历在整个人生中不断发生微妙的变化,这种学习能力的可变性常被称作“可塑性”。[/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是,为何机会之窗的启闭悉数尽在人生早期出现,在人均寿命已超过[/SIZE][SIZE=3]75[/SIZE][/FACE][SIZE=3]岁的当代这一问题尤其引人关注。对此一个差强人意的解释是:在数千年前人均寿命不过[/SIZE][SIZE=3]20[/SIZE][SIZE=3]岁左右的时候,这些突飞猛进的发展环节就已由基因决定顺序并安排就位了。[/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教育与脑神经科学》大卫·苏泽 等著[/SIZE][SIZE=3]  [/SIZE][/FACE][SIZE=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SIZE][SIZE=3]2014[/SIZE][SIZE=3]年[/SIZE][SIZE=3]4[/SIZE][SIZE=3]月第一版[/SIZE][SIZE=3] [/SIZE][SIZE=3]15[/SIZE][SIZE=3]页)[/SIZE][/P][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COLOR][/P][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该文(本书是多位作者合著的——王晓春注)还列出了一些机会之窗的时间段:[/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运动发展:[/SIZE][/COLOR][/FACE][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8[/SIZE][/FACE][/COLOR][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岁之前。[/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情绪控制:[/SIZE][/COLOR][/FACE][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3[/SIZE][/FACE][/COLOR][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岁之前。[/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词汇:[/SIZE][/COLOR][/FACE][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6[/SIZE][/FACE][/COLOR][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岁之前。[/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口语:[/SIZE][/COLOR][/FACE][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10[/SIZE][/FACE][/COLOR][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岁之前(?)[/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数学、逻辑:[/SIZE][/COLOR][/FACE][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4[/SIZE][/FACE][/COLOR][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岁之前。[/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这些知识很重要,按说应该让每一位家长或未来的家长知道,教师更不用说了。可是普及这些知识,我也有点担心,因为经验告诉我们,一知半解有时比无知还要糟糕。了解一点皮毛的教育知识,认准了就往往孩子身上落实,这是我国早期教育的常见病。比如说一位家长听说了孩子掌握词汇的机会之窗在[/SIZE][/COLOR][/FACE][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6[/SIZE][/FACE][/COLOR][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岁之前,而她恰好又是全职母亲,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对孩子期望值又极高,那就完了,她敢没完没了地用海量词汇来折磨孩子,结果是还没等上小学,孩子就已经成老牌的厌学问题生了。社会上流行的什么“赢在起点”的做法,就源于对儿童智力发展的知识的这种“科普”。“赢在起点”的说法本来是有理论依据的,早期教育确实重要,但是你认识到了一件事的重要不等于你就能把此事办好,这是两码事。商家就借此机会炒作,吓唬人,告诉你:哎呀!机不可失呀!你要失去这个机会,孩子就没希望领先了,快来参加我们的“小爱因斯坦”培训班吧。于是就把你的钱包掏空了。可见,一知半解的知识能害人的。[/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我想,家长和教师了解某些脑科学知识是很必要的,但不要机械地理解。比如早期教育,做父母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尽可能提供多样的环境让孩子成长,而不要急于“重点突破”。比如词汇积累,家长在孩子不烦不腻的情况下多和他说点话,多给他讲点故事,多用提问的方式刺激孩子说话就行了,无须刻意进行词汇训练。背点古诗词和经典也可以,千万注意孩子的承受力。据说德国为了避免强制性的早期教育对儿童的伤害,竟立法禁止幼儿园进行知识教育,幼儿就是玩。愚以为这种做法也不妥。我主张幼儿教育以玩为主,但不妨有一点知识教育,爱学不学,点到为止。因为有些孩子是天生的“知识分子”,对这种孩子,认字数数做加减法是乐趣,不满足他们这种需要,也挺残酷的。总之要避免一刀切,从左边一刀切,从右边一刀切,都不好。[/SIZE][/COLOR][/FACE][/P][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COLOR][/P][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                          [/FACE][/COLOR][SIZE=3]   [/SIZE][SIZE=3]  [/SIZE][SIZE=3]2014,8,31[/SIZE][/SIZ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91
      • 经验230026
      • 文章12402
      • 注册2012-12-04
      [P][COLOR=#0070c0][SIZE=3]比如词汇积累,家长在孩子不烦不腻的情况下多和他说点话,多给他讲点故事,多用提问的方式刺激孩子说话就行了,无须刻意进行词汇训练。背点古诗词和经典也可以,千万注意孩子的承受力。[/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3]非常好的做法,学习了。[/SIZE][/COLOR][/P]
      欢迎关注拙著《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及《做一个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在欢笑中成长》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84
        • 经验182826
        • 文章3978
        • 注册2014-01-23
        [P]“天生的‘知识分子’”,王老师真幽默![/P][P]“尽可能提供多样的环境让孩子成长”,真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P][P]谢谢王老师的分享![/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84
          • 经验182826
          • 文章3978
          • 注册2014-01-23
          [P]        王老师,我现在教的二年级有一个男生,上课的时候,你无论问他什么,他都是一言不发。一年级是这样的,我以为到了二年级就好点儿了,上周上课时,我发现他还是这样。我问同学:“他跟你们说话吗?”有少数的几个同学说他下来跟他们说话。[/P][P]        我上课的时候,要求写的东西,在他的本子能够看到。[/P][P]        一年级,我第一天上课就发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P][P]        以前,我教一年级的时候也发现过不说话的学生,他不说话是因为他讲方言,怕同学笑话。代课老师用各种办法逼着他讲话,他就开口了。[/P][P]        我想我一定会叫他开口,可是他就是不开口。每周一节课匆匆忙忙,又怕耽误其他学生上课,结果,我就看到了自己无力的教育——连让一个学生开口都做不到!你点名,他连一个“到”字都不说![/P][P]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王老师:[/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我劝您不要着急干预。您最好问一问那几个同学,他课下和同学说话是主动还是被动,说什么内容,说话时有没有异常。然后您再了解一下他在家里是否也这样,了解一下他的家长小时候是否有类似现象。这些都搞清楚了,您再采取措施,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您参考。[/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王晓春   [/SIZE][/COLOR][/FACE]2014,9,7[/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91
              • 经验230026
              • 文章12402
              • 注册2012-12-04
              [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4pt]尊敬的王老师:[/FACE][/COLOR][/SIZE][COLOR=blue][SIZE=14pt][/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4pt]您好,今天是中秋节,在论坛里祝福您家庭幸福,节日快乐!同时想请教您有关一位曾经为情所困的学生的教育问题,想听听您的一些建议,谢谢![/FACE][/COLOR][/SIZE][COLOR=blue][SIZE=14pt][/COLOR][/SIZE][/P][P][COLOR=blue][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4pt]陈锡[/FACE][/COLOR][/SIZE][COLOR=blue][SIZE=14pt][/COLOR][/SIZE][/P][P][COLOR=blue][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SIZE]2014-9-8[/FACE][/P][P][ALIGN=center][FACE=Times New Roman][COLOR=red][SIZE=16pt]遇见一位为情所困的学生[/FACE][/COLOR][/SIZE][COLOR=red][SIZE=16pt][/COLOR][/SIZE][/ALIGN][/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4pt]      高二第一个学期刚开学,级长就告诉我,本校一位教师的“问题”儿子林被专门分到了我班,而且是这位教师专门要求的,这让我立刻感到压力山大。[/FACE][/COLOR][/SIZE][COLOR=blue][SIZE=14pt][/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4pt]     果然,当天晚上,这位同事就专门给我电话,关于她儿子林的情况,在电话里头我和她足足谈了一个多小时。[/FACE][/COLOR][/SIZE][COLOR=blue][SIZE=14pt][/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4pt]     原来,林在读初三的时候,因为英语成绩太差,家人把他送到外面的一家私人的辅导中心进行一对一的补课,辅导他的是一位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女老师(不是学校里的老师)。谁知道林和这位大姐姐竟然日久生情,竟然恋爱起来,这直接导致了林的各科成绩直线下降,在中考中成绩一塌糊涂。这个秘密是高一后才让林的家人发现的,林的家人非常愤怒,大闹了那家辅导中心,坚决要求林和那个女孩断绝来往,为此,林和家人的关系一度弄得非常紧张,还曾试过离家出走。最后,林和家人终于达成了妥协,林答应和那个女孩不再来往,但是事实上他和她依然保持着交往,只是由之前的公开演变成了秘密罢了。因为这件情事,整个高一阶段,林都是无心学习,高一期末考试的总成绩也进一步跌到了全级的倒数的前几名。[/FACE][/COLOR][/SIZE][COLOR=blue][SIZE=14pt][/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4pt]     在电话里,为了进一步弄清林的问题,我还问了同事有关林的一些其他问题。[/FACE][/COLOR][/SIZE][COLOR=blue][SIZE=14pt][/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4pt]     有关林的兴趣问题。同事告诉我,林近来非常喜欢踢足球,还在暑假里组织了一支业余足球队去参加比赛。我告诉同事:林的这个兴趣不错,通过踢足球交球友,可以让他把注意力有效的从那个女孩子身上转移过来,而且通过运动还可以让他身上多余的负能量得到发泄。所以,我建议她继续对林的这个爱好表示支持甚至是扶持,同事对我的建议表示认可。[/FACE][/COLOR][/SIZE][COLOR=blue][SIZE=14pt][/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4pt]     有关林的家庭情况及小时候经历问题。林是家里的独子,没有兄弟姐妹,他父亲在一家制衣厂做经理,平时非常忙碌,他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同事平时也比较忙,所以,在读小学之前,林都是由他的爷爷带着。爷爷对他非常宠爱,由于家里条件好,爷爷对他一直都是有求必应。后来开始上小学后,林就一直跟着父母生活,一直到小学四年级,林都非常粘他的妈妈,妈妈去哪里经常都要跟着。[/FACE][/COLOR][/SIZE][COLOR=blue][SIZE=14pt][/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4pt]     同事还告诉我,一直到初中二年级,林都是一个腼腆听话的乖孩子,想不到只从那件事后,林不但成绩一塌糊涂,而且还开始变得异常叛逆了,对于林的转变,她一时实在是难以接受。[/FACE][/COLOR][/SIZE][COLOR=blue][SIZE=14pt][/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4pt]听同事介绍完林的情况后,我给出了我的初步分析及建议:林也许有恋母情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位大姐姐辅导老师对他的关爱就正是他最需要的,于是他和她的恋情就变得很正常了。关于他的恋情,那绝对是不健康而且是不合适的,所以,家人反对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家人反对的方式也许是过激了,如果家人能冷静下来,冷静的找儿子单独谈谈,了解孩子的心里的真实想法,耐心的为孩子分析这样的恋情的不合适的地方,再一起想办法找到解决的方法;同时家人也单独的找到那大姐姐辅导老师,直接跟她挑明这段感情已经对孩子造成的巨大伤害,同时要求她抱着负责的态度处理好这段关系。那么,这件事也许就有机会在平静中得到解决。对于我的分析,同事也表示认同,我对她说: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了,家人就不要再和他在这件事上纠缠了,现在可以做的,应该就是争取机会多点和儿子交流,多点了解他心中的想法,争取让亲子关系得到进一步的修复,对于这点,同事也是非常认可。[/FACE][/COLOR][/SIZE][COLOR=blue][SIZE=14pt][/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4pt]     为了给予林更多的正能量,我首先在他的座位编排上做文章:安排班长和他同位,而且他的前后位都是班里的优秀分子。然后,我私底下对班长说明:他的同位林是一位急需要关爱和帮助的同学,作为班长的他是否可以担当起对他的帮扶任务?结果,班长很爽快的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任务。在接下来的班内《我是小记者》的活动中,在班长的积极引导下,林和班长出色的完成了彼此的采访任务,并且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一次很精彩的演讲。[/FACE][/COLOR][/SIZE][COLOR=blue][SIZE=14pt][/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4pt]     接下来,我找到了一次机会和林进行了一次很愉快的交流:讨论有关他最感兴趣的足球的内容。因为我本就是对足球非常感兴趣和熟悉的,有了共同话题,就有了第一次和谐的交流,虽然这次交流还没有触及到他的学习、情感等问题,但却为下次的沟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FACE][/COLOR][/SIZE][COLOR=blue][SIZE=14pt][/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blue][SIZE=14pt]     对于这位曾经为情所困的孩子,想要真正的让他走向正轨,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的想法是:一边培养好让他健康成长的土壤(让他融入到一个积极团结的班集体中,让集体的力量来影响带动他),一边根据实际情况对他进行恰当的个别教育。[/FACE][/COLOR][/SIZE][COLOR=blue][SIZE=14pt][/COLOR][/SIZE][/P][P][COLOR=blue][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COLOR][/SIZE][/FACE][/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11px]

              [/FACE][/COLOR][/SIZE]
              欢迎关注拙著《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及《做一个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在欢笑中成长》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陈老师:[/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这孩子的问题可能主要是家庭教育失误造成的,目前您的做法我赞成。他若对班级的破坏性不大,我建议您以等待为主,干预不要太积极,与他家长联系也不要太积极,否则可能有反作用。您参考。[/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王晓春  [/SIZE][/COLOR][/FACE]14,9,8  [/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91
                  • 经验230026
                  • 文章12402
                  • 注册2012-12-04
                  [SIZE=4]非常谢谢王老师的建议。于我的观察,该生目前对班级应该没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主要问题就是学习基础太差,平时上课也许是应该不懂,经常打瞌睡,当然,偶尔还偷偷玩手机。关于他的学习问题,我准备找机会和他谈谈,建议他实在听不懂的话,不妨试试自我学习一些可以自学的简单内容;关于他偷偷玩手机问题,我打算先暗地观察一阵,充分掌握情况后,再找机会单独和他谈谈。关于他的感情问题,如果他不直接和我交流,我就一直装作不知道。不知道这样的做法是否恰当?[/SIZE]
                  欢迎关注拙著《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及《做一个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在欢笑中成长》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17
                    • 经验11298
                    • 文章483
                    • 注册2013-02-02
                    做一位懂科学,智慧的家长,对孩子既要关注、关心,又不能太过。真的是高难度啊!
                    谢谢王老师,学习了!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