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脑科学对教育者的启示(35)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COLOR=#2b2bd5][SIZE=3]脑科学对教育者的启示([/COLOR][SIZE=3]35[/SIZE][/COLOR][/FACE][SIZE=3])[/SIZE][/SIZ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2b2bd5][SIZE=3] [/SIZE][/COLOR][/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2b2bd5][SIZE=3] [/SIZE][/COLOR][/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2b2bd5][SIZE=3]大脑中的精神医生[/SIZE][/COLOR][/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2b2bd5][SIZE=3] [/SIZE][/COLOR][/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2b2bd5][SIZE=3]王晓春[/SIZE][/COLOR][/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当亲人离世、恐怖袭击、瘟疫横行、战争中对死亡的恐惧等极端悲惨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会受到强烈打击而感到无所适从。但是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在回顾这些可怕事件造成的后果时,发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现象:大多数受害者很快就开始恢复,最终在情感上都没有什么问题。面对生活抛来的那些悲惨遭遇,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表现出惊人的天然恢复力。[/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20[/SIZE][/FACE][FACE=楷体][SIZE=3]世纪[/SIZE][SIZE=3]90[/SIZE][/FACE][SIZE=3]年代初,博南诺(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的心理学家)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时,就开始研究人们遭遇丧偶之痛和其他创伤性事件时,在情绪上会做出何种反应。那时的流行观点认为,亲朋好友的去世会留下难以恢复的情感伤痕,而且需要弗洛伊德式的举丧或类似的精神活动,才能使悲伤者回归常态。博南诺和同事在研究中使用了全新的理念,但在一次又一次实验中,他们都没有发现受试者有心理创伤的迹象,说明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创伤事件发生后,精神恢复力发挥了主要作用,而且这不是只发生在拥有合适基因或父母的幸运儿身上的小概率事件。这种认识还提出了另一种令人担忧的观点:“现代版”的举丧活动可能弊大于利。[/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从影像资料来看没有哪个人的悲伤情绪是永久的,是需要刻意干预才能消除的。与预期的一样,视频中的受试者不仅会悲伤,也会生气和高兴,一个极度悲伤的人的表情常常会从沮丧变为欢笑,不断反复。[/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大部分人大脑内的神经连接会阻止我们陷入极度伤心的心理状态。如果我们的情绪太兴奋或太悲伤,一种内部感受器——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弹片”——会让我们的情绪恢复到平衡状态。[/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来到灾难现场的心理学家和救援人员通常会使用一种名为紧急事件应激晤谈的技术,对受灾者实施心理干预。这需要受害者单独或一起讲述自己的经历,从而把创伤症状消灭在萌芽期。在美国哥伦拜恩高中枪击案和俄克拉玛市爆炸案后,受害者就进行过这种晤谈。[/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几项持续时间超过[/SIZE][SIZE=3]15[/SIZE][/FACE][SIZE=3]年的研究表明,这种干预方式不仅无效,反而可能有害。有时,在一个小组倾诉会上,一个精神崩溃的人会把恐惧传染给其他人,让参与其中的大多数成员的情况变得更糟。[/SIZE][SIZE=3]2004[/SIZE][SIZE=3]年印度洋海啸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发出警告,反对使用晤谈的干预方式,因为这种做法可能会使一些受害者的情绪更不稳定。应激晤谈的遭遇也让最近兴起的、从积极心理学中寻找增强恢复力方法的尝试受到了质疑。[/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环球科学》杂志社编《大脑与认知》[/SIZE][SIZE=3]  [/SIZE][/FACE][SIZE=3]电子工业出版社[/SIZE][SIZE=3]  [/SIZE][SIZE=3]2012[/SIZE][SIZE=3]年[/SIZE][SIZE=3]8[/SIZE][SIZE=3]月版[/SIZE][SIZE=3]67[/SIZE][SIZE=3]——[/SIZE][SIZE=3]71[/SIZE][SIZE=3]页)[/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2222dd][SIZE=3]中医讲究“人体有大药”,我认为这很正确。上述引文证明,人的大脑中自有心理医生,人有自我治疗能力,因此,心理干预不是必须的,心理干预的作用,也未必总是好的,弄不好还会有负面作用。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心理有问题,或者知道学生遭遇了悲惨事件,给予关注关心是需要的,但不要贸然出手相助,也不要轻易劝学生去看心理医生。关注和关心也要注意分寸,不要妨碍学生的自我心理治疗,不要干扰他。[/SIZE][/COLOR][/FACE][/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2222dd][SIZE=3]前些日子,我参加了一个小型交流会。我在会上发言时说:我观察中国教育半个世纪了,我的印象是,前几十年,我们“管”学生过于积极了,而后几十年,我们“帮”学生过于热心了,总之教育者忙忙忙叨叨,做了不少妨碍学生自我成长和自我治疗的事情,和很多积极干预的心理学家犯了类似的错误。[/SIZE][/COLOR][/FACE][/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2222dd][SIZE=3]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你看,孔子的教学姿态似乎并不热心,甚至有些消极,其实这才是真懂教育。教育的关键并不是教师多么忙活,而是学生有何动作。当然,教师学要启发学生动起来,但是这个启发,如孔子所言,也不必过分积极和热心,如此学生才能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老师无须比学生本人更着急。当然,孔子的教育对象是成年人,孔子的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这与现代的中小学情况不同,但孔子的教学姿态还是有普遍意义的,孔子并未喊“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但他留给学生的余地较大,实际上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扬。我们现在可倒好,你看看教育专家和老师们写的文章,几乎全都是急急呶呶地在表白自己如何如何爱学生,想了多少多少高招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发现学生厌学,教师就一副心急如焚的样子,好像唯有这样才算敬业。优秀班主任更甭提了,基本上都是超级的拔苗助长专业户兼模范救火队员。北京十一中学搞走班制,这种改革实验当然是好事情,但一口气开了[/COLOR][SIZE=3]200[/SIZE][/FACE][SIZE=3]多门课程,却有过分热心的嫌疑了。这让人想起了一句口号:“为了学生的一切。”好像教育者在使出吃奶的力气帮学生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这像不像溺爱孩子,想把孩子眼前的障碍一概摆平的父母?帮助学生过了火,就成溺爱教育了,照顾学生个性过了火,也是溺爱教育。[/SIZE][/SIZE][/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2222dd][SIZE=3]为什么现在溺爱教育如此流行,愈演愈烈呢?我想,原因之一是成年人致命的自负,总认为孩子没有我来“启”他是不会“发”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想出政绩,总想弄点新招,弄出点动静证明自己没闲着,吸引他人眼球。当然这与学校评价体系也有关,事实上我们的评价体系总是谁越热心,谁得到的评价越高,像孔子那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那分明是不负责任,不爱学生,孔老先生不是好老师,要下岗的。大家都得像上满弦的机器人一样手脚不停,声嘶力竭,筋疲力尽,领导才会满意。结果就是,我们与真正的教育渐行渐远了。[/SIZE][/COLOR][/FACE][/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2222dd][SIZE=3]人体自有大药,学生有自我教育能力,教育者真正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尽人事而听天命”,不要老摆出一副“人定胜天”的架势。我希望教育者都读读老子。[/SIZE][/COLOR][/FACE][/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2222dd][SIZE=3] [/SIZE][/COLOR][/FACE][/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2222dd][SIZE=3]  [/COLOR][/FACE][SIZE=3]                       [/SIZE][SIZE=3]          [/SIZE][SIZE=3]  [/SIZE][SIZE=3]2015[/SIZE][/SIZ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COLOR=#2222dd][SIZE=3],[/COLOR][SIZE=3]1[/SIZE][/COLOR][/FACE][SIZE=3],[/SIZE][/SIZE][SIZE=3]5[/SIZ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31
      • 经验228920
      • 文章12345
      • 注册2012-12-04
      王老师这篇文章真正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是啊,真正的教育就是应该如此,可悲的是,现在很多领导都把教育当成捞取政绩的工具了,还有很多其它的消极因素,导致了我们好像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而且清醒者也不多。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17
        • 经验11298
        • 文章483
        • 注册2013-02-02
        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我觉得很受启发的几句。以前总跟学生讲自己悟出的道理,其实学生迫于威言地点头,却并不完全理解和赞同。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
          • 经验2021
          • 文章14
          • 注册2009-04-25
          [P]有时的确是好心办坏事[/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美猴王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0
            • 财富4
            • 积分8027
            • 经验46310
            • 文章6420
            • 注册2006-05-16
            很多时候,就孩子本身,根本不想要老师离他太近去给予他所谓的关心和帮助。
            让教育回归朴素!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31
              • 经验228920
              • 文章12345
              • 注册2012-12-04
              [QUOTE][B]下面引用由[@艾岚]发表的内容:[/B]

              很多时候,就孩子本身,根本不想要老师离他太近去给予他所谓的关心和帮助。[/QUOTE]
              这些关心和帮助也许根本就不是他们想要的,现在的孩子,他们的很多想法真的和成人很不一样,如何研究他们的心理,还得多向钟老师您学习呢。
              [ 此贴最后由 晨曦中的陈锡 在2015-1-25 21:28:21编辑过 ]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