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教育与利益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  [/SIZE][/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教育与利益[/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夸克:(班风小论坛)[/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知识与财富之矛盾2[/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感谢海蓝蓝老师的发言,感谢王老师的指导,[/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海蓝蓝老师的发言有几点是我很赞同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1.[/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你要获得家长的理解,也只能以他们能理解的方式来说话。[/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2.[/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目前教育是给了很多学生的知识,却没有培养出独立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能力。[/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3.[/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给了很多的高大上的理想,却连自身生存这个卑微的理想实现起来都那么不容易,而付出的代价却是很多受教育者太多的幸福。[/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第1[/SIZE][/FACE]点我就不谈了,大家都明白。[/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第2[/SIZE][/FACE]点我感触更深:以我们学校为例,从初一开始,连续两年,每天开一节阅读课,可是到了初三,学生连个物理题目的意思都看不懂。当初王老师讲的语文的功能最起码能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可是被有些人说为“语文工具论”,我现在真的体会到:语文教育真的要反思了,[b]先把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好,再来谈文学素养。[/b]学生阅读课整天看一些小说,也没有指导和分析,看完就算了。基础能力没有提高,尽来谈什么情感态度价值观,难免陷入假大空的歧途。[/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第3[/SIZE][/FACE]点:我想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并没有真正表达出来,海蓝蓝老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王老师则是从战略上给出了指导意见。[b]我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的教育是否陷入了一个悖论:基础教育并不能保证给学生带来立竿见影的利益,可是没有利益学生和家长又会对基础教育无所谓。[/b]至于海蓝蓝老师所说:给了很多的高大上的理想,却连自身生存这个卑微的理想实现起来都那么不容易,责任不能由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一力承担。[/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为了更清楚的表达出这个悖论,我先讲一下我这几天看书讲的道德悖论:[/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b][FACE=楷体][SIZE=12pt]道德的目的是不追求利益,可是没有利益的引导又无法推广道德。[/SIZE][/FACE][/b][FACE=楷体][SIZE=12pt]你要求学生讲道德,排队,礼让,可是往往讲道德的学生利益受损。你要求成人讲道德,排队,礼让,可是往往讲道德的成人利益受损。怎么解决这个问题?[/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当时书上说西方靠宗教,引导大家说:你活着可能吃亏受苦,可是只要你坚持做善事,死后是可以进入天堂的。中国没有宗教,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靠史官。史官记录,好事名垂青史,坏事遗臭万年。引导大家向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b][FACE=楷体][SIZE=12pt]回到教育的问题:基础教育并不能保证给学生带来财富或者是获取财富的能力(按照海蓝蓝老师提供的资料,那些土豪的发家可以说和我们的基础教育是没有什么关联的)。可是如果你不能保证带来这些,那我何必要来学习?更不要谈认真学习了!(王老师谈的那个整体素质的提高,学生和家长的个体是不会考虑这些的。)[/SIZE][/FACE][/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如何解决教育的这个悖论?如何解决个体教育的这个问题?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一阵风990[/SIZE][/FACE]:(班风小论坛)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这是我的一则读书笔记,与现在讨论的话题相关,所以发在这里。[/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重读《简爱》想到的几个问题:[/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当青春年华已过再读《简爱》时,爱情已不是我兴趣的焦点,尽管这仍是一部经典爱情小说。而我更关注到的是另外几个与当时英国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一、富人穷人[/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当时英国社会中人也可以按财富简单划分成富人与穷人。这部作品中穷人出现的相对要少一些,他们的内心是怎样的也没有特别描述,他们的追求很简单,就攒够钱然后不再从事现在的劳动,他们的主要生存方式就是替富人劳动,富人支付报酬,在富人田庄上劳动的人是怎样的几乎没有提及。在这部小说中他们最主要的身份就是佣人,仆人,车夫,马夫之类。主人公算是生活在中产阶级家庭中的人,她怕自己变成穷人,她对穷人可能有某些偏见,也可能她的说法是正确的,穷人通常食品匮乏,壁炉无火,人如果生存在温饱线以下时,行为上优雅贤淑几乎就不可能了,粗鲁、低贱、恶习甚至堕落就不可避免了。穷人通常高看富人,而富人对穷人有一定歧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二、对财富的态度。[/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在当时英国人心目中财富与道德是分离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他们价值观中没有为富不仁的说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财富的态度,认可财富而不是憎恨。他们没有把财富看成是引起不道德的原因。当主人公按当时法规习俗接受亲戚的财富时心安理得而且很开心,就和现在人中大奖一样。穷人不敌视富人,不把拥有财富看作罪恶,也不把富人看成是剥削者,尽管富人对穷人支付的劳动报酬看起来是那么少。没有人把穷的根源诉诸于社会制度,也就是说人们承认他人拥有更多财富而不去报怨敌视,更没有抢夺的念头或者说他们没有劫富济贫的观念。这种对财富的观念对维持社会稳定是很重要的,承认他人财富就等于承认他人的合法所得,承认合法财富等于间接承认法律合理性,这也是法制深入人心的标志。也证明英国今天的法制社会是延续了历史法制社会的结果,因此,现在的英国政府就不会天天倡导法制社会。[/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另一个方面看,我们社会没有法制的历史。我们国家政党当年为获政权所宣传的贫富是剥削造成的从而发动穷人起来推翻剥削制度的思想也为今天的政权不稳埋下了种子,当社会贫富分化过大,人们对待贫富的态度及缺乏法制的意识都会酿成新的动乱。[/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海蓝蓝6384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一阵风老师谈到小生意人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我们本地的基本上是一样的,这些家长,由于本身特别忙,顾不上照顾孩子的学习,再加上自身文化水平限制和经历,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确实是不怎么上心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不过,让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您说的工人子弟,我们本地不存在这个词语,早期的时候我们这个地方是解放台湾的前线,所以没什么国营企业,更不可能有大的国营企业,也就没能形成工人子弟的阶层。我们本地恐怕只有两个阶层,一个是农民子弟一个是非农民子弟。[/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这两个阶层分化很有意思,和农民子弟比起来,[b]农民子弟改革开放后命运的改变要远远大于非农民子弟,因为他们不再担心失去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失去,所以他们什么苦都可以吃,什么地方都可以去,因此,他们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非农民子弟人数很少,也很少听说这一部分子弟有特别大的影响力,不过他们沦落到生活的底层的机会也不是很大。[/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还有一个可能与此相关的现象,也可能您说的,有一些乡村在当地算是比较大,这些大的乡村的人会欺负一些小村的人,但是非常有趣的这些小村的人往往生活搞得比大的乡村的人生活更好,愿意我认为可能这些大村的人认为他们在本地就可以生活很好,而一些小村的人只能到外边去才能找一口饭吃,一旦出去了,他们的机会就多了,所以,生活就好起来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b][FACE=楷体][SIZE=12pt]这些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改变命运的首先恐怕不是知识,而是胆识。[/SIZE][/FACE][/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至于第二批的情况复杂多了,光有胆识已经不行了,还要有大量的资金,至于知识,我认为他们掌握的知识也是知识,虽然不是我们书本的知识,我遇到一个做冻库忘记了卖猪副还是鸡副的,他说猪还是鸡在他们眼里,一共有三百多个部件……我听了很吃一惊。[/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b][FACE=楷体][SIZE=12pt]无论怎么分阶层,每一个阶层的人,都希望自己子女都能读好书,区别在于如果孩子不认真读书,那么,不同阶层的人对此有比较不同的反应,比如说教师阶层公务员阶层,他们就把这看做必要严重的事情了,而土豪阶层也一样希望子女能读好书,他们让子女到国外留学,当然对他们这些人而言,学习不是为了争取什么黄金屋和颜如玉,这些东西凭借他们的财富他们已经拥有或者将轻而易举地拥有,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财富之后,还希望有社会的地位,[/SIZE][/FACE][/b][FACE=楷体][SIZE=12pt]如果国内读有困难,那就出国吧,他们不像小生意人和小土豪那样,他们由于生活限制,比如人手不够,比如眼光不远,他们对于儿女没考上大学还可能不以为然或者窃喜不已。[/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我们学校更多都是农民子弟,不过,现在农民子弟确实也只剩下一个词语,因为没人耕地,就算有人耕地也没什么地,一个人拥有地土地大概就两三分,在我们这儿,这些人当中许多是打工,他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不过,料理好他们的生活不会有太大问题,他们的生活和我们当老师比起来,至少在目前,他们不少人的收入远高于我们。他们的子女如果能考上高中,大学,[b]他们也都会认认真真地培养,但是要他们认真督促子女学习,这又是他们做不到的事情,[/b]这些学生考不上高中大学,按照我们本地习惯,经常会跟着某个比较成功的亲戚到外边学些手艺,然后独立成为小老板,希冀成为一个小土豪……这是我们本地人常走的路,当然,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人要成功,经常要像《我的叔叔于勒》里的菲利普,要到边远的地方,国内边远,国际边远,这些地方财富增加的机会就比较多,速度也快。不过,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农民工,他们也是只剩下名称的农民,他们的弟子可能由于父母从事职业的关系以及不同地方不同的风俗,[b]他们中的许多家长也希望子女能考上高中大学,但也不是很强烈,不过考上的话也会培养他们。但他们的子女似乎对打工好像非常感兴趣,[/b]我的印象里,他们似乎觉得人生只有一条路,就是打工,他们的最后的去向我们是不知道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海蓝蓝6384[/SIZE][/FACE]: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夸克7292 [/SIZE][/FACE]发表于 2015-1-21 10:46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知识与财富之矛盾2[/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感谢海蓝蓝老师的发言,感谢王老师的指导,[/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海蓝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我不大喜欢用道德来解决问题,不是说道德没有用,而是道德用处偏弱一些,道德在一些小利益方面是有用的,但在一些大利益方面,道德作用比不上法律等各种规章制度,比如,说,你可以让一个座位给一个疲劳的人,你不大可能让一辆汽车给一个疲劳的人。[/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您说到宗教的作用,我觉得很有道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未知生焉知死”,而是“未知生”,也“不管死”。所以我一直认为我们身边的人精神性需求很低,很物质化,[b]在兽性,人性,神性 三者之间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很多时候,人性的底线都很难保住而偏向于兽性。对于学生,我觉得一届一届相比,学生也更偏向于兽性,这个地方的兽性指的是生物本能,比如吃玩这类物质享乐的事。[/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我觉得这固然和我们文化有关系,还和我们穷怕了有关系,总想多储藏一些物质来应付不虞之年,可这似乎也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我举一个例子,我的一个表弟在非洲,回家的时候就会和我聊天,他说:“非洲非常贫穷,我们都不大敢雇佣非洲人,除了不习惯他们不卫生的做饭吃饭(他们用手抓饭),她们还会偷,偷一点味精,偷一些盐巴,如果能偷到一点香皂她们就更高兴了,这么贫困的地方,工作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意味着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许多时候其实就是意味着能不能活下去,[b]许多非洲人找工作的时候又饥又渴地倒在地上死去了,但是,他们周日无论如何,包括你说要把他们辞掉,他们大部分都坚持着要到教堂去祈祷。[/b]阿里(他工厂里的一个黑人——一天的工资大概只有十七元到二十元的人民币)问我,你们信仰什么?我告诉他:‘我啥都不信,只信钱。’他很吃惊地问:‘做人怎么会没有信仰呢?!’我们觉得黑人没知识,傻乎乎的,可黑人可能觉得我们傻乎乎的,他老是不相信的问我们:‘你们怎么会为了赚钱,跑那么远连老婆孩子都不要?’”我表弟问:“如果我们能帮你出机票(来回大概八九千),你愿意到中国打工吗?那儿的一天工资有现在的十倍。”阿里坚决地说:“不去。”[/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如果是我们当地人,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马上就走,我听说我大爷爷的兄弟——我连称呼都不知道,当时到南洋,他当时在码头做一些小生意,有人在船上叫:“还有谁要到南洋去?”他居然就把挑子扔掉上船去了,然后连尸骨都没法还乡,没有谁知道他到南洋哪个地方,死在何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有一个高中同学,有一次开同学会到他家去叫他,他家里人说:“他刚刚回来,差点没命了。”我才慢慢知道,原来他当时想到哪个国家——好像是日本吧,九十年代我们这儿很多人偷渡去日本,但船去从广西走,他自己都不大知道是偷渡,因为许多偷渡是先旅游到东南亚国家然后转道到目的国,船误入到越南的境内,全船的人都被越南兵扣押了,家里人都不知道他到哪里了,到海南广西找了三次,还以为他肯定是死了,没想到关了一年多还是两年多又被放回来,在越南吃的苦自然是不少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不能说我们本地人就是中国人的代表——我早就说过我们本地人好像和中原一带的人很不一样,我们本地的人到中原一带也有这样的感觉,浙江人在这方面好像是更甚。我也问过许多省份的人,当然不是沿海省份,他们对莫名其妙空降到语言不通没什么熟人的国家都感到不可思议。[/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是什么让这些人变得除了钱什么信仰似乎都不要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家庭生活变得更美好,可又是常年在国外,有的人在国外就是七八年,从不回家——像有些偷渡的如果没有获得居住权,他们没办法回来的,甚至连父母过世也不能回家奔丧。[/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于这些人,你最好不要和他们讲道德,很多时候连法律最好也不讲。我见到有一个商人他说:“我们向官员行贿,可是,这是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吗?如果行贿没什么风险,又能赚大钱,我们为什么不行贿呢?最好的办法政府要管好官员而不是我们,我们商人的本性就逐利的。”——但这些人又是我们当地捐款做公益事业的主体。[/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为了财富变得如此的疯狂?[/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星辰155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除了恐惧还能有什么?陈独秀说,中国人砸碎了骨头,碾成了灰,唯能剩下的是“升官发财”。我们饮鸩止渴,为的是获得安全感,结果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海蓝蓝6384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这样直接的后果,许多学生在家长眼里属于“准劳动力”,他们经常对老师说:“他就是这么糟糕,可是年龄还不够,个子还不大,要不我早就让他回家去打工了。”也就是说,[b]家长认为学校的功能就是长个子。我有时候问:“如果这样的话,你不是也可以带回家去,他在家不是也可以长个子吗?”家长就不干了,其实,学校教育对这一部分家长来说还有一个功能——替家庭挡麻烦,他们对自己的子女的问题也心知肚明,不过他们希望把这个麻烦搁在老师的身上,等他们毕业了再搁到社会上,或者成家立业后搁在配偶身上。[/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的家长来说,学习就是学会记数,懂几个字。有一次一个老师跟我说,他班上的一个学生刚才回去不读了。我问为什么,这个学生似乎也不是那么糟糕,表现还可以,怎么就不读了。老师解释说:“不是这个学生自己不读,而是家里人不让他读了。”老师接着说:“前几天,他妈妈要他算一下,‘一斤带壳的花生五块钱(我假设的数字),如果剥掉壳一斤能剥七两花生籽,而花生籽一斤是七块,你算算看,我去买带壳的花生合算还是去壳的花生合算?’结果这个学生不懂得算,他妈妈很不高兴,没想到过了一天,他爸爸借钱(我忘记了谁借钱),让他帮他写一张欠条,谁知道他欠条也不懂得写,他爸爸终于生气了,学到初三年语文和数学都不行!让他滚蛋回家,这个学生自己也不好意思,也不敢跟我说。”这个学生的表现无疑是突破了家长的底线,更可怕是家长发现了这底线被突破,而且是初三年了,从体格上看,也已经可以从“准劳动力”转入到真正的劳动力角色中去,所以,他就被勒令辍学。[/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背景的后果我们可想而知[b],你要他们配合你工作,那简直是把麻烦又搁回自己的肩上了,所以他们不是那么愿意配合老师[/b]——所以我很多时候就很坦然地对家长说,如果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完全不用客气地说——说实在话,[b]我真的打心眼里认为能向我提意见的家长是好家长,但是无论怎么说不仅没有一个家长向我提意见,也很少见到有家长向我主动打过电话——他们希望老师能积极一些,但未必希望老师的积极弄得把他们也扯进去了。[/b][/SIZE][/FACE][/P][SIZE=3][/SIZE][P][b][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b][b][FACE=楷体][SIZE=12pt]哪怕我对他们说,他们作业完成的怎么样,你不必管,你只管他们有没有做,但就是这样子绝大部分家长都是做不到的——麻烦。[/SIZE][/FACE][/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海蓝蓝6384[/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几天都是围绕着学生的教育背景来聊天,的因为[b]处于不同的背景,对别人的了解会有相当多的难处,比如说我有时候就很难理解——虽然从理智上可以理解:城市的老师怎么会把八十多分的学生视为差生?城市的老师为何对家长要求那么多那么高?[/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的一些外地的学生,有的地方居然还是一天只吃两餐饭,今年还有学生他们在家读小学要跑到很远地方,早上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穿着雨靴(她们说早上的树林经常是湿漉漉的),拿着手电筒,我很难想象一两个七八岁的孩子打着手电筒摸黑在山间田埂行走的情景,难以想象一天来回两趟会是怎么样的滋味。[/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们本地不远的地方厦门一些地方几乎又是两个样,前次和一个厦门的老师聊天,他说到他那片的学生也挺难教的,[b]他那儿的学生主要的问题是失去了生活的目标。这些学生大多是拆迁户的后代,家里有一大把钱,好几套房子,父母整天就打麻将吃喝,经济的来源是每月不菲的房租,这些学生也不闹事,整天死去活来的样子,你让他读书他不读,他们不仅连书不爱读,甚至连做调皮捣蛋的事好像也失去了兴趣,干什么事情,你推一下,他们动一下,你不推,他们就不动。[/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这样的学生,而且是一大批这样的学生,真的还得适应一大段时间,还不知道和家长怎么打交道——因为你没办法告诉他长大后没饭吃,如果没遇到特殊的事情,他们现成就是有饭吃的一族。[/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教育背景学生家长有时候差异是相当大的,和家长做工作的方法差异也是相当大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海蓝蓝6384[/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星辰1553 [/SIZE][/FACE]发表于 2015-1-21 21:59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除了恐惧还能有什么?陈独秀说,中国人砸碎了骨头,碾成了灰,唯能剩下的是“升官发财”。我们饮鸩止渴,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他们恐惧什么?死,对他们来说好像也不是很怕的事情,很多人在拥有不少财富的时候也还是这样子。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基础教育思考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摩知识、能力、财富几位老师的讨论带着大家在接近本质。感觉书中自有黃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里是种比喻,是指读书会有比生活中人们认为最美的事还美的收获。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星辰155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体衰的人,怎么会怕死? [/SIZE][/FACE]他们害怕受侮辱,被伤害,他们避免问自己,我是谁,我懂什么,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外表光鲜,用权利金钱武装起厚厚的外壳,这样看起来好像强大了很多,互相之间也比较谁的外壳更硬更结实。他们害怕面对孤独的自己,柔弱的自己,作为自然人,他们自以为可以很强大,可以更强大。有一天,人或许可以毁灭地球,但正视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问自己,也在挣扎。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海蓝蓝6384[/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星辰1553 [/SIZE][/FACE]发表于 2015-1-22 11:11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一个未年老体衰的人,怎么会怕死? [/SIZE][/FACE]他们害怕受侮辱,被伤害,他们避免问自己,我是谁,我懂什么,我活着的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这样的说法抬举了他们,他们需要的我看最多也只是社会尊重的需要,没那么复杂。只不过他们实现方式值得怀疑。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夸克7292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知识与财富之矛盾3[/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我的意思可能还是没有表达清楚。[/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列举道德的悖论只是想类比说明现在教育的悖论,而不是谈论道德的话题。[/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b][FACE=楷体][SIZE=12pt]我的目的也就是引发大家对这个教育悖论的讨论和解决。[/SIZE][/FACE][/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能保证给学生带来财富或获取财富的能力,学生想既然不能带来我想要的,我干嘛要来读书?[/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我们为什么读书?我们这一代大部分人读书的目的是跳出农门或者有更好的生活。可是现在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什么?[/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以前在家庭教育讲座上曾经说过:家长指望学生吃苦,认真学习,将来可以获得更幸福的生活。可是学生想:我现在的生活就很幸福啊。我干嘛放着眼前幸福的生活不过,要放弃当前实在的幸福去追求将来那些虚无缥缈的幸福呢?(大意)[/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说:学生分两类:一类是能够牺牲现在的幸福去追求将来的幸福,多为学习优秀学生和自制力强的学生。一类是先享受眼前的幸福,不考虑将来的幸福问题。多为学困生和自制力差的学生。[/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说:这是一个“富”时代,再拿之前教穷孩子的方式方法来教现在的富孩子已经行不通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日,如何来教这些“富”孩子?如何来指导这些“富”家长?[/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既然学校教育不能带来财富和获取财富的能力,学校教育拿什么来吸引“富孩子和富家长”?尤其是海蓝蓝老师的那些“小土豪”家长呢?[/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海蓝蓝老师对小土豪家长的说法,初中学校的知识教育都没有必要教了,直接开一门人际关系课程不就得了?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海蓝蓝6384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们教育不单单有适应社会功能,从国家从民族的角度来说教育还有引领学生不适应社会的功能,教育具有乌托邦的特性,尤其的基础教育,可能也因此具有强制性,但问题是就算你国家法律强制,我家庭管理完全可以消极怠工。所以说[b]这些矛盾恐怕是教育和社会现实需要和家庭和学生的天生的矛盾,无法消解。不过我认为这些矛盾里还包含有其他的一些矛盾,比如说课程设置和现实之间某些可以消解的矛盾,老师和社会隔阂的矛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把这些把它理出来,可能有利于认清、缓解这些矛盾。[/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教育从长期来看,整体上是得利甚多,但具体到一个家庭,他们可能以内投资不起长线的或者说以他们的眼力,看不到远处,只有大企业家才有这样的魄力,目光短浅是农民很典型的特征,也许家里经济发展可能很需要一个亲人去帮忙,更糟糕的是身边许多大学生找工作的困难都会引起他们对教育继续投资的热情。[/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COLOR=#1a1ae6]王晓春读后;[/SIZE][/COLOR][/FACE][/COLOR][/P][COLOR=#1a1ae6][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1a1ae6] [/COLOR][/SIZE][/FACE][/P][COLOR=#1a1ae6][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1a1ae6]上面的发言内容很丰富,涉及到不少问题,我这里仅从教育与利益的角度谈点看法。[/COLOR][/SIZE][/FACE][/P][COLOR=#1a1ae6][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1a1ae6]所谓教育的利益,有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分。教育对于整体,对于国家和民族,肯定是有利益的,利远大于弊,这一点我没见有人表示怀疑。问题在于个人利益。单从物质利益角度看,教育未必对每个家庭和学生利大于弊,所以夸克老师问:既然受教育不能给某些学生带来实际的物质利益,或者无法带来眼前的实际利益,他为什么要上学呢?[/COLOR][/SIZE][/FACE][/P][COLOR=#1a1ae6][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1a1ae6]我想可能是这样的。教育虽然不能保证给每个学生带来实际利益,但基本上可以保证为“多数学生”带来实际利益,否则那个“整体上的利益”(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也就没有基础了,因为国家和民族总是由一个个活人组成的,教育要是对多数人没有好处,它肯定要消亡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业并不关心,但还是把孩子送来学校了。反正他朦朦胧胧地觉得上学总是有好处。这里还有个面子问题。中国人是很看重面子的,孩子辍学在家,家长总是不大光彩。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不大注意的,让海蓝蓝老师给说穿了,原来中小学还有“哄孩子”的功能,学校还是机构性“保姆”,把孩子存放在学校,家长减轻负担,比雇保姆省钱且放心。这说起来可能会伤害一些教师的自尊,但事实如此,无法否认。这是说家长。至于孩子为什么要来上学,我想多数人不过是“父母让我来”,“学校有伙伴”,“不上学没出去”这几种情况,真正有明确学习目的的学生,即使到了高中,也未必是多数。[/COLOR][/SIZE][/FACE][/P][COLOR=#1a1ae6][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1a1ae6]所以,我希望老师们都像海蓝蓝老师这样清醒。很多教师对家长总是埋怨,原因之一是对家长期望值太高了。你不能幻想家长们都像老师一样重视教育,像老师一样相信教育的伟大作用,像教师一样为孩子的学业着急,家长不可能都这样。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是目光短浅的和功利的,他们看不到教育的长远作用,所以各国政府都不得不采取强制手段,搞义务教育。强制本身就说明一定有些家长是不愿意让孩子上学的。都自愿何须强制?比如领工资,就无须强制。既然不全是自愿的,你就不要幻想人家个个态度积极。依我看,有个别家长,只要不捣乱,教师就应该知足。[/COLOR][/SIZE][/FACE][/P][COLOR=#1a1ae6][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1a1ae6]我还要说的一点是,教育不但需要现实主义,还需要浪漫主义、理想主义。我们面对现实,不做幻想,但是我们不放弃理想。家长不重视学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工作,争取这孩子将来做了家长,能好一些,眼光能远大一些。这不就改造了社会吗?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眼睛不会盯着某一代人,他有发展观,知道自己是长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孤立看似乎很渺小,很无助,连起来看自己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当我们责备家长目光短浅的时候,也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犯了同样的毛病。[/COLOR][/SIZE][/FACE][/P][COLOR=#1a1ae6][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1a1ae6] [/COLOR][/SIZE][/FACE][/P][COLOR=#1a1ae6][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COLOR=#1a1ae6]                     2015[/SIZE][/COLOR][/FACE],1,22[/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31
      • 经验228920
      • 文章12345
      • 注册2012-12-04
      [P][COLOR=#1a1ae6][SIZE=3]“原来中小学还有“哄孩子”的功能,学校还是机构性“保姆”,把孩子存放在学校,家长减轻负担,比雇保姆省钱且放心。”[/SIZE][/COLOR][/P][P][COLOR=#1a1ae6][SIZE=3]是啊,对于学校的这个功能,我也非常认同,我也感觉到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思想。甚至很多高中的家长还非常指望教师能帮助教育好他们的子女,因为到了高中,很多家长已经是彻底和孩子没法交流,也没法管理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真的不要太指望家长的帮助。[/SIZE][/COLOR][/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17
        • 经验11298
        • 文章483
        • 注册2013-02-02
        [P][COLOR=#1a1ae6][SIZE=3]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孩子的理想比较高,可是,到了初中,发现孩子根本达不到,就退而求其次了。再到后来,孩子就管不住了,也就由他去吧!只要不闹事,不给家里添堵就行了。[/SIZE][/COLOR][/P][P][COLOR=#1a1ae6][SIZE=3]也许家长对孩子变化的理想更是一种无奈或者社会的自然选择。[/SIZE][/COLOR][/P]
        学生的成功才是老师的成就。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21
          • 经验3131
          • 文章472
          • 注册2011-11-02
          [SIZE=4]     对于老师和家长都是尽量好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但是在客观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而自己已经尽力而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之下,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降低对孩子或者学生的要求,不这样我们又能怎样哪,我们不仅仅就这一个学生,还有很多家长期待自己的孩子更加进步和优秀,老师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不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到一个学生身上。       很多时候教育也是很无奈的,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不可能把每件事情做得十全十美,很多事情都是有得就有失,我们就择优而为之吧。不要有更多的负担和内疚,学生的快乐是相对的,现在快乐了、那么将来哪????一旦他们走向社会,社会残酷的竞争是否还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仁慈哪?????????[/SIZE]
          学习、交流、提高、发展、成长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5
            • 经验182501
            • 文章3970
            • 注册2014-01-23
            [b]         跟有思想的老师学习思想感觉真的很好。[/b][P][b]         老师现在的处境非常尴尬。[/b][/P][P][b]         其实,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和家长的心情是一样的——希望孩子好。[/b][/P][P][b]         那天,在市局域网论坛,还有老师(家长)为孩子参加培训补课是谁的问题争论不休呢。我觉得是家长的问题。那位家长说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问题。他说,如果取消高考、中考,他的孩子就不会补课了。[/b][/P][P][b]         从家长的话语里我似乎读出,他们是不愿意补课的,是教育主管部门间接地逼着他们给孩子补课的。
            [/b][P]
            [/P][/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