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主体性”神话
    [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COLOR=#2b2bd5]“主体性”神话[/COLOR][/SIZE][/COLOR][/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Calibri][SIZE=12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Calibri][SIZE=12pt][COLOR=#2b2bd5]——《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1[/SIZE][/FACE])[/COLOR][/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Calibri][SIZE=12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Calibri][SIZE=12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COLOR=#2b2bd5]《静悄悄的革命》,[/SIZE][/COLOR][/FACE]作者佐藤学,是一位日本教育家。我读过他的书,很受启发。这本《静悄悄的革命》,我读了几页,就觉得应该写点读书笔记。[/COLOR][/P][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学生成为自立的、自律的学习者是教育的一大目标,对此谁都不会有异议。而所谓“主体性”神话却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与这一神话不同的是,在欧美,“主体”(subject[/SIZE][/FACE])这一概念是作为“家臣、从属”的意义来考虑的,这样一来也许就明了了。在欧美,神、自然、国家、真理、民众的意志等由于成为超越自身的从属者,而被认为获得了“主体性”。学习的主体性要求“谦虚”正是源于这种“主体=从属”的思想根基。不过,在我国完全没有“主体=从属”的思想方法。我国“主体性”的意思,可以说,是从一切从属关系或制约中获得自由,完全根据自己的思想而行动。这样的“主体性”不成了“我行我素”吗?进一步说,这样的“主体性”难道不是丧失了其应有的从属关系而成为悬在半空中的“主体”吗?[/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SIZE][/FACE]年11月第一版  12页)[/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主体性”神话是将在教学中的“自学自习”理想化,将“自我实现”或“自我决定”等理想化之后产生出来的,即让“自学自习”、“自我实现”或“自我决定”均体现独立自学之理想。但是,在教材、学生、教师等同时介入的教学过程中,单将其理想化是不行的。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来加以认识。学习只在与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够得以生成、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不是和这一切毫无关系而独立起作用的,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也不是在这些关系相互作用之前就存在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SIZE][/FACE]年11月第一版  13页)[/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COLOR=#3333cc]“在欧美,‘主体’(subject[/SIZE][/COLOR][/FACE])这一概念是作为‘家臣、从属’的意义来考虑的,这样一来也许就明了了。在欧美,神、自然、国家、真理、民众的意志等由于成为超越自身的从属者,而被认为获得了‘主体性’。”这种说法,我是第一次见到。“超越自身的从属者”,我不大明白,或许这与上帝的存在有关,总之佐藤学先生指出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对“自主性”的理解是不同的,这一点很有启发性。他说日本文化理解的自主性“是从一切从属关系或制约中获得自由,完全根据自己的思想而行动”,在我国,人们通常也是这样理解的,自主嘛,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关于自主性的理解爱走两个极端:要么我全听自己的,要么全听别人(上级)的,不是迷信自我,就是迷信他人。比如教学上,一提倡自主学习,教师就以为学生自己能学好,让他去学就行了,然而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学生自己学效果未必好,于是急忙否定自主学习,认定“说到底,还是得我来教,还是老办法效率高,效果好”。有时迫于形势压力,只好挂羊头卖狗肉,搞点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暗地里狠抓“非自主的学习”。其实自主学习并非简单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也不是弄个什么导学案就行了,那是一个很复杂的师生和教材互动的过程,喜欢把事情简单化成“模式”的人,当然不愿细致研讨,不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们喜欢标准答案,结果就会在两个极端跳来跳去,走极端是最省脑筋的。[/COLOR][/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3333cc]如果说搞自主性学习容易犯的毛病是盲目相信学生,那么有些教师个人的“自主性”,其突出特点就是迷信自我,自恋,自大,自我膨胀,[/SIZE][/FACE]对个人成长中自我学习的作用估计过高。人是在一个巨大的网络中生存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孤立起作用,人想有自知之明,必须记住这一点。这不是谦虚不谦虚的问题,这是事实。[/COLOR][/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3333cc] [/COLOR][/SIZE][/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COLOR=#3333cc][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2015[FACE=宋体][SIZE=12pt],5[/SIZE][/FACE],10[/COLOR][/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31
      • 经验228920
      • 文章12345
      • 注册2012-12-04
      [P]是啊,三人行必有我师,既要有学习的主动性,又要虚心向周围学习。[/P]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79
        • 经验11088
        • 文章602
        • 注册2014-11-12
        静悄悄的革命确实挺不错的。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
          • 经验206
          • 文章7
          • 注册2012-04-16
          [P]好![/P][P]又开眼界了,以前的想问题的有了答案了。两个极端都要不得。[/P][P]是互为“主体”。是互动的方式要改,不再是单一的“师傅带徒弟”这一唯一学习模式了。[/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37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