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教师持有自己明确的课题的教学研究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COLOR=#1a1ae6]教师持有自己明确的课题的教学研究[/COLOR][/SIZE][/COLOR][/FACE][/P][COLOR=#1a1ae6][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1a1ae6]——《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14[/SIZE][/FACE])[/COLOR][/P][COLOR=#1a1ae6][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1a1ae6] [/COLOR][/SIZE][/FACE][/P][COLOR=#1a1ae6][SIZE=3][/SIZE][/COLOR][P][COLOR=#1a1ae6][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王晓春[/SIZE][/COLOR][/FACE][/COLOR][/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在改革的第一年中,教学研究里还有一点是必须重视的,即每个教师都要带着自己的课题致力于教学研究。要让教学具有创造性,教师自身必须明确自己的挑战课题。尽管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对此竟没有哪个学校清楚地意识到。一说到研究课题,就习惯认为是全校统一规定的,所以往往都依赖学校科研处。“我们配合教学研究,希望他们提出研究课题来。”这样本末倒置的想法渗透到许多学校里,至今仍很有市场。教学研究课题的确定应该是每位教师个人的责任,而学校科研处的任务不过是把大家的课题总括起来,并逐个帮助实施罢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SIZE][/FACE]年11月第一版  61页)[/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COLOR=#3333cc]这是佐藤先生校内教研活动第三个原则的全文。依我看这又是一个“好说不好做”的原则。日本的情况我不清楚,反正在我国中小学,我敢说这样的要求基本上是脱离实际的。[/COLOR][/SIZE][/COLOR][/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3333cc]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学校领导和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而在于没有能力做到这一要求。我到中小学去给教师讲课,问校长们讲什么题目,得到的回答常常是“您决定吧。”我和高校一些教师培训班有联系,他们请我讲课,也很少有提出新的研究型题目的,一般都是班主任工作、课堂管理、问题生教育等等。我讲课习惯留一个小时左右时间与学员互动,我发现老师们提的问题95%[/SIZE][/FACE]以上都是拿出一个具体案例,然后问“怎么办”,都是问操作方法,很少有研究性。一次我到某区去给班主任讲课,主持者告诉我,下面的老师至少有一半是研究生学历,可是他们的问题,也和别人并无二致,就是问“怎么办”。我退休之前曾经被单位委派到一个小学当科研顾问,那个校长壮志凌云,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搞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而且要写论文。这下可把老师们难住了,他们不知道弄什么题目。上网抄,参考学校提供的资料,费劲巴拉确定了题目,没有几个是自己想出来的。然后按照所谓科研程序走了一遍,最后都写出了论文,还出了一本书。我个人觉得基本上是形式主义,此种“科研”对提高教师的实际专业能力没有什么意义,徒然加重了教师的负担。[/COLOR][/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3333cc]不是我说泄气话,独立想出一个研究题目(发现问题)是难度很大的一件事,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发现新问题比解决很多问题还要困难。老师们的所谓“问题”,一般指自己遇到的工作中的困难,而科研中所谓的“问题”不是这个意思,那它指一个新的视角,一个过去没有注意到的方面或方向,一种需要探究才能了解和解决的事情。没有相当敏锐的感觉和一定的理论素养是提不出科研题目的。甭说一般教师,就是职业的教育科研人员,你去看他们的研究题目,也有大量雷同的,而且多数是大而无当的空论,制造了很多学术垃圾。因此我认为,要求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作为一种理想、愿景、努力方向是可以的,但对多数学校来说,目前不具备可操作性。那就不如先抓少数条件较好的老师作为带头人,辅导他们提出自己的研究题目,逐步扩大。如果说没有这一条就无法搞课改了,我觉得这是要求太高了。[/COLOR][/SIZE][/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3333cc] [/COLOR][/SIZE][/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COLOR=#3333cc][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2015[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8[/SIZE][/COLOR][/FACE],8[/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91
      • 经验230026
      • 文章12402
      • 注册2012-12-04
      [P][COLOR=#3333cc][SIZE=3]“如果说没有这一条就无法搞课改了,我觉得这是要求太高了。”[/SIZE][/COLOR][/P][P]的确如此,按照现在的情况,能真正搞课题研究的真的非常非常少。当然,搞那些假课题研究还是挺多的。[/P]
      欢迎关注拙著《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及《做一个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在欢笑中成长》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85
        • 经验21960
        • 文章285
        • 注册2013-07-02
        [P][COLOR=#3333cc][SIZE=3]是的,要求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课题研究确实很难啊![/SIZE][/COLOR][/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78 seconds with 3 queries.